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牧羊與“張作霖手黑”

蘇武牧羊與“張作霖手黑”

帥府四合院二進院正房西側有一組石雕,題款為“海上牧羝誇蘇武”,此語系清

名臣葉名琛的詩句。漢武帝時,蘇武出使匈奴,單于逼迫他投降,蘇武不肯屈服。

被趕到冰天雪地的北海牧羊,19年後才被放歸。蘇武在匈奴持節不屈,被後世視為3

墜持民族氣節的典範之一。

葉名琛在鴉片戰爭中被英軍俘至印度,吃完從家中攜帶的食物之後,不食異鄉粟

米絕食而亡,氣節堪比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

張作霖在自己宅邸的石雕中表現這樣的內容,是在提醒自己和後人,人生重要

的,不是生命,而是民族氣節。

東彐省東有日本,北有俄國,清政府與日、俄兩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在後起的張

作霖面前設下了一個個障礙。可以說,張作霖是在日、俄兩大帝國的夾縫中生存。但

張作霖在這種態勢下,並沒有喪失民族氣節,“二十一條”在東北一條都沒有得到落

有一個傳說很有意思。1927年,日本駐華公使芳澤謙吉為了籠絡張作霖,特意帶

著田中首相的親筆信和大量禮品拜見張作霖,臨走時芳澤向張作霖索求一幅字。張作

霖略加思考,揮筆寫下了“天理人心”四個意味深長的大字,並在落款處寫下了“張

作霖手黑”五個字。芳澤走後,張作霖的秘書小心翼翼地指出了張作霖的筆誤,誰知

張作霖竟哈哈大笑地說:“黑下缺個土就對了,這叫做寸土不讓!我張作霖不能隨便

把國土給他日本人。我還想讓他們知道,他們日本人心毒,我張作霖就手黑!”一時

間,“張作霖手黑”的典故就傳了出去。日本雖然將張作霖視成眼中釘,卻也不得不

歎服他是“壓不倒的小個子”

建築如人,透過帥府的建築,我們看到了張作霖獨特的性格和鮮活的思想,看到

了張作霖“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雄心,看到了張作霖的霸氣與溫情,也看到了張作霖

蘇武牧羊與“張作霖手黑”


能夠成功演繹“從草莽英雄到大元帥”的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