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努力為孩子打造絕對安全的環境,反而增加他們受傷的機率!

最近看到一項研究結論,不光是常爸,我覺得大部分父母可能都不敢相信。


以前我們經常去的那種到處都由海綿、泡沫包裹著的遊樂場,其“軟軟”的質地,不僅不能降低孩子在遊戲時受傷的風險,反而可能增加他們受傷的幾率!

我們努力為孩子打造絕對安全的環境,反而增加他們受傷的幾率!

(如今的兒童遊樂場,基本都用泡沫、海綿等等材料把邊邊角角裹好,以防孩子受傷)


英國研究發現,兒童受傷率並沒有因為遊樂場日益嚴格的安全設施而降低。同時,英國倫敦米德塞斯大學的危險管理教授大衛·鮑爾在分析了兒童受傷的統計數據後發現,孩子們的長骨(主要存在於四肢)骨折,反而增加了。


而原因更讓人錯愕:


正是因為這些像棉花屋一樣,毫無危險的兒童遊樂場,讓孩子在玩樂時可以放心地跌到橡膠、塑料地板上,所以他們也就失去了基本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危險意識。不知道“怕”,反而使得他們陷入了危險中!


看到這樣的研究結果,想必每個父母內心真是格外複雜。想讓孩子遠離危險,所以我們絞盡腦汁地做了層層保護,但沒想到,這反而變相地讓孩子承擔了更多危險。


公共遊樂場為了吸引家長,同時避免孩子的受傷風險,這樣做無可厚非。但坦白來說,作為家長,我們到底應該給孩子怎樣的保護才是對的?尤其是最近看了很多因為疫情在家,孩子身上發生的一個個安全悲劇後,我突然意識到,我們是不是一直把希望寄託和責任過多地交付給了外界,反倒忽略了孩子自己辨別危險、規避危險的能力。


比如最常見的家庭燙傷,孩子因為好奇拽桌布、又或是打翻熱水瓶導致燙傷的事件總是在我們身邊發生,還有孩子一屁股坐進一盆開水中,造成慘烈後果。

我們努力為孩子打造絕對安全的環境,反而增加他們受傷的幾率!


一旦家裡遇到這樣的事,往往都會引發一場互相指責的家庭大戰:誰沒把孩子看好,就是誰的責任。


又或者,我們習慣把安全責任推給社會。比如前段時間發生的新聞,兩個女孩模仿做飯博主用酒精燈做爆米花,因操作不當發生爆炸,其中一名女孩已經不治死亡。

我們努力為孩子打造絕對安全的環境,反而增加他們受傷的幾率!


9歲的男孩學《熊出沒》吞下了10個磁力珠和1枚5毛硬幣,2年之後才取出來。磁力珠把胃和腸子吸到一起,而硬幣早都已經被胃酸腐蝕了。

我們努力為孩子打造絕對安全的環境,反而增加他們受傷的幾率!

此類新聞一出,很多人會問責這些動畫片或是視頻網站:怎麼能設計出這種誤導性和危險性的情節?孩子判斷能力弱,也跟著學,鬧出人命怎麼辦?


孩子發生意外,我們習慣性地從自己或者他人身上找原因,我們會不自覺地陷入這樣的思維裡:“孩子什麼都不懂,遭遇危險,一定是大人的責任。”


但危險和意外太多,誰又能真正24小時不錯眼珠地緊盯著孩子呢?如果孩子不靠自己的力量保護自己,大人和社會做得再多,也沒法讓孩子獲得“真空式”的保護。


看住孩子固然重要。但教會孩子如何注意安全保護自己,更是可以伴隨他一生的厚禮。


過度保護不能被稱為安全教育


如今的父母帶孩子,比起我們的父輩來說都精細得很,比如開頭那種軟軟的遊樂場。某寶搜索“孩子防”三個字,自動推薦出一大堆“護娃神器”,讓人不禁感慨,自己是怎麼長到現在這麼大的,真不容易!

我們努力為孩子打造絕對安全的環境,反而增加他們受傷的幾率!


在一檔育兒綜藝節目裡,明星媽媽馬舒雅可謂做到了極致:


為了不讓孩子磕著碰著,她索性把客廳的傢俱全部搬空,連一張椅子都沒有。全家人每天在客廳裡鋪張毯子,席地而坐吃飯。

我們努力為孩子打造絕對安全的環境,反而增加他們受傷的幾率!


