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緬甸政府瓦解了果敢同盟軍,為何不敢動佤邦聯合軍?

心兒


佤邦聯合軍是緬甸第一大地方武裝,總兵力約3萬人,且裝備較為精良,實力在緬北地區首屈一指,緬甸政府自然不願招惹這個硬核桃

果敢和佤邦同為緬北地區少數民族割據地區,這兩個地區都曾享有高度自治,但是在2009年緬甸政府軍隊對果敢發起進攻,果敢同盟軍瞬間瓦解,果敢領袖彭家聲率殘部退入深山中,果敢基本被緬甸政府控制。但是佤邦至今仍舊維持著自己的半獨立狀態,緬甸政府始終不敢對佤邦有所動作,這其中原因倒也很簡單,就是果敢太弱,佤邦很強。

(果敢地圖)

果敢這個地方曾經長期屬於中國,在明末清初,抗清義士李定國曾退守此地,李定國死後,明軍將領楊高學在果敢安營紮寨並投降了清朝。到雍正時期,楊家第二代首領楊猷才擊敗了當地陳姓土司,成為果乾地區的實際統治者,清廷冊封楊猷才為“誥封奉正大夫”。至1840年,清廷為了嘉獎楊家守土有功,冊封楊猷才的曾孫楊國華為世襲果敢縣令,楊家正式成為合法土司。

但是就在同一年,中英爆發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國邊疆危機日益嚴重。隨著英國人吞併緬甸,中國西南的國防壓力越來越大。

英國人來到緬北後,強迫當地土司臣服了英屬緬甸當局,楊家迫於英國的軍事壓力,只好投降英國。1895年中國在甲午戰爭戰敗後,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英國也趁機跟清廷簽署了《中英續議滇緬條約附款》,獲得了果敢地區的控制權。

不過在佔領果敢之後,英國人還是維持了楊家土司自治的現狀,直到二戰爆發後,日軍襲佔緬甸,果敢土司楊文炳不堪日軍勒索,率所部千餘人內附雲南,他上書給國民政府,表示願意率土重歸。

但是當時正處於抗戰時期的中國繼續英國的支援,因此不能與英國人把關係鬧僵,蔣介石於是嘉獎了楊文斌,並將他的手下人馬編入國軍,但沒有接納果敢。然而由於楊文斌曾與日本人有過接觸,因此被懷疑通敵,於是在1943年他被進駐果敢的國軍給逮捕了,直到1947年才被釋放。

二戰後,楊文斌加入了《彬龍協議》,果敢正式成為緬甸的一個自治區。但是在1960年,軍人奈溫發動軍事政變上臺,他一改之前緬甸政府的懷柔政策,上臺之後便決定使用武力統一緬甸,這激起了緬北各民族武裝的不滿。

緬甸本來就是個多民族國家,除了緬族外還有大量少數民族,這些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緬東和緬北地區。由於緬族自己也比較落後,其他的少數民族看不太起緬族,也不願意被緬甸政府所統治。

而且隨著中國內戰的結束,大量國民黨敗軍退入緬北地區,更是加劇了當地的混亂。國民黨軍雖然打不過解放軍,但是打緬軍和當地民族武裝還是綽綽有餘的,於是國民黨軍就在緬北安營紮寨,待了下來。

國民黨軍為圖長遠,在當地舉辦了軍事訓練班,在此後的半個世紀中,緬北大量風雲人物都是出自這個軍事培訓班。

為了對抗國民黨,在我們的支持下,緬北地區也成立緬共,一時之間緬北局勢錯綜複雜。而果敢也是山頭林立,不斷爆發內訌。

雖然果敢的面積只有2700平方米,人口不過數十萬(主要是由漢族組成),但從六十年代起果的內鬥就一直不斷,最後彭家聲在90年代初奪權,成為名副其實的果敢王。但是世襲此地三百多年的楊家依舊擁有很大的根基,隨時準備傾覆彭家聲,果敢的內部很不穩定。在2009年緬甸政府軍進攻果敢時,果敢內部立即發生內鬥,許多人都投靠了政府軍,包括果敢同盟軍副司令白所成和果敢縣長明學昌都宣佈支持緬甸中央政府,導致果敢同盟軍軍心渙散,一觸即潰。

相比之下,佤邦內部就比較穩定,幾乎沒有發生過大型的內鬥。佤邦面積有2.7萬平方公里,是果敢的整整十倍,北京的面積也就只有1.64萬平方公里,對比下佤邦的面積還是很大的。

(緬甸各地方武裝地圖)

佤邦人口大約55萬,主要民族是佤族,另外此地也是漢族在緬北的主要聚集區,除了佤族和漢族外,佤邦還有十幾個民族。雖然佤邦的民族結構要比果敢複雜,但佤邦在處理民族問題上還是比較成功的,佤邦的內部向心力要比果敢高很多,團結就是力量,這並非空話。(佤族分佈於中緬邊境,緬甸境內的佤族與雲南的佤族都是同胞,他們對中國的認同度是很高的)

