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授:孩子積食不用慌,家長學會2招,增強娃脾胃,猛長個


每位家長都是第一次做父母,都是沒有經驗的,都是在探索中學習育兒經驗。科學育兒,是新手父母都要必備的一項技能。如果不熟悉這方面的知識,就連孩子的飲食也會引起很多問題。最近看寶媽群裡,討論的最多的就是孩子脾虛積食的問題,小兒積食已然是天下媽媽群裡最熱議的一個話題了。大多都是抱怨孩子不吃飯、長不大、經常生病等。

中醫教授:孩子積食不用慌,家長學會2招,增強娃脾胃,猛長個

李女士家孩子琳琳,今年4歲半了,這一段時間孩子不怎麼喜歡吃飯了,而且孩子這幾天好像都沒有排便,摸摸孩子的肚子也脹脹的,本來以為孩子是便秘了,就給孩子吃了點促消化的藥,不過並沒有什麼明顯的效果。

又過了兩三天,孩子開始發燒,體溫都在38度左右,李女士帶著孩子去門診看病,醫生給開了一些退燒藥和消炎藥,但每次都是體溫剛控制下來,又燒上去了,李女士覺得這樣不是辦法,聽朋友推薦帶著孩子去看了一位中醫老教授。老教授在觀察了琳琳的一些身體表現後,又仔細詢問了孩子的一日三餐,最後確診孩子是積食了。


李女士有些疑惑,自己孩子的症狀怎麼看都像是普通的感冒發燒,怎麼會是積食呢?

老教授解釋說:你家孩子最近應該食慾不振,也不想吃飯吧,你看她的舌苔,又白又厚,而且出現了口臭,面色萎黃,嘴巴顏色又異常紅豔,這些都是很明顯的積食症狀,之所以會發燒是因為她吃的食物都停滯在中焦,積滯時間長了就會化熱,熱蒸於內,體溫就會高居不下。

《脈經》講:"小兒有宿食,常暮發熱,明日復止,此宿食熱也",說的就是你家孩子這種情況。

中醫教授:孩子積食不用慌,家長學會2招,增強娃脾胃,猛長個

李女士一臉心疼的問,那我是不是要給孩子燉點雞湯和大骨湯補補營養啊?

老教授勸阻:萬萬不可,孩子積食脾胃本就處於虛弱狀態,這個時候再給孩子吃一些大補的食物,脾胃根本承受不了,只會加重現在的積食情況,一定要記得飲食清淡一點,少放重口的調味品,蔬菜為主,瘦肉為輔,配合多糖類猴菇鋅棘食物促進腸胃蠕動,加快消化吸收,提高孩子食慾。暫停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像炸雞、炸薯條等油炸食品不要再給孩子吃了,此外零食也要嚴控。


2個習慣導致孩子脾胃弱、吸收差、易積食,家長要及時改正

1.食量不控制

孩子不知道飢飽,看到好吃的,即使飽了還是想吃,如果家長對孩子的食量沒有"數",不注意控制,甚至有的家長覺得孩子吃的越多,營養越足,長得越快,這樣其實更容易導致孩子積食、消化不良,營養吸收率降低,孩子反而發育遲緩、體質弱。

2.愛吃零食

孩子都喜歡吃零食,但凡事都要把握一個度,如果孩子把零食當飯來對待,家長也不懂得控制,會對消化和吸收造成影響,傷害到脾胃功能。而且零食裡含有大量添加劑、色素等各種成分,孩子脾胃脆弱,不易消化。

中醫教授:孩子積食不用慌,家長學會2招,增強娃脾胃,猛長個

預防積食的2個小妙招:

1.注意飲食

多吃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不要一味食用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適當增加米食、麵食,高蛋白飲食適量即可,以免增加腸胃負擔。吃飯要定時定量,不到飯點就吃飯,對腸胃造成負擔的同時還不利於消化。

堅持運動

很多孩子積食都是因為吃完飯後就坐著或躺著,現在孩子都喜歡玩手機,這一點其實很不好,家長應以身作則,多帶孩子參加一些戶外活動,有時間陪孩子爬山、郊遊,平時也可以多去散散步,慢跑,游泳,既能增加親子關係,又能幫助孩子消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