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发动三个主“引擎”招引“金凤凰”

  央广网济南3月26日消息(记者 柴安东 唐磊)26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5年)》。

  三个核心、九大产业集聚区

  “济南、青岛、烟台三市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三个‘核心’,也是三个主‘引擎’,”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周连华介绍,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5年内,在济青烟推出104.3平方公里的优质产业净地,可以满足不同规模的项目随时落地、开工建设。其中,济南市37平方公里、青岛市37.3平方公里、烟台市30平方公里,今年首批即可整备推出25平方公里左右。“只要是符合山东高质量发展定位的企业和项目,我们都全力支持,确保来即能落、拿地开工。”

  据了解,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聚力打造9大产业集聚区。其中,济南市重点打造整车整机及氢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绿色建设、智能制造3大集聚区;青岛市重点打造数字科技与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3大集聚区;烟台市重点打造高端化工新材料、海洋生物与医养健康、高端装备制造3大集聚区。“我们的目标是,用5年时间,这9大集聚区落地超过200个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项目,集群总规模接近10000亿元。” 周连华表示。

  三项推进措施

  据了解,2020年是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攻坚年,也是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建设的开局之年。为了吸引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项目落地,山东推出三项推进措施。

  周连华介绍,一方面,全面启动产业园建设,加快首批产业净地整备推出进度,重点布局建设一批5G、物联网、云服务等新基建项目,集中开工一批重大项目,提速推动与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在谈重大项目落地;同时精准开展对标招引,建立招商载体资源库、项目资源库、客户库及目标企业库,实施靶向精准招商;此外还要聚力培育优质产业生态,在聚力引进落地一批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的同时,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入产业链的重大项目支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功能的新型研发机构,加快构建形成“领军企业+产业集群+特色园区”的推进态势和“项目支撑+政策保障”的运行机制。

  济南

  发布会上,济南市委常委、副市长郑德雁介绍,济南市围绕新旧动能转换,规划建设了包括绿色建设、智能制造、整车整机及氢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的三大产业集聚区。

  为加快济南国际招商产业园的建设,在双招双引、营造环境方面也将推出一批“硬核”政策。财税扶持上,拿出了“真金白银”,比如,智能制造集聚区给予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的扶持奖励;人才引进上,送出了“超级红包”,比如,绿色建设集聚区对引进的顶尖人才或领军团队,技术填补国家空白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最高可给予1亿元的开办补贴;创新环境上,将加快搭建CIM管理平台,整合与应用城市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基础设施、人文经济等全方位时空大数据,同步建设与贯通规划、建设、运营三大阶段的信息化系统,通过各系统之间的关联、联动与信息共享,打造济南国际招商产业园三大集聚区“规、建、审、管”一体化的完整服务链条。

  青岛

  据了解,青岛市重点打造数字科技与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三大产业集聚区。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薛庆国介绍,青岛市推出一系列招商引资以及扶持政策。

  大力支持产业发展。其中,对总投资30亿元以下且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和商用车生产企业,分别给予1亿元和50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国家级、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分别奖励500万元和100万元;对首次入选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分别奖补1000万元和300万元。

  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对年实际到账外资5000万美元以上的新项目,按实际到账外资金额的2%进行不超过1亿元的奖励;对新注册的总部企业,按实缴注册资本奖补1000-4000万元。

  推动科技创新。薛庆国表示,对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奖补1000万元;对承担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任务的,最高奖补600万元。

  烟台

  烟台市委常委、副市长王中介绍,烟台国际招商产业园重点布局高端化工新材料、海洋生物与医养健康、高端装备制造三个产业集聚区。王中表示,烟台将以良好的环境支持产业园建设,一方面提供一流服务,对落户产业园的优质项目,在享受省级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实行“一事一议”、专班推进、全过程跟进服务;二是给予一流支持,烟台市在利用外资内资、引进科研院所、支持科技创新、鼓励先进制造、支持人才引进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些政策适用于所有来产业园投资的项目;第三方面则是打造一流效率,实行“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塑造最简办事流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