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帕特里克辭世20週年,“生命之詩”依然在迴響。

帕特里克·懷特的已經辭世整20年,但他的“生命之詩”依然在迴響。

2020年3月,

為紀念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帕特里克·懷特

去世20週年,

其長篇小說代表作

《人樹》

《風暴眼》

《樹葉裙》

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

在新的世紀,懷特三部重要代表作的聯袂推出,正在向讀者發出新的閱讀邀請。

帕特里克·懷特的已經辭世整20年,但他的“生命之詩”依然在迴響。

諾獎得主帕特里克辭世20週年,“生命之詩”依然在迴響。

(帕特里克·懷特生活照,出版方供圖)

帕特里克·懷特是一位文學奇才,也是一個文壇怪咖。

帕特里克·懷特投入畢生精力寫就的這些作品,對許多作家、藝術家產生過巨大的影響。

他的作品是神秘主義、象徵主義和意識流的集大成者,善於在意識流和敘事之間自由轉換,懷特被認為是與喬伊斯、勞倫斯等齊名的現代主義文學巨匠。

他善於探索人的精神世界,在社會的荒原中尋找生命的終極意義,他的長篇小說《人樹》更是被譽為“澳大利亞的《創世紀》”。

1973年,帕特里克·懷特因“以融會了史詩風格和心理描寫的敘事藝術,將一座新大陸引入文學地圖”,而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

懷特一直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英語作家之一,然其作品在經歷過上世紀90年代的翻譯熱潮之後,至今已十多年近乎絕版。

記者獲悉,此次經過全新編輯和校訂,《人樹》《風暴眼》《樹葉裙》三部鉅著率先推出。

之後還將陸續推出帕特里克·懷特的《探險家沃斯》《乘戰車的人》等代表作。希望將這位澳大利亞的文學巨擘再次帶回大眾讀者和英語文學愛好者的眼前。

  

諾獎得主帕特里克辭世20週年,“生命之詩”依然在迴響。

(新書實拍圖,廣州日報吳波攝)

書名:《人樹》

帕特里克·懷特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被譽為“澳大利亞的創世紀”。小說通過對帕克一家兩代人生活的細緻描摹,展現了澳大利亞拓荒者的生存狀態和精神面貌,並對人性、人際關係進行了深刻的探討。

 

諾獎得主帕特里克辭世20週年,“生命之詩”依然在迴響。


書名:《風暴眼》

譯者:朱炯強 徐人望 姚暨榮 任明耀

《風暴眼》是帕特里克·懷特的長篇小說代表作,奠定了他文學巨匠的地位。小說以亨特太太生命垂危到下葬這一時段內的活動為故事框架,通過她的內心獨白和自由聯想,既敘述了她享樂放蕩而又充滿不幸的一生。

諾獎得主帕特里克辭世20週年,“生命之詩”依然在迴響。


書名:《樹葉裙》

《樹葉裙》是一部以女性為視角所展開的講述女性獨立與冒險的長篇小說。

一艘從澳大利亞開往英格蘭的帆船不幸觸礁。乘客艾倫和她的丈夫倖免於難,漂流至與文明世界隔絕的孤島。丈夫奧斯汀在與本地土著的紛爭中喪生,艾倫則淪為土著部落的奴隸。

她歷經攀樹捕鼠、與狗爭食,甚至生啖人肉,被迫適應野蠻的生活。最終在與白人逃犯展開了一場“亞當與夏娃”式的逃亡後,艾倫迎來了迴歸文明世界的曙光,然而身處野蠻與文明岔路口的她不知自己是否做好了準備……

諾獎得主帕特里克辭世20週年,“生命之詩”依然在迴響。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