目前佤邦聯合軍有兵力大約3萬人,是緬甸最大的地方武裝,而果敢同盟軍不過3000人,兩者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並且佤邦聯合軍的建設較為正規,屬於一支準軍事化部隊,配備大量較為先進的武器裝備,甚至有裝甲車,戰鬥力非常強。

(佤邦聯合軍)

作為緬甸地方最硬的“核桃”,緬甸政府自然不願意輕易動佤邦。雙方關係最緊張的時候是在2008-2009年,緬甸軍政府試圖把佤邦地區整合為撣邦下屬的佤族自治區,這遭到佤邦的強烈抵制,雙方的戰鬥一觸即發。直到2011年緬甸新政府上臺,佤邦和中央政府的關係才開始緩和。

總而言之,緬甸政府之所以不願意動佤邦,還是因為佤邦的實力太強了。當然緬甸政府如果傾舉國之力還是能打敗佤邦的,但這樣的代價就太大了,不划算。至於果敢,本身實力就弱,還內訌不斷,從而給了緬甸政府軍可乘之機。

目前佤邦與中國的關係非常良好,雙方人員交流密切,佤邦通用漢語漢字,使用人民幣,金融系統完全與國內接軌。並且佤邦的網絡和電網也都和雲南接軌的,而佤邦聯合軍的武器也基本上都是由國內提供的。


千佛山車神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果敢同盟軍與其說被緬甸政府軍搞垮,不如說唄自己搞垮。

本來緬甸政府軍對於果敢是有顧慮的。這倒不是說果敢同盟軍有多強,主要畢竟這是漢人,背後有強大的中國。

如果中國干涉,緬甸政府軍就難以收拾。

相比起來,佤邦聯合軍則沒有什麼後臺,整個佤族也不過40多萬人口,屬於弱小民族。

但在這種時候,果敢的楊茂良和彭家聲突然內訌,雙方的力量都受到了削弱。楊茂良實力不足,就聯合佤邦一起攻打彭家聲。

佤邦聯合軍出兵1500人協助,將彭家聲打出果敢核心地區。

這裡要說一件搞笑的是,副司令楊茂良內訌的藉口是,彭家聲沒有有效禁毒。然而楊茂良打敗彭家聲,主政果敢以後,這裡毒品問題反而越發嚴重起來。

雲南省公安廳禁毒官員說,楊氏兄弟本身就是大毒梟,大毒梟主政果敢,更主要的是他們把毒品出口的主通道,指向了中國境內,一度給中國雲南造成了極大的危害。

當時大量海洛因從雲南進入中國,一部分在中國境內銷售,一部分則經過香港轉賣到其他地區。

這段時間,雲南毒品問題極為嚴重,邊境很多村子全村販毒。遭到政府嚴打後,很多村子變成寡婦村,成年男人很多入獄甚至槍斃了。

雲南和全國吸毒人口猛增,造成嚴重社會問題。

雲南一些地方,癮君子為了籌集毒資,盜竊、敲詐、搶劫,甚至殺人放火,無惡不作,社會治安迅速惡化。

至於婦女一旦吸毒,最終幾乎最終都會賣淫。

而海洛因吸毒最終都會注射,這又導致艾滋病猛增。

由於毒品問題實在太嚴重,已經到了動搖雲南根基的地步。

中國公安部當時把楊氏兄弟列為對中國危害最大的大毒梟。

1994年,楊茂賢在潛入中國臨滄地區販毒時被抓獲,同年由臨滄地區中級人民法院判處其死 刑。

我們的報道這麼寫:楊氏兄弟先是宣稱要給中國政府出多少多少錢,想贖回楊茂賢的命,中國方面不為所動。楊氏兄弟於是叫囂要武力報復,楊茂賢的兒子還猖狂地把一尊大炮架到了相鄰的中國南傘口岸海關前,以示威脅。

1995年11月12日,彭家聲與其女婿“果敢東部同盟軍”司令林明賢,聯合緬政府軍數營兵力,入駐果敢。楊氏兄弟被迫從此逃離果敢地區。“果敢王”彭家聲重新控制了果敢。而緬政府軍則趁機控制了老街至清水河42公里幾乎所有的軍事制高點。

可見,如果沒有果敢的華人軍閥內訌,緬甸政府軍是進不來的。


相反,佤邦聯合軍在鮑有祥的領導下,內部穩定,沒有大規模內訌。同時,佤邦是單一民族佤族,相對也比較團結。

說來說去,其實中國人還是不團結。

果敢歷史上的內訌數量非常之多,平均幾年就有一次大規模內訌。這是值得檢討的民族性問題。


薩沙


挑柿子撿軟的捏而已。佤邦的實力比果敢強太多了,緬甸中央政府不敢動。

十年前,緬甸政府之所以敢打果敢,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當時果敢當局的高層內訌了。果敢同盟軍總司令彭家聲和副司令白所成不和,給了緬甸政府趁虛而入的機會。

