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新冠肺炎跟野生動物無關,蛇等養殖戶還能養和賣嗎?為什麼?

風火三哥


3月12日,民政部網站發佈公告稱,對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違規設立分支機構的行為作出警告的行政處罰。

經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在分支機構“保護繁育與利用委員會”和“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之下,違規設立“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蛇類養殖專業委員會”、“大鯢專業委員會”、“鱘魚專業委員會”等三級分支機構。上述行為違反了《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第十七條“社會團體的分支機構不得再設立分支機構”的規定,依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第三十條第一款第(五)項的規定,民政部對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作出警告的行政處罰,並已責令其撤銷了違規設立的分支機構。同時,依據《社會組織信用信息管理辦法》的規定,自行政處罰決定生效之日起,民政部將該會列入社會組織活動異常名錄。

今年2月,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下屬的“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發佈的一篇文章《野生動物養殖是人類祖先的偉大創舉》引發熱議。該文稱,“因一次疫情就全面‘禁野’將是武斷的,不科學、不理性”“對於人類而言,對野生動物產品的需求從未停止,某種意義上說已經成為‘剛性需求’”。2月18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發布聲明指出,在全國展開抗擊疫情阻擊戰、公眾普遍要求禁止濫食野生動物的情況下,該文章給社會造成了不良影響。對此,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深表歉意,並決定撤銷剛剛成立不到一年的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

疫情發生之後,監管部門加強了對於野生動物的管制。但野生動物到底哪些可以放心吃?銷售哪些野生動物,可能違規違法?市民、養殖戶以及餐飲經營者都特別關注。24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的《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將可食可養、禁食禁捕的名目劃定,給出了相關答案。記者今天瞭解到,對於這一《決定》,相關部門正在加緊落實、宣傳,指導受影響的農戶應對這一轉變。

市民、餐館關注:

水生野生動物未被禁,陸生野生動物被禁食

疫情為何發生?濫捕濫食野生動物這一陋習被視為是源頭之一。

早在1月26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和國家林草局聯合發佈公告,禁止野生動物交易,市場監管部門、林業部門加大對野生動物流通的監管。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隨著養殖技術的發展,野生家養的動物品種越來越多,哪些可以銷售、食用,哪些不能入餐入食,市民以及餐飲機構都特別關注,希望心裡有數。

24日《決定》的出臺,進一步細化了對非法野生動物交易行為的監管的力度,特別是明確了全面禁食的範圍和品種,給了市民答案。

長沙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處長鄧偉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決定》對於全面禁食野生動物的界限有明確的界定。

例如,魚類等水生野生動物不列入禁食範圍,也就是說,水庫魚、小龍蝦、泥鰍等,這些市民餐桌上的常見的水產品種,不屬於禁食範圍。

但《決定》明確,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這也意味著,陸生野生動物將被全面禁止食用。

當然,比較常見的主要供食用的家畜家禽,如豬、牛、羊、雞、鴨、鵝等,還有一些人工養殖利用時間長、技術成熟的動物,如兔、鴿等,依照畜牧法、動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規管理,是可以食用的。

在家畜家禽這一方面,一些列入畜牧法規定的“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動物,是允許對其養殖利用包括食用等,但要適用畜牧法的規定進行管理,並進行嚴格檢疫。記者查閱包括各地的特色豬、雞、鵝、鴨、羊、牛馬駝之外,還包括敖魯古雅馴鹿、吉林梅花鹿、中蜂、東北黑蜂等。

“我們店的特色菜是香辣口味蛇,現在市場上都沒有蛇賣了,蛇啊、蛙啊之類的野生動物,還可以經營銷售不?”《決定》公佈後,許多餐飲機構著急著打聽更為具體的禁用或可食用名錄。記者瞭解到,省市林業部門將制定調整野生動物有關的名錄、制定配套規定,確保決定落實落地落細。經營部門到時可在具體的名目指導下,依法合規地開展經營活動。

監管部門:

進一步加大對野生動物違規交易的打擊

疫情發生後,野生動物的宰殺、售賣,是市場監管部門和林業部門監管執法的重點。

1月24日,長沙市市場監管局公佈《致全市食用農產品交易市場開辦者和經營戶的一封信》,要求全市所有經營戶,不採購、銷售、存養、經營、販運野生動物及其製品。

1月下旬,寧鄉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寧鄉市林業局,開展專項整治,在杉木橋農貿市場寧鄉雪雪水產店門面前看到,該門店擺放有14斤野生花蛇(學名:黑眉錦蛇)銷售,且不能提供合法的來源證明,當即查處並立案調查。

該案同時被列為“打擊野生動物違規交易”專項執法典型案例,由湖南省市場監管局在2月23日發佈。

湖南省市場監督、林業、農業等12個部門更是聯合部署,嚴厲打擊野生動物違規交易行為,重點目標是盯住農(集)貿市場、超市、餐飲單位、電商平臺等經營場所的野生動物交易活動。

養殖環節:

養殖戶在觀望,或將帶動水產品種結構調整

鄧偉強介紹,目前長沙市有340多家從事野生動物人工繁殖馴養的企業或農戶,養殖的品類包括黑斑蛙、青蛙、蛇類、梅花鹿、孔雀、竹鼠等,其中八成是提供食用的。

李新輝是瀏陽市官渡鎮最大的青蛙養殖戶,承包了近百畝水塘養青蛙。時下正是蛙卵孵化為蝌蚪的時節,塘裡的圓頭蝌蚪已是一叢叢地遊著,部分區域是黑壓壓地一片。他說,“差不多已經孵化出3000多萬尾蝌蚪了,還會有苗出來”。

對於他來說,疫情的影響已經開始。過年時節,當地林業部門工作人員多次上門檢查,強調“不能到別的地方引進種苗、蛙房要經常消毒”,這也意味著,他孵出的種苗,今年難以像往年一樣,銷售給其他養殖戶,先賺回一些成本。

今天,李新輝按林業部門的要求,把蛙田的產值、存欄量等數據報了上去。他的蛙田一年的畝產在2000多斤左右,刨去人工、飼料等成本,一年的收入還是比較可觀的。現在,他心裡有些七上八下,“作為農民,收入都是田裡幹出來的。而且養蛙和種田一樣,從投苗到上市,需要時間。現在的這種情況下,希望得到更明瞭的政策信號,來決定是繼續養下去,還是轉向經營。”

記者瞭解到,野生動物養殖現在是經濟農業的重要一塊,長沙市林業局也在加緊進行相關部署,包括在對全市的野生動物養殖更全面、精準的摸底,包括食用、藥用、觀賞各具體佔多少,產值是多少,為市委、市政府的進一步決策提供依據。同時,也在著力對養殖戶開展宣講,進行政策引導,支持和幫助養殖戶一起調整目標、轉型升級,共渡難關。

長沙市農業農村局科技教育處處長夏禮明介紹,這一政策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特別是從事野生動物人工繁殖、養殖、加工利用的,影響很大。農業部門將幫助分析養殖業主的具體情況,結合市場供求預測,適時地給予技術支持和指導,例如青蛙養殖的農戶,可以考慮轉型其他稻漁綜合種養模式,繼續開展農業生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