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買過保險嗎?買保險真的有用嗎?

我是妙女郎


有用啊,我兒子一歲,買了七千多的重疾保險,保額一百多萬。我想的是,有個萬一,保險一百多萬,房子值兩百來萬,一共三百多萬,我也盡全力了,不給自己留遺憾。當然,寧可這錢白交了。

我和老婆也買了重疾險,想的是有個萬一,不給家庭增加負擔。同時我們還買了意外,算是一種責任吧!

你看發達國家的人過的悠然自在,我覺得那是因為他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保章足,隨便冒險旅遊。我的規劃也是做足保障,四十多歲開始到處旅遊。

保險是一種保障,小孩買了是對孩子負責,因為如果他還有救,你卻沒錢,那是對他不負責。家人要買,也是責任,因為作為一個男人,不能在家人需要你的時候,除了眼淚,給不了別的。

保險在你平安時它只是一份合同,在你需要它時它能救命。

我不是託,只是學歷高一點兒,看得透徹。

但是買保險,一定要選自己需要的(重疾必須),買自己經濟條件能承受的,不要盲目多買。另外,選好業務員。爛人太多了,亂吹亂騙,搞得很多人想買不曉得找誰買。


驅魔巨魔墨跡


家裡買過,說下去年小孩的兩次住院經濟吧。

一次是2019年3月,因為扁桃體化膿。小孩出生到現在6歲,所有的發燒都是因為扁桃體發炎或者化膿,3月份這次特別厲害,在市兒童醫院連續門診打了4天沒退燒,花了2300多塊錢,最後辦理了住院手續,住了4天,報銷醫保以後自費1400多元,交給保險公司理賠了1200多元,自己只花了180多元。

第二次是8月因為水痘住院。小朋友跟著回老家,在老家的縣人民醫院住院。因為小孩是婆婆帶去和別的小孩玩被傳染的,我們都在上班沒回老家,雖然一直有告訴他們水痘沒關係,發燒是正常的,只要發出來就好了,但是公公婆婆怕出現問題,也怕我們責怪他,堅持要給小孩辦理住院治療。在醫院隔離治療了5天,一共花費了1800元。因為是異地住院,拿回來去社保局報銷了800多塊錢,保險公司理賠900多塊錢,這次算下來這次住院我們花了不到100元。

保險是小孩出生半歲的時候買的,20萬保額重大疾病保險,附加住院醫療,附加意外醫療,20年交保費,一年保費2800元左右。


搬磚戰鬥士


我買過保險,我覺得還是挺有用的,至少心安,說說我的經歷吧。

自從畢了業,我一直忙於工作,或者和朋友出去旅行,連春節都很少在家。

直到最近,無意間發現,曾經英姿颯爽的媽媽,長了好多白髮。記性也大不如前,連炒菜都經常忘記放鹽…

我長大了,媽媽也老了,她需要我的照顧。所以,我退租了單位附近的房子,寧願每天花5個小時奔波在路上,只為了陪在她身邊。

前段時間同學聚會,才知道,原來隔壁班那個又高又帥的籃球男神,居然猝死了。

生命太脆弱了,這讓我更擔心家裡的老太太。萬一,我真出了什麼事,她該怎麼辦?

媽媽是個家庭主婦,也沒有退休金。我希望,如果我發生了意外,她至少可以得到一筆錢,體面地度過晚年。

我問了周圍賣保險的朋友,不過當時我的預算不多,所以他給我推薦的定期壽險。

確實不貴,一年不到200塊,但如果真出了事,又能多一點補償。

總之,當時我的基本原則就是,小投入大回報。

再來說說我的經驗,買保險錢,這幾個問題一定要想清楚:

1、我需要保障多長時間,20年or30年?

老太太今年54歲,保障20年,也就是到74歲。

同樣的保障內容,保30年的足足比20年貴了一半。我還是先買保障20年的吧,等過幾年,我賺了更多的錢,再考慮要不要增加保額。

2、我需要買多少保額的?

按每月2000元的生活費算,20年,一共是48萬。所以,50萬保額比較合適。

這個數字,既可以保障媽媽未來20年的基本生活,我的收入也負擔得起。

3、繳費期限怎麼選?