第二、果敢內部凝聚力不足,很多果敢人對彭家聲大權獨攬、任人唯親的家族治理模式感到不滿,不願意為其效力。

第三、果敢的軍事實力太弱。緬甸中央政府軍有大約五十萬兵力(世界第九名),而果敢同盟軍被瓦解之前,正規軍事編制只有三千。雙方實力太懸殊了。

所以,緬甸當年敢打果敢,真不是因為緬甸政府軍有多強,完全就是因為果敢實力太弱了而已。

再說佤邦。其實,佤邦和果敢經濟實力其實差不多,都屬於糧食不能自給,經濟基礎很弱的自治邦。但是相比於果敢,佤邦有兩方面的優勢。

第一、佤邦的政治凝聚力比果敢要強;

第二、佤邦的軍事實力比果敢強很多;

▼綠色區域為佤邦控制區



先說政治凝聚力。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果敢同盟軍與緬甸中央政府簽署和平協議後,建立了緬甸撣邦第一特區,開始自治歷程。在二十年的自治過程中,彭家聲不斷的排除異己,打壓異己勢力。

在他被緬甸政府趕走之前,不僅他自己任特區主席外,連他的六位兄弟和五個兒子,也分別在特區政府和同盟軍內身居要職。如此赤裸裸的家族統治模式,讓果敢人民對彭氏家族失望透頂,認為果敢沒有自治的必要性了。還不如交由緬甸中央直接管理。

所以,當緬甸政府和果敢發動衝突後,果敢軍隊的第一反應就是“不知道為誰而戰”。戰鬥意志幾乎沒有,一聽炮響就四散而逃,整個抵抗過程只有三天兩夜。而果敢人民也是冷眼旁觀整個過程,不想摻和緬甸政府軍和彭家人的戰爭。

▼緬甸北部各自治邦示意圖。從圖上可以明顯看出,佤邦的實力比果敢強很多。

相比於人心渙散的果敢,佤邦的凝聚力就要強太多了。

首先,佤邦不搞民族歧視,不管是佤族還是別的民族,在佤邦一律平等,佤邦當局既反對大民族主義,也反對狹隘的地方民族主義的民族政策。所以佤邦沒有明顯的民族矛盾問題。這一點,佤邦不僅做的比果敢好,也比緬甸政府好。(緬甸政府有民族歧視)

其次,佤邦當局不搞家族氏統治,只要是佤邦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政治追求。

綜合以上兩點,佤邦的老百姓更擁護佤邦的自治政府,覺得佤邦自治也挺好的,不想讓緬甸政府直接管理佤邦。(佤邦也有很多問題,但相比於果敢來說,還是強很多)



再說軍事實力。果敢同盟軍只有三千人,佤邦軍隊高達25000人。雖然這跟緬甸政府軍比起來,也不算什麼,但是如果加上佤邦比較強的內部凝聚力,緬甸中央政府想要出兵打佤邦,真的要三思才行。

因為說實在話,緬甸政府軍的戰鬥力確實是很弱,緬甸的經濟也很落後。按照聯合國對世界各國發展水平的劃分,緬甸現在屬於“未開發國家”,連發展中國家都算不上。


2018年,緬甸的GDP只有715億美元,軍費開支為30億美元左右。30億美元要養活50萬大軍,軍隊的裝備水平可想而知。

試想一下,這麼弱的經濟基礎,加上戰鬥力實在是不怎麼樣的中央軍,緬甸中央政府想動佤邦,真心不簡單。咱就不說軍隊的戰鬥力如何了,就單說一個軍費問題,估計緬甸政府都負擔不起。



所以總的來說,緬甸當年敢動果敢,不敢動佤邦,主要是因為佤邦的實力強,以及佤邦內部的凝聚力比較強導致的結果。緬甸當局想搞定佤邦,不出點血是不可能的。但是緬甸政府又沒有大出血的底氣。所以佤邦也就不動了。

當然了,緬甸中央政府強,緬北的那些自治邦實力弱。只要緬甸經濟發展起來了,解決緬北問題,也是遲早的事。


Mer86


佤邦現在主要是以農業經濟為主,礦產資源的開發為輔,社會治安和經濟發展受到毒品的嚴重威脅。佤邦聯合軍和果敢同盟軍都是緬甸的刺頭,都是從緬甸共產黨這個大家庭裡分離出來的山頭,但命運不同。一個走了衰運,被政府軍清剿,另外一個走了好運。說到最後還是選擇政策方針不同。


