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女孩患“怪病”,一到人多的地方身體就抽搐!治療3年發現是誤診

河南商報記者 王麗萍 通訊員 張維

命運和小娟(化名)開了個玩笑,三年前,12歲的她,由於多次莫名抽搐,被誤診為癲癇。今年輾轉到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就診才知道,導致她頻繁抽搐的罪魁禍首竟是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症。


12歲女孩患“怪病”,一到人多的地方身體就抽搐!治療3年發現是誤診

圖文無關


曾經活潑可愛的少女,變成了這般模樣

剛步入中學的小娟雙手莫名出現不定時抽搐,且每次都是幾分鐘後就緩解。父親帶著她到當地就診時,醫生診斷小娟為“癲癇”,並給她開了治療癲癇的藥。 抗癲癇藥物多為鎮靜藥,長期服用會導致精力不集中、反應遲鈍、記憶減退,不定時抽搐再加上藥物副作用,曾經活潑可愛的小娟變得越來越孤僻、膽小怕生、甚至抑鬱,特別是一到人多的地方小娟就會緊張、抽搐。

直至今年夏天,小娟不得不停藥輟學在家。中秋節一次偶然的機會,小娟父親在親友的建議下,決定帶她到鄭州市中心醫院高新區醫院找神經外科主任張輝就診。

豈料許久未到公共場所的小娟一到醫院就開始抽搐,從就診到做檢查她共抽搐了4次,這可愁壞了父親:“幾年了都治不好,一到醫院就抽搐,還不如在家待著!不看了,走,我們回家。”未等檢查結果出來,爸爸就帶著小娟匆匆離開鄭州。

然而,拿到檢查結果的張輝發現小娟的腦電圖並未發現有明顯的癲癇波,張輝立即電話聯繫小娟父親,讓他第二天務必帶著孩子再來一趟。

同時張輝將小娟的情況告訴了高新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唐建東,在瞭解患者病史後,唐建東發現小娟抽搐時手呈“助產士手”狀!

12歲女孩患“怪病”,一到人多的地方身體就抽搐!治療3年發現是誤診

圖說:助產士手狀

唐建東表示:“小娟極有可能是甲狀旁腺功能減退引起的抽搐!”

據介紹,甲狀旁腺是人體內分泌腺之一。人體有兩對甲狀旁腺,棕黃色,形似大豆,位於甲狀腺背面(或埋在其中)。主要功能為分泌甲狀旁腺激素(簡稱PTH),調節機體內鈣、磷的代謝。PTH降低會影響鈣磷代謝,導致患者出現麻木、刺痛,手足搐搦、癲癇、驚厥等症狀。

12歲女孩患“怪病”,一到人多的地方身體就抽搐!治療3年發現是誤診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父親帶著小娟來到了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高新區醫院內分泌科。結合相關檢查,最終小娟被確診為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症,經過規範治療,小娟再也沒有出現過抽搐現象,且精神狀態越來越好,逐漸恢復了以往的活潑開朗,目前已經重返校園。

唐建東提醒,內分泌系統疾病臨床表現複雜,往往涉及全身,如果發現身體同時存在多種問題,一定要到內分泌科就診。

(見習編輯 張惟一 王紅春 編輯 郭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