最近這幾年,我的指數基金定投,年化收益都在15%以上,成績還不錯。

所以,我肯定選擇最長的繳費年限,留出更多的錢,自己用來投資。

4、我和老太太的健康情況?

老太太身體還算健康,至於我,屬於傳統的“亞健康狀態”。

但要注意,我國的健康告知,是詢問告知機制。也就是說,保險公司問什麼,我都必須如實回答。

5、受益人是誰?

當然填媽媽的名字了。


七七的理財秘籍


我買過保險,現在依然在增加保險配置。

之前買的保險,不能說被坑,只能說自己有買的意識,但是不懂怎麼買。

因為這些疑問,我專門跑到保險經紀公司,參加他們的培訓,雖然沒有全部搞懂搞透徹,也總算有了眉目,至少知道該怎樣配置。

保險的配置可以從意外險開始,因為花錢少,保障高。然後配置醫療險,主要是兩部分,就是通常說的百萬醫療類的和重疾,兩類保險一個是報銷型的,一個是給付型的。

這些配齊後可以考慮壽險,類型有終身壽險和定期壽險。終身型是一定可以拿到保額的,只是受益人不是自己。定期壽險是保障一定時間內的,只有這個時間內可以拿到保障。

最後可以給自己配置下年金保險,用於養老或者孩子教育之類的,也可以作為家庭資產配置的一部分穩定升值的資產或者傳承資產。

我是薇薇,不一樣的保險經紀人。有任何保險方面的問題,我都願意為您解答。


薇薇的家庭理財


諸君好!關於這個提問,我的想法是這樣的,與大家分享一下:

由於小時候家境不是很寬裕,所以自懂事起,我的風險意識就很強,在經歷了身邊一些親友因病到處籌錢治病的窘況,感覺人生非常的不確定,家庭很脆弱,常常擔心萬一風險發生在自家身上,我的家庭能槓多久?所以,基於對風險的恐懼,我是主動去了解保險的那一批人。

在參加工作後,我開始陸續為家人和自己配置商業人身保險,我的做法是,先從健康和意外保障開始,先大人後小孩。作為家裡的主要經濟支柱,害怕如果自己出現風險事故,家庭的經濟會崩潰,我優先考慮自己,配置了大病健康保險和意外保障。其次是老人和小孩,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儘量做到保障均衡,尤其重視醫療費用報銷方面,所以我是比較認可保險的。

目前我國的社會保障還不能完全報銷費用,新農合或社保都是比例賠付,還有很多進口藥和自費藥需要自己來承擔,因此,商業保險作為一個非常好的補充。我推薦的方案是:買重大疾病主險(保額建議30萬起)+附加百萬醫療住院費用險+意外險!可能有的朋友會問,單獨買百萬醫療報銷險就足夠了,為什麼還要買一個主險呢?我的看法是,附加險是支付給醫院的費用,但是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往往是不參再參加工作的,所以家庭可能面臨著期望收入的損失,那家人的生活支出,孩子的教育支出還是會受到影響!而且現在保險公司的主險一般理賠比較簡單,基本上一確診就可以理賠保額,這對家庭的經濟是一種很重要的補償。

最後,我國現在也比較重視保險的發展,出臺了國十條來規範行業的發展,因此,我認為保險是我們人生規劃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儘量將不確定的經濟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


東耳號


我給孩子買過保險,屬於那種保本保息的,保到孩子18歲,一次性連本帶息取出來的,是平安保險公司的,就當是給孩子零存整取,自我感覺還可以,前幾年,二胎也給買了,保險員是同一個人,是我小學同學!其他商業保險很少買,公司有五險一金!