1989年蘇聯解體後,緬甸共產黨對緬甸掌控力度迅速下滑,這其中果敢同盟軍和佤邦聯合軍迅速脫離了緬甸共產黨的控制,發展成為撣邦最大的兩支非政府武裝。果敢跟我國有著很深的淵源,果敢地區有80萬人口,面積2700多平方公里。果敢地區原先是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是世界上聞名的毒品產出地。1989年彭家聲率領自己的部隊成立了果敢同盟軍,開始與政府進行政治和解。隨後果敢同盟軍內部勢力楊茂良和彭家聲展開了內訌,雙方的力量都受到了大幅度削弱,緬甸政府軍趁機殺入了這個區域,並控制了主要地區。因為果敢地區與中國的雲南接壤,漢族人口占絕大多數,緬甸政府始終對這一地區保持警惕狀態,他們拒絕承認漢人的合法地位。這就造成了果敢地區和政府之間的對抗局面,這一地區直到現在仍然戰亂不斷。


然而佤邦聯合軍不僅沒有像果敢同盟軍那樣走下坡路,反而在跟政府軍合作打擊毒販的過程中獲得了1.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讓自己的地盤擴大了到了三萬平方公里。控制區的人口也增加到60多萬。相對於果敢同盟軍的製毒販毒,果敢的行為不但讓自己失去道義支持也失去民心,而佤邦卻因為積極參與禁毒活動站到了道德制高點上,同時獲得了不少國際支持。不僅有國際資金注入,還有看不見的國家組織對佤邦的認外。佤邦和國際組織的合作就等同於國際組織變相承認了佤邦的合法存在。緬甸政府軍對佤邦出手不僅有所忌憚而且師出無名,不能不投鼠忌器,顧慮重重。佤邦現在有點像正義之師的意思,承擔國際責任,搞國際交流,不跟政府添亂,不跟政府搞事,不擾民,不害民。這樣的軍隊哪個統治者不待見,誰會冒險去打一個仁義之師,而且還沒有絕對把握能打贏,最後弄得一身騷,豈非沒事找不自在?

縱觀果敢和佤邦的心路歷程,可以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選擇大於努力,兩家不同的政策方針決定了他們發不同命運。老一代領導人說過,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對於果敢和佤邦這兩支軍隊來說也是如此。


大老二爺


果敢和佤邦都屬於緬甸聯邦的自治區,北面都與雲南接壤。但二者無論是在面積、軍事實力還是在內部團結、民族認同上,果敢都無法與佤邦同日而語。

緬甸收編果敢的主要因素有兩方面,一是果敢實力太過弱小,軍中派系林立;二是果敢內部無休止的爭鬥,給了緬甸收編它的絕佳機會。

果敢,歷史上曾是中國領土。1894年,中英雙方重新劃界,簽訂條約將果敢劃為中國領土。三年後,雙方在條約附款中將果敢劃入英屬緬甸。果敢人口約為25萬,絕大部分都是果敢族,面積約為2700平方公里。

果敢大約保有3000人左右的武裝勢力,其實力與緬甸政府軍無法相提並論。1989年,彭家聲宣佈果敢脫離緬共的領導。三年後,果敢同盟軍爆發首次內訌,楊茂良兄弟打敗彭家聲,彭家聲率殘部投奔林明賢勢力。

又三年後,果敢同盟軍的一個師發動反楊兵變,彭家聲趁機再次入主果敢。楊茂良所佔轄區交給緬政府,政府軍保證其人身安全。2009年,緬甸政府軍以製毒為由將彭家聲等人列為通緝犯,彭家聲與兒子逃亡。

彭家聲逃亡當天,果敢同盟軍副司令白所成部譁變,彭家聲勢力被排除。隨後緬甸政府軍果敢首府,將白所成任命為果敢地區領導人。在清繳行動中,彭家聲向緬甸政府軍投降,緬甸政府全面控制果敢自治區。

果敢同盟軍內部無休止的爭鬥,再加上實力太過懸殊,導致其輕鬆的被緬甸政府瓦解控制。果敢一直未有和平發展的機會,先是楊、彭兩家的內戰,緬甸政府軍先幫楊家趕走彭家,後又以楊家制毒將其趕走。

隨後又是白家的崛起,使得果敢地區一片混亂。緬甸政府趁機強硬政變北部各自治區武裝,但與果敢情況極為相似的佤邦卻公開表示拒絕政府軍的整編。緬甸政府軍為何不動佤邦同盟軍,佤邦又為何如此強硬?

