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每句减2字,有损原诗意境没?

诗海文踪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而驰誉天下,抒怀咏志,成就颇高。一首《清明》被视为千古佳作,千百年来,逢清明题诗,令众多文人不敢妄自下笔而与之匹敌。全诗仅四句28字,文辞也是浅显易懂,朴素无华。却意象鲜活,情景元素全然不缺。又将读者快速引入一个诗画的广阔境界中,令人无限遐思。

不曾想,杜牧的这一声吟作,其优美的艺术风格与思想价值,衍生出了人们对其喜爱有加的各种情怀抒发的方式:删减,变体,改词,成曲,用典,仿拟,甚至引发了商标争名。杜牧吟出了烟雨江南中迷离的春景与心境,也成就了流芳百世的“杏花村”。而安徽池州秀山门外的杏花村,因这首千古绝唱而名播青史,也成为其旅行服务的商标;山西汾阳的国酒始祖“杏花村”汾酒,不仅斩获着各种国内外金奖,更闪耀着中国酒文化与民族文化之光。

其实,这一切斐然的成就,皆来自此诗中的情景布局和精妙的意境。回顾全诗: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间的定位,环境渲染的前提氛围;时空相对,“路上”便是作者人物与情感寄托的一个空间载体;“借问”与“牧童”则突出了诗中情景的对象感与层次感。而“借问”,更是体现了作者要去摆脱这种纷乱凄迷心境的一种主动性和意向性。如删去“路上”“借问”与“牧童”等词,空间的转换、以及由大及小的层次与起承转合,便无处彰显;也失去了明晰鲜活的画面感。

删减之说,起源于基于诗歌鉴赏的一种变式理解,即通常所说,删减几字而保持大意不改。但诗歌之绝处,在于意境与美学色彩,而非仅叙事表达之意义所在。因此删减,在保留大意的同时,却意境全然消散。全诗的心境情感便无处聚焦,空有一种物象堆集之感。


Jumine乐铭文艺


每句改两字当然意境大变,不信请看:

清明,雨,纷纷。(案发天气及场景)

“上”?行!人断魂。(杀人了)

问酒家:“处” 有?(歹徒酒后想纵欲)

遥指:杏花村。(酒家告诉方向)

就问你三个字:服不服!

[捂脸][捂脸][笑哭][笑哭][互粉][互粉][互粉][互粉][互粉]



晋歌歌


传说,记住是传说,别较真。慈禧让一书法家写扇面,书法家一时疏忽,把“黄河远上白云间”的间字写漏了,慈禧看扇面时可就有些不高兴。召书法家来问讯,书法家也非庸才,答曰:“这是我改的一阙小令,我念给您听。”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人才,罪免了吧。


木子云安


《清明》

清明时节雨,

纷纷路上行人,

——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

遥指杏花村。

《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

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没有“纷纷”来形容雨,就不能衬托人物的心境。

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没有“路上”这个地点就不能与前面的时间相互应,“三要素”上显得不够完整。

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没有了“借问”,是原本的参与者,变成了一个旁观者。即,一个人的想法或者思考。

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没有“牧童”,缺少人物对话,减小了活动范围。

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改了以后,情景,人物,事件,意境都是减分的。

再看第二种改法,喝酒改成了找人。这样好不好呢?





一朵云甜


清明时节雨纷纷—天气不好,路上行人欲断魂—心情不好。

借问酒家何处有—(酒瘾发了,),牧童遥指杏花村(喝两口去)。



沙漠王妃


不就是每句减俩字吗?

清明雨纷纷,

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

遥指杏花村。

我还能每句减四个字~

清明雨,

人断魂,

酒何有,

杏花村。

还听吗?减6个字~

雨,

人,

酒,

村。


0石门大少0


清明雨,行人魂,酒家有,杏花村。

这样看也不错

再来

雨,魂,酒,村。

看了上面的诗,下面也能理解!

但是和果一开始就,雨,魂,酒,村。

你能否理解

时间,人物,地点,只有一般全部描述清楚了,才会呈现在人们面前一幅画!当然如果前面有铺垫也可以省去些,否则会影响画面感!


小学生的日记本


很多人在头条谈诗,但往往让人看不下去。借这个机会,谈谈我对诗的看法,消口闷气。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看得出来这是首七言绝句。但奇怪的是,“纷”在平水韵中并不押韵。“纷”是十二文韵,而“魂”和“村”是十三元韵,这在律诗中是少见的,兴许是个错误也不一定。但对大文豪杜牧,实在不应该。(这应该是有什么别的原因,我读书少,望大神赐教)

除了“纷”有问题,全诗合辙,典型的平起首句在韵七言绝句: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别以为这不重要,古代科考划重点的考题,否则国家也不会去编写教材《平水韵》。诗无格律,何以成句?就象现在高考,文章跑题,还想得分?而杜牧26岁考上进士,格律深入他心,岂是乱写来?

问题来了:如果去掉七绝的前两字,按律也成仄起首句在韵五言绝句: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但是,如题减字减的并不是头两个字,这下就乱套了,它已经不是律诗。连诗都不是,何谈意境?

现代好多人对诗的理解是:凑够五、七个字,再凑四句或八句,后面一个字押韵就算数。老干体就是典型,诗这么容易写,让史上的诗人情何以堪呐?

要写古诗,就按规矩来,否则别到处露怯。读古诗叫唱读,是要唱的,没有格律就如音乐没谱,那还叫歌吗?那还叫诗吗?

还没完,先成其为诗,然后再谈意境,这是最难的。如果这也能做得来,恭喜你,可以算诗人了。

近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开篇即说“诗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随心所欲谁都会,而当你“随心所欲不逾矩”时,你是大师了。


山无言水无语


诗变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并非原创,很久之前在一本书上看到的。


天津港进口车杨涛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童指杏花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