風雨陽光1230


買保險是為了規避風險,有危機意識的人才去買保險。買了保險之後是為了讓自己,讓家人,放心。在風險來臨之時,我們不至於迅速被擊垮。家庭財產迅速透支,幸福指數直線下降。

很多買保險,都會覺得,買了保險,我不發生風險,不久等於白買了。這就是個錯錯錯的誤區。那些買過保險的人自己內心問一下,如果真的發生了風險,比如患重大疾病或意外去世,你買的保額夠用嗎?就算保額夠用,那筆錢拿到手開心嗎?讓你拿錢去換健康願意嗎?等你真正發生風險時,才會發現保險真的有用,自己買的保險遠遠不夠用。這個時候才會後悔。

所以買了保險,不是出險了,你就覺得賺到了,賺了保險公司的錢,其實不是的,買保險最好也不要出險,才是真的賺了,真的人生贏家。

如果能意識到需要買保險,想了解保險,可以繼續看下去,一直覺得保險無用的,可以到此結束。

想買保險,買到正確的保險,不被別人坑,就要先了解保險的基礎分類和各險種的功能。學習完這些再去買保險,最起碼購買方向不會被坑。

那就直入正題。都說人生必備七大保單,那都是哪七種?

七大保單總體來說分成三層。這三層也是我們給客戶必將的內容。

基礎層:醫療險、定期壽險、重疾險、意外險

中間層:子女教育金、老年養老金

最頂層:終身壽險

本篇主講基礎層的保險,是我們最常見,也是最剛需的保險。

一、醫療險

醫療險是報銷型的,就是花多少,報多少。主要作為醫保的補充。醫保報銷社保範圍的費用,社保外不報的費用,通過醫療險進行報銷。

醫療險還分為了五類。

1、門診報銷險

報銷的是平常發燒感冒去看門診的錢。這部分花不了多少錢,完全可以風險自留,沒必要去買這個保險。

2、百萬醫療險

現在市場上最熱的醫療險產品,這種醫療險性價比確實高,百萬醫療險的特點:

1)低保費,高保額

每年幾百塊,可以買兩三百萬的保額。這類產品,解決了看不起大病的問題,無論多貴的病,有了它配合醫保,就不怕治不起。

2)大多數產品不保證續保

百萬醫療險大多是一年一保,而且不保證永久續保。這意味著如果今年得了病如果沒好,第二年因為你不再是健康體了,保險公司就有權利拒保,你也就沒法再獲得保障了。

保險公司為了吸引客戶,也都儘量承諾續保,目前最好的百萬醫療險是保證續保6年。購買時,一定要買續保條件寬鬆的。

3)大多數產品有免賠額

市面上大多數的百萬醫療險都有不同數額的免賠額,多數在1萬左右。所謂免費額1萬,就是1萬塊以內不報銷。超過一萬才給報銷。所以百萬醫療險主要是抵抗大病的風險。

3、中端醫療險

普通醫院排隊難,掛號難,去私立醫院又捨不得,那麼就可以買一份中端醫療險。一年幾千塊就可以去公立醫院的特需部或部分私立醫院。中端醫療險的特點是免賠額低,有的產品可以實現0免賠。大病小病都能報銷,因為保費相比也比較高,所以大部分中產家庭會考慮購買。

4、高端醫療險

高端醫療險,每年保費幾萬,可以去國內醫院的特需部和國際部看病,也可以去私立醫院看病,而且可以實現直付。也就是到那直接刷卡就行了。更高端的可以去美國日本這些治療比較先進的國家,進行國外治療。有錢人或外企員工會購買這種保險,來享受高端的醫療服務。

二、定期壽險

人壽保險簡稱壽險。是以被保險人的壽命為保險標的,且以被保險人的生存、全殘或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人身保險。壽險可以劃分為一年期壽險、定期壽險、終身壽險。

一年期壽險保障期限為一年,價格相對便宜,但因為每次買時都需要健康告知,萬一哪年身體狀況出現了變化,第二年的續保是個問題。且保費隨著年紀是遞增的,只是年輕時候給人感覺很便宜。

終身壽險保障終身,因此保險公司的給付保險金的責任是確定的,不確定的只是時間的早晚。所以保費相比定期和一年期較貴,一般用戶財富傳承和資產規劃。

定期壽險是客戶投保至一個約定的期限,在這個期限內如果發生被保險人身故的情況,保險公司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

對於90%以上的家庭來說,最適合買的是定期壽險。

定壽的功能就是抵抗,在你正值家庭支柱的年紀,發生去世的風險。等到老了,不再是家庭支柱了,定壽也就到期了。

定期壽險保額=家中貸款(房貸、車貸)+撫養子女所需的錢+贍養父母所需的錢

就是責任有多大,保險額度有多高。

三、重疾險

重疾險是給付型,就是隻要患了重疾,重疾險會一次性把錢給你。你可以用來治病、後續康復、生活,由被保險人自由支配。

很多人不理解重疾險,感覺得了病社保和醫療險會報銷,要重疾險何用?