佤邦,與果敢類似,在歷史上也是中國的領土。唐代屬南詔國,宋代屬大理國,明代屬孟定府和孟璉司。1941年,班老、班洪地區劃給緬甸。六年後,佤邦地區成為緬甸的撣邦。之後被退至緬北的國軍所控制。

佤邦人口是果敢的兩倍,面積是果敢的十倍。佤邦聯合軍兵力約有10萬人,是果敢軍力的三十倍。從對比可以看出,果敢與佤邦實質上沒有可比性。緬甸政府軍之所以不敢輕易動佤邦,自然是其實力不可小覷。

佤邦聯合軍除了裝備有通用的輕武器外,還配備了包括迫擊炮、榴彈炮、重型運兵裝甲車在內的重型裝備,且有一定的武器生產和維修能力。其內部政權非常穩定,軍隊也是制度化管理,這些都算果敢不具備的。

緬甸政府雖然對外宣稱要強行整編緬北武裝,但面對實力強大的佤邦時,自然不會採取對付果敢的手法。2009年,佤邦聯合軍其它八支民族武裝成立和平發展陣線,緬甸政府隨即推出改編計劃,雙方矛盾升級。

緬甸政府派代表前往邦康與佤邦聯合軍談判,但未形成結論。第二年,佤邦與緬甸政府再次就改組聯合軍進行談判,同樣是沒有結果。緬甸新政府組閣後,雙方達成和平初步協議。兩年後展開清除毒品的合作。

相較於果敢,佤邦具有先天的一些優勢。首先是佤邦實行三位一體的管理制度,其組織體系和法律法規較完備,政治理念和政權基礎也比較牢固。其次是佤邦的佤族族群認同感強,佤族佔佤邦總人口的三分之二。

再次就是內部非常團結,有著明確的政治追求。最後就是佤邦的軍事實力強悍,這也是緬甸政府軍所畏懼的一點。如果沒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其它的一切因素都將失去實際意義。佤邦對此認識要比果敢深刻的多。

綜上,對緬甸聯邦的認同感上,果敢與佤邦一樣,都是缺乏的。但佤邦各民族有明確的政治信念,在面對緬甸政府軍的威脅和恐嚇時,有一致對外的團結力量。因此佤邦能夠在緬甸政府軍的整編下存活下來。


野史也是史


緬甸內戰是緬甸國內一個十分嚴重的社會問題,戰爭主要發生在緬甸政府軍與緬甸國內各個少數民族武裝力量之間,長年的內戰不僅對緬甸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同時也對與緬甸接壤的國家也造成了影響,包括中國。

我們先來看看緬甸內戰的起因。

1962年,緬甸的軍事強人、“緬軍之父”尼溫(又叫吳奈溫)創建了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並擔任主席,成為緬甸最高領導人。之後,他開始採用強硬手段進行緬甸同化運動,建立軍事獨裁,否決少數民族的自治權。這引起了各個少數民族的極大不滿,於是紛紛建立自己的武裝與政府軍對抗,包括撣邦軍、克欽民族陣線、克倫民族聯盟、新孟邦黨、佤邦聯合軍和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等。

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

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簡稱果敢同盟軍,聯合了克欽獨立軍和德昂民族解放軍多支"地民武"(地方民族武裝) ,領導者為撣邦第一特區主席,中國四川籍華人彭家聲。其前身是緬共在緬甸北部山區的一支割據武裝。1989年,時任緬共人民軍東北軍區副司令員的彭家聲發動軍事政變,宣佈脫離緬共,成立果敢同盟軍。彭家聲的訴求是追求民族和解以及民族自治。在彭家聲的號召下,緬甸國內的其餘15支民族武裝同意放下武器,同政府軍講和,一時間,彭家聲成為緬甸的民族英雄。彭家聲也在果敢實行民族自治,果敢進入和平年代至今,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發展。

但是,1992年,果敢同盟軍內部發生內訌,彭家聲與楊茂良為爭奪兵權而兵戎相見,彭家聲不敵,撤出果敢。三年後,彭家聲重新打回果敢,但在此前楊茂良已經邀請緬甸政府軍入住果敢,穩定局勢。政府軍進駐果敢後,就賴著不走了,而且佔領了果敢境內的大部分軍事制高點,和民主同盟軍互相牽制。

就這樣,在這種微妙的平衡中,時間來到了2009年。2009年8月8日,果敢境內的緬甸政府軍以彭家聲的果敢同盟軍私造軍火為由,向果敢同盟軍進攻。雙方對峙19天,17名緬甸警察被殺,引發矛盾升級。緬甸政府很快派出邊防軍攻打彭家聲,果敢同盟軍不敵政府軍,彭家聲本人也遠逃他國。

這就是8.8事件。

8.8事件後,雖然彭家聲流亡國外,但是果敢同盟軍並沒有就此瓦解,他的兒子彭德仁接管了果敢同盟軍的指揮權,繼續同政府軍戰鬥。而彭家聲經過多年輾轉流亡後,也於2014年找到果敢同盟軍,與兒子彭德仁一起同緬軍戰鬥。

佤邦聯合軍

佤邦聯合軍是緬甸佤邦各族的武裝力量,簡稱佤聯軍,總部設在邦康,為緬甸最大的民族地方武裝組織。佤聯軍的前身也是緬共的一支武裝力量,也是在1989年發動軍事政變,將緬共勢力趕出了佤邦,成為佤邦地區唯一的武裝力量。

