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植物原料現狀及發展趨勢

一、化妝品功效植物原料發展現狀

1.植物原料種質資源與質量控制現狀

我國疆域遼闊,河流縱橫,湖泊眾多,氣候多樣,自然地理條件複雜,為生物及其生態系統類型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形成了豐富的野生動植物區系,是世界上野生植物資源最眾多、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我國約有30000多種植物,僅次於世界植物最豐富的馬來西亞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植物資源都能用於化妝品當中,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2014年6月30日公佈了8783種已使用化妝品原料,其中植物原料佔2000多種。從數據來看,植物原料在使用原料中佔比較高,但已使用於化妝品的植物原料相對於總量來說還偏少,我國的豐富植物資源有待進一步開發利用。目前,市場上植物原料品種混亂、品質良莠不齊,原因之一是植物原料本身存在地域性差異,“道地藥材”與“非道地藥材”質量往往差異性較大,主要是由於不同地域的種植環境差異性較大,而最適合該藥材生長的地域往往更地道;原因之二是個別商家的利益最大化,以假充真,以劣充好。因此,化妝品植物原料的質量控制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管理部門需完善植物資源的質量監督管理體系;另一方面,作為化妝品植物原料的生產廠家應該建立原料產地篩選體系。儘管“道地藥材”能一定程度反映該地域藥材的優越性,但仍需根據理化指標和功效指標進一步驗證。關於原料產地的篩選,首先可根據文獻報道待定幾個較優產地,對主要化學成分、農殘、重金屬等理化指標進行測定,而應用於化妝品中更為重要的是其功效指標,可根據其清除自由基、抑制酪氨酸酶等效果來進一步判定。因此,並非所有“道地藥材”都是用於化妝品的最佳選擇,需根據結果綜合考慮。植物原料種質資源既是基礎,又是重中之重,完善植物原料的質量控制是化妝品的安全與功效保障,也是整個化妝品產業鏈發展的基礎保障。

化妝品植物原料現狀及發展趨勢

2.植物原料提取製備與提取物質量控制現狀

目前,植物原料以固體、粉末、液體、凝膠等多種形式作為化妝品添加劑,其中以液體提取物居多,主要是製備工藝相比固體粉末簡單,而且方便後續添加到化妝品配方中。提取物多以粗提物為主,主要出於在功效性和成本之間的均衡考慮,粗提物性價比可達最高。粗提物製備一般根據植物的活性成分的極性區域選擇合適的溶劑,植物中極性大的活性成分居多時一般選擇水提法,極性小的成分居多一般選擇乙醇或油提法。而乙醇提取物有時需要用丙二醇、丁二醇、甘油等化妝品常用滋潤劑來複溶提取物。化妝品用植物提取物需從安全性、功效性以及穩定性等多方面實現提取物的質量控制。安全性是提取物最基本的保障,需嚴格評價其毒理、刺激性、致敏性、光毒性等安全指標,安全性是功效性的必要條件,只有在安全的條件下才有考慮其功效性的必要性。而功效性是植物提取物應用於化妝品的必要條件。穩定性方面,一直是植物提取物最大的問題,主要是指提取物pH值變化、色澤不穩定、出現沉澱等現象,其主要原因是由於粗提物成分的複雜性。某些著名品牌的植物提取物也會出現少量沉澱,廠家也指出均屬正常現象,使用前搖勻即可使用。事實上,沉澱並不一定影響其功效性。為了提高植物提取物的穩定性,可採取深度過濾、加入穩定劑等手段。

