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如果两个月公司没收入不进账会怎么样?怎么办?

小安说天下


线下实体店店主们在经历这次可能长达3,4个月的疫情大爆发时期,确实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房租租金,人员工资,市场萎缩等等!很多线下实体都在绞尽脑汁进行线上转移!

对于本人,从事体育教培行业,更是如此,面临巨大挑战!简单粗略估计,租金每个月损失100w,房东给予了2月份租金减半,2个月一共是150w,人员工资每人5000一个月,目前70人,2个月,一共是70w!合计220w!对于我们这样小型企业来说,压力依然很大!

虽然压力很大,但还是需要想尽一切办法维持下去!既然无法营业,那就必须做好老客户的维护工作!

怎么维护呢?

首先,教学总监安排教练拍教学视频,要求教练按照课程内容进行拍摄一些简单的动作分解和组合动作练习!市场部统一剪辑制作后,发送给每个客户家长,并要求家长在家叮嘱孩子每天完成打卡任务!当然,很多人会说,很多家长和孩子没那么自觉,是的!这就需要我们继续采取第二项内容,连续打卡7天的孩子,会有一份精美礼品!连续打卡15天的孩子和家长可以获取更大的礼物,连续打卡30天的孩子除了可以获取精美礼品以外,孩子还可以获得一个月的课程助学金!以此类推!

其次,家长发朋友圈孩子的打卡内容,并做品宣!给予我们转介绍客户!只要家长转介绍一个孩子报名,老客户和新客户都可以获得相应回报和最低报名价格!想尽一切办法继续增收!

目前,对于我们来说没有其他办法进行增收,只能做好客户维护工作!



运动自媒体人


我看到很多评论,对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不以为然。例如,有评论说:“企业停产一个月会死?这样的企业早就该倒闭了!”还有评论说:“企业这点风险都扛不住,只能说明老板无能!”看到这些论调,我实在不能忍,我想替那些处在危急中的中小企业大声疾呼:广大中小企业真的是到了危机的边缘。

的确。在正常市场环境下,企业停产一个月,不应该会出现危机。如果出现了,只能说其是经营不善。因为在正常条件下,整个社会的运转都很健康,物流和资金流都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而且整个产业链都很完善,受上下游传导的风险非常小。

但是在疫情之下,所有的市场主体都不是在正常运转的。所谓的”停产一个月“,从面上来看,是只有时间的概念,一个月之后企业只要开工就完了。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即使部分企业已经开工,仍然难以使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摆脱危机。

我们来打个简单的比方:一家整机企业A正常是由下游B和C两家企业的配套。现在A、B企业复工,但C在异地尚未能复工,这样A企业无法完成生产任务。A无法完成生产任务,销售款就没有回笼,就没办法给B企业付款,于是B企业现金流出现困难。什么时候大家都能恢复正常?就是得等C复工以后。——这就是所谓的“木桶效应”。所谓木桶效应,就是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放在这次事件影响的整个供应链中,什么时候恢复正常,就是取决于最晚复工的那家企业。

换句话说,那些复工的企业看上去只停了一个月,影响不大,但实际上,对其造成的影响绝不止一个月那么简单。可以肯定,那些复工的企业,一周之后就会面临部分原材料紧张的困境。——我举的例子供应链相对简单,那像手机这样需要大量复杂的配件的行业,需要很多家供应商配套,如果其中一个环节掉链子怎么办?如今物流不正常、员工到岗不正常、外贸出口不正常,这些配套要素都需要时间来恢复正常。所以说,停产一个月只是个时间的概念,真正要等到市场恢复正常运转,企业才能正常。而这个恢复正常的时间,最少需要三个月。

三个月是很多中小企业现金流的极限。三个月没有收入,但员工工资要发、贷款要还,房租要付、应付款要清,社保要交,那些没有充足现金储备的企业,当然是直接陷入倒闭的困境。别说是那些现金本身经营不善的企业,就算经营正常的小企业,也难以承受。比如,前文为大企业配套的小企业B会面临这样的困境:不供货吧,将分分钟被踢出供应商名录;供货吧,买原材料和发工资的钱哪里来?所以,”停一个月就会倒闭“的说法,绝不是危言耸听,这真的是现在中小企业面临的危局。



融合第一美食


如果你的公司两个月没有进帐,第一步公司会优化裁员,第二步降薪,第三步如果公司现金流没有了,也许就要解散了。

根据人社部的发文中指出“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指导企业参照国家关于停工、停产期间工资支付相关规定与职工协商,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按有关规定发放生活费”

直白一点就是2月的工资可以正常拿,至少是基本工资的部分,如果没有提供劳动服务,那么绩效部分是可以不予发放的。

如果疫情到3月还未结束,那么3月企业是可以按照当地的最低生活标准发放生活费的。

我们该怎么办?