這支部隊的使命和緬甸其他少數民族的武裝力量一樣,反抗緬甸政府的民族同化,武裝保衛佤邦人民。雖然佤聯軍近幾年來少有與政府軍大規模交火的記錄,但是雙方小規模摩擦也是不斷。2015年,在彭家聲的果敢同盟軍與政府軍衝突時,緬甸軍方發言人就稱,包括佤聯軍在內的至少5支民族武裝參與了攻擊政府軍的行動。

回到這個問題,為什麼2009年,緬甸政府軍敢大規模進攻果敢同盟軍,而多年來,卻一直對佤聯軍坐視不管呢。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幾個。

一 果敢同盟軍與佤聯軍的實力不同

果敢位於緬甸撣邦東北部,面積約1萬多平方公里,人口約15萬。1995,彭家聲重新返回果敢後,重新組建了果敢同盟軍,下轄5個營,4個步兵營,一個炮營,總兵力才六百人。而佤聯軍轄區比果敢大得多,轄區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轄區面積約1.7~1.8萬平方公里,人口40餘萬,南部轄區面積約1.8~1.9萬平方公里,人口26萬。佤聯軍是緬甸國內最大的一支民族武裝,正規軍總數約3萬人,實力遠遠強於果敢軍。政府軍當然不敢去輕易招惹這麼強大的對手。

二果敢同盟軍內部不穩定,佤聯軍內部較為穩定

雖然在1989年,彭家聲策劃了軍事政變,成立了果敢同盟軍,但是軍隊指揮權並不在他手裡,副司令員楊茂良掌握了大部分兵權。彭家聲主張禁毒,而楊茂良則大肆販毒,雙方發生衝突,隨後爆發內亂,極大的削弱了自身實力。而且這次內亂還導致了一個極為糟糕的結果,那就是緬甸政府軍進駐果敢,監視同盟軍。這也是在2009年,政府軍敢對同盟軍發動攻擊的理由之一。此外,彭家聲在果敢並沒有建立一套合理的領導方式,而是大量任用自己的兄弟、兒子等親屬,這種家族統治並不牢靠。而佤邦內部雖然有很多少數民族,但是大家都充分達成了共識,鐵板一塊,一致對外,抗擊緬軍。

三中國的影響

我們一般都知道,果敢是緬甸境內的唯一一個華人民族,大部分中國人都對果敢懷有同情心。果敢人雖然認同自己中國人的身份,但有時候也屈服緬甸政府,比如之前的楊茂良。而反觀佤邦人,雖然也是少數民族,但是他們認為自己與中國境內的佤族是同根同源,對中國懷有很大的親切感。早在以前,佤邦人民就主動尋求國中國的幫助,邀請中國電力部門支援他們的電力建設。甚至,2013年,有消息稱,在緬甸北部發現了中國M99式12.7毫米狙擊步槍,疑似中國向佤聯軍提供了軍事援助,這無疑增強了佤聯軍的實力!

我是一卷青史,歡迎評論加關注,一起聊歷史!

歷史風暴


說起來都是淚,果敢和佤邦,在元朝、明朝、清朝都是咱們的疆域,如今……唉,長嘆一聲,聊聊緬甸混戰那些事兒吧。

果敢同盟軍和佤邦聯合軍,都是緬甸地方武裝武裝,都曾經跟政府軍打的你死我活,後來都簽訂了停火協議。

二者都在金三角範圍內,都跟雲南有接壤,現在人口差不多都五六十萬。要說名氣,果敢的名氣高太多了(其實就因為毒品貿易)。已經有了停火協議情況下,為啥緬甸政府軍敢動手解散果敢同盟軍呢?

【果敢實力一般,還各種作死】

說白了,果敢也就相當於一個縣的大小。然而,就這麼小地方,年年要上演三國演義。從上世紀60年代以後,就有緬共勢力、彭家聲勢力、羅星漢勢力。後來彭家聲先是加入緬共,打擊羅星漢;接著又叛變緬共,把緬共擠走。

