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教學給予我們的思考和啟發

線上教學給予我們的思考和啟發

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已經持續近一個月了,老師、家長和學生對此反應不一。老師們很擔心,這種教學方式很難保證教學質量,感到有勁無處使;家長們很著急,孩子的學習成了家長的負擔,感到有力無處用;學生們很糾結,沒有老師的督促總是心神不定,感到有心無處放。一時間似乎所有人都對線上教學表示擔憂,這是因為我們對線上教學缺乏足夠的認識,我們還把握不清線上教學與線下學校課堂教學的關係,這種大規模的線上教學對於我們來說確實是一種挑戰,但線上教學是這種特殊時期唯一的正確選擇,而且通過近一個月的實踐,筆者深深感受到這種線上教學模式必將會散發出勃勃生機。

一、初識線上教學——欲舒老眼無高處,安得元龍百尺樓。

筆者對線上教學情有獨鍾,很早都在心裡想象著這種教學模式,雖然那時還沒有“線上教學”這個概念。

情景一:十年前,筆者調往一所偏遠的農村中學工作,這所學校生源不多,覆蓋範圍不大,但學生居住分散,上學很不方便。由於學生的家庭條件普遍不好,一般家庭都沒有錄音機、復讀機之類的設備,所以英語發音和閱讀很讓人頭疼,全靠課堂上的一點時間教師帶讀肯定不行,學生回家之後就沒有機會讀英語了,但是乾著急,也沒有辦法。

有一段時間學校廣播站的功放壞了,當時的功放是帶有廣播功能的,廣播站離操場比較遠,有線話筒的線又不夠長,有時國旗下的講話很不方便。所以,技術人員就建議我們購買一臺調頻廣播發射機,既有功放的功能,還可以帶無線話筒,而且距離很長,可達500米。而且它的調頻節目還可以發射到其他地方,如果有調頻收音機或帶有調頻廣播接收器的喇叭,教室裡也可以接收廣播節目。技術員的這一介紹讓筆者立即想到了英語教學的問題,就問他這種調頻廣播發射機最遠覆蓋距離是多少,他說可以是幾十公里,甚至是幾百公里。這讓筆者異常興奮,但後來好像是這種大功率的調頻發射器政府是控制的,一般不允許使用,而且費用比較高,所以這想法就此壽終正寢了。

情景二:有一次筆者給學生講解了一道英語閱讀理解題,主要內容是介紹澳大利亞的教育,其中就提到了澳大利亞的“空中學校”(Schools of the air in Australia)。由於當時也不太理解“空中學校”,就查閱了相關的資料,才對澳大利亞的“空中學校”有了較為全面的瞭解。

在澳大利亞廣闊的內陸及邊遠地區,只住著疏疏落落的一小部分從事牧業、礦業和鐵路運輸的居民及土著居民,他們多數分散居住在遠離城鎮的地區。因此,一種非常獨特的專門為滿足由於疾病、傷殘或者居住在偏遠地區不能像其他兒童那樣入校學習的孩子們需要的空中學校便應運而生了。澳大利亞的空中學校已經有70年的歷史了,大約70多年前,有一位婦女發現邊緣地區的孩子沒有相應的課程比較孤立,不善於與別人相處,於是她冒出了這樣一個念頭。最初的靈感來自於當時為救助邊緣地區病人的空中醫療設施“無線電對講機”,運用這個“無線電對講機”進行一些非正規的知識傳授,而今天的空中學校已經成為澳大利亞教育中很重要的組織部分[1]。澳大利亞空中學校最早是由東北部的昆士蘭州政府於1951年創辦的。今天的空中學校已經成為澳大利亞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澳大利亞全國共設有十幾所空中學校,在偏遠地區形成一個無線電、衛星傳播教育網絡。空中學校的教學方式是通過雙向無線電網絡(最初為無線電收發機),為那些無法去學校上課的兒童提供受教育的機會。而現在,一切都是網絡電視電腦化教學。

學生在聽完介紹之後一陣騷動,紛紛拍手稱讚。這多好呀,不用每天寒來暑往、冒風頂雨地上學了。筆者當時對學生說,你們不要羨慕他們,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你們應該更加羨慕自己有這樣好的學習環境。任何教育形式都代替不了學校教育,因為教育不僅僅是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與人相處和為人之道。所以,只有學校教育才是完美的教育形式。

線上教學給予我們的思考和啟發

情景三:讓筆者腦海裡再次蹦出這種教學模式的是在幾年前教育主管部門明令禁止各中學利用週末給學生進行補課的時候。過去,鄉村學校的各個中學都會利用週末給學生進行補課,為了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績。在禁止加課之後,鄉村的學生在週末基本上處於無人監管的狀態,嚴重影響學習成績,我們都很苦惱。有一次看電視,由於沒有想看的節目,就一個臺一個臺地找,正好看到幾個開展教學輔導的頻道,像中國教育頻道、安徽教育頻道、英語輔導頻道等。腦海裡立即就有了這種想法,現在電視機應該是家家都普及了,學生通過電視進行學習的條件應該是成熟的,政府可以開通幾個電視頻道,教育部門組織教師錄製教學節目利用週末進行播放,學校再組織學生進行觀看,完成相應的作業和任務,應該對提升學習成績大有裨益。當然這個想法也都只是曇花一現,因為在當時這也是不太現實的想法。

