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羊多元化推進現代化社區治理


成都青羊多元化推進現代化社區治理

資料圖

中國經濟新聞網成都訊:(張麗 通訊員黃成薇)公園般的金沙遺址社區、巴金文化濃厚的雙眼井社區、充滿法治化的德盛路社區……走進青羊,總會被各具特色的社區吸引和駐留。這是成都青羊區在社區治理髮展中,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核心的社區發展治理理念,著眼高質量發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質生活,不斷構建體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公園城市樣板。

  智慧管理

  多元化推進社區治理

  走進金沙遺址社區,一面LED大屏赫然顯眼,屏幕上實時滾動著社區內小區院落分佈、居民人數流動、社區發展、社區服務等信息,充滿科技感。社區黨委書記王蓓蕾介紹,這是金沙遺址社區打造雲端集成的智慧場景——智享社區雲平臺。運用智能化手段構建社區“1+2+N”智能交互式服務管理體系,打造了社區智慧服務管理系統,將相關服務數據和個人信息匯聚到社區信息數據庫並實現動態更新,雲平臺會通過大數據精準分析居民需求並反饋到服務終端,及時優化服務功能。

  智慧社區打造只是青羊區在推進現代化社區治理管理服務中的其中一環。圍繞高效智能創新構建服務載體,青羊區堅持線上線下同步發力打破信息孤島,大力推行“天府市民雲”青羊特色門戶APP,2019年,全年上線服務12項,引導社區開展停車資源共享工作,全區2051個車位進行了共享認證。

  量體裁衣

  特色化現代化打造社區

  社區文化建設與創新需量體裁衣,才能凸顯社區特色。

  一說起雙眼井社區,自然會想到巴金。在這裡,“再思廬”書屋、鄉井坊活動空間都彰顯出濃濃的巴金文化,以巴金文化串聯居民公共精神,構建了一支縱橫交錯的社區治理脈絡。同時,社區還通過黨建引領,開展紅色記憶、紅色文化、紅色公益三大黨建板塊,將院落黨建與文化建設互通共融。

  德盛路社區是一個以“法”為特色的社區。走進德盛路社區,彷彿走進了一個小型“法庭”,兒童之家、德哥評理堂、法治情景小劇場等特色場景在300餘平方米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規劃佈局,客廳式的辦公場所,讓居民到社區就像是回“家”。

  除此之外,天府廣場的西華門社區,利用地理優勢,在社區服務中增添了漢服文化產業,與遊客互動,特色化宣傳成都文化;地處在眾多樓宇間的鼓樓南街社區,兼顧著社區居民和樓宇的剛性服務……這些社區立足需求又不斷創新服務,各個社區的空間佈局、公共環境、親民化改造都有了質的提升,真正做到了社區是承載百姓傳遞服務的功能,滿足了“最後一公里”的服務。

  彰顯成效

  疫情防控有條不紊

  社區工作做得好不好,社區治理和服務狀況是基礎性評判標準。而疫情防控,就是對社區治理水平實在的檢驗。

  在疫情期間,金沙遺址社區的智享社區雲平臺成了社區防疫的“大功臣”,社區內有14個小區,涉及住戶共8000餘人,各個小區的人員流動情況、居民年齡段分佈、健康信息管理等信息都動態顯示在雲平臺。針對疫情防控,社區還在平臺增加了“社區戰疫”模塊,居民只需登錄身份信息就可瞭解社區防疫動態,查詢金沙票務、網格員、智慧物業等信息。

  雙眼井社區為方便群眾線上辦事,引進了社區法律諮詢機器人。該機器人服務內容包括社區生活、法律諮詢、法律法規、典型案例等板塊,群眾可通過智能機器人一鍵享受法律諮詢、專業律師、案例法條等服務。針對疫情,社區還在機器人的頭腦中“灌輸”了新冠病毒的防控知識、宣傳知識等模塊,方便群眾查詢和知曉。

  2020年,青羊區委社治委將進一步深化“一核引領、兩站支撐、一箇中心”為主要內容的“121”社區發展治理體系,構建以街道社區基層黨組織為核心的基層共建共治體系,滿足群眾多元需求,積極探索創新社區公共資源支撐社區營造可持續發展的制度機制,實現各類資源參與社區發展治理的價值最大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