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語言的思考

攝影語言,顧名思義就是用鏡頭像語言一樣去表達我們的意思,我們通常可經由攝影機所拍攝出來的畫面看出拍攝者的意圖,因為可從它拍攝的主題及畫面的變化, 去感受拍攝者透過鏡頭所要表達的內容,這就是所謂

‘我的鏡頭會說話’

點評老師:馮嚴 第27屆國展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攝影家協會數碼影像鑑定專家

診室點評 | 攝影語言的思考

攝影師:田文國

診室點評 | 攝影語言的思考

攝影師:田文國

點評:這兩張照片我選擇第一張進行點評,第二張作為攝影語言的表現較為常見,且並不是有力。第一張照片是採用航拍的方式,抽象的手法表現了茶園與人家的關係,線條依山形走勢環繞著院落,讓照片充滿了形式感,紋理的感覺讓照片獲得了很好的質感,同時將人與自然的關係很好地呈現了出來。


診室點評 | 攝影語言的思考

攝影師:史波君

診室點評 | 攝影語言的思考

攝影師:史波君

點評:這兩張照片我選擇第一張點評,第二張的剪影也很有視覺張力,但人物的位置與背景的電線重合影響了照片的表達。第一張照片中人物的狀態與環境交代的十分明確,整體畫面的構圖均衡,影調豐富,畫面內容的表達上將天地人三個元素有機地結合到了一起,水面的倒影讓照片看起來更加豐富。


診室點評 | 攝影語言的思考

攝影師:邱新生

診室點評 | 攝影語言的思考

攝影師:邱新生

點評:這兩張照片我選擇第二張點評,第一張風景照片採用了慢速攝影拍攝,照片主要可以考慮在後期方面加強,增強冷暖的對比感覺,讓細節具有更強的反差。第二張照片很有童話色彩,拍攝了銀河下的皖南古村,油菜花田旁的古村靜靜地安睡,一條銀河懸於茫茫星辰之中,讓觀者充滿了無限遐想,流星劃過天際,也劃過了觀者的心房,靜籟悠然的古村引發了無盡的回憶與鄉愁。


診室點評 | 攝影語言的思考

攝影師:李江弟

診室點評 | 攝影語言的思考

攝影師:李江弟

點評:這兩張照片選擇第一張點評,第二張照片在後期處理上還應更加追求影調與色彩的自然與和諧。第一張照片採用追隨法進行拍攝,具有很強的攝影語言感,動靜結合,攝影師沒有把人物作為突出主體處理,而是增強了那個栩栩如生的龍頭的表現力,虛實變化讓照片獲得了很強的現場感,使整個照片充滿了動感。


診室點評 | 攝影語言的思考

攝影師:韓景年

診室點評 | 攝影語言的思考

攝影師:韓景年

診室點評 | 攝影語言的思考

(裁剪效果圖)

點評:這兩張照片從攝影的角度來說都不是十分理想。第一張照片三個人物都沒有與攝影師產生互動,表達也不是很明確,攝影師要清晰所拍照片表現的主題是什麼;第二張照片其實表現了人物與環境的關係,但構圖上較為鬆散,可以考慮進行適當的剪裁。利用前景,將人物與環境更加明確地呈現出來,所以在以後拍攝的過程中還是要加強構圖的選擇。


診室點評 | 攝影語言的思考

攝影師:關瑞文

診室點評 | 攝影語言的思考

攝影師:關瑞文

診室點評 | 攝影語言的思考

(裁剪效果圖)

點評:選擇第一張照片進行點評,第二張照片生活中較為多見,缺乏攝影手法的使用。第一張照片採用了遠景的景別拍攝,完整地呈現出了活動的全貌,照片內容較為豐富,可以在後期中考慮一些剪裁,以減少雜亂邊緣對於主要表現對象的影響。


診室點評 | 攝影語言的思考

攝影師:王秀平

診室點評 | 攝影語言的思考

攝影師:王秀平

點評:這是兩張人物與環境照片,表現的都不錯,但第二張明顯具有更強的表現力,第一張照片更加偏向個人化留影式的記錄。第二張照片攝影師將一名正在創作的畫家與自然環境相互結合,藍天白雲與秋季的草原看起來格外的醒目,本身就如同一幅美麗的油畫,而在畫中又有一名用繪畫記錄美景的人物,這樣就比較有意思了。美中不足的是在後期方面,地面上的景物色彩不分明,如果後期加強一下,照片會與眾不同。​


診室點評 | 攝影語言的思考

攝影師:陳偉文

診室點評 | 攝影語言的思考

攝影師:陳偉文

點評:這兩張照片都不錯,攝影師注重讓其所表現的主體更加突出,這是很重要的。第一張照片呈現的是一個草原牧民的全景照,將主體、陪體與環境的關係交代出來,同時後期加強了層次與明暗的表現,這個人物的眼神非常具有表現力,在照片的表現中起到了關鍵作用;第二張照片呈現出多樣統一的構圖規律,似乎喊聲震天、水花飛濺的現場就在眼前,具有很好的動感和力量感,通過這兩張照片可以感受到,主體的突出對於攝影創作的重要性。


診室點評 | 攝影語言的思考

攝影師:何海華

診室點評 | 攝影語言的思考

攝影師:何海華

點評:兩張照片各有優劣,第一張照片勝在雨中古鎮所營造出來的氣氛,但缺少主要人物的表現,也就是有舞臺,但主角沒上場;第二張照片就比較完整了,主體、陪體清晰明確,想要表現的內容也一目瞭然,構圖上可以更加緊湊一些。人物位置的遠近在室內空間也表現出了空間感,窗戶的保留也是為照片的表現營造更多的空間環境。


診室點評 | 攝影語言的思考

攝影師:朱光俊

診室點評 | 攝影語言的思考

攝影師:朱光俊

點評:這兩張照片我選擇第二張點評,第一張照片對於事件的表現元素不完整,主題不夠突出。第二張照片就比較明確了,致敬疫情期間支援湖北宜昌的醫務工作者凱旋,攝影師將警察敬禮的動作作為前景,符號化的表現了致敬的意味,背景一輛大巴車滿載著回家的醫務工作者,紅色的條幅格外醒目,是一張不錯的好照片。

加入中國攝影活動在線會員,享受照片點評特權

診室點評 | 攝影語言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