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宋朝历史之四:统一南方

赵匡胤在解决内部问题以后,开始了统一大业。北宋建立之初,实际领土很小,周边割据政权和独立势力众多,北方有宿敌北汉和强大的辽国,西北还有党项。南方形势更是复杂,不仅有五代十国中的后蜀、南汉、南唐和吴越诸国,还有一些独立势力存在,较有实力的是湖南地区的武平节度使周行逢和福建东南地区的清源节度使陈洪进,好在南方政权实力都较弱,对北宋威胁不大。

【连载】宋朝历史之四:统一南方

五代十国形势图

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一夜,天降大雪,赵匡胤和弟弟赵光义来到赵普家,对赵普说:“我睡不着,周边都是别人势力。”

赵普:“现在正是统一天下的时机,您有什么打算?”

赵匡胤说:“欲收太原。”(即北汉)

赵普沉默了一会儿回答:“即使能一举拿下北汉,北面的辽国实力强大,边患问题将会直接面临我们头上,不如留着它,先扫平南方诸国,北汉弹丸之地怎能逃脱。”

上述就是著名的“雪夜访赵普”故事,北宋由此定下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基本战略。对于这一战略历来众说纷纭,很多人认为北宋错过了统一北方的大好时机,其实北宋当时并不是没有想过先拿下北汉,并且采取过攻势,只不过以失败告终,这些后文再详细讲述,先来看南方形势。

合并荆湘

赵匡胤计划的第一步就是南方的两个小势力,荆南节度使高继冲和武平节度使周行逢,这两股势力正逢内乱,武平节度使周行逢病逝,属下张文表叛乱。北宋以慕容延钊为主将,从荆南借道讨伐张文表,两股势力均未做出有效抵抗便被宋军拿下,荆南三州十七县,湖南十四州六十六县都被纳入北宋版图,赵匡胤首战告捷。当然这只是个序幕,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讨伐后蜀

北宋平定荆湘之后,感到威胁最大的是后蜀,北宋几乎对后蜀形成了水陆两面的半包围之势,后蜀当时的君主是孟昶,虽然昏庸但并不想束手就擒,打算联络北方的北汉一起夹击北宋,结果使者却把密信送给了赵匡胤,赵匡胤正苦于出师无名,这下当然不客气,直接挥师南进,以王全斌为主帅从陕西南下,刘廷让和曹彬从东路湖北沿长江西上,两路进攻后蜀。

孟昶以王昭远为主帅领兵抵抗,王昭远这人很有意思,掌管大军后飘飘然,大言不惭地说有这兵力不要说防守,取中原都易如反掌,还拿诸葛亮自比,结果一触即溃,连败三阵,直接吓得瘫痪在床,北宋大将王全斌无往不利,将王昭远活捉。

刘廷让和曹彬的东路军沿江北上,直逼成都,孟昶听说王昭远战败,命令太子迎战,太子根本不是打仗的料,带着侍妾每日嬉戏,不战自溃。孟昶无奈只能投降,感慨道:“养兵四十年,却无人向东发一箭。”后蜀遂亡,国祚32年。

【连载】宋朝历史之四:统一南方

孟昶

攻后蜀的过程并不艰难,棘手的事情出现在后蜀投降之后,主将王全斌居功自傲,纵容部下大肆烧杀抢掠,曹彬屡劝不听,激起了蜀地人们的强烈不满,此后纷纷起兵反抗,赵匡胤把王全斌撤职也没能平息众怒,这件问题困扰北宋很久,直到后来治蜀能臣张咏到蜀地以后才得到解决。

攻取南汉

在攻南汉之前,赵匡胤有过尝试恢复北方的举动,但进展并不顺利,为了梳理得更清楚,这点等下一章再和辽国问题一起讲。

南汉面积不大,却是统治最黑暗的一个。严刑峻法让百姓苦不堪言,其刑罚惨无人道,并且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北宋的讨伐被当时看做大义之举,南汉内部主张投降的官员不在少数,却被国主刘鋹处死。

