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經常腹脹、便祕的需警惕!得了這種“怪病”,需要切腸才能保命!

經常腹脹、便秘的需警惕!得了這種“怪病”,需要切腸才能保命!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如果是經常吃一些辛辣刺激的時候,會經常吃一些比較硬的東西,那麼肯定會導致患者出現一些腹痛腹瀉,甚至可能會出現一些便秘的現象,那麼經常出現這些疾病的時候應該要多注意,儘量的應該要去做檢查,不然的情況下也是非常危險的,必須應該要儘快的去保護自己的生命的安全。

经常腹胀、便秘的需警惕!得了这种“怪病”,需要切肠才能保命!

先天性巨結腸不是一個太常見的病,很多家長可能沒聽過,正因如此,有些家長一直以為孩子便秘,沒當回事,直到孩子腹脹如球消瘦如柴才帶到醫院檢查,結果被證實是巨結腸,然後做了手術,但因為腸管擴張太厲害,手術更困難,切除的腸管也更多,術後併發症的風險也增大,孩子也更痛苦。

所謂巨結腸也就是結腸擴張肥厚,但真正病變的並不是擴張的結腸,而是擴張腸管下方的細小腸管,也就是靠近肛門的那一段(見下圖)。這段腸子因為缺少了神經節細胞,長期處於痙攣細小的狀態,大便到了這裡就很難通過而囤積在上方正常的腸管裡,久而久之上方的腸管就擴張肥厚,變成了“巨結腸”了。

巨結腸又名腸無神經細胞症,是一種比較多見的胃腸道發育畸形,佔消化道畸形的第二位,平均2000人中就有一人患此病。我們常說患有巨結腸如沒及時治療那就一輩子和便秘槓上了。

一些新生兒因生後不久即出現嚴重腹脹、排便困難(數天不排便、排便費力)、嘔吐(母乳、糞便樣腸內容物)入院。還有些患兒因為間斷腹脹、排便困難數年入院,甚至有些十幾歲、二十幾歲方才治療,長時間的便秘導致結腸的繼發擴張,入院時往往腹脹如蛙腹,消瘦不堪,全結腸及部分小腸均呈擴張狀態。

30年前醫療水平普遍較差,很多孩子因腹脹、排便困難、反覆嘔吐而夭折;近30年來隨著小兒外科的成立,伴隨著醫學水平的提高,巨結腸檢出率逐年增高,發現較前明顯提早,挽救了很多患有巨結腸的孩子;手術水平提高,術後效果顯著提高,併發症明顯減少,隨著腹腔鏡輔助巨結腸根治術的開展,很多巨結腸患兒術後生活水平和正常小孩無異,腹腔鏡手術的開展開啟了隱瘢痕時代,術後孩子吃喝拉撒睡,鮮有異常。

然而巨結腸是種什麼病呢?為什麼會得這種病呢?

如前面的講解,巨結腸就是一種胃腸道發育畸形,胚胎期間腸管的神經發育停頓(術語:神經嵴細胞沿頭到尾的方向移行到消化道壁內,移行過程發生停頓),就像莊稼地澆水,從一頭開始漫灌,還沒到地頭呢,水就不流了,停水越早,沒澆到的地就越多,問題就越大,表現在患兒身上就是停頓越早,病變段越長。

那為什麼腸管沒有神經節細胞就排便困難了呢?

病變段腸管因為沒有神經節細胞而導致病變腸管平滑肌持續收縮,呈痙攣狀態,蠕動消失,形成非器質性狹窄,使得糞便通過發生障礙。

怎麼確定孩子得的是便秘還是巨結腸呢?

1、病史:巨結腸新生兒多數有胎糞排出延遲病史(超過生後24小時方開始排胎糞,或者需要經過肛門指檢、灌腸等措施才能排便)。

2、體徵:巨結腸新生兒多數以腹脹為主要就診原因,表現為全腹膨隆,腹壁靜脈顯露,嚴重者腹壁皮膚“發亮”,多數患兒可見腸型。

3、肛門指檢:肛門指檢對診斷新生兒巨結腸意義重大,大部分患兒肛診退指後有大量糞便及氣體排出,同時腹脹有所減輕。

4、腹部X線片檢查:X線平片顯示低位腸梗阻徵象(有小腸擴張和氣液平,直腸內無氣,盆腔空虛)。

5、鋇灌腸檢查:診斷率達80%。直腸、乙狀結腸遠斷較狹窄,乙狀結腸近端及降結腸明顯擴張,24小時複查多見鋇劑在結腸內滯留。

巨結腸患兒腹部立位X線平片

有些孩子已經好幾歲了,能吃能喝能睡,只是腹脹便秘,也需要治療嗎?

巨結腸患者的腹脹便秘因病情不同,故表現程度上有所差異。多數患者生後即便秘,遷延不愈,腹脹漸加重,便秘漸加重,有些患者可有納差、消瘦等現象,一經發現要儘早治療,切莫拖延至病重。

年長巨結腸患兒腹脹如蛙腹

1、早期非手術治療:新生兒巨結腸先行溫生理鹽水迴流灌腸,加強支持療法,為3月或半歲後手術做準備。

2、結腸造瘻:灌腸不順利的新生兒可行適當位置結腸造瘻術。造瘻位置在無神經節的腸管近端。

3、根治術:普通型巨結腸(短段型)可選用經肛門巨結腸一期根治術;長段型可輔助腹腔鏡經肛門一期根治術。

巨結腸術後8月腹部情況(切口位置:臍部、上腹部、右下腹部,已經幾乎看不到疤痕了)

我院巨結腸手術治療有著很高的治癒率,小兒外科二病區僅今年已經開展近二十例患兒,多采用微創手術治療,均順利完成,真正達到了隱瘢痕、無瘢痕治療。

我們都知道了,在生活中如果是經常出現一些腹痛腹瀉或者出現一些便秘,那麼這種情況,真的是非常影響身體健康的,必須都要接受檢查和治療,不然的話,真的是會讓自己出現一些手術的現象,因為嚴重的情況下也可能會讓自己出現癌症的,可能所以為了身體一定要多多的去關心自己的身體的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