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病”1年:每次飯後都腹痛、腹脹、胸悶 長春市中醫院確診:食管裂孔疝

69歲劉女士這一年來得了個怪病,每次飯後就腹痛、腹脹、胸悶,一個小時後便會有所好轉,但只要再吃飯就會二次發作,劉女士輾轉了省內多家醫院 ,均沒有查出病因,她的“怪病”反而越來越嚴重,甚至到了飯後平躺困難的地步。

“怪病”1年:每次饭后都腹痛、腹胀、胸闷 长春市中医院确诊:食管裂孔疝

確診“食管裂孔疝”

3月11日,王女士經人介紹來到長春市中醫院總部,外科李春光主任初見劉女士時,她喘息較重,進食後平臥困難,為她做了詳細檢查、全面評估病情後確診其所患的怪病為:“食管裂孔疝”,該病可通過手術治療。由於對疾病知識的缺乏,家屬心生恐懼,一度拒絕手術。李主任向患者家屬耐心地介紹病因、病理,最終解除了家屬的思想顧慮。

專家會診確定手術方案

劉女士心肺功能不好,喘息較重,術前一週李主任召集了全科的醫務人員進行討論,請來了心病科、肺病科、ICU科主任集體會診,據劉女士情況確定最佳手術方案腹腔鏡手術。

李主任每天都會走到患者床前為家屬及患者詳細地講解術前相關知識,幫助患者堅定對手術的信心,經過一週時間調整,患者的一般狀態明顯改善,滿足了手術條件。

患者情況特殊,術中中轉開腹

手術中,由於患者得病時間較長,胃底與周圍組織粘連,分離困難,嚴重影響原定手術方案實施。為了徹底解決患者病根,李主任果斷決定中轉開腹,也得到了患者家屬的認同。

經過3個多小時的“戰鬥”,劉女士的手術順利結束。緊接著,李主任和科室的醫護人員時時觀察患者的病情,絲毫不敢放鬆。

“怪病”1年:每次饭后都腹痛、腹胀、胸闷 长春市中医院确诊:食管裂孔疝

術後突發,患者出現低氯合併鹼中毒

術後第四天下午15時21分,劉女士突然出現心慌、喘促、咳嗽……心率130次/分鐘,醫護人員第一時間對其進行了施救,立刻邀請心病科、ICU科主任為患者會診。

確定劉女士症狀為:心衰、心功能三級、竇性心動過速,電解質紊亂,低鉀、低鈉、低氯合併鹼中毒。專家們第一時間糾正低鉀,給予強心利尿、平喘、糾正心衰,糾正酸鹼平衡失調等藥物對症治療,全科醫務人員經過24小時的奮戰,術後第五天清晨,患者狀態終於有了明顯改善。

但是當天半夜23時58分,劉女士再次胸悶、呼吸困難、喘促加重。實施搶救後,醫院ICU科、心病科、肺病科再次進行會診,再次對其糾正低鉀、低鈉,給予強心、利尿、平喘糾正心衰。終於,在全院的共同努力下,把劉女士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如今,劉女士已康復出院。

什麼是食管裂孔疝

困擾劉女士的怪病叫做食管裂孔疝,是指腹腔內臟器(主要是胃)通過膈食管裂孔進入胸腔所致的疾病,該種疾病發病率0.52%,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人群,症狀隨年齡增長而增多。

發病原因

1.腹腔內壓力增高是引起食管裂孔疝最常見的因素,如妊娠、慢性咳嗽、習慣性便秘等;

2.食管裂孔部位結構,如肌肉有萎縮或肌肉張力減弱;

3.創傷性裂孔疝;

4.食管發育不全等先天因素。

疾病的轉歸

疾病的轉歸:反酸、燒心,反流性食道炎、肺炎、食管潰瘍、器官壞死、穿孔、哮喘。

如何預防

預防長期增高腹腔壓力,如腹腔積液、慢性咳嗽、習慣性便秘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