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新冠肺炎患者,他們把自己變成“Tony”、健身教練、營養師……

楚天都市報3月27日訊(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曾理)“嗯,軍隊醫院的護士妹妹特別細心,他們隔離服上還寫著‘鄂渝一家親’,我在這裡跟在家一樣,你們放心吧!”軍隊援鄂醫療隊管轄的病區裡,患者馬婆婆藉助護士的工作手機,跟家人通過視頻連線。

为了新冠肺炎患者,他们把自己变成“Tony”、健身教练、营养师……

護士朱麗豔介紹說:“我們這裡不少是‘80後’‘90後’老年人,他們不太會用智能手機,有在做治療和護理的間隙,我們就主動幫他們連線,讓他們和家人聊一聊,心情能放鬆很多,有利於治療。”

在醫療隊“鄂渝一家親”護理小組裡,為患者提供視頻連線,只是護士們諸多細緻護理的項目之一。

護士餘露此前在臨床工作中主要承擔血液透析操作,她發現不少患者由於隔離治療,沒機會打理頭髮,於是,她和戰友們在隔離病區的一角打造了一個美髮屋。心靈手巧的她大膽操“刀”,左手梳子、右手理髮推,從最初的只會剃光頭到現在的平頭、短髮隨便點,她成了患者們心中的“Tony老師”。

为了新冠肺炎患者,他们把自己变成“Tony”、健身教练、营养师……

作為護理小組的組長,護士楊永靜有15年的呼吸內科工作經驗。於是她發揮自己的專長,指導患者做“呼吸操”,開展肺康復鍛鍊。“新冠病毒肺炎對呼吸功能帶來的影響,可以通過做這套操進行康復治療。通過縮唇呼吸、腹式呼吸,可以擴大肺活量,有效的改善心肺功能,緩解新冠肺炎帶來的缺氧等症狀。同時還促進了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交流,促進護患關係,幫助患者調整心態,積極配合治療。”她說,自己這個”健身教練”很受歡迎。

該護理小組唯一的男護士賴淋雨,不僅主動承擔了病區清潔、擔轉運危重患者、接診入院患者、協助CT檢查、緊急標本送檢等繁重工作,還把自己來自骨科關節病區的經驗派上了用場。他說:“我們關節外科病區收治的都是一些老年患者,而這裡不少老年患者也是長期臥床,如果雙腿長時間不運動,很可能形成下肢靜脈血栓,如果處置不當有很大風險出現肺動脈栓塞,危及生命。”為了幫助長期臥床的患者,賴淋雨手把手指導他們開展下肢功能鍛鍊,有的患者實在抬不起腿,他就穿著防護服在床旁用雙手幫助患者一點點抬腿鍛鍊。

37床的楊婆婆說:“我也臥床這麼久了,平時在家我孫子也沒這麼照顧過我,他們的照護真的比家人還周到!”

为了新冠肺炎患者,他们把自己变成“Tony”、健身教练、营养师……

病區裡22床的姜婆婆,是位89歲高齡的昏迷患者,不能經口進食,若全靠靜脈外周營養,身體康復難上加難。看到姜婆婆的狀況,來自消化內科的護士呂金莎與醫生溝通後,決定為患者插一根鼻胃管,為老人建起一條“營養的通路”。經過一段時間的腸內+腸外營養治療,姜婆婆身體慢慢恢復,出院時都能與醫護人員輕輕地握手了!

呂金莎說:“在婆婆和我握手的那一瞬間,更加堅定了自己抗疫的決心,作為白衣天使,我們要用自己的羽翼保護好他們,讓他們都能平安回家!”

为了新冠肺炎患者,他们把自己变成“Tony”、健身教练、营养师……

3月26日,即將出院的馮爺爺拉著護士唐思的手說到:“小唐,我也不知道怎麼感謝你們,也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機會再見面,但是我永遠都會記得你們陸軍軍醫大學的醫護人員,在隔離病區給了我們家人般的悉心照護!

作為一名在心血管內科工作十年的護士,唐思除了做好為患者的日常護理外,還把自己專業的技能帶到工作中。從貴州來武漢的馮爺爺因為睡眠不好、血壓血糖控制不理想,心理壓力大總覺得心臟有問題。瞭解老人家情況後,唐思先給他做了一個心電圖檢查,詳細解釋了報告上寫的“竇性心律”是什麼意思,再請醫生申請做了心臟超聲檢查。

为了新冠肺炎患者,他们把自己变成“Tony”、健身教练、营养师……

檢查完後的馮爺爺放下心中顧慮後說到:“小唐啊,謝謝你們幫我那麼多,我去做了超聲檢查後,真的和你說的一樣,心臟沒多大問題,醫生也給我說了心電圖,和你說的一樣,看來真的是我太焦慮了。”看著一位位患者笑容滿面地離開病房,唐思也更加明白了護理工作多一份努力付出的意義!

病區羅春梅護士長說到:“隔離病區的護理工作與日常的護理有很大區別,除了完成日常的患者治療所需要的護理工作外,更要注重對患者生活上的照顧,做好對患者身體和心理上的照護,才能做到對患者身心同步治療的效果。”

感染二科主任徐智教授介紹說“也是因為護理團隊的悉心照護,讓隔離病區的患者解除心理上的緊張和孤獨,更好地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這樣更有利於提高對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癒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