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春天裡的“金山銀山”


桂林春天裡的“金山銀山”

蘇幼桂將水煮過後的竹筍串成一串串擺在火塘邊用柴火烤乾。


桂林春天裡的“金山銀山”

蘇幼桂和另一位村民在山上採摘擺竹筍,僅僅一個半小時,就得了一揹簍。

桂林春天裡的“金山銀山”

給竹筍剝殼。

桂林春天裡的“金山銀山”

竹筍剛冒出一點地面就得采摘,要不口感會受影響。

桂林春天裡的“金山銀山”

收穫滿滿,一揹簍能裝下近百斤竹筍。

桂林春天裡的“金山銀山”

擺竹筍乾售價高過了一般的肉類。

桂林春天裡的“金山銀山”

靠春天採摘鮮筍製作筍乾出售,蘇幼桂家每年可得到一萬多元的收入。


龍勝各族自治縣的江底鄉,森林覆蓋率高達91%,杉木蓄積量達250萬立方米,竹林儲備3.5萬畝,是一個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鄉。豐富的森林資源,天然的地理環境,讓習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這裡體現得淋漓盡致。

建新村大坪江組,坐落在海拔800多米的大山頂。這個只有12戶人家72口人的小村莊,卻有著600多畝野生擺竹林。在細雨不斷的三月,人們還在為頻繁的雨水煩悶之時,大坪江的村民卻開始進入了忙碌的階段,這是他們一年中最忙碌的一個月,僅這一個月,一家人就能依靠販賣生竹筍和製作筍乾,收入過萬元。

村民蘇幼桂把上午挖回來的擺竹筍洗乾淨後又出了門,她家有近百畝的野生擺竹林,這個月她和愛人會走路到好幾裡地的竹林中挖筍,以便製作更多的筍乾。“今年筍乾價格好,一斤有時候能賣60元。”她每天能挖將近200斤鮮筍,如果丈夫在家,兩人一起勞動一天的成果,按照10斤帶殼生筍製作一斤筍乾計算,能製作40—50斤筍乾,一天的收入可達兩三千元。

雖然不是每天都能滿負荷運轉,但這一個月,她家還是能製作出200來斤的筍乾。而擺竹筍的採摘季節基本在一個半月左右。

製作筍乾看似簡單,工序卻不少,要經過挖筍、削筍、煮筍、漂筍、曬乾或烘(烤)乾等一系列工序才能完成。村裡人多年以來始終都堅持一切手工完成,所以在市場上只要說是大坪江的筍乾,就特別受歡迎。因為海拔高,溫差大,溼度大,這裡產的竹筍比別的地方的竹筍口感更好。“我們這裡的筍乾往往還沒烤好就已被商販訂了,今年我家預計可製作出200來斤筍乾,收入過萬元。”蘇幼桂說。

因為大山每年都能產出這麼多的收益,所以村民們也對這片綠水青山格外地愛護。大家知道,保護好了這片綠水青山,大自然會還給你金山銀山。

來源丨 記者遊擁軍 通訊員吳生斌 蒙雙偉 文/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