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樣樣都對,兒子怎麼就青春叛逆,情感障礙了呢?


媽媽樣樣都對,兒子怎麼就青春叛逆,情感障礙了呢?

諮詢者: 最近家裡發生了一些事,壓力特別大,請問老師怎麼疏解呢?就是道理都懂,但是做不到,孩子生病了,什麼病醫生都說不清,不同醫生說法不同,擔心孩子的病到底是什麼,能治好嗎?現在手足無措,茶飯不思,夜不能寐,感覺生活都沒有意義了。

我是中學教師,自己看了一些心理學教育學的書,越看越不知道該怎麼做,越看負罪感越強,覺得自己哪裡都沒做好,我的問題是不能接受現實。還有,想得太多,過去的不停後悔,未來的不斷妄想,把自己嚇得不行,因為沒有可以求助的人,就想著看書用知識武裝自己,自認為以前是一個很豁達的人,什麼困難都打不倒,每天沒啥煩惱,這次覺得自己不行了,但身邊的人都覺得我做得很好。不念過去,不畏將來,我剛好做的是反面,不停糾結過去,害怕未來,當下又不能坦然,不知道真相。

有醫生說孩子是對立違抗障礙,有醫生說是青春期叛逆,我不知道是什麼,該怎麼辦?去年9月份的時候開始發怒,以前性格溫順,因為我表妹是華西的醫生,我能問的人就是她,我就帶他去了華西,表妹請了華西一位知名醫生看,診斷是對立違抗障礙,開了藥,後面情況越來越糟糕。

又在重慶找醫生看,醫生說是藥物副作用,重慶的醫生覺得是青春期叛逆,他吃了藥以後副作用特別大,讓他無法上學,9月份的時候要玩遊戲,給他限定時間不聽,說一句讓他休息他就變本加厲玩,發怒,扔東西,摔門,推搡大人,我們就帶他去看,在醫院住了15天,其實也沒做什麼,就是每天早晚給他吃藥,因為我一直不知道孩子怎麼了,剛好我表妹是華西的醫生,她建議我們去看,她說求助專業人士去判斷。

從醫院回來他很努力地想跟上學習,他努力了一週,副作用開始出現(重慶的醫生說是副作用),華西的醫生說有可能是病情,所以我特別自責,我想的是去看看,到底是什麼問題,如果有病就早發現早治療,我後來覺得可能就是青春期叛逆,表妹一直都覺得我沒有面對現實,她在華西找了三個醫生看都是如此診斷,說他情緒控制有問題,我不知道該聽誰的呀!

孩子上學期基本沒上學了,下學期也可能上不了,我就靜靜等待嗎?他現在晨昏顛倒,晚上玩手機,也隨他嗎?現在的困惑是兩撥醫生說法不同,給我們的指導也不同,一撥說是情緒障礙,要管手機,制定規則,一撥說是青春期叛逆,讓他做自己,不要管,我就是不知道怎麼安頓自己,就覺得自己一錯再錯,後來我們聽從重慶的醫生給孩子減藥了,我表妹也給了我很大的壓力,覺得我這樣做錯了,她就覺得孩子病還沒治好,我們就減藥停藥,以後有什麼都是我活該。可能我很愚鈍吧!還是不知道怎麼做?

陳微老師:我看了,我有幾個問題問你。

諮詢者:好的。

陳微老師:這個孩子從小到叛逆前,你們是怎麼教育的?回答。

諮詢者:我管了學習習慣吧!要求每天放學回家要先做作業。

陳微老師:態度,我說的是態度。

諮詢者:我比較強勢。

陳微老師:舉例怎麼強勢?

諮詢者:就是玩手機說多少分鐘就要多少分鐘,不能賴皮。

陳微老師:如果不呢?會怎麼樣?

諮詢者:讓他自己關。

陳微老師:不關呢?

諮詢者:就在旁邊喊他關,比較兇。

陳微老師:慢一點關呢?會罵不?會吼不?

諮詢者:有時候也會拖一下,一般他會關,會吼,不是每次都吼,應該叫嘮叨,過一會又去叫。

陳微老師:嗯,所以,在你的記憶裡,你的孩子就應該是這樣的,乖巧,聽話,懂事。

諮詢者:是的。

陳微老師:而且在叛逆前,也的確如此,對嗎?

諮詢者:是的。

陳微老師:嗯。第二個問題,請問,你養的是孩子還是狗?

諮詢者:孩子。

陳微老師:孩子是狗還是人?

