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援鄂醫療隊“完整”回家 四名“逆行者”講述前線的故事

浙江省援鄂醫療隊“完整”回家 四名“逆行者”講述前線的故事

3月26日下午,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浙江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第三十九場新聞發佈會。省衛生健康委負責人介紹有關情況,並和浙江援鄂醫療隊、援荊門醫療隊有關人員一起回答記者提問。

問:在一線,援鄂醫療隊遇到的困難是什麼?

浙江省援鄂第一批醫療隊醫療總組長、浙醫一院感染病科主任醫師喻成波:

從大年初一到3月22日回杭州,在武漢前線奮戰了58天,共收治病人近300人,治癒出院252人。

浙江省援鄂医疗队“完整”回家 四名“逆行者”讲述前线的故事

浙江省援鄂第一批醫療隊是緊急組建的,醫生來自各大醫院的感染、呼吸與危重症、ICU等相關科室。醫療隊組建了科室病區的架構,整建制接管武漢市四院的幾個病區。

“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來到武漢,沒有現成的經驗,需要自己去創造經驗以供後來的醫療隊來吸取教訓。”喻成波坦言,到達武漢後面臨的最大困難,是未知和恐懼。

最開始面對大量排隊住院的病人,危重症病人也較多,當時死亡人數也不少,隊裡有部分年輕的醫護人員並沒有這樣的經歷,難免有恐懼心理。隔離病房的病人同樣有恐懼的心理,除了日常診療疾病外,做好心理安慰一樣不可或缺,有時醫療隊還要照顧病人的生活。

當我們離開武漢時,醫務人員,病人的家屬,以及公安幹警,還有自發來的群眾,手持國旗,站到幾里路為我們送行,久久不肯離開。這一幕幕的感人的場面,我們終身難忘。

問:據我們瞭解此次支援武漢,浙江醫療隊沒有隊員感染,請問一下你們是怎麼做到的?

浙江省援鄂第二批醫療隊領隊、浙江醫院副院長宋柏杉:

打勝仗零感染,是我們這一階段經歷的目標,是我們在嚴格執行國家印發的一系列診療方案的同時,也是邊工作邊總結的結果。

浙江省援鄂医疗队“完整”回家 四名“逆行者”讲述前线的故事

在院感控制方面,我們的工作重點就是做好阻斷的屏障,做好工作場所和住地的管控。在隊員管理方面,我們嚴格設計院內感染控制專崗,關注防護品的質量關,做好管理辦法、制定具體的流程等等。

規定隊員外出上班時的外衣褲和鞋子不得帶入駐地房間,在武漢的工作我們也很簡單,就是從住地到醫院兩點一線,未經允許禁止外出,禁止隊員在駐地串門聚集,一日三餐均用餐盒,單獨用餐。

同時,也積極創造條件,在駐地酒店的一樓側門設計汙染區和緩衝區、清潔區、汙染區。

在天佑醫院的感控方面,我們的感控專職人員也積極介入,從門急診到隔離病區,從醫務人員上下班,標本的運送,患者外出檢查轉運等等環節,都進行了評估。

我們還樹立了日常的清潔消毒的流程,包括診療器械。

還有,出院患者的清潔消毒流程,包括醫療廢棄物,流程都嚴格把關,對醫院的工作區域,我們也實行了5s管理,全程跟進醫院的醫用,醫用廢物,汙水等重點環節,切實抓好了安全關。

問:浙江馳援荊門醫療隊救助情況如何?

浙江省援荊醫療隊駐荊門一院13樓ICU主任、浙大邵逸夫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周建倉:

根據國家救治新冠肺炎“一省包一市”的統一部署,浙江省共派出兩支醫療隊加一支疾控隊伍共170人支援荊門。第一批邵逸夫醫療隊2月12日到達後,根據要求改建成一個重症新冠病毒感染ICU病房,第二批台州醫療隊19日達到以後建立第二個ICU,總共45張床位。

浙江省援鄂医疗队“完整”回家 四名“逆行者”讲述前线的故事

這段時間以來,我們共收治重症、危重症新冠病毒感染患者57例,其中危重症36例。當地重症危重症患者例數由2月12日的111例,降低到3月25日2例,現在,荊門重症患者的病亡率上升趨勢已經得到有效控制,從湖北省第一位下降到了第5位,已累計23天無新增死亡病例。

針對病亡率高且攀升速度快、醫療救治分散、重症患者救治能力不足等問題,浙江省醫療隊一方面集中優勢救治重症患者,另一方面藉助疾控隊伍的優勢,建立新冠肺炎重症病例風險預警指標,同時通過建立協同作戰機制、制定多項管理制度及流程,與當地醫護人員“一家人、一盤棋、一條心”,使治療達到標準化和同質化水平。此外,嚴把院感控制規範,確保醫護人員零感染。

目前荊門情況越來越好了,這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問:荊門的疫情防控形勢已逐漸向好,請問浙江援荊門醫療隊現在主要是做哪些工作?除了救治工作外,還有為當地醫院提供其他幫助嗎?

浙江省援荊醫療隊駐荊門一院13樓ICU主任、浙大邵逸夫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周建倉:

目前,浙江醫療隊在荊門的重症救治工作已經完成,邵逸夫醫療隊和台州醫療隊兩支醫療隊伍主管的ICU都已經關艙了,目前我們在做一些收尾工作,疾控隊伍在開展復工復產指導、重點場所的消殺、發熱門診及密切接觸者監測、流行病學調查、核酸檢測,以及當地疾控能力培訓等。

除了參與救治工作外,這段時間,我們還從重症患者救治、ICU護理、呼吸治療等方面對當地醫院進行培訓,給當地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浙江隊”。

浙江重症護理支援隊承擔的主要任務是什麼?與平時工作有什麼不同嗎?你的感受如何?

浙江重症護理支援隊隊員 90後護士虞丹旎:

重症護理支援隊是一支特殊的隊伍。總共31人,30名是護士,來自全省縣區級醫院的重症監護室或有重症監護室工作經驗的,還有1人是省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浙江重症護理支援隊1月28日早上到達武漢,進駐武漢市肺科醫院重症監護室,連續工作了55天,累計管理床位20張,護理患者70人,其中危重症患者65人。

浙江重症護理支援隊剛到武漢時每天連續6個小時、不吃不喝在病房工作,休息時間也不確定。和普通病房不同,ICU的環境密閉,溫度維持在22-23℃,身穿厚厚的防護服高強度工作6個小時,我經常覺得身上的汗在防護服裡滾動。除了患者治療,浙江重症護理支援隊隊員還負責每3個小時的口腔護理,以及照顧患者生活、處理醫療垃圾等。

浙江重症護理支援隊的護理對象基本是危重症患者,大都沒有任何反應,需要人工肺(ECMO)等提供高級生命支持。所以日常工作有些壓抑。當患者能聽到隊員們說話並有反饋時,我常常會哭。雖然淚水會弄花護目鏡,但眼淚總是情不自禁地流出來。

隊裡有4名90後。之前大家都覺得90後還是孩子,直到經歷過這次疫情,我們才發現,我們可以挑起這個擔子,撐起一片天了!我們學到了很多危重症患者急救護理的工作經驗,我們變得更加堅強了,這次經歷是一輩子的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