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年輕媽媽患「怪病」,誰能看出這是啥病

近日,記者接到市民莫先生的求助,據其介紹,其妻得了一種罕見腹瀉病症,已經持續腹瀉70天,日均2000—5000ml,前20天日均腹瀉200餘次,中期至今,日均過百次,腹瀉水樣便總量達25萬ml,至今仍未得到確診,未查到致病原因。該市民希望通過媒體,在全國尋求相似病例的醫療求助。記者就此情況進行了深入瞭解。

三門峽年輕媽媽患“怪病”,誰能看出這是啥病

妻子突患“怪病”

日均腹瀉量達到5000ml

莫先生稱,其妻30歲。2018年4月26日凌晨4時,其妻突發嘔吐膽汁、腹痛腹瀉伴隨發熱症狀,於4月27日到黃河三門峽醫院消化科住院治療,因病情複雜,於5月3日到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住院治療,先後就醫於胃腸外科、消化內科一科室和外科重症監護室。因病情得不到控制,於5月23日轉至陝西空軍西京醫院急診科和消化病院五病區住院治療。

莫先生告訴記者,他的妻子在轉院治病過程中,由於腹瀉嚴重,出現了好幾次休克。“由於日均腹瀉高達5000ml左右,營養及電解質丟失嚴重,5月14日,因感染性休克轉入重症監護室。至5月23日期間,多次會診、調整用藥後,病情仍無進展。5月23日下午轉到西京醫院就醫。經過陝西省潼關縣高速段時,她再次出現休克,我們就急奔潼關縣人民醫院搶救,經過50分鐘搶救,終於恢復意識,暫脫生命危險,又連夜趕往西京醫院。”

“正常人一天一般腹瀉是800g左右,我妻子遠遠超過這個量。”莫先生說,其妻從發病至6月24日期間,醫院先後給予抗生素、補充電解質、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營養支持,進行補充腸道益生菌、糞菌移植等治療,但各項治療方案效果甚微。

病情複雜全國罕見

記者瞭解到,住院期間,病人先後多次做了CT、胃鏡、腸鏡活檢及免疫組化、膠囊內鏡、腹瀉病源體檢測,以及反覆的細菌培養,排除了癌症腫瘤及血液問題。主治醫生首先懷疑是細菌感染引起的分泌型腹瀉,其次懷疑是抗生素引起相關腹瀉、麥膠過敏引起的自身免疫性腸病,但都因沒有充足證據,無法確診。由於感染源始終找不到,主治醫生只能依據檢查結果和病情表現進行嘗試治療,抗生素從第一代逐步升級到第四代仍無法根除。由於患病初期和中期,病情無法得到控制,導致感染引起腸道炎症病變,腸道菌群紊亂,進而造成腸道長期水腫,腸道黏膜大量脫落和出現少量潰瘍,同時出現低蛋白血癥和竇性心率過高。

6月25日,西京醫院消化病院主治醫生在調整治療方案後,病情得到有效緩解,日均腹瀉量降至2000ml左右,病人的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絕對值、百分比等多項感染指標也逐步恢復到正常值。據莫先生反映,先後就醫的3家醫院主治醫生均表示,從醫以來未遇到過如此嚴重的腹瀉病例,且院內消化科、感染科其他專家教授也未曾遇到過,在網絡和醫療文獻中也都難以找到此類病例。

莫先生告訴記者,目前可以明確,這樣的病情在全國極其罕見。

即將上幼兒園的孩子

每天哭喊著要媽媽

雖然醫生表示病人的病情疑似處於漫長自我修復階段,但莫先生表示,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至今10余天,腹瀉量沒有再度減少,且偶有反彈趨勢。且由於病人長期臥床,腹瀉量大、時間長,病人悲傷過度,經常絕望,身體大量營養丟失,近期開始出現記憶力減退、意識間斷等併發症,病情刻不容緩,擔心產生其他併發症。

“目前治療費已花費30萬元。”莫先生說,“孩子馬上3歲了,9月份上幼兒園,妻子每天唸叨著要回家送孩子上幼兒園。孩子也時常到我們床前哭喊著要媽媽,此時真的是感到萬般地無奈和無助。”

莫先生說,他的妻子生病以來,本該住院治療的母親放棄治療,堅持24小時貼身陪護妻子,老父親獨自在照看孩子,老丈人胃癌擴散在河南省腫瘤醫院化療,各種不幸接踵而至。

面對鉅額的醫療費用,莫先生髮起了水滴籌。“幾天的時間,水滴籌被轉發2241次,4740人次捐款,還有很多朋友同事同學通過微信直接轉給我。我希望藉助《黃河時報》,向我的領導、同事、朋友以及社會上的愛心人士,真誠地說一聲‘謝謝’。”莫先生說,“現在除了藉助社會力量延續我愛人的進一步治療,同時我也將自力更生,多方籌措資金解決剩餘資金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