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的逆變與協變

有人會納悶,為什麼Number的對象可以由Integer實例化,而ArrayList的對象卻不能由ArrayList實例化?list中的聲明其元素是Number或Number的派生類,為什麼不能add Integer和Float?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需要了解Java中的逆變和協變以及泛型中通配符用法。

Java中的逆變與協變

1. 逆變與協變

在介紹逆變與協變之前,先引入Liskov替換原則(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LSP)。

Liskov替換原則

LSP由Barbara Liskov於1987年提出,其定義如下:

所有引用基類(父類)的地方必須能透明地使用其子類的對象。

LSP包含以下四層含義:

  • 子類完全擁有父類的方法,且具體子類必須實現父類的抽象方法。
  • 子類中可以增加自己的方法。
  • 當子類覆蓋或實現父類的方法時,方法的形參要比父類方法的更為寬鬆。
  • 當子類覆蓋或實現父類的方法時,方法的返回值要比父類更嚴格。
  • 前面的兩層含義比較好理解,後面的兩層含義會在下文中詳細解釋。根據LSP,我們在實例化對象的時候,可以用其子類進行實例化,比如:

    <code>Number num = new Integer(1); 
    /<code>

    定義

    逆變與協變用來描述類型轉換(type transformation)後的繼承關係,其定義:如果A、B表示類型,f(⋅)表示類型轉換,≤表示繼承關係(比如,A≤B表示A是由B派生出來的子類);

  • f(⋅)是逆變(contravariant)的,當A≤B時有f(B)≤f(A)成立;
  • f(⋅)是協變(covariant)的,當A≤B時有f(A)≤f(B)成立;
  • f(⋅)是不變(invariant)的,當A≤B時上述兩個式子均不成立,即f(A)與f(B)相互之間沒有繼承關係。
  • 類型轉換

    接下來,我們看看Java中的常見類型轉換的協變性、逆變性或不變性。

    泛型:

    令f(A)=ArrayList,那麼f(⋅)時逆變、協變還是不變的呢?如果是逆變,則ArrayList是ArrayList的父類型;如果是協變,則ArrayList是ArrayList的子類型;如果是不變,二者沒有相互繼承關係。開篇代碼中用ArrayList實例化list的對象錯誤,則說明泛型是不變的。

    數組:

    令f(A)=[]A,容易證明數組是協變的:

    <code>Number[] numbers = new Integer[3]; 
    /<code>

    調用方法result = method(n);根據Liskov替換原則,傳入形參n的類型應為method形參的子類型,即typeof(n)≤typeof(method's parameter);result應為method返回值的基類型,即typeof(methods's return)≤typeof(result):

    <code>static Number method(Number num) {
    return 1;
    }

    Object result = method(new Integer(2)); //correct
    Number result = method(new Object()); //error
    Integer result = method(new Integer(2)); //error
    /<code>

    在Java 1.4中,子類覆蓋(override)父類方法時,形參與返回值的類型必須與父類保持一致:

    <code>class Super {
    Number method(Number n) { ... }
    }

    class Sub extends Super {
    @Override
    Number method(Number n) { ... }
    }
    /<code>

    從Java 1.5開始,子類覆蓋父類方法時允許協變返回更為具體的類型:

    <code>class Super {
    Number method(Number n) { ... }
    }

    class Sub extends Super {
    @Override
    Integer method(Number n) { ... }

    }
    /<code>

    2. 泛型中的通配符

    實現泛型的協變與逆變

    Java中泛型是不變的,可有時需要實現逆變與協變,怎麼辦呢?這時,通配符?派上了用場:

    實現了泛型的協變,比如:

    <code>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code>

    實現了泛型的逆變,比如:

    <code>Flash Content!Click to Activate FlashList list = new ArrayList/<code>

    extends與super

    為什麼(開篇代碼中)List list在add Integer和Float會發生編譯錯誤?首先,我們看看add的實現:

    <code>public interface List extends Collection {
    boolean add(E e);
    }
    /<code>

    在調用add方法時,泛型E自動變成了,其表示list所持有的類型為在Number與Number派生子類中的某一類型,其中包含Integer類型卻又不特指為Integer類型(Integer像個備胎一樣!!!),故add Integer時發生編譯錯誤。為了能調用add方法,可以用super關鍵字實現:

    <code>Flash Content!Click to Activate FlashList list = new ArrayList/<code>

    表示list所持有的類型為在Number與Number的基類中的某一類型,其中Integer與Float必定為這某一類型的子類;所以add方法能被正確調用。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extends確定了泛型的上界,而super確定了泛型的下界。

    PECS

    現在問題來了:究竟什麼時候用extends什麼時候用super呢?《Effective Java》給出了答案:

    PECS: producer-extends, consumer-super. 比如,一個簡單的Stack API:

    <code>public class  Stack{
    public Stack();
    public void push(E e):
    public E pop();
    public boolean isEmpty();
    }
    /<code>

    要實現pushAll(Iterable src)方法,將src的元素逐一入棧:

    <code>public void pushAll(Iterable src){
    for(E e : src)
    push(e)
    }
    /<code>

    假設有一個實例化Stack的對象stack,src有Iterable與 Iterable;在調用pushAll方法時會發生type mismatch錯誤,因為Java中泛型是不可變的,Iterable與 Iterable都不是Iterable的子類型。因此,應改為

    <code>// Wildcard type for parameter that serves as an E producer 

    public void pushAll(Iterable src) {
    for (E e : src)
    push(e);
    }
    /<code>

    要實現popAll(Collection dst)方法,將Stack中的元素依次取出add到dst中,如果不用通配符實現:

    <code>// popAll method without wildcard type - deficient!
    public void popAll(Collection dst) {
    while (!isEmpty())
    dst.add(pop());
    }
    /<code>

    同樣地,假設有一個實例化Stack

    Flash Content!

    Click to Activate Flash

    的對象stack,dst為Collection


    原文來自:https://www.linuxprobe.com/?p=1730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