重疾險實際是一種 “工作收入損失險”。一場大病下來,加上康復期總要兩三年,在這其中,沒有收入來源不說,生活費、護理費、康復費就是一筆不小的費用。而重疾險確診即賠,會在得病之初給患者一筆錢,既緩解了患者的資金壓力,也有助於患者康復。

買重疾,核心要抓住兩點:保額和保障時間。

優先考慮保額。重疾險買的就是保額,保額不足很可能在關鍵時刻起不到作用。重疾險保額=3-5年的家庭支出+康復、護理費用≈50萬。

在保證保額足夠的基礎上,再去延長保障時間。

重疾險的種類有短期重疾(保一年)和長期重疾的區別,長期重疾也有保到60歲、70歲,保終身的選項。大家可以根據實際的預算,在保額足夠調整保障年限,預算越多選的保障時間越長。

在上述兩條的基礎上,再去考慮保障重疾的數量、含不含輕症、單次或多次賠付這些影響較小的因素。

四、意外險

意外的定義:外來的、突發的、非本意的非疾病客觀事件。

1)意外需要是突發的,所以中暑之類的不賠。中暑在一定程度上認為是可避免的,不是突發的。

2)意外需要是外來的,所以猝死之類不賠。猝死是疾病,是由於自身身體機能變化造成,屬於內因。

3)意外需要是非本意的,所以自殺自殘不賠。像前段時間的騙保案,有意開車掉到河裡,保險公司發現也肯定是不賠的。

當然該賠的還是會賠,我們常見的交通事故、溺水、觸電、燒傷燙傷、摔傷等,都滿足意外的定義,意外險都賠。

從類型上看,意外險分成兩種:一年期意外險和長期意外險

一年期意外險交一年保一年,長期意外險保障期限長一些,但是比一年期的意外險價格貴出不少。意外險健康告知特別寬鬆,只要現在不是重度傷殘,都能買。生效時間也快,最快第二天,最慢一週就會生效。

意外險的保障一般分為意外身故、意外傷殘、意外醫療責任。

被保險人因遭受意外傷害造成身故時,保險公司給付死亡保險金。

被保險人因遭受意外傷害造成殘疾時,保險公司按殘疾程度大小分級給付傷殘保險金。

被保險人因遭受意外傷害支出醫療費時,保險公司根據實際情況按比例給付。

意外險保費低廉,且保費高低一般與年齡無關,因此不管男女老幼,收入高低,都應該給自己配置一份意外險。

意外險是迴歸了保險保障的本質,是保險產品配置的基礎。可以通過一份意外險,小額的花費規避大風險,真正發揮保險的巨大槓桿作用。


保險丞相


我曾經是一個保險代理人,也為我家買過6000多元的保險,作為一個瞭解保險的人,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保險有用,它是家庭在風險來臨時的一把保護傘,不能阻止風險的發生,但是能將風險所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點。



我也曾經為我的好多客戶理賠過,我的一個客戶,在十年前買了保險,當時我去給他講保險,他的經濟狀況不好,但是聽了我的宣傳後,想為自己買一份保障,我為他購買了一份新華人壽的《健康天使》,價值470元,保額一萬元,因為他的年齡是四十七歲,繳費比較高,在購買保險三年以後,有一箇中國人壽的保險代理人去給他宣傳,鼓動讓他退保,再購買中國人壽保險,他聽了有點心動,給我打電話問我,我勸他不要讓無德的保險代理人欺騙矇蔽受損失去退保,他相信我沒有退保,結果到了下半年,就是2010年下半年,他的兒子給我打電話說他的父親得了癌症,問我能理賠不?當時我因病已從保險公司離職,我說可以理賠,但是要繳納當年的保費,可以讓我代替他去保險公司理賠,也可以自己去理賠。他繳上保費後,自己去保險公司理賠了12000多元,最後在父親離世後,用這筆錢為父親辦理了後事。