怕孩子受傷,她一直在對孩子說“no”:不讓2歲的孩子開門、爬沙發,因為會摔倒。

我們努力為孩子打造絕對安全的環境,反而增加他們受傷的幾率!


帶孩子去菜市場,孩子好奇想摸攤販賣的魚,馬舒雅見了也連連“say no”。

我們努力為孩子打造絕對安全的環境,反而增加他們受傷的幾率!


馬舒雅老公受不了家裡空蕩蕩的樣子,置辦了新傢俱。孩子們也覺得很新鮮,在家爬上爬下,小兒子不小心從沙發上摔下來,馬舒雅擔心壞了,勒令不準再爬沙發。

我們努力為孩子打造絕對安全的環境,反而增加他們受傷的幾率!


等老公回來之後,她終於忍不住,和老公大吵一架。孩子玩傢俱會受傷,這種極度的擔心讓她時時刻刻都處在崩潰的邊緣。

我們努力為孩子打造絕對安全的環境,反而增加他們受傷的幾率!


你看了可能會覺得這個媽媽焦慮得有點“神經質”,事實上這樣的“過度保護”可能就存在於你我的生活裡:


家裡所有尖銳的角落都被防撞條裹得嚴嚴實實;


剪刀小刀全部收到孩子看不見或夠不著的地方;


廚房是禁地,從來不讓孩子進,甚至大人做飯或不在家的時候要給廚房門上把鎖。


常爸還有個朋友,因為怕孩子被魚刺卡到,孩子今年10歲了,他從來沒給孩子吃過魚。有句話叫因噎廢食,現在成了“怕噎乾脆不吃”了。


我們努力為孩子打造絕對安全的環境,反而增加他們受傷的幾率!

很多時候我們的安全教育,可能都不能被稱之為“教育”,而是讓孩子看不見、摸不到“危險品”的“say no”警告,把可能的危險都藏起來,力求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的“絕對安全”,讓孩子彷彿活在真空裡。


我們努力為孩子打造絕對安全的環境,反而增加他們受傷的幾率!


又或者,安全教育只是紙上談兵,告訴孩子開水會燙到,玩火很危險,剪刀很鋒利,樓層很高不能跳。但是這種“不讓吃豬肉,只讓見豬跑”的教育方式,真的能讓孩子感受到這些東西的危險性嗎?


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讓他們總是想觸碰那些“禁品”,你越是“say no”,他越想試試。不讓孩子接觸任何有可能的危險,只會讓頭腦裡毫無“危險概念”的他,離危險更近。就像開頭我提到的遊樂場調查研究,真正讓孩子受傷的,並非是不完善的安全措施,而恰恰是因為太完善,讓孩子“無所畏懼”,反而不懂保護自己。


培養自我保護意識的方法,是讓孩子接觸可控的危險


懂得自我保護,其實是人類的本能,放到很小的孩子身上也是一樣。但這個本能,一定是建立在“體驗”,而不是“聽說”上。


接觸危險——產生恐懼——不再觸碰,就是人很本能的反應。比如讓孩子碰一下略燙的碗,他感覺到燙帶來的疼痛,能迅速察覺和識別出這種危險,接著正確地應對危險——不再碰燙的東西。


但因為家長對孩子的不信任和過度保護,讓這種本該是本能的東西反而喪失了。我們總覺得孩子太小,對危險的東西“沒數”,也沒能力應對,就一刀切不讓碰,但真正的安全教育,反而是從讓孩子體驗可控的危險開始的


美國有所名叫Tinkering School的學校,被譽為全美“最不安全”的一所學校,學生從七八歲到十幾歲不等,學校給孩子提供木頭、釘子、繩索,甚至還有電鑽、鋸子等等工具,孩子們可以自由根據自己的想法做手工。在這裡,孩子可以玩火玩水用電,那些我們常見的家中“禁忌”,在這裡成了他們完成手工活的必備。

我們努力為孩子打造絕對安全的環境,反而增加他們受傷的幾率!