1、保持同理心,理解企业

此时,只要是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采取的措施,我们要给予充分的理解,毕竟疫情什么时候过去,不得而知,企业运营也有自身的成本。

2、发挥效能

如果企业已经复工,用积极的心态去配合企业生产和工作规划。利用自己的技能来为公司带来效益。

3、自我提升

如果企业还没有复工,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沉下心来学习、总结,将自己的能力不断提升。

以上为个人观点,欢迎评论区给出你不同的见解[呲牙]



橙果说职场


目前的市场是整体都不能营业,所以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目前最主要的负担就是房租这一部分,因为无论怎么停止,出现任何问题,房租是不会改变的。这里就跟车租车是一个意思,每天一睁眼欠公司200元车份钱一个道理。目前最大的弊端就是无法开门营业,虽然房租是一次性已经付清了,但是如果转换为日付的话,真的就像流水一样。

这里还有工人的费用,虽然说工人的工资不是特别多,但是在没有营收的情况下,所有的支出哦都是在拿自己的腰包往外掏钱,这就可以想象所有的老板目前都在面临着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小规模企业还可以说员工非常少,还能坚持,像一般的中型,中小型就面临的问题已经很棘手了。

还有一个非常艰难的问题,即使现在市场打开了,一样会有一个寒冬期。并不能按往年一样,可以延续着有淡季旺季的说法。如果一旦开门以后生意并不理想,工人的工资还要按时付清,那可想压力有多大。而且疫情的到来也改变了很多人的消费观念,是不是还能像以前一样都是未知数。

望各行各业的老板顶住压力吧,虽然都很难,都很不容易。可是我相信度过了这个难关,好日子在后头!


物是人非L


喵宁和你一起话职场。疫情给不少公司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问题,没收入可能是不少公司的现状。但是该怎么办?还是需要先整理清楚公司的情况再做决定。


务必评估公司经营状况

疫情影响的不是个别企业,而是几乎所有行业所有企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负面影响。但首先务必评估整个公司的经营状况。

  1. 疫情前公司的经营状况是怎么样的?如果本身经营状况也不是很好,那么疫情只是加速恶化而已。如果本身经营状况很不错,那么疫情带来的只是短期困境而已。
  2. 公司的流动资金是否充裕?还能扛多久?如果流动资金不足,是否可以申请到合适的贷款?
  3. 公司最大的支出是什么?能不能优化或减少支出?
只有彻底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才能做出合适的应对方案。所以一定要分析现状。


短期困境的解决之道:增资,增收,减支

如果整个公司和行业前景都是不错了,公司只是遇到疫情短期没有收入。那么需要考虑的是增资、增收、减支这3个方向。

  • 增资:增加现金流

此种解决方案的代表企业,就是最近在媒体各种哭惨的西贝筱面村。公司整体经营状况良好,疫情结束后也能快速恢复,只是短暂受疫情影响了资金链。

他们需要的只是补充流动资金,所以快速获得贷款是最适合他们的。

  • 增收:开发新的销售渠道和产品线

这类型公司的整体情况可,业务在疫情期间也是可以开展,只是需要渠道和平台。

例如餐饮企业大力开发外卖,卖菜等。也有我所在保险业这种,将线下营销转型成线上模式,调整产品结构的。

也有快速转开新产品线的,比如酒业改做酒精,还有今天特别耸动的消息某豆制品厂家临时改做口罩。

  • 减支:降薪、裁员

这个方案确实不是上策,伤的是团队,但是如果别无他法,也是可以采用的。但是需要符合相关法律的要求。

例如:降薪或者降低福利待遇,需要取得员工同意;裁员,需要按劳动法进行赔偿。

当然,需要提醒企业主,降薪降福利只是一时方案,待企业状况好转后,还是建议给予相关员工一定补偿。

长期困境:及时止损才是正确选择

如果公司情况真的不乐观,理智且体面地及时止损才是正确选择。例如最近新闻中兄弟连和K歌之王都是借着疫情,体面地结束。

如果企业的困境不是疫情带来的,本身就是深陷亏损,无法脱离。此时及时终止清算才是正确选择,但需要处理员工和客户善后工作。


由于是特殊时期,请企业主务必做好经营状况评估,才能做出正确决定。不到万不得已,真的不建议采用降薪和裁员的方式,一旦团队人心散了,就很难挽回了。


喵宁葭郢


目前的市场是整体都不能营业,所以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目前最主要的负担就是房租这一部分,因为无论怎么停止,出现任何问题,房租是不会改变的。这里就跟车租车是一个意思,每天一睁眼欠公司200元车份钱一个道理。目前最大的弊端就是无法开门营业,虽然房租是一次性已经付清了,但是如果转换为日付的话,真的就像流水一样。

