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衡:甲午戰爭坐看威海衛失守,拒發援兵致北洋水師全軍覆滅

李秉衡:甲午戰爭坐看威海衛失守,拒發援兵致北洋水師全軍覆滅

宦海守清名,世事艱難行

在中國近代對外戰爭的歷史上,有唯一的一次勝利,即對法的鎮南關大捷,大家都知道這是馮子材領導的,但,這是不完全的,起決定作用的應該是時任廣西巡撫的李秉衡,可以說李秉衡是帥,馮子材是將,至少可如彭玉麟奏言:“兩臣忠直,同得民心,亦同功最盛”。

李秉衡這個名字即使對資深的歷史愛好者都應該很陌生,要知道,他可是如張之洞、李鴻章、左宗棠一般的社稷之棟樑,官至正一品、尚書、總督,任五省欽差大臣,但卻緣何不為人所知呢?

原因很簡單,他因抗擊八國聯軍兵敗殉國,清廷為討好洋人,李秉衡被“褫職撤恤”,汙衊其為“國之罪人”,“國史不立傳”,他的戰功亦被迅速抹掉,所以,在鎮南關大捷的功臣錄上,只有馮子材,而沒有了這李秉衡。

李秉衡:甲午戰爭坐看威海衛失守,拒發援兵致北洋水師全軍覆滅

按照當時的觀點,他是屬於盲目排外地死硬頑固派,政治歸屬致使他在歷史上湮沒無聞。後世幾乎無人提及,至今已出版的各種版本的《中國近代史》,對李秉衡的歷史地位,均無客觀評價,至今在近現代史學界也少人研究他。

李秉衡,字鑑堂,遼寧莊河人。晚清重臣。是締造鎮南關大捷的關鍵人物之一。曾參加甲午中日戰爭,力主抵禦外國侵略勢力,後因組織抵抗八國聯軍侵華,兵潰自殺。

李秉衡並不是科舉出身,他是捐資縣丞出身,從知縣、知州到知府一路走來,每到一地均精心吏治,深入瞭解下情,百姓“口碑載道”,稱為“北直廉吏第一”。

他長期受到儒家思想教育,“忠君愛國”、“民為國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思想在頭腦里根深蒂固,將包拯、海瑞、岳飛、文天祥等歷史人物作為自己學習的楷模。

李秉衡:甲午戰爭坐看威海衛失守,拒發援兵致北洋水師全軍覆滅

李秉衡在中國近代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歷史影響,但他頭腦中固有的中國傳統觀念,嚴重地束縛了他的思維方式,作為一名封建官吏,他時刻奉行勤政、恤民、愛國的原則,所以一直被人們視為清官的典範。

在政治、經濟、軍事、教育各方面,李秉衡都有著自己的見解,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由於自小即接受正統的儒家思想教育,李秉衡十分尊崇儒學在中國的傳統地位,極力反興西學。這種意識成為其盲目排外的思想基礎。

為維護清政府及儒家思想在中國的統治地位,李秉衡十分排斥洋人和西方文化。為驅逐洋人出中國,他十分支持義和團的排外鬥爭。義和團的勃興與時任山東巡撫的李秉衡之縱容,是有著直接的關係;當然,結果並不是想象地那麼好。

李秉衡:甲午戰爭坐看威海衛失守,拒發援兵致北洋水師全軍覆滅

李秉衡的人品是很高潔的,清正廉潔,嚴於律己是他始終如一的人格,他殉國後,家中不說是一貧如洗,卻也是無黃白之物,這在當時的高官中也是難能可貴的了。

甲午戰爭爆發時,李秉衡當時是在河北滿城隱居,原因是上次中法戰爭中,中方取得了鎮南關大捷後,朝廷沒有乘勝進擊,反而和法國簽訂了合約。因為政見和朝廷不一致,李秉衡忿然辭官。這次他臨危受命,出任山東巡撫,全權統領山東陸上防務。但這次他的作法卻倍受後世詬病。

按清庭的海防體系,雖然威海衛在山東境內,但是歸丁汝昌管轄,山東省的部隊才屬李秉衡調遣;但李秉衡同李鴻章是政敵,同丁汝昌的配合也不默契,丁汝昌危難,李秉衡不發援軍,對丁汝昌的求救信不但置之不理,反而全數退至煙臺防守,導致劉公島失陷,丁汝昌自殺身亡,北洋水師全軍覆滅的惡果。