這還不完,到上世紀90年代,彭家聲和副司令楊茂良內訌火拼。楊茂良當家後,又與副司令李尼門火拼,彭家聲又抓住機會,重新回來執掌果敢。

經過幾次折騰,最多時八千多人的隊伍,到進入新世紀時只剩下3000多人。就這,果敢同盟軍又出現彭家軍與副司令白所成內訌。

這還說啥,果敢同盟軍各種內訌,人心散了、家當折騰沒了——這不是給緬甸政府軍機會嗎,政府軍趁機提出整編果敢同盟軍,果敢不從,緬政府軍出動1000多號人就拿下。

【佤邦的確確是個硬茬子】

雖說人口差不多,佤邦的地盤卻是果敢的十倍左右,佤邦聯合軍有了3萬正規軍,1萬預備役,高峰時期,還有7萬民兵部隊。

佤邦聯合軍,妥妥的除了政府軍以外,緬甸最大的武裝勢力。單說戰鬥力和裝備,佤邦聯合軍不會弱於政府軍。

佤邦聯合軍內部凝聚力相當不錯,也沒出現什麼內訌。勢力強悍,具有足夠威懾力。於是,政府軍也不敢隨意打佤邦的主意。

此外,佤邦聯合軍與緬甸政府軍關係還算可以。至少在滅掉坤沙武裝的事上。雙方很好地合作幹了一把,事後,緬甸政府還把原先坤沙的地盤轉給了佤邦。

政府軍和佤邦大家相互忌憚,又能合作,基本上就相安無事了。


爾朱少帥


緬甸政府軍當年突襲果敢同盟軍,一是得到了美日軍事顧問的支持,突襲作戰計劃、炮火射擊都是美日軍事顧問制定的,二是彭家聲對部隊採取了放任自流的態度,導致戰鬥力大減。不要以為彭家聲是漢族,我們就要無條件支持,當時他乾的全是惑亂我國的黃賭毒,手下部隊紀律廢弛,戰鬥力跟渣一樣,在緬軍突襲面前驚慌失措,一觸即潰,這才有了緬軍瓦解果敢同盟軍的事。佤邦聯合軍就不一樣,這是原先緬共分離出來的武裝,至今在部隊裡還設有政委。所以,其不僅兵力多,正規部隊就達3萬,而且組織嚴密、紀律較好,再加上裝備也不錯,所以戰鬥力很強。更重要的是,佤邦聯合軍有很粗的大腿,緬甸政府就不敢亂動。

緬甸政府軍雖然兵力達37萬多,陸軍兵力就有27萬左右,規模遠大於緬北少數民族武裝,但是緬軍不可能將所有兵力都用來打擊緬北少數民族武裝,只能動用部分力量。而且緬軍內部也遠非鐵板一塊,敏昂萊並不能控制大部分軍區,也不是所有軍區都願意去打緬北民地武。緬軍待遇又很差,特別是北部軍區的很多士兵經常連飯都吃不飽。單兵裝備和戰術意識也不行,也沒有什麼思想政治工作,所以戰鬥力低下,要想咬佤邦聯合軍,會嘣下大牙。
緬甸今天的局面有歷史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緬甸政府的民族歧視政策。緬甸政府有著很強的大緬族思想,對國內其他民族採取嚴重的歧視態度。緬甸政府把全國民眾分為三六九等,身份證都不一樣。緬族地位最高,可以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活動;緬北的部分少數民族,例如佤族、撣族、若開族、德昂、果敢族等是可以在所在區域內活動,但出了所在區域,就不能進行其他活動;而像克欽、羅興亞人在所在區域內都沒有安全保證,特別是羅興亞人什麼身份都沒有。緬甸政府的這種民族歧視政策是緬北地區少數民族紛紛組建武裝用來自保的重要原因,而緬軍在緬北對少數民族所實施的許多暴行,更堅定了少數民族堅持握著槍桿子的決心。(S)


聯合防務


緬甸對各個特區是一步步進行蠶食的,是逐步打壓來達到目的的。緬甸已經對果敢動手了,但是也一定會對佤邦動手的。果敢的結局,或許還是佤邦的前車之鑑。

果敢和佤邦,分屬於緬甸撣邦的第一特區和第二特區。這兩個特區,對於緬甸而言一直是刺頭,緬甸一直以來就有心除之。只不過,由於緬甸國內複雜的勢力格局,以及果敢、佤邦自身擁有的實力,緬甸在很長一段時間不敢輕易對果敢和佤邦動手。


前幾年,趁果敢內訌之機,緬甸控制了果敢,果敢的特區地位名存實亡。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緬甸對果敢的同化程度會進一步加深,如果沒有外部支持,果敢遲早會成為歷史。

而佤邦目前還相對比較穩定。一方面,佤邦實力比果敢強大,佤邦有60多萬人,除開流亡國外的30萬人,還有30多萬人直接在佤邦統轄之下,人口和軍隊都比果敢多,並且佤邦實際控制的區域,可以說是果敢的10倍;同時,佤邦在鮑友祥的領導下,內部還比較團結,沒有出現果敢那樣的內訌局面;此外,還有一個關鍵因素,那就是撣邦。相比較佤邦而言,實力最強的撣邦,才是緬甸的最大威脅。而佤邦,恰恰是緬甸對撣邦進行分而治之、制衡撣邦的重要力量。所以,只要撣邦的威脅還存在,緬甸也不會輕易對佤邦動手。


當然,佤邦的潛在危機還是存在的。比如佤邦總人口並不多,但是卻有半數還在國外流亡。並且,佤邦內部的穩定,目前還主要依靠鮑友祥幾十年累積下來的個人威望,而鮑友祥以後的時代,佤邦是否還能夠一如既往的穩定,還真的難說。

