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之《西游记》:唯一两难唐僧取经的妖怪

注:写作辛苦,抄袭卑鄙)


我喜爱古典文学,欣赏《西游记》、《天龙八部》、《红楼梦》这样的小说,感觉写的千奇百怪、多姿多彩。此文单表《西游记》。


谈读书之《西游记》:唯一两难唐僧取经的妖怪


《西游记》主讲唐僧取经,围绕主题先讲了唐僧取经时要收的徒弟,其余的徒弟一笔带过,详细的、浓墨重彩的描写的是大徒弟孙悟空,写这些徒弟都不是凡人,然后又都犯了错,被罚在下界哪里哪里,只等唐僧出现。这些你当然也知道。唐三藏有九九八十一难,你也听说过的。


谈读书之《西游记》:唯一两难唐僧取经的妖怪


但是你绝对没认真的看过书,八十一难体现了作者的丰富想象力、学识、智慧,等等。五花八门。有的妖怪刁难,有的神仙一难,有的是凡人。神仙难还分“自己人欺负神仙,如孙悟空推翻镇元子的树,和神仙故意戏耍,如四圣试禅心”。妖精难还分野妖精和天上降下的妖怪。还分“大神故意叫妖怪去难,和妖怪自己去难,和悟空找上门应劫难,等”。凡人难还分为“凡人逞强行凶作恶,和凡人求助,和凡人诬告陷害,和凡人(女儿国王)看上了唐僧等”。有的要吃唐僧;有的要睡唐僧,睡唐僧的还分“做爱,享受艳福,取鱼水之欢乐,和交合,吸收元阳增加功力,成太乙金仙”;有的是打劫唐僧;有的是为自己的亲戚报仇,如红孩儿的叔叔如意真仙、黄狮精的爷爷九灵元圣等;有的是偷唐僧等人的宝贝,比如袈裟宴、钉耙会等;有的是专找悟空打架;有的是唐僧不讲信用,即九十一难“落水通天河”;有的是自己人主动降妖除魔,助人为乐;有的要拉唐僧去搞文学,谈诗论道。言之不尽。作者极尽想象之能事!


谈读书之《西游记》:唯一两难唐僧取经的妖怪


我再次看《西游记》时,发现有个妖怪出现了两次。真是有趣。“真假美猴王”和“妖怪出现两次”,真的是作者想象力惊人的代表、体现。这个出现两次的妖怪,就是青狮精。文殊广法天尊,也就是文殊舍利菩萨,也就是文殊菩萨,她的坐骑青狮。

《西游记》第三十九回书,“一粒金丹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间生”。写了青狮奉佛旨当凡间一国王,未带神兵,遇到悟空时只有拿凡间的一口宝刀跟他打。原著摘抄:

那魔王生得好不凶恶:眼似琉璃盏,头若炼炒缸。浑身三伏靛,四爪九秋霜。搭拉两个耳,一尾扫帚长。青毛生锐气,红眼放金光。匾牙排玉板,圆须挺硬枪。镜里观真象,原是文殊一个狮猁王。行者道:“菩萨,这是你坐下的一个青毛狮子,却怎么走将来成精,你就不收服他?”

  菩萨道:“悟空,他不曾走,他是佛旨差来的。”


谈读书之《西游记》:唯一两难唐僧取经的妖怪


还有这样的对话:

那魔王急回头,掣出宝刀,高叫道:“孙行者,你好惫懒!我来占别人的帝位,与你无干,你怎么来抱不平,泄漏我的机密!”行者呵呵笑道:“我把你大胆的泼怪!皇帝又许你做?你既知我是老孙,就该远遁;怎么还刁难我师父,要取甚么供状!”


谈读书之《西游记》:唯一两难唐僧取经的妖怪


说明青狮听说过孙猴子,而且这回他是来当皇帝享福的,没有带自己的法器钢刀,孙猴子却跑来打他。所以他可能还不服气。后来才又下山,联合白象、金雕一起打悟空。但是他还是先和悟空单挑。仔细看书,一些天将、神兽都是比较骄傲的,他们开始都单打悟空的。老君的坐骑青牛精枪法齐整,和悟空几无破绽的棍法打个平手,赞了一声“果然是闹天宫的本事”,后来用金刚镯套取了金箍棒,悟空还来找打,他说道“你没了兵器还敢来,也罢,我就空手跟你过两招”,不用兵器跟孙猴子玩玩。这是鲜明的例子。青狮、白象、金雕联起手来也大败了悟空一场,但却没吃唐僧肉,乃是各自心知肚明、心中有数。晓得厉害、迟迟不敢吃,是真正的原因。懂得咋吃、要等天阴晾干云云,那像是金雕嘴头的借口。

后来,也是青颜色的狮子,也是用刀,也说是文殊坐骑。那确然就是青狮第二次出场无疑了。

见《西游记》第七十七回,“群魔欺本性,一体拜真如”:

如来道:“我慧眼观之,故此认得。那老怪与二怪有主。”叫阿傩迦叶来:“你两个分头驾云,去五台山、峨眉山宣文殊、普贤来见。”二尊者即奉旨而去。如来道:“这是老魔、二怪之主。”

二菩萨收了青狮、白象。


谈读书之《西游记》:唯一两难唐僧取经的妖怪


我前面说了,“真假猴王”和“青狮两现”是作者很有想象的表示,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不会是遗漏之作。不要说吴承恩写忘了、不认真,又让青狮精出现了。他,我所佩服的所有的大作家,不是一般的编剧,不会硬伤累累、破绽多多的。人家写小说又不图钱,是几十年精心写一本的书,完全是游戏之作,伟大的文学。

不然你再看七十七回书,有这样的话:

如来即下莲台,同诸佛众,径出山门,又见阿傩、迦叶引文殊、普贤来见。二菩萨对佛礼拜,如来道:“菩萨之兽,下山多少时了?”文殊道:“七日了。”如来道:“山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 不知在那厢伤了多少生灵,快随我收他去。”二菩萨相随左右,同众飞空。


谈读书之《西游记》:唯一两难唐僧取经的妖怪


这话里有一句话,如来的话,“山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这话本是俗话,“山中才数日,世上已千年。”

如来说的的确是一句俗语,并不是说“世上千年了”,他为的是表达后面一句,“不知在那厢伤了多少生灵”。你仔细读读,用心体会就知了。

而“七日”却是真的。你仔细读,文殊是认真的,如来是感叹,随口用了一句俗语,就跟我们平时说话不自觉的用成语样的。

而“七日”是合理的。由此可知、可见,作者安排是很费了神思的。

菩萨之兽下山七日了,也就是七年。天上一日,等于地上一年。下山,也就是降凡。这是神话,不要说什么昆仑山、五台山、峨眉山等等,是地上的山。文殊是住在五台山上,“上”指五台山的上方的天上,你去了五台山,最多只能见到文殊的雕像、道场,见不到他的真身矣。

青狮第一次出场,是第三十多回,再来,是七十多回。从孙悟空出世到唐僧开始取经,作者用了好几回书写,十多回书。唐僧西天取经,又用了十四年的时间。

总共十四年的西天行路。三十九回时,文殊收了青狮。七十七回时,文殊又收青狮。这次他说青狮下山七日了。这是作者认真了的,也就是从三十九回的地方,到七十七回的地方,唐僧等走了七年。当然,或者,也有可能是八年、九年,只多不少。这个,用心算起来大约还就是这么一回事儿。说的跟真的似的。


谈读书之《西游记》:唯一两难唐僧取经的妖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