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世界第一强国,为何会缺口罩呢?

堂堂世界第一强国,为何会缺口罩呢?


大统领又搞了波骚操作。


在例行的疫情发布会上,大统领信誓旦旦,表示花旗将在不久后重启经济。毕竟熬不是办法,熬久了大伙都得扑街,索性赌一把运气,指不定吉人自有天相,能逢凶化吉也说不定。


这肯定会被指责为不把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生命当回事,不过客观地讲,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毕竟经济停摆同样会对社会造成很大伤害,这也是张文宏反复强调过的观点。但问题在于,重启经济前,花旗已然遍地疫情,截止到目前为止已有超过46000例,排名上升至世界前三。而以目前的增长速度来看,成为世界第一,大概也就是这周的事儿。


问题来了,为啥大统领不选择防患于未然,号召甚至强制国民戴口罩呢?毕竟在所有防疫用品里,以口罩效果最为显著。然而除花旗人民天生放浪不羁爱自由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口罩,既然都缺口罩了,怎能把事态说的无比严重造成大伙抢购进而引发市场恐慌呢?只好打肿脸,反复强调“戴口罩没啥卵用”了。


然后,便进入到恶性循环:


缺口罩——国民普遍不戴口罩——确诊人数增加——更缺口罩——国民仍普遍戴不上口罩


堂堂世界第一强国,为何会缺口罩呢?


很多乡亲都感到疑惑,堂堂世界第一强国,咋就缺口罩了?原因很简单,与生产力有关。


首先咱得明确一个概念,花旗当然有能力生产口罩,千万别以为花旗连生产口罩的能力都没有,这也太不把世界第一强国当回事了。但问题在于,花旗固然能生产口罩,但相较庞大的需求量,产量始终堪忧。这便是为何《纽约时报》于昨日刊发雄文,表示“美国需要中国的口罩。”


问题又来了,花旗大概需要多少口罩?《纽约时报》又估了估,应对这次疫情,大约共需要35亿只口罩,可偏偏花旗上下开足马力生产,目前都凑不出这数字。


中国就能凑出这数字了?还真能凑出,数据为凭。2019年,中国的口罩总产量为50亿只,约为全球产能的一半。当疫情汹汹而来被打了一闷棍后,回过神来的中国开始狂爆产能,除传统口罩厂外,五菱产口罩了,比亚迪产口罩了,广汽产口罩了,连明珠阿姨的格力都开始产口罩了……


当各路企业马力全开后,两个月便把日产量提升到1.16亿只,做道简单的乘法,相当于年产423亿只口罩,且业内预估,中国的口罩生产力仍有继续扩充的余地,峰值可达到日产两亿只。


堂堂世界第一强国,为何会缺口罩呢?


以广州一地为例,正月初一,广州口罩日产量不过区区13万只,到了正月初五,日产量便达到100万只;时至如今,广州口罩日产量已经达到1500万只,且品种齐全,覆盖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普通N95口罩与儿童口罩等等。足以确保每位市民每天都有口罩戴。


当然你得承认,日产量1.16亿只口罩的背后,大多数都为一次性医用口罩与医用外科口罩,但在疫情并不严重的地区,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与医用外科口罩已便可以应付。况且,中国仍在不断提升符合N95标准口罩的相应生产。


反观花旗,不仅产能不足,还不乏迷之操作,作为口罩行业巨头,3M的CEO便失望的表示,“前线医生口罩短缺,后方货架物资充盈。”一言概之,真以为武德充沛的花旗人民个个都是一根筋的傻波伊,不懂囤积居奇发国难财那一套?


堂堂世界第一强国,为何会缺口罩呢?


是,口罩不值钱,但小小口罩的背后,同样牵涉到一整条生产链。口罩原材料里的PP无纺布与熔喷布与石油化工有关;而口罩打片机、点焊机与包装机,则与机床制造有关。同时这些工业门类的背后,还需要大量手艺精熟,勤劳肯干的产业工人。可别小觑了这些产业工人,少了他们生产线就开不起来。


问题来了,培养一群手艺熟练的产业工人需要多久?为此早在2017年,玻璃大王曹德旺就美国开厂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便曾给过答案。


“工厂对新人入职有三个月培训期,新员工有足够时间熟悉工厂流程和技术。而在中国,工人入职培训只有一个礼拜。”


三个月,黄花菜早凉了,到时可真得“遍地手机,火葬场通宵加班了。”


堂堂世界第一强国,为何会缺口罩呢?


想想也蛮感慨,瞅瞅如今被口罩憋到满脸通红的花旗,再想想80年前的花旗。当二战全面爆发后,罗统领左手海量物资支援慈父暴打元首,右手生产线全开下饺子般造航母狂殴太君,居然还能做到游刃有余,让人不得不感慨世界第一强国,竟恐怖如斯。搞定邪恶轴心后,继任者杜统领大手一挥,马歇尔计划走起,助欧洲从满目疮痍的战后废墟完成重建,可谓再造之恩。


一眨眼80年过去了,花旗文恬武嬉,金融业娱乐业繁荣昌盛,股指直冲新高。包裹着世界第一强国的外衣,可谓盛世天下,岁月静好。只是大风大雨一来,偌大的花旗竟如此不堪,以至于大统领犹如穿上新衣的皇帝,独自裸奔。


时代变了,现在的花旗已经不是80年前的花旗了,伴随着风吹雨打,作为立国之本的工业不断萎靡,除少量高精尖仍占据统治地位外,制造业巨头们成群结队奔赴境外捞世界。既然境外有大而全的产业链,有天量的产业工人,还有发达的基建与物流,必然而来的便是“此间乐,不思花旗也”。同时这也是为何大统领要求苹果迁回本土时,库克白眼一翻,权当没听见。


“迁回本土意味着成本急剧上升,还意味着找不到足够的从业人员,进而导致次品率急剧上升,我图啥?搞慈善?”


实事求是的讲,四年前刚上任的大统领,或许真的踌躇满志,希望让花旗重新伟大,试问谁没点儿热血呢?


只是当坐上那个梦寐以求的位置后他才猛然发现,一切真的已经回不去了。


堂堂世界第一强国,为何会缺口罩呢?


写这份盒饭的目的并非寻大统领晦气,拿花旗开涮,或许夜深人静时,大统领也会羡慕大洋彼岸居然能以这样的方式控制疫情。想以中国式的方法控制疫情不仅需要独特的制度,还需要强大的制造业作为后盾————简单的讲,你得有足够的生产力,才能让老百姓安安生生的待在家里;你只有足够的生产力,才能有效控制疫情。


只是在惊叹中国生产力的同时,也得意识到过往几年,我们走了哪些弯路。从房价一路狂飙,到互联网呼风唤雨,其背后必然是制造业的落寞。开一年厂不如炒一套房,化工建筑机械坊间合称三大劝退专业……简单的讲,真不能平日里嫌制造业又脏又累又不挣钱,临到紧要关头才抱佛脚。就如同看似光鲜的花旗,临到病毒骑脸,却连足够数量的口罩都凑不出来。


堂堂世界第一强国,为何会缺口罩呢?


善待制造业,善待制造业的从业人员吧,得居安思危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