我的。另一個客戶,為全家購買了新華人壽的《福如東海》,在一年後36歲那年,得了腦梗,花費了5萬多元,保險的付加險《住院醫療》為他報銷了1萬元,農合療為他報銷了一萬元,他很感激我,只是為公司以後不讓他再購買《住院醫療》而感到遺憾。

這都是真實的事情,可恨的是有些保險代理人,人品很差,為了做單不擇手段,不講職業道德,詆譭別的保險公司的險種,詆譭別的保險代理人,讓客戶受損失而客戶不自知,受騙上當,遭受經濟損失。所以我多次強調說,購買保險一定要看保險代理人平時的人品,看他是否專業,再考慮是否在他手中購買保險。


TT社會問答達人


我是小本。保險配置的比較全

我的答案圍繞下面這張階梯圖展開:

帶大家梳理一遍買保險的邏輯和原則

如果你還沒有任何保險,可以按照這個順序,從下往上配置

買過的朋友可以通過這個圖檢視一下自己的保障,有沒有不足的地方。


既然是家庭保障,兩個原則:
一、先大人後小孩、先頂樑柱後其他人
二、優先住院醫療、重疾和意外險,適當定期壽險


住院醫療險、重疾險、意外險、定期壽險,

小本認為是家庭保障的 “四張護身符”


買保險,求個平安,這 “四張護身符”

買了,沒用上,保了平安
買了,用上了,不幸中的萬幸。

前提是挑選一名專業的代理人,給你講解條款和保障內容,不為人情買單。

心態放平穩,不虧的。

當然,這裡的 “家庭”,泛指普通家庭,如果您家裡有礦,咱們可以私聊。

第一階梯:社保,也就是基本醫療保險,國家給的福利,必須要有。

這裡呢,普及一下社保,包括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或城鄉居民基本醫

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政府舉辦的基本醫療保障項目。

簡單地說,只要是我們國家能報銷的,都算這個範圍。

具體一點,真的用到了這個 “基本醫療保險” 都有哪些責任呢?

看下面這張圖


從上面這個圖可以看出,社保有起付線,還有封頂線。

在醫保種,將藥品分為甲類藥,乙類藥和丙類藥三類。

甲類藥品:社保 100% 報銷。

乙類藥品:社保報銷部分比例,自己承擔一部分。

丙類藥品:國家不報銷,完全自費。例如進口藥、特效藥等等

社保的特點概括一下:廣覆蓋、低保障,任何人都可以買,任何時候都可以買。

第一階梯往上,屬於商業保險範疇了

第二階梯:小意外,在商業保險中稱為意外傷害醫療保險。

它屬於意外險的一部分。這類保險的責任:因意外導致的磕磕碰碰、扭傷骨折、貓爪狗咬等等,同時沒有構成殘疾,可以修復的責任。一般這類保險的報銷範圍在醫保報銷範圍內。


舉一個栗子,我的一個朋友 A 在下樓的時候,不慎踩空,造成腳踝扭傷,到門診進行治療,花費了 900,這個就屬於意外醫療的保險責任。


這裡說明一下,醫療險屬於補償性保險。也就是憑票報銷,不可以重複報銷。

第三階梯:大意外,又稱為意外傷害保險,就是我們俗稱的意外險。


這類保險的責任:因意外導致的身故、全殘,可以選擇附加殘疾責任。

這類保險屬於給付型(確定意外事故發生,需要有相關機構給出的證明)


這裡劃重點:「猝死不屬於意外」「猝死不屬於意外」「猝死不屬於意外」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第四階梯:小醫療,也稱為住院醫療保險。


顧名思義,住院是保險責任,不論是疾病還是意外。


這類保險是社保的很好補充,往往還附帶了住院前後不同時間段的門診責任。


住院醫療險的特點:保費低,不限用藥,以及不限治療方式,各家保險公司都有這樣的產品,同時也會有一定免賠額(一般是一年 1 萬的免賠額)


這類保險和前面說的小意外有些類似,同樣是補償性的,憑票報銷。

這樣的保險一份就夠。

第五階梯:重疾。

很多人瞭解保險,應該是 “癌症” 開始的。

沒錯,癌症、腦梗、心梗,這些都是我們身邊經常聽到的重大疾病。

要不要買重疾險,回答下面的幾個問題,真的發生了重大疾病:

1、我的收入還有嗎?

