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年有多特別?

2007 年有多特別?2007 年你在做什麼呢?上幼兒園?上中學?上大學?已經畢業工作了?

《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馬斯弗裡德曼在他的一本新書《謝謝你遲到》裡這樣寫特別的 2007 年,也許來到了 2020 年我們回顧 2007 年的時候,才會意識到它在改變人類生活方式和科技發展模式上,有多麼的重要。


2007年不僅誕生了iphone手機,還有一大群公司在那一年前後出現。這些新的公司和發明重塑了人及機器溝通、創造、協作和思考的方式。2007年,得益於一家名為哈度普(hadoop)的公司,計算機的存儲能力發生了爆炸式的增長,使“大數據”成為可能。2007年,程序員們開始在一個名為吉特港(github)的開源平臺上合作編寫軟件,這個開源平臺將極大地擴展軟件的能力,用網景的創始人馬克·安德森的話說,軟件開始具備“吞噬天地”的能力。2006年9月26日,臉書(facebook)對所有13歲以上並擁有電子郵件的人開放註冊,此前這個社交網絡僅限大學校園的註冊用戶使用。2007年,一個名為推特(twitter)的微型博客公司從一家創業公司中剝離出來,成為一家獨立的平臺,其規模在全球範圍內急速擴張。2007年,改變網(change.org)誕生了,日後將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社會動員網站。


2006年,谷歌收購了youtube。2007年,谷歌推出了安卓系統(android),這是一個開源的手機操作系統,日後將成為蘋果ios操作系統的競爭對手,並幫助智能手機在全球範圍內迅速擴大規模。2007年,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作為iphone手機的獨家網絡接入供應商,大舉投資所謂的“通過軟件實現的網絡”,並迅速擴大了其處理由智能手機革命所導致的蜂窩網絡流量暴增的能力。根據at&t的數據,其全美無線網絡上的移動數據流量從2007年1月到2014年12月增長了超過100000個百分點。


還是2007年,亞馬遜公司發佈了一款叫作kindle的產品,用這臺機器,加上高通公司的3g技術,你可以在一眨眼的功夫在任何地方下載上千本書籍,這引發了一場電子書革命。2007年,愛彼迎(airbnb)在舊金山的一間公寓裡誕生。2006年末,全球互聯網用戶突破10億人大關,這似乎是一個臨界點。2007年,帕蘭提爾技術公司(palantir technologies)發佈了第一個平臺。這家公司的專長是大數據分析和增強智能,它們能夠幫助情報部門從海量信息中大海撈針,當然也能做很多別的事情。帕蘭提爾技術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亞歷山大·卡普說:“計算機的處理能力和存儲能力已經達到了足夠高的水平,使我們得以創造一種算法,來理解許多過去無法理解的事情。”2005年,邁克爾·戴爾決定從戴爾公司首席執行官的忙碌崗位上退下來,僅保留董事會主席的頭銜。兩年之後,他意識到這是在錯誤的時間做出的錯誤決定。“我看到變化的速度真的加快了,我意識到我們能夠做全新的東西,所以2007年我又回到了公司。”


還是在2007年,大衛·費魯奇和他的團隊開始建造一臺名為“沃森”(watson)的具有認知能力的機器人。費魯奇是ibm公司位於紐約州約克鎮高地的沃森研究中心語義分析與整合部門的負責人。“沃森是一個為特殊目的而設計的計算機系統,旨在挑戰深度問答、深度分析和電腦理解自然語言能力的極限”,信息史網站(historyofinformation.com)寫道:“沃森是第一臺具有認知能力的計算機,它將機器學習與人工智能結合在一起。”


2007年,英特爾公司在芯片上首次採用了非硅基材料,名為高電介質金屬柵極(hkmg, high-k metal gates,這個術語指的是晶體管柵門的電極和電介質)。這一技術革新極為重要。非硅基材料之前已經在微處理器的其他零件中得到了應用,但是將其用在晶體管中之後,計算機的處理能力能夠繼續沿著摩爾定律——芯片的處理能力大約每兩年翻一倍——所設定的指數級增長路徑繼續前進。當時,人們一度開始質疑,基於傳統的硅基晶體管,摩爾定律是否到了極限。


“通過非硅基材料的應用,摩爾定律又打了一針強心針,當時許多人都以為它要結束了。”薩達斯萬·山卡爾說。他曾經是英特爾材料設計團隊的一員,現在在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教授材料與計算機科學。關於這一科技的突破,《紐約時報》硅谷跑口記者約翰·馬可夫在2007年1月27日寫道:“全世界最大的芯片製造商英特爾公司對信息時代最基本的建造單元進行了徹底的大修,為製造新一代更快、更節能的處理器鋪平了道路。公司研究人員表示,自英特爾40年前率先發明現代集成電路晶體管以來,這是硅基芯片製造材料領域意義最為重大的改進。”


2007年同樣還是“清潔能源革命的開端”。安迪·卡斯勒2006~2008年間在美國國務院擔任負責能效和可再生能源的助理國務卿。他說:“如果有人在2005年或2006年對你說,他們的模型能夠預測到2007年清潔技術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路徑,他們一定是在撒謊。因為2007年出現了一次革命性的躍升,太陽能、風能、生物燃料、led照明、節能建築以及電動汽車都出現了指數級的增長。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冰球棍時刻,曲線突然加速向上。”


最後,同樣重要的一點是,2007年dna測序的成本大幅下降,生物科學產業充分利用剛剛開始爆發式增長的計算機處理和存儲能力,開始開發新的測序技術和平臺。基因網(genome.gov)認為,這一工具的改變對基因工程科學來說也是一個拐點,並引發了“dna測序技術的革命”。2001年,對一個人的基因進行測序需要花費1億美元。2015年9月30日,《大眾科學》報道:“昨天,個人基因公司偉瑞塔基因(veritas genetics)宣佈它完成了一個里程碑式的跨越:其個人基因項目的參與者只需要花1000美元就可以完成全部的基因測序。這個項目的參與者雖然數量有限,但一直在穩步增長。”正如圖2-1、圖2-2、圖2-3所顯示的,拐點顯然就出現在2007年前後。


技術的進步總是通過突然的重大飛躍而實現。所有這些提高計算機處理能力的因素——計算芯片、軟件、存儲芯片、網絡和傳感器——往往都會同步改進。當它們的能力改進達到了某一臨界點之後,往往會相互融合,並形成一個新的平臺,而這個平臺可以擴展出一套新的能力,併成為新常態。從大型機、臺式機、移動電腦再到具備移動應用能力的智能手機,每一代新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能夠比以前更容易地應用這些技術。當第一代大型機問世時,你需要獲得一個計算機科學的學位才會使用它。今天的智能手機就連小孩子和沒有受過教育的人都會使用。

2007 年有多特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