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何為道?何為中?

※不追求原文的可直接省略原文。本文將根據《中庸》第一章進行講解。

【原文】

《中庸》·第一章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譯文】

天地在化育萬物時賦予其本身的屬性叫做“性”。按照各自的屬性行事和發展叫做“道”。能按照自身的“道”發展和行事叫做“教”。

道,與萬事萬物密不可分。任何時候當你偏離了自己的道,就不是在行道了。所以,君子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也要謹慎,在處理別人不知道的事物上也要保持敬畏之心。不讓離道的行為在暗處或細小的事情上表現出來。要想做到這一點,君子就要尤其在自己獨處或獨知的事情上保持謹慎和敬畏之心。

做事方式符合自己的本性,符合自身在天地間的定位,不受情緒的裹挾,不憑個人好惡判斷事理,不偏不倚,無過不及,叫做“中”。行事皆按照中的標準叫做“和”,“中”是天下所有道理的根本,“和”是成道的方法和途徑。當做到極致到了“中”,天地也就能各在其位,做到極致達到了“和”,萬物就能生長和發育。

【解讀】

何為道?開章明義,說明“道”不是多了不起的東西,就是按照其本性和在天地間的定位做事和發展,道不是唯一的,是因人而異的。因此每個人都具備天生行道的必要條件,也都可以根據各自的天賦和領域行道和成道。聖人之所以能使人盡其才,最主要的原因是聖人能發現眾人各自不同的天賦,並讓其按照各自的天賦發展壯大。這樣才能使其在各自的領域實現人生價值。不要讓天生的畫家去當大夫,也不要讓天生的歌手去做律師。

如果每個人都將“道”作為最高追求,做自己應該做的,不需要為外物權衡利弊,膽氣、浪漫和胸襟就會自然而然的體現在身上。所以御史可以面刺君主之過,因為御史就是挑毛病的;所以史官即便被砍頭也要秉筆直書,因為史官就是記錄事實的。因為古人追求的東西根本和今天的我們是不一樣的,所以古人能做到在行道的路上誰也不比誰因為金錢和地位的差距而矮一頭。

修身、行道,要從一而終。慾望的膨脹往往是在暗處或很私人的時候從很小的規模逐漸滋長,比如受賄者往往從別人請吃的一頓飯或送的小禮物開始逐漸墮落,每一次微小的離道行為都是一顆種子,種子會逐漸增長並讓人習以為常,當這種貪慾逐漸增長到一定的程度,再想回到自己的道上就很難了。所以行道要常保謹慎和敬畏之心。

何為中?中是成道的思想基礎。做事方式符合自己的本性,符合自身在天地間的定位,不受情緒的裹挾,不憑個人好惡判斷事理,不偏不倚,無過不及,叫做“中”。要從一而終的行道,就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情感,一些情緒在特定環境下會阻礙自己行道:比如因為愛財而受賄,違背了作為管理者的道;因為想獲得更高的產出而濫用化肥農藥,違背了農民的道;因為怕報復而掩蓋事實,違背了作為新聞從業者的道。當受到此類情緒的影響而改變自己本應做的事情的時候,就沒有做到“中”了,做不到“中”就喪失了自己的道。如果所有人都不把“中”作為修身立命的根本,社會會變成什麼樣?明明可以按規則辦的事現在需要找關係了;明明本質上服務民眾的機構卻以管理者自居。所以說,“中”是天下道理的根本,按照“中”的標準行事(“和”),並讓這種做事方式成為自己的準則,刻印在骨髓中,是成道的方法和途徑。

“當做到極致達到了“中”,天地也就能各在其位,做到極致達到了“和”,萬物就能生長和發育”,這是在描述一種推而廣之的現象。如果辦事人員充分履行自己的職責,那麼就不會有找他辦私事的人;如果質檢人員充分履行自己的職責,就不會允許劣質產品流入市場。如果這樣的人多起來,就會帶動身邊的人也具備這樣的品質,逐漸就會營造出一個守規則履職責的環境,所有在這個環境中的人未來也都會做到這一點。這就是受到了教化。所以才有:“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