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線

當我們初為人母,都會有一個滿懷憧憬孩子長大的過程,能擁有一個聰明可愛活潑的孩子是每一個做父母的心聲,可是,當孩子慢慢長大,我們漸漸地會失去耐心,因為,做一個園丁真的很辛苦,就像花要定期澆水,雨天要搬回家,晴天怕太陽大,要照顧得無微不至,才會有好的結果。

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線


如果上天給你一個孩子,請記住,就如某位名人說過的那樣,你的孩子並非是你的孩子,他只是藉助你的身體來到這個世界上,你不能將自己的意願,想法強行加給孩子。

作為父母,我們一定會遇到很多的困難,而要逾越這些困難,達到幸福的境界,我們的目標和出發點始終不能變,就是將孩子培養成優秀的人。擁有健康的體魄,擁有智慧的大腦,還要有靈巧的雙手。

01

對於孩子的培養,我們首先要解決的是時間問題,有很多人因為工作的原因,將孩子交給老一輩人帶,要知道,隔代教育對於孩子的成長總是有缺憾的,無論是語言發展,還是肢體運動能力等方面,所以,要想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首先是父母捨得花時間,父母在理念上要明白一件事情。在孩子身上的投入將來的回報是驚人的。

02

其次,我們要關注孩子的身體,老一輩教育家朱光潛說過,一個優秀的人前提是要有一個“運動員的體魄”,健康的身體是健康心智的前提,否則,自己的小病小災影響心情,也會影響周圍人的心情。作為父母,除了在飲食上給與均衡的營養外,還要帶孩子運動,疫情期間,雖然不能外出,我們看到很多家長也能堅持帶孩子運動,室內跳繩,室內體操等等。平時更要加強鍛鍊。

03

聰慧的大腦需要不斷的訓練,培養孩子的想象力、記憶力、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帶孩子去大自然中實踐,讓孩子去解決實際問題,著名的家庭教育家“蔡笑晚先生”之所以能將六個孩子培養成六個博士,一個碩士,靠的就是陪伴和各種有效的訓練,如在蔡家,只要孩子去過那個地方一次,第二次再去必定是孩子帶隊,而不會讓父母領著去。


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線


想起讀過的一首詩---《牽著蝸牛去散步》,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項慢的工程,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培養一個優秀的人,在於父母的規劃,而在此期間,父母也需要不斷的學習,沒有人天生就會做父母,只要通過不斷地學習,不斷的犧牲自己的業餘時間,在孩子人生成長的最初二十年裡,需要我們去付出,去感悟。

沒有哪一個孩子是隨隨便便成為優秀的人的,這期間,離不開家庭的培養,沒有什麼比培養一個優秀的人才更值得慶幸的事了,那是整個家族的榮耀,值得父母傾其所有去用心栽培。

每一位父母都是偉大的,養一個孩子就意味著犧牲,為了孩子,付出我們人生中寶貴的時光,但是這種付出,走過來看,非常值得。

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