總之,緬甸的目的很明確,無論是果敢,還是佤邦,抑或撣邦,緬甸最終一個都不會放過。只不過,緬甸實行的策略幾乎是先易後難、各個擊破,而實力相對最弱的果敢第一個被緬甸攻破。


蘇綻


1989年,在蘇東劇變的大背景下,對抗緬甸政府軍的領導機關緬甸共產黨被瓦解,分化為果敢、佤邦、小勐拉三部分,分別和緬甸政府軍進行和談。這些緬甸東北的少數民族註定要會被各個擊破。(果敢地方,其實和雲南邊疆沒有多大差別)

先來了解一下緬甸的民族狀況

緬甸,中國西南鄰國,與我國雲南接壤。緬甸另外的陸地鄰國有印度、孟加拉國、泰國和緬甸。緬甸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境內有緬族、克倫族、撣族、克欽族、欽族、克耶族、孟族、若開族等民族。緬甸的多民族屬性,讓這個國家註定內戰頻繁,也預示著未來有很好的旅遊前景。

緬甸的緬族有人口3400萬,佔總人口的65%以上,是名副其實的主體民族和第一大民族。

禪族人口約850萬,佔緬甸總人口的14.1%左右,雖然是緬甸第二大民族,但是和中國的傣族、泰國越南柬埔寨的泰族、老撾的佬族、印度的阿薩姆族其實是一回事,境內外總人口超過8500萬,勢力不容小覷。

克倫族人口約416萬,佔緬甸總人口的8%。這個民族的最大特點是喜歡長脖子美女,女性無論老幼都要佩戴十幾個乃至幾十個銅圈用來加長脖子。

孟族人口約145萬,佔緬甸總人口的2.8%。克欽族是緬甸的第六大民族,人口約100萬左右,

在緬甸,果敢族和佤族都是十萬幾十萬這個量級的選手,差不多是最弱小的少數民族,也必然會是最先被解決的地方割據勢力。

果敢族是明末清初流亡到緬甸的朱由郎部下的後裔。在咒水之難中,3000南明貴族被屠戮一空,這些身負國仇家恨的漢人,在異國他鄉堅強的活了下來,形成了果敢族。

現在的果敢族,主要居住在位於緬甸與中國之間的撣邦高原,北面是中國雲南省龍陵縣、芒市,東面與中國雲南省鎮康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滄源佤族自治縣接壤。於我國雲南一牆之隔,卻是兩個國家。

1948年,緬甸獨立,緬甸的末代土司楊振材成為緬甸上議員和財政部長,在楊振材的堅持下,緬北華人有了果敢族這個稱號。果敢一詞在構詞上和西雙版納十分相似。“西雙”代表12,“版納”代表千塊稻田。同樣“果”代表9,“敢”代表戶口。所以果敢一開始的含義是九戶人家。

1960年,中緬劃界,果敢明確成為緬甸領土。而後緬甸的國有化政策深深傷害緬甸華人,緬甸華人聯合各少數民族組織緬共,在緬東北建立了獨立王國。進入80年代,境外輸血停止,緬共各地只能靠著製毒販毒謀利從而獲得獨立地位。

1989年,緬共解體時,果敢和緬甸軍政府進行和談,獲得了巨大的自治權。果敢權力本來是楊氏土司的,彭家聲崛起後兩家內訌。但都是製毒販毒的毒瘤,讓全世界頭疼不已。果敢內部有兩次內訌,一次是1992年楊茂良打敗彭家聲,第二次是李林明發動兵變彭家聲捲土重來。一直到2009年彭家聲被緬軍擊敗,統治果敢地區近20年,被稱為“果敢王”。彭家聲和鴉片將軍羅星漢,大毒梟坤沙,都參加過楊振材組織的進修班,收到過黃埔軍官的嚴格訓練,算起來都是同學。

彭家聲自己說,他有“三個功勞”:開啟緬北和平、禁毒和促進果敢經濟發展。

2009年8月8日,果敢同盟軍被擊潰,彭家聲遠走他國。畢竟,在這個人口10萬面積1萬的小縣城,如果不販毒不販賣槍支,是絕無可能面對千萬級人口十萬級軍隊的政府追繳的。

相對而言,佤邦不僅實力更強,採取的措施也是更適合。

1989年是一個關鍵性的時刻,彭家聲獲得了果敢的統治權,並且推行禁毒改革,激起了兩次果敢內訌。而佤邦的鮑有祥則是與緬甸軍政府媾和的同時,聯合佤邦及周圍的民族,勢力越來越大。

在緬甸軍政府的支持下,佤邦打敗了販毒集團坤沙,作為回報,緬甸軍政府把南部一塊適合種植水稻的地方給了佤邦,形成了南佤地區。南佤地區土地肥沃、地勢平坦,比起北佤來說好太多了。在南佤,佤族人種植水稻、橡膠、茶葉等經濟作物,順利實現了禁毒改革的經濟轉型。

佤邦的人很聽話,緬甸軍政府也沒有比較非要打他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