諮詢者:人。

陳微老師:哦!那麼人應該是怎麼樣的?

諮詢者:有主見,尊重他。

陳微老師:還有呢?

諮詢者:讓他成為自己。

陳微老師:這三點你做到了嗎?

諮詢者:其實除了手機我管得比較嚴,其他並不。

陳微老師:你回答我的問題。

諮詢者:做到百分之六十吧!吃什麼,玩什麼,很多事情都是讓他自己作決定。

陳微老師:百分之六十的什麼?

諮詢者:每天做完作業後的時間我從來不管他。

陳微老師:是百分之六十的他自己做主,還是百分之六十的你替他做主?

諮詢者:就是那三點,我儘量在做。

陳微老師:你沒有回答,我要明確,你明確回答,你對孩子尊重嗎?他獨立嗎?他真正的獨立嗎?

媽媽樣樣都對,兒子怎麼就青春叛逆,情感障礙了呢?

諮詢者:我除了管手機,其他都是讓他自己做。

陳微老師:他真的能在你的手下成為他自己嗎?想清楚回答,這是你必須面對的問題,否則無解。

諮詢者:我不知道,我覺得我以前是儘量在這麼做,讓他成為自己。

陳微老師:你不知道?

諮詢者:我們報的培訓班非常少,報之前都是問他意見。

陳微老師:你讓他成為自己,請問,第三個問題。

諮詢者:每週安排一天什麼都不做,帶他出去玩。

陳微老師:他可以有自己的時間來寫作業嗎?還是回家就必須先寫,他可以自己決定遊玩的時間長度嗎?

諮詢者:回家先寫作業,然後剩下的時間就是他的,可以。

陳微老師:還是在你的規定時間下游玩?

諮詢者:剩下的時間,做什麼,玩多久都是隨便他,但一般到睡覺時間還是要提醒一下。

陳微老師:如果他真的自己決定了,你會去幹擾他嗎?

諮詢者:不會。

陳微老師:就是說他可能玩忘記了,你也不會干擾他,讓他盡興,你不會出手,對嗎?

諮詢者:到睡覺時間還是要提醒。

陳微老師:其他時候呢?完全不干涉嗎?

諮詢者:基本不。

陳微老師:嗯,有沒有交換條件?

諮詢者:沒有。

陳微老師:比如你考多少分,給你什麼獎勵?

諮詢者:沒有,從來不要求成績。

陳微老師:OK,那麼我們來整理一下,你對你的孩子,從不在意他的成績,對嗎?回答。

諮詢者:有一次,他自己回來說,他沒考好,他同桌說他回家會被媽媽打罵,他說不會,他媽媽從來不這樣。

陳微老師:你聚焦回答,是還是不是就可以,在意他的成績嗎?

諮詢者:我在意,但是不設標準,跟他說盡力就好。

陳微老師:還是說你管的嚴,他的成績不錯,所以你“不在意”,是哪種?

諮詢者:我每天檢查作業。

陳微老師:第一還是第二,事實上你是在意的對嗎?只是因為可控。

諮詢者:因為他成績一直不錯,我覺得順其自然這樣學下去就行了。每天檢查作業的初衷是為了打好基礎,因為他們老師不是太負責。

陳微老師:所以就變得看似“不在意”了,是這樣理解嗎?

諮詢者:可以。

陳微老師:然後嘴巴里和孩子說的都是“不在意”的話。

諮詢者:因為我每天知道他的作業情況。

陳微老師:比如做好你自己之類的,是嗎?

諮詢者:其實以前沒有特別多的說學習,每天就是按部就班。

陳微老師:我知道,因為你可以掌控,而且孩子成績不錯。

諮詢者:但是老師要求每天檢查作業。

陳微老師:自然不會說太多,我現在需要了解的是內在的真實想法,不是你的行為,如果你跟我談太多的現象,無法協助到你,你的每一個問題都是針對你的內心世界,而不是現象。

諮詢者:我真的想的就是打好基礎,每天在家把當天課程搞定,不留知識漏洞,謝謝老師,我知道您是在幫我。

陳微老師:瞧,你一直在現象上,漏洞不漏洞,和我們現在要解決的問題有關嗎?

諮詢者:我真的沒有想去掌控他,沒有給他設目標,沒有要他成為什麼樣的人,就想的順其自然。

陳微老師:沒有目標,沒有掌控,你覺得就是好媽媽?我基本明白了。

諮詢者:陪伴吧,我能做的就是儘量陪伴。

陳微老師:你的問題在於知障,你孩子才會錯位。

諮詢者:願聞其詳,謝謝老師,什麼叫知障?