化妝品植物原料現狀及發展趨勢

3.化妝品植物原料市場現狀

(1)植物原料成主流趨勢 植物原料在化妝品中的使用歷史十分悠久,化妝品行業中宣稱的植物概念並不是一個新生的事物,這一理念已經被“炒”了很多年。據調查,世界範圍內含有植物概念的產品一直頗受歡迎,亞太市場是含植物概念宣稱的產品最大的地區,雖然近年含植物宣稱的產品佔比有略微下降,但競爭仍然激烈,歐洲、美國等區域植物概念的產品一直佔據總市場份額的1/3左右,比例十分穩定。而中國市場植物概念的產品勢頭強勁,在個人護理用品和化妝品中含有植物宣稱的產品佔比達到60%,且仍然呈現上升趨勢,整體水平要明顯高於世界其他地區。


從消費角度來看,中國在2014年全球五大面部護膚消費市場以127.91億美元成為最大的消費國,接著是日本、韓國、美國以及法國。而2014年植物類產品以64%的消費佔比成為消費者使用最多的產品類型。其主要原因歸因於在中高端和低端面部護膚品中植物宣稱比例均較高,由此也覆蓋了不同消費水平的消費人群。據統計(見圖1-1),2011年到2014年中高端面部護膚品中3/4的產品含有植物宣稱,且這個趨勢一直比較穩定;2011年到2013年,低端產品中含有植物宣稱的產品也逐步上升;到2014年,低端產品和高端護膚產品中含有植物宣稱的產品比例已經大致相同。

化妝品植物原料現狀及發展趨勢

1-1:中高端和低端面部護膚品中含有植物宣稱比例

(2)化妝品中常用植物原料現狀 植物概念雖然十分火熱,但也並非所有植物原料都能成為消費者所喜愛。據Mintel最新國內數據統計(見表1-1),綠茶成分因其清淡、溫和的特性一直受到大眾的歡迎,數據顯示綠茶提取物在含有植物宣稱的化妝品中使用佔比最高,且呈現上升趨勢。另外,海藻提取物中的新寵海藻成分能夠給人一種海洋的即視感,這使其成為植物護膚品中的新秀。

:1-1:2011~2014年9月中國市場面部護膚品十大植物成分

化妝品植物原料現狀及發展趨勢

在世界範圍內,綠茶、蘆薈和甘草在護膚品中使用頻率最高,其中綠茶成分一直高居榜首,這和中國市場的情況完全相同。近年,薰衣草精油、迷迭香提取物等也在呈現增長的趨勢(1-2)

:1-2:2011~2014年9月全球市場面部護膚品十大植物成分

化妝品植物原料現狀及發展趨勢

綜合中國市場和世界市場中草本原料的使用情況,可以發現綠茶一直處於植物原料的主流地位。但在世界市場中,一些花卉的提取物會比較走俏,而中國市場內則獨愛草類提取物。

(3)化妝品植物原料功效宣稱現狀 Mintel最新數據(1-3)表明保溼、滋潤是眾多美容產品宣稱的核心功效,且佔有絕對的優勢地位,超過一半的植物護膚品都宣稱具有滋潤、保溼作用,這比較符合亞洲消費者對護膚品的需求。相對而言,提亮、煥彩在歐洲、北美等市場使用得比較多,而在亞洲地區,這一功能會被直接轉述為美白,這也是當前所有護膚品中最熱門的功效宣稱之一。

1-3:2011~2014年9月全球含有植物宣稱的產品中功效宣稱的佔比分佈

化妝品植物原料現狀及發展趨勢

(4)化妝品植物原料尚需注意的問題 儘管植物原料越來越受到化妝品配方師和消費者青睞,但是化妝品植物原料的應用現狀仍存在不少問題:第一,違背法規相關禁用語的要求;第二,認為越天然越安全,忽視安全性問題;第三,不夠重視植物原料的增效手段。