二、體驗線上教學——山路難行日易斜,煙村霜樹欲棲鴉。

沒有想到的是一場疫情最終還是把這種想法變成了現實。線上教學工作提上日程之後,筆者一點兒都感覺不到陌生,除了本人對信息化教學感興趣之外,這些做法都曾經是自己想到過的。當然,當自己親身體驗這種教學模式的時候,才真正感覺到其中的問題。

最大的問題是師生只能在空中相“聞”,很難有效地互動,教師也沒有辦法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監督。首先在技術上我們還做不到,目前最受歡迎的教學平臺釘釘雖然能做到師生互動、聲像同步,但是操作很麻煩,且耽誤時間。其次是在作業的講評和訂正上也很不及時,對於一些拖沓的學生,教師只能先與家長溝通,不像在學校裡,可以直接找到學生。

目前所採取的“雙師教學”與傳統的學校課堂教學有很大的不同。上(錄)課的教師由於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教學中省去了師生互動的環節,基本上就是滿堂灌,學生甚至沒有思考的餘地,有些中等偏下的學生可能跟不上,而在線下的學校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觀察學生的課堂反應來判斷教學效果,隨時進行調整。

通過我們的調查和走訪發現目前鄉村學校的學生大部分學生是可以利用有線電視和數字電視收看教學節目的,但也有一部分學生是用手機上課的。利用手機上課的學生會遇到更大的問題。一來是手機屏幕太小,長時間觀看對學生的視力是個很大的傷害;二來是有些學生用來上課的手機是父母的,在父母復工之後,就不能及時上網學習,而是要等到父母下班再回看課堂教學視頻,這也是導致作業不能及時上交的一個因素。

線上教學給予我們的思考和啟發

還有就是中小學生的自律性還不是很強,對於有些父母監督比較到位的學生或者是自律性較強的學生,線上教學的效果還是很好的。但對於父母監督不到位的學生,線上教學的效果是很難保證的,有的學生雖然在線,但是否在認真聽講是很難控制的。

最讓人頭痛的還是個別家長不配合。一方面是他們本身認識不到位,儘管我們一再告誡是上新課,如果不認真學習就會掉隊。另一方面家長的自律性也很差,對孩子的學習不負責。在教師一而再再而三的微信下沒有任何反應,甚至不接電話。筆者感覺到線上教學的時間越長,兩極分化就會越嚴重。

三、感悟線上教學——前程漸覺風光好,琪花片片粘瑤草。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普及和教育信息化的不斷髮展,線上教學也越來越受歡迎,特別是給大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成人的自我提升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因為線上教學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且線上教學資源也很豐富,質量也很高。但針對中小學生的線上教學還沒有真正提上日程,或者說真正意義上面向廣大中小學生的、免費的線上教學平臺還沒有出現。這次疫情期間由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線上教學或許就是一個開始,中國廣大鄉村的“空中學校”即將破土而出。筆者始終認為線上教學永遠不會代替學校課堂教學,但應該可以作為學校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將會在促進鄉村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上發揮重要作用。

實際上,許多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都在嘗試開展線上教學工作,近幾年不斷建立的在線課堂和智慧校園,旨在解決鄉村小學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進一步推進鄉村教育信息化的發展,但總感覺力度不夠,步子不快。筆者覺得我們的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向澳大利亞學習。從上個世紀80年代末期起,為向空中學校的學生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務,昆士蘭州政府進一步擴展無線電通訊教學範圍,把太空時代的科技引進空中學校,利用衛星轉播電視教育節目和收發作業、教材。在昆士蘭州偏僻地區的居民,幾乎家家都裝有一架碟形衛星接收天線,孩子們除可以聽到老師講課聲音外,還可從熒光屏上看到課文、補充教材,並可在熒光屏上做功課。澳大利亞政府利用科學手段開辦的空中教育,就是解決了偏遠地區孩子們入學難的問題,為世界開了特殊教育的先河。

但我們在解決鄉村偏遠學校和薄弱學校的問題時,想到的就是怎麼樣將學校撤併,或者是怎麼樣鼓勵教師到偏遠學校去支教。如果把學校撤併了,祖祖輩輩生活在那個地方的家長不答應,如果是把教師分配到偏遠的學校任教,教師不安心,都是非常矛盾的事情。筆者記得人教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下冊有一篇短文Crossing the River to School,講的是山區的孩子利用索道過河去上學,很多學生都會感到不可思議。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學習澳大利亞政府的做法嘗試著建設“空中學校”呢?

線上教學給予我們的思考和啟發

實際上,隨著時間的推移,澳大利亞空中學校的運行也越來越完善了。空中學校運用大量的經驗,使得所有的學生有機會和自己的同齡人融合在一起,並有機會見到電波另一頭給他們上課的老師。像凱瑟林空中學校每學年的活動安排一般為:課程教學每學年36周,學校宿營一週,校內活動一週,旅遊假期一週,家長會一週,假期12周。所以,像這種空中學校的學生,我們也沒有必要擔心由於沒有同學間、師生間的交往而使學生無法立足於社會。關鍵還在於我們是不是認真做教育,用心做教育。

參考文獻:

[1]《澳大利亞的空中學校》(世界教育信息,馬麗華,2003.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