學校創始人基弗爾·塔利倡議“讓孩子去做一些危險的事情”,正確教會他們使用這些“危險品”的同時,孩子還能最大程度地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自我保護意識的提升自不必說,同時還培養了評估、預測、防止和應對危險的能力。

我們努力為孩子打造絕對安全的環境,反而增加他們受傷的幾率!

(孩子們自己做的木製小火車)


基弗爾·塔利說:“只有真正操作練習那些稍有一些危險的活動,才可以慢慢發展出預測危險的能力。隨著孩子們的成長,這種能力將幫助他們在不同的環境下,越來越準確地識別危險。而在日後,面對不理解、沒接觸過的新事物,我們不會緊張逃避,而是做到一種恰當的方法去體驗,同時判斷好可能的危險和代價,這就是‘風險管理’的能力。”


提升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需要孩子自己經驗的累積。其實成長本身就是一個跌跌撞撞、不斷試錯的過程,我們不可能一鍵屏蔽掉孩子所有可能的危險,也沒必要,不如在自己可控的範圍內,讓他親自嘗試,並教會他正確的使用方法。


如何制定嘗試的邊界?


如果現在讓你家四五歲的娃按照基弗爾·塔利學校的做法,嘗試電鋸和刀,那肯定是“超綱”了,如何設置孩子嘗試危險的邊界,英國英國皇家預防事故學會和“玩耍安全論壇”(Play Safety Forum)提倡:讓孩子“盡必要地安全”,而不是“儘可能地安全”(as safe as necessary, not as safe as possible)。常爸在這裡給幾個建議。每個孩子的發育狀況不同、手腦的靈活性不同,所以具體還是要根據自家孩子的情況來定。


1、有監督,有指教


在自己的監督下讓孩子試著觸摸可控的危險,讓孩子 “離危險最近”,也“離安全最近”。

我們努力為孩子打造絕對安全的環境,反而增加他們受傷的幾率!


同樣道理,剪刀對小孩子來說的確很危險,但與其把所有剪刀都束之高閣,不讓在大人沒時間看護的時候讓孩子用安全小剪刀剪紙,在大人看護下就可以試著用正常的剪刀。就算扎到手,也不至於太嚴重。


當然,一些風險性物品的使用事項、危險動作的注意點,還是要跟孩子講清楚。比如,手裡拿著剪刀的時候,不要亂跑,避免摔倒時造成嚴重後果。


2、危險嘗試要與孩子的能力相襯


每個孩子發育的特質不同,就比如有的孩子天生膽小,他本來就不敢嘗試的東西,你硬逼著他嘗試,其實是沒必要的。


還有一種情況,是孩子很小,但他很有冒險精神,什麼都想嘗試,但能力(比如力量、靈活度)還達不到,這時候你就要注意,給孩子“拿在手裡的東西”,一定要是安全係數比較高的。舉個例子,小小常一歲多的時候特別喜歡用飲水機給大人接水,還一定要自己拿,但是玻璃杯對於他來說太沉、也不安全,所以家裡就換了塑料杯喝水,並且也教了他燙水不要接。


3、不要怕孩子受小傷


不要害怕孩子受傷,比如使用剪刀,如果輕微地把手割破了,也沒關係,不要把安全教育又變成了“不準受傷”教育,把手割破了他能知道疼,也能知道這東西不能往眼睛裡戳,是不是?


磕磕碰碰、擦破點皮,都沒關係,安全教育要捨得讓孩子吃小虧,才能讓他長記性。


日本學者木村素衛說:所謂教育,是在他人的幫助下,完成精神上的自覺性自我發展。你的任務,不是做孩子一輩子的保護傘,而是讓孩子,自己撐起那把傘。


總結


總結一下,安全無小事,家長的確應該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做好安全教育。但是,過度的保護,讓孩子不知道“怕”,可能讓會降低孩子預判風險,進而規避風險的能力,凡而提高了孩子受傷的概率。


“只有真正操作練習那些稍有一些危險的活動,才可以慢慢發展出預測危險的能力。隨著孩子們的成長,這種能力將幫助他們在不同的環境下,越來越準確地識別危險。而在日後,面對不理解、沒接觸過的新事物,我們不會緊張逃避,而是做到一種恰當的方法去體驗,同時判斷好可能的危險和代價,這就是‘風險管理’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