胸悶、憋氣、心悸……在福州藥店工作後出現這些症狀!究竟是怎麼回事?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林建珍醫生

幾位“心”病患者

大多為年輕女性

都出現了“胸悶、胸痛、憋氣、心悸”等不適

這是怎麼回事?

難道是得了心臟病?


胸悶、憋氣、心悸……在福州藥店工作後出現這些症狀!究竟是怎麼回事?


在藥店上班,出現了胸悶症狀

小方,今年24歲,在福州藥店上班2年多了,最近2個月,總是覺得胸悶,要不停打嗝才能緩解。在藥店自行服用了救心丸之類的藥,症狀也沒緩解。


可是到醫院檢查,沒有發現心臟異常。經過諮詢,才發現小芳的問題在“心病”,原來疫情期間,小芳一直在藥店上班,擔心被傳染,又不敢說出來,下班後回到集體宿舍待著,心理的壓抑沒地方疏解......這才出現了胸悶的症狀。

聽聞大學同學猝死後,覺得自己也有症狀

張同學,26歲,本來準備去國外讀研究生,卻因為疫情耽誤了行程。


在家期間,她無所事事,心情煩悶,在聽說大學同學因為夜間熬夜玩遊戲猝死後,就老覺得自己胸口堵塞、憋氣,夜間也睡不好,還總喜歡嘆氣,可是檢查了一圈,並沒發現身體有異常。

長時間戴口罩工作後,出現憋悶氣急的情況

於研究員,今年剛滿25歲,在一研究所的實驗室上班。


因為工作的緣故,作息不規律,疫情期間每天戴著口罩做實驗,就覺得有些憋氣,後來把口罩摘下也還是覺得憋氣,還有些氣粗,可是做了肺部和心臟檢查,並沒有什麼異常。


在疫情期間,許多人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卻沒有發現器質性“心臟病”,我們醫學稱為“心臟神經官能症”,也就是我們說的“心病”。


一般多發在年輕女性,或一些性格內向而敏感,平時運動少,社交面較窄的人群。


這類人群如果碰上一些外界的刺激,就會自我暗示,表現出類似心臟病的症狀,往往伴隨著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鬱等狀態,生活質量受到明顯的影響。


那麼出現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呢?我有一些建議:


首先要明確病因

有部分患者同時存在心臟和心理的“雙心”疾病,所以需要通過專科檢查排除心臟器質性病變才能診斷為神經官能症。


如實和醫生傾訴誘發因素

和醫生傾訴症狀的誘發因素,比如疫情或者朋友病故等特定的刺激,有助於醫生對病情的診斷和治療。


儘量避免負面刺激

儘量不去看負面的新聞事件,平時要和家人或朋友多溝通,取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避免在人際之間矛盾而加重病情。


加強運動

有研究顯示,人的心理障礙和缺乏運動有顯著相關,有規律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跑步、打球、跳繩、騎車等,能夠改善不良的情緒和軀體化症狀。


規律作息

生活作息要規律,勞逸結合,避免加班熬夜、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多參加戶外活動。


飲食科學健康

避免攝入菸酒、濃茶、咖啡等,因為這些會興奮交感神經,導致失眠、心悸等不適,適當多補充新鮮瓜果、優質蛋白質等。


注意:

如果症狀仍不能緩解,可諮詢心理醫生取得幫助,必要時予抗焦慮抑鬱藥物輔助治療。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