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紛紛,行人慾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每句減2字,有損原詩意境沒?

詩海文蹤


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而馳譽天下,抒懷詠志,成就頗高。一首《清明》被視為千古佳作,千百年來,逢清明題詩,令眾多文人不敢妄自下筆而與之匹敵。全詩僅四句28字,文辭也是淺顯易懂,樸素無華。卻意象鮮活,情景元素全然不缺。又將讀者快速引入一個詩畫的廣闊境界中,令人無限遐思。

不曾想,杜牧的這一聲吟作,其優美的藝術風格與思想價值,衍生出了人們對其喜愛有加的各種情懷抒發的方式:刪減,變體,改詞,成曲,用典,仿擬,甚至引發了商標爭名。杜牧吟出了煙雨江南中迷離的春景與心境,也成就了流芳百世的“杏花村”。而安徽池州秀山門外的杏花村,因這首千古絕唱而名播青史,也成為其旅行服務的商標;山西汾陽的國酒始祖“杏花村”汾酒,不僅斬獲著各種國內外金獎,更閃耀著中國酒文化與民族文化之光。

其實,這一切斐然的成就,皆來自此詩中的情景佈局和精妙的意境。回顧全詩:

《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時間的定位,環境渲染的前提氛圍;時空相對,“路上”便是作者人物與情感寄託的一個空間載體;“借問”與“牧童”則突出了詩中情景的對象感與層次感。而“借問”,更是體現了作者要去擺脫這種紛亂悽迷心境的一種主動性和意向性。如刪去“路上”“借問”與“牧童”等詞,空間的轉換、以及由大及小的層次與起承轉合,便無處彰顯;也失去了明晰鮮活的畫面感。

刪減之說,起源於基於詩歌鑑賞的一種變式理解,即通常所說,刪減幾字而保持大意不改。但詩歌之絕處,在於意境與美學色彩,而非僅敘事表達之意義所在。因此刪減,在保留大意的同時,卻意境全然消散。全詩的心境情感便無處聚焦,空有一種物象堆集之感。


Jumine樂銘文藝


每句改兩字當然意境大變,不信請看:

清明,雨,紛紛。(案發天氣及場景)

“上”?行!人斷魂。(殺人了)

問酒家:“處” 有?(歹徒酒後想縱慾)

遙指:杏花村。(酒家告訴方向)

就問你三個字:服不服!

[捂臉][捂臉][笑哭][笑哭][互粉][互粉][互粉][互粉][互粉]



晉歌歌


傳說,記住是傳說,別較真。慈禧讓一書法家寫扇面,書法家一時疏忽,把“黃河遠上白雲間”的間字寫漏了,慈禧看扇面時可就有些不高興。召書法家來問訊,書法家也非庸才,答曰:“這是我改的一闕小令,我念給您聽。”

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人才,罪免了吧。


木子云安


《清明》

清明時節雨,

紛紛路上行人,

——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

遙指杏花村。

《清明》是唐代文學家杜牧的詩作。此詩寫清明春雨中所見,色彩清淡,心境淒冷,歷來廣為傳誦。

第一句交代情景、環境、氣氛;沒有“紛紛”來形容雨,就不能襯托人物的心境。

第二句寫出了人物,顯示了人物的悽迷紛亂的心境;沒有“路上”這個地點就不能與前面的時間相互應,“三要素”上顯得不夠完整。

第三句提出瞭如何擺脫這種心境的辦法;沒有了“借問”,是原本的參與者,變成了一個旁觀者。即,一個人的想法或者思考。

第四句寫答話帶行動,是整篇的精彩所在。沒有“牧童”,缺少人物對話,減小了活動範圍。

全詩運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頂點放在最後的手法,餘韻邈然,耐人尋味。改了以後,情景,人物,事件,意境都是減分的。

再看第二種改法,喝酒改成了找人。這樣好不好呢?





一朵雲甜


清明時節雨紛紛—天氣不好,路上行人慾斷魂—心情不好。

借問酒家何處有—(酒癮發了,),牧童遙指杏花村(喝兩口去)。



沙漠王妃


不就是每句減倆字嗎?

清明雨紛紛,

行人慾斷魂,

酒家何處有,

遙指杏花村。

我還能每句減四個字~

清明雨,

人斷魂,

酒何有,

杏花村。

還聽嗎?減6個字~

雨,

人,

酒,

村。


0石門大少0


清明雨,行人魂,酒家有,杏花村。

這樣看也不錯

再來

雨,魂,酒,村。

看了上面的詩,下面也能理解!

但是和果一開始就,雨,魂,酒,村。

你能否理解

時間,人物,地點,只有一般全部描述清楚了,才會呈現在人們面前一幅畫!當然如果前面有鋪墊也可以省去些,否則會影響畫面感!


小學生的日記本


很多人在頭條談詩,但往往讓人看不下去。借這個機會,談談我對詩的看法,消口悶氣。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看得出來這是首七言絕句。但奇怪的是,“紛”在平水韻中並不押韻。“紛”是十二文韻,而“魂”和“村”是十三元韻,這在律詩中是少見的,興許是個錯誤也不一定。但對大文豪杜牧,實在不應該。(這應該是有什麼別的原因,我讀書少,望大神賜教)

除了“紛”有問題,全詩合轍,典型的平起首句在韻七言絕句: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別以為這不重要,古代科考劃重點的考題,否則國家也不會去編寫教材《平水韻》。詩無格律,何以成句?就象現在高考,文章跑題,還想得分?而杜牧26歲考上進士,格律深入他心,豈是亂寫來?

問題來了:如果去掉七絕的前兩字,按律也成仄起首句在韻五言絕句: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但是,如題減字減的並不是頭兩個字,這下就亂套了,它已經不是律詩。連詩都不是,何談意境?

現代好多人對詩的理解是:湊夠五、七個字,再湊四句或八句,後面一個字押韻就算數。老幹體就是典型,詩這麼容易寫,讓史上的詩人情何以堪吶?

要寫古詩,就按規矩來,否則別到處露怯。讀古詩叫唱讀,是要唱的,沒有格律就如音樂沒譜,那還叫歌嗎?那還叫詩嗎?

還沒完,先成其為詩,然後再談意境,這是最難的。如果這也能做得來,恭喜你,可以算詩人了。

近代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開篇即說“詩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隨心所欲誰都會,而當你“隨心所欲不逾矩”時,你是大師了。


山無言水無語


詩變詞,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並非原創,很久之前在一本書上看到的。


天津港進口車楊濤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雨紛紛,行人慾斷魂。

酒家何處有,童指杏花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