二、中醫藥理論與技術在化妝品植物原料中的應用

1.氣血理論


氣血是中醫對飲食和氧氣在臟腑協同作用下生成的對人體有濡養作用和溫煦、激發、防禦作用的“精微物質”及其功能的一種定義。氣血既是人體生長髮育的物質基礎,也是保持健康美容的物質基礎,氣血化生以後,藉助遍佈全身的經絡系統上榮皮毛,氣血上榮是中醫美容的基礎。並且氣血微循環與祛斑美白、抗衰老存在一定的關係,因此在植物原料開發時應當重視行氣活血類中藥在化妝品中的應用,目前已有不少補氣活血類中藥如黃芪、當歸、紅花等用於化妝品中,並宣稱能改善皮膚血液微循環的概念。當然,法規明確規定化妝品中禁止使用“活血”等與血相關的醫用術語,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科學研究與最後的功效宣稱並不衝突。

2.陰陽理論

天地之理,以陰陽兩儀化生萬物;肌膚之道,以陰陽二氣平衡本元。陰陽失衡,就會引致很多的肌膚問題,所以只有陰陽平衡,注重調理,才能鞏固肌膚之本。結合氣血理論,可同時將兩者運用於化妝品植物原料。日屬陽,以活氣血中藥作為化妝品植物添加劑可提高皮膚血液微循環,提高皮膚新陳代謝,煥發肌膚活力;夜屬陰,以養氣血中藥作為化妝品植物添加劑可調理皮膚氣血,為肌膚注入養分,修復肌膚日間所造成的損傷。“日活夜養”深刻闡述了陰陽學說所蘊含豐富的哲學意蘊,並提煉出了陰陽學說的核心思想——平衡。3.五行理論


3.五行理論

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五行學說用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來說明時間萬物的起源和多樣性的統一。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現象都可按照木、火、土、金、水的性質和特點歸納為五個系統。自然界各種事物和現象的發展變化,都是這五種物質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的結果。天地萬物的運動秩序都要受五行生剋制化法則的統一支配。

著名化妝品品牌百雀羚率先在國內將五行理論應用於化妝品中,這一創新也得到了消費者的一致認可。百雀羚的五行草本系列提出了“五行草本”的產品原料,並融入了“五行能量元”的產品精髓,將五行平衡相生相輔的理念與現代護膚完美結合,開創了護膚新紀元。

五行理論作為一種哲學思想,通過它的相生相剋,與自然界及人體存在一定的關係(其中五行與自然界的關係見表1-4)。筆者認為以五行理論為基礎尚可開發一系列創新型化妝品,比如開發季節型的護膚品為例,可將五行與五季、五色結合起來。春屬木,一年護膚之際在於春,五色中對應“青”,可選擇綠茶提取物作為化妝品添加劑,其主要功效成分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GCG)能賦予化妝品延緩光老化、美白、祛痘、收斂、保溼等多重功效。夏屬火,應該選擇美白防曬型植物提取物,五色中對應“赤”,結合五行與五季、五色可選擇具有美白防曬功效的紅景天提取物作為化妝品添加劑。長夏屬土,此時天氣炎熱而多溼,體內溼熱會造成皮膚油膩而產生痤瘡,五色中對應“黃”,結合五行與五季、五色可選擇具有控油祛痘功效的黃芩提取物作為化妝品添加劑。秋屬金,此時天氣燥,五色中對應“白”,選擇“潤”藥,結合五行與五季、五色可選擇具有補水保溼功效的銀耳提取物作為化妝品添加劑。冬屬水,天氣寒冷代謝水平低,選擇滋陰系列的藥材,再者五色中對應“黑”,結合五行與五季、五色可選擇具有滋陰功效的女貞子提取物作為化妝品添加劑。

1-4:五行與自然界的關係

化妝品植物原料現狀及發展趨勢

4.“君臣佐使”組方理論

“君臣佐使”組方理論為中醫方劑學界公認的組方原則,傳承並應用至今。對於化妝品外用美容中藥方劑而言,結合皮膚特性有下列的“君臣佐使”的科學配伍思想。君藥即對處方的主證或主病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它體現了處方的主攻方向,其力居方中之首,是方劑組成中不可缺少的藥物。化妝品中的君藥是指起到美白、抗衰老和保溼等功效,即起到主要作用的中藥。如桑白皮、當歸、烏梅、桂皮、蔓荊子、山茱萸、夏枯草和白頭翁等中草藥可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美白肌膚。甘草因抗自由基而起到美白作用。益母草葉具有活血作用,可增加面部的血液循環,具有祛斑美白功效。具有這些功效的中草藥可做訴求美白處方中的君藥。