陳微老師:你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有重視,但是所有的依據來自書本或者某某學習。比如快樂教育,賞識教育,這些知識信息進入你的大腦,你就這麼去做了,然後,你忽略了幾個關鍵。

一、孩子是人,他是靈動的。二、快樂教育和賞識教育早就被美國的權威心理學家否定了,胡蘿蔔加大棒,做好了賞,做不好罰。

諮詢者:老師,這方面確實沒有,其實以前沒看多少教育方面的書。

陳微老師:這是在20世紀有效的,那個時代信息比較少,現在高信息時代是走不通的。

諮詢者:賞可能就是表揚吧,沒有罰過,他做的一切跟物質無關。

陳微老師:罰不是物質,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說吧!你的兒子這樣,說明了一個很明顯的現象,一個明確的再不能明確的信號,你知道是什麼嗎?

諮詢者:我管多了?

陳微老師:不是,是討厭你!甚至厭惡你!你在這裡把自己描述的如此完美。你難道想告訴我孩子這樣沒有原因嗎?

諮詢者:嗯。我不認為我是完美的啊!他又經常說愛我是言不由衷嗎?

陳微老師:因為你的表達沒有從心裡出,你的心呢?難道教育孩子,只問對錯嗎?只看結果和利益嗎?利益大的時候,都是寶貝,利益損失了,變成了有病了!是嗎?

諮詢者:不是我認為他有病,是我不知道他怎麼了。

陳微老師:還有。我沒說完,作為母親。

諮詢者:好的,老師先講。

陳微老師:我只能說你是個功利主義者,你的表妹,無論她怎麼“專業”,怎麼“權威”。如果你真的是把孩子當成一個生命體,你應該不會如此草率,什麼人會草率,是利益,為了利益才會激進和冒進,孩子大了,你從小到大對他有些放縱,有些溺愛,又有嚴苛,這就是胡蘿蔔加大棒,這就是賞罰。問題是你走的都是極端,都在兩頭走。

媽媽樣樣都對,兒子怎麼就青春叛逆,情感障礙了呢?

諮詢者:老師,我覺得嚴苛有,怎麼有溺愛呢?

陳微老師:放縱的時候怎麼都行,沒有目標都行,要知道。但凡一個真正合格的母親,一定會知道人的生命中必須要有目標的,沒有目標活什麼呢?怎麼活?隨便他,不是尊重,不是信任,而是放縱,這是你的孩子發火的第二個原因,就是迷失!

諮詢者:也沒有放縱吧!也不是隨便他,就是覺得不能給他設限,根據他的發展發現他的長處。

陳微老師:迷失的人才會暴怒,因為沒有方向導致恐懼,導致沮喪,他現在的表現正是如此,第一:是對你的憤怒,第二:是目標的迷失。第三:是得病後“收穫”大於“損失”,這三點,才構成完整的事態圖,不過,對於你而言,很難扭轉。

諮詢者:那應該怎麼做呢?還能彌補嗎?

陳微老師:不是彌補不彌補的問題,這個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凡事都無法彌補,只能往前走。

諮詢者:就是未來的路該怎麼走?

陳微老師:我說難是有幾個原因的。第一,你的認知意識太粗淺,自我感覺還特別高,現在著急不是你真的認識到自己的問題,而是為了要解這個坎,不得不的事情。二,功利性太重,損失心態導致你無法平復,越來越焦慮,表面上是為孩子,其實根本上是無法接受目前的巨大的人文損失,包括親情,愛,理想和前途。三,如果你意識不到我上面說的兩點,無論你找多少專家和老師,你兒子的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

我講完了。

諮詢者:謝謝陳老師!那我該如何改變自己呢?我願意學習。

陳微老師:你在沒有想透我的話之前,你千萬別學習,別看書,越學越糟糕,越看越知障,你帶著一和二心態學什麼都是變成止疼藥,還有,最後一句,我要告訴你的,你的無意識非常狡猾,自我防禦性過強,你都對,難怪你的孩子都錯了!好吧!一個都對的媽媽怎麼可能有一個如此出錯的孩子,這就是你的孩子為什麼那麼討厭你的原因,你好好去反思吧!

諮詢者:謝謝陳老師今天的耐心輔導!

陳微老師:結束答疑。

喜歡我請轉發關注 ,每日更新文章。

好文推薦:

1.

2.

3.

4.

5.

6.

7.

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