李秉衡:甲午戰爭坐看威海衛失守,拒發援兵致北洋水師全軍覆滅

據中國海軍史研究會會長陳悅說:“丁汝昌當時想給島上的水師官兵留一條生路,但下令撤走陸上援軍的李秉衡和李鴻章是政敵。海戰開始後,和李鴻章合作很好的山東巡撫被調走,李秉衡被光緒和翁同龢調來對付李鴻章,他們認為這場戰役剛好可以削弱李鴻章的力量。甲午戰爭結束,李鴻章的北洋艦隊土崩瓦解”。

如果按陳會長的說法,那就相當可怕了,不僅如李秉衡一流置民族國家於不顧,以出賣國家利益來實現剷除異己之目的,連那皇帝都敢拿自己的身家性命來開玩笑。我覺得,這個大概有點言過其實,設想得也太大膽了吧。作為皇帝或者朝庭來說,要想罷誰的官,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有清一朝就沒有出現擁重兵而左朝庭之事,想那多爾袞、年羹堯何等了得,皇帝還不是想殺就殺,能有何後患?那袁世凱不可謂不牛,一句“足疾”讓他回家,還不就乖乖回家釣魚去。所以,皇帝能置國家安危不顧來削弱李鴻章之權勢,任北洋水師覆滅之論斷,我覺得是萬萬不能成立的。

李秉衡:甲午戰爭坐看威海衛失守,拒發援兵致北洋水師全軍覆滅

我認為,李秉衡所為,其中有政治鬥爭的原因是可以肯定的,他有後臺支持,或者叫朝中有人指使、默許也是可以想見的,不然朝庭戰後只對丁汝昌給予懲罰,而對李秉衡卻不置一詞的問責呢?如果真是這“寧安一己私利、罔顧國家安危”成立的話,就說明這李秉衡雖然人品可嘉,但這官品真是讓人置疑了,這是否是他不懂兵略而為呢,我倒是努力這樣想象中。

李秉衡的一味排外,使得他在對待侵略事件上的態度與慈禧、李鴻章等人觀念相左,曾遭到強烈排擠。1897年,因辦理“鉅野教案” 持“土地不可自我而失”之態,力主增兵青島,抗拒德軍侵略,引起德國人嫉恨。清政府迫於壓力,罷了李秉衡的官,並稱永不敘用。兩年後光緒皇帝才又重新起用李秉衡,看來這光緒還是很欣賞他的。

李秉衡:甲午戰爭坐看威海衛失守,拒發援兵致北洋水師全軍覆滅

1900年,八國聯軍進犯北京,時已70歲高齡的李秉衡受命於危難之際,出任直隸總督。當時慈禧太后和朝廷重臣紛紛西逃,留下李鴻章為議和全權大臣與聯軍議和賠款。李秉衡對此極力反對,但他手中已沒有了軍隊,只好集結義民為軍。在率軍出征前,留下“寧願為國捐軀,決不怕死後退”的誓言。

由於義軍倉促上陣,再加上給養缺乏、武器不足,在與八國聯軍的戰鬥中,李秉衡所帶領的部隊遭到慘敗。1900年8月11日,李秉衡在天津戰敗,退至北京通縣後吞金捐軀,壯烈殉國,諡忠節。

李秉衡:甲午戰爭坐看威海衛失守,拒發援兵致北洋水師全軍覆滅

但隨後聯軍因李秉衡支持義和團,極力主戰,並在對外關係中一直持強硬之不合作態度,遂將李秉衡列入事變禍首,要求嚴懲,清政府為和議計,當然是照辦不誤,而李秉衡已死,治罪一說無從說起,卻追奪了他的一切官職,對他的殉國非但無一言之褒,而且還把原有的撫卹也一併撤銷了。這點也顯示出當時清朝媚外的嘴臉。

在《清史稿》中,同他一個等級之人都有傳,唯他什麼也木有,只是在聶士成、羅榮光等一大堆人的簡介中冒了個泡而已。也很是令人唏噓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