2、住院期間的開銷,能解決嗎?

3、出院後,家人的生活品質下降了嗎?

4、房貸、車貸、孩子的教育費,愛人一個人能行嗎?

5、康復以後,公司還能不能讓我做原來的崗位?

..........

重疾險,各家公司都會有等待期,有 90 天,也有 180 天的,具體的等待期天數要看合同裡的內容。


重疾險可以買多家產品,符合條款可以一起賠付。

第六階梯:壽險。

壽險,通俗的講,就是

留錢不留債,保額延續愛。


壽險,是為了應對極端情況的發生,尤其是定期壽險,


萬一家庭中一個人離開了,還能給家人剩一筆錢,

還貸款、供養孩子上學、贍養父母......


這麼牆裂推薦定期壽險,價格低,槓桿高,在人生責任重大期可以獲得充足的保障

這裡呢,家庭基本健康保障配置完畢。


配置完了醫療、重疾、意外和壽險這些基本保障,

有餘力的話,可以配置長期的年金資產。

第七階梯:年金。

年金 :是指一定期間內每期等額收付的款項。可以說,年金是複利的產物,是複利的一種特殊形式。


什麼是年金保險呢?

指在被保險人生存期間,保險人按照合同約定的金額、方式,在預定的時間內開始定期、定額地向被保險人給付保險金的保險產品。事實上是一種以被保險人的生存為給付條件的人壽保險,生存保險金的給付通常按照年度、月度週期給付的方式。


年金保險,本質上 “優質現金流”

為什麼一定要用年金保險這個金融資產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來下面這四個問題:

你是否有一筆錢一直存著不花呢?

為什麼不花?

怎麼存的?

真的存住了嗎?


所以,如果你有一個存錢計劃,而且計劃 10 年以後再用的,

比如品質養老、子女教育、子女婚假等等

那麼建議用年金保險來儲蓄

醫療、重疾、意外險必須買

定期壽險適當配置

年金保險在存錢的時候要配置


以上是配置保險的基本邏輯。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可以聯繫小本。

前面說到家裡有礦的,不要走,我們聊一會

————


有趣有料的小本


我來回答吧。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保險有用、很有用。上栗子:我兒子問我王者榮耀哪個英雄最厲害,我說玄策最厲害,能帶飛全隊,但他不會用啊,老是送人頭還被舉報。所以,善用物者無棄物,善用人者無廢人。

第二,保險也分很多種、也都是有保障範圍的。電視和空調都叫家電,但是功能和效用卻截然不同,你買了臺電視,卻非要讓電視機具備空調的製冷功能,電視機估計也得精神分裂。再舉個栗子,如果你買了意外醫療險——那麼你在遭受意外事故導致產生合理且必要的醫療費用,保險公司將在約定的保障範圍與保障金額範圍內,依據保險合同約定承擔相應的保險金給付責任。也就是說,你如果不是由意外事故產生的醫療費用,比如你闌尾手術,長了個痔瘡等自然疾病產生的醫療費用,這些肯定不保。

第三,買保險如何避免被坑?有三條原則,送給題主:第一原則請一定明白買保險的目的和意義,買保險請不要貪圖收益,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最大的坑。保險就是用來保障的,這是我一直以來堅持的觀點,買保險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不可避免的一些意外或者疾病給我們身體帶來傷痛的時候,能從經濟方面給到一定的補償。如果有人跟你說保險收益多高、回報多豐厚,請一定不要相信;如果你要追求收益和回報,股票、基金、信託、國債等等你可以有太多選擇。又想有保障、又要收益高,目前世界上暫時沒有這種產品。第二原則是保險公司業務員推薦的保險一律不買。(詳細原因請翻看我的文章,有專門論述)第三原則是大公司的產品一律不買。(性價比不高,詳細原因請翻看我的文章,有專門論述)。

綜上,保險已成為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商品或服務,關注我,我們一起共同學習、避免入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