赵匡胤以拯救南汉百姓为名,以大将潘美为帅进行讨伐,潘美一路奏凯歌,连战连捷,很快占领了广西北部几个重镇,刘鋹广征船只准备逃命,却被手下把船开走,刘鋹做困兽之斗,于广州城外编竹木为栅试图抵挡宋军,潘美采用火攻,天黑时直袭敌营,风借火势烧得南汉军队落荒而逃,刘鋹想去海岛避难,潘美攻势甚急,刘鋹被迫投降,南汉遂定,国祚54年。

【连载】宋朝历史之四:统一南方

潘美

刘鋹投降以后赵匡胤并未给他难堪,以礼相待并赐酒,刘鋹想起自己经常用毒酒毒杀部下,战战兢兢不敢喝,赵匡胤大笑,自己举杯饮完,刘鋹惭愧不已。

征讨南唐

南唐是南方势力最大的一个政权,但是和后蜀南汉不同,从北宋建立以后就一直想搞好关系,多次纳贡甚至打算取消国号以维持割据势力,赵匡胤当然不准,但是此时北宋军队接连几次大战正处于修整期,而且师出无名,便让南唐后主入朝觐见,后主就是大名鼎鼎的词人李煜,李煜托病推辞,赵匡胤先是让卢多逊以重整天下地图为名向李煜索要江南地图,李煜不敢拒绝,把地图副本交给卢多逊。

赵匡胤一切准备妥当,便准备进攻,以曹彬为主将,潘美为都监,大军行进之前,赵匡胤为了避免重蹈后蜀的覆辙,专门将自己的佩剑赐予曹彬,下令城破之时不得杀戮,有违抗者皆斩,全军悚然。


这时候北宋朝廷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宰相赵普被卢多逊揭发贪污受贿,经调查属实,赵匡胤大怒将赵普罢官外放为节度使,其时节度使已是虚名,以卢多逊为主组建了一套新的官员班底。

李煜的才学在历代皇帝之中属于佼佼者,其词更是流传千古,可惜当皇帝实在不是块料,赵匡胤南下之时李煜并没有做好准备。但是一个难题摆在了赵匡胤面前。

南唐后主不够英明,国力虽然还可以但也不是北宋对手,不过南唐有个天然的优势,那就是长江之险,赵匡胤正在为这事发愁的时候,一个人主动来投,彻底解决了这个难题。

这个人叫樊若水,身负奇才。本来是南唐人,因为在南唐得不到重用而怀恨在心,在赵匡胤大军行进之际献上奇策,他早已对长江水域宽度等了如指掌,建议赵匡胤用船只搭建浮桥,赵匡胤大喜过望,派人照办,大军由此顺流而下,曹彬潘美借助浮桥囤兵十万,势不可挡,吴越国也和北宋联合夹击南唐,南唐形势危在旦夕。

李煜大惊,来不及抵抗,惶恐之下派徐铉出使宋朝请求退兵。徐铉这人有三寸不烂之舌,从天时到人和到国家大义与赵匡胤据理力争,强调赵匡胤师出无名,赵匡胤理屈词穷,一怒一下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名言: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没有理由,就是要消灭你,徐铉默然无语,一场灭国之战在所难免。

李煜想做最后的努力,调集军队前来支援。曹彬在浮桥附近竖起长木以为伏兵,南唐救援部队看到后惊疑不敢前进,北宋军队水陆并进,南唐救援部队想用火攻却被风势所刮反而烧得自己溃不成军。

【连载】宋朝历史之四:统一南方

曹彬

南唐失去了最后的希望,曹彬破城之前下令不能妄杀一人,然后开始总攻。全军得令打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投降,南唐遂灭,国祚39年。

这可以说是北宋南征的最后一战,其他吴越国和陈洪进等势力都先后称臣,北宋基本完成了对南方的统一,接下来即将开始的,是困扰已久的北方问题。

【连载】宋朝历史之四:统一南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