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燒不咳卻坐不住擡不起頭 這“怪病”是幼年皮肌炎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進入3月,家住池州的7歲小姑娘萱萱(化名)得了一個怪病:不發燒,不咳嗽,可卻站不起來、坐不住,平躺的時候頭也抬不起,而且兩隻胳膊和兩條腿都是腫脹的,一碰特別疼,臉上、眼睛周圍出現紅紅的皮疹。

  一個活蹦亂跳、活波可愛的小姑娘,怎麼突然得上了這種“怪病”?看到孩子這樣,萱萱的父母非常著急,急忙帶著孩子到當地醫院就醫。經過初步篩查後,當地醫生建議孩子立刻轉到安徽省兒童醫院風溼免疫科救治。

  經過一系列的診斷,風溼免疫科主任陳雨青斷定,小萱萱患得是一種不常見的“幼年皮肌炎”。陳雨青說,由於這種幼年皮肌炎不太常見,所以許多非風溼科的醫師並不認識,但這種病非常嚴重,必須在早期給予積極治療。

  據瞭解,幼年皮肌炎(JDM)是一種導致肌肉組織和皮膚出現非化膿性炎症的全身性疾病,女孩稍多於男孩,大約(1.7~2.7)比1,多發於4至10歲,平均發病年齡為7歲,全球廣泛分佈,無明顯種族差異。它的發病率美國為0.55/10萬人,英國和愛爾蘭是0.19/10萬人,以色列是0到9歲為0.7/10萬人、10~19歲為1.78/10萬人。而我國暫時還缺乏相關統計資料。

  陳雨青介紹,幼年皮肌炎最明顯的表現就是肌無力,孩子漸進性的疲乏無力、活動受限,拒絕走路和運動,年齡較小的兒童表現為煩躁,需要家長抱著。隨著疾病進展,爬樓梯和下床都變得困難起來,步履蹣跚,不能舉物、梳頭、持重,甚至上臂不能抬起外展,頸部肌肉受累時頭下垂,咽部食道肌肉受累時吞嚥困難及聲音嘶啞等,後期可發展至受累肌肉萎縮。另外,關節疼痛也是一個明顯特徵,一些患兒出現關節腫脹等關節炎症狀。

  “最具有特徵性的改變是皮疹。”陳雨青說,患上這種疾病的孩子常有面部紅斑,眼睛周圍皮膚腫脹,尤其上眼瞼出現腫脹的紫色或紫紅色斑,醫學上稱之為向陽徵。雙手指間關節的伸側面、或膝、肘和踝關節的伸側面出現皮膚紅斑、增厚、萎縮、鱗屑、或色素脫失,醫學上稱之為高春氏徵。還有些孩子指甲周圍的皮膚明顯紅斑。皮膚改變可為首發症狀,也可在肌肉症狀出現數周後才有皮膚病變。症狀嚴重的孩子,消化道肌肉會受到累及,可以出現腹痛、腹部不適和便秘等胃腸道症狀,更為嚴重的孩子因為維持呼吸的肌肉受到累及,出現呼吸困難,甚至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晚期的患兒常常可見肌肉深部、皮下出現鈣質沉積,破潰形成很深的潰瘍反覆感染經久不愈。

  幼年型皮肌炎遺傳嗎?可以預防嗎?陳雨青說,幼年型皮肌炎確切病因尚不明確,也不是一種遺傳性疾病,但是有遺傳易感性,比如父母患有該類疾病,或是家族中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孩子患此類疾病的幾率更更高。目前大部分專家認為,皮肌炎的發病是多種原因共同作用引起,一些有遺傳易感性的個體在某些環境因素影響下,如病毒感染、受傷、日光暴曬等因素觸發下,造成機體免疫功能出現紊亂,導致肌肉炎症,從而患上幼年皮肌炎。所以,目前還沒有相關預防藥物或其他預防手段。

  陳雨青提醒,早發現、早治療,是減輕此種疾病帶給孩子傷害的最好辦法,也能夠明顯降低晚期併發症的可能性。當前,安徽省兒童醫院風溼免疫科已經具備了良好的臨床救治經驗,可以讓患兒得到較好的治療。(劉標 記者 王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