这里还有工人的费用,虽然说工人的工资不是特别多,但是在没有营收的情况下,所有的支出哦都是在拿自己的腰包往外掏钱,这就可以想象所有的老板目前都在面临着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小规模企业还可以说员工非常少,还能坚持,像一般的中型,中小型就面临的问题已经很棘手了。

还有一个非常艰难的问题,即使现在市场打开了,一样会有一个寒冬期。并不能按往年一样,可以延续着有淡季旺季的说法。如果一旦开门以后生意并不理想,工人的工资还要按时付清,那可想压力有多大。而且疫情的到来也改变了很多人的消费观念,是不是还能像以前一样都是未知数。

望各行各业的老板顶住压力吧,虽然都很难,都很不容易。可是我相信度过了这个难关,好日子在后头!


风语7899


我们公司是大型连锁的健身房,自从年前关门到现在快2个月了,一个公司没有入账来源根本就不会发工资或者延后再发最悲催的还有可能直接倒闭。但是我们公司再前一段时间已经发了通知基本工资延后和公司一起度过难关,我想只要是个正常人肯定都能理解的。既然我们自己没有了收入来源不能就这样坐着积极开发自己的副业,比如炒股啊,比如公司给了我们做副业平台卖健身器材什么的。总之疫情没办法只能解决眼下的困难,加油宁波!加油威迪斯健身!


优品砀山


我们公司是大型连锁的健身房,自从年前关门到现在快2个月了,一个公司没有入账来源根本就不会发工资或者延后再发最悲催的还有可能直接倒闭。但是我们公司再前一段时间已经发了通知基本工资延后和公司一起度过难关,我想只要是个正常人肯定都能理解的。既然我们自己没有了收入来源不能就这样坐着积极开发自己的副业,比如炒股啊,比如公司给了我们做副业平台卖健身器材什么的。总之疫情没办法只能解决眼下的困难,加油宁波!加油威迪斯健身!


邓舟舟


很高兴回答!

由于疫情的原因,导致不少行业都进入了停摆的局面。企业延迟复工,不少行业暂停营业。不少人每天只能呆在家里,哪也不能去。对于不少自己开店的人群来说,这时候就意味着没有收入来源。对此有人好奇,如果连续2个月都没有收入来源的话,会对我们造成什么影响呢?

这一影响根据对于不同人群来说,出现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能够有着一定积蓄的,相对来说生活还是不用担心的。虽然这笔资金不会太高,不过想要维持二个月的生活开支还是足以支撑的。

也就是说这类人群二个月没有收入来源问题并不大,但是换成其他人群就不同了。有些人不要说二个月,就算一个月没有收入来源,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至于会产生什么影响,主要看大家被动收入和实际开支。

有些人平时不喜欢存款,但是开支又比较大,这样的话没有收入来源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对此不少网友戏称:这类人群恐怕“要哭了”。近些年来居民债务水平不断攀升,其中包括房贷、车贷以及生活等方面的开支,这些债务在年轻群体中尤为明显。不少90后喜欢使用信用卡提前消费,每个月需要偿还的金额还是不容小觑的。

可以说不少90后都是“月光族”,总是用这个月的钱偿还上个月的债务。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旦有一个月没有收入来源,大笔债务无法偿还,会导致他们负债越来越高,这样自身压力也会不断增大。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人群,那就是既没有积蓄也没有负债的人群。虽然这段时间不一定会有收入,不过产生的影响也是比较小的。首先现在每天不需要出门,我们也没有花钱的地方,一家人在家里就可以自给自足,养活自己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从整体来看的话,除了那些本身有着高额债务的人会出现较大的影响,其他人群受到的影响是比较有限的。不过上面所说的都只是针对个人,如果是企业,连续二个月没有收入来源的话,产生的打击还是比较大的。

因为企业每天租金、员工工资、水电费都是开销,即使延迟复工这些开销也不容忽视。对于那些大型企业来说,就更是如此了。一天不复工,损失的金额能够达到几十万甚至百万之多。假如连续二个月都没有收入来源的话,估计很多中小型企业是“扛不住”的。


猪猪猪猪二哥


这些天想的都是这个问题,如果三个月啥也不干,能有多少人挺不过去?我自己是一个小城市的小加工商,疫情来临,响应国家号召,不给国家添乱,从年前到现在在家闲着,可是贷款、房贷、车贷、信用卡没闲着,第一个月还行,凑一凑,找一找,紧一紧,都还上不,平稳度过!第二个月就没有那么简单了,东拼西凑,最后又从手机贷了一部分,终于都还上了!第三个月还没到,心里已经颤抖的不行不行了,再不复工,再不挣钱,我真的不知道这次怎么过关了?这就是我真实的感受,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有同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