臣藥指輔助君藥治療主證,或主要治療兼證的藥物。化妝品中的臣藥是指輔助君藥達到相應的效果,即促進透皮吸收的藥物,使藥達病所。如果沒有透皮吸收,再好的物質也達不到預期效果。透皮吸收的中藥有很多,歸納為辛涼解表類如薄荷;芳香類如小豆蔻;溫裡類如肉桂、丁香;活血化瘀類如當歸、川芎;此外,還有依據皮脂膜的特性選擇脂溶性的中藥成分如桉葉油等。

佐藥指配合君臣藥治療兼證,或抑制君臣藥的毒性,或起反佐作用的藥物。針對不同的問題肌膚,抗敏、止癢、刺激和脫屑等兼證需要佐以相應的中藥,如牡丹皮、金盞花和龍葵具有天然抗過敏和抗菌等作用,外用可抗過敏和止痛。仙人掌可以舒緩受到刺激的皮膚細胞。黃芩對全身性過敏、被動性皮膚過敏亦顯示很強的抑制活性,其抗被動性皮膚過敏的機理是具有強烈的抗組胺和乙酰膽鹼的作用。杏仁可抗過敏、抗刺激。金縷梅具有消炎、舒緩作用。枳實可抗過敏並具有祛斑美白、防曬和抗菌殺菌作用。依據不同的訴求應選擇具有不同功效的佐藥配伍。

使藥指引導諸藥直達病變部位,或調和諸藥使其合力祛邪。化妝品中的使藥指具有營養與代謝的基本作用的中藥。中藥黃芪、靈芝和沙棘等對人體具有多種營養功能,對皮膚具有增加營養、恢復皮膚彈性和促進皮膚代謝的作用。具有這些特性的中藥可根據組方的訴求,作為使藥,廣泛應用於化妝品中。

“君臣佐使”是一個科學配伍的組方思想,不僅僅適用於中藥的配伍,也適用於各種植物原料的配伍。科學運用“君臣佐使”的組方思想來組合植物原料即可發揮不同的護膚功效。

化妝品植物原料現狀及發展趨勢

5.炮製技術

中藥炮製技術是根據中醫藥理論,按照醫療、調劑和製劑的不同需求,將傳統制藥技術和現代科學技術有機結合,對中藥材進行特殊加工製作的一項製藥技術。而目前炮製後的植物(中藥)大多都用於內服,對於炮製植物(中藥)外用於皮膚的內容卻少有報道。文獻表明,炮製技術可以富集抗衰老、美白等功效物質[7]。然而,富集功效物質並不等同於增效,只有在增效的情況下才能說可能是由富集某一大類主要功效物質(或者主要功效單體)所引起的。很少有學者提及炮製技術在化妝品植物原料開發中的具體思路,筆者認為,增效為最終目的,而富集功效物質為途徑。第一步,建立“炮效關係”,即建立炮製與藥效的關係。對美容中藥組方進行單味炮製或混合炮製(不同中藥分別不同方法炮製),用簡單的生化實驗篩選出“增效”的炮製組合;第二步,建立“物效關係”,即在增效基礎上建立起功效物質的富集與增效之間的關係。炮製技術對於植物原料的負面物質(重金屬、農殘等)的相關研究甚少,而且不同炮製方法是如何對影響負面物質並不明確,這也是以後需要加強研究的方面。

三、生物技術在化妝品植物原料中的應用

1.植物幹細胞

幹細胞是現代生物和醫學中最具吸引力的領域之一,這是由於它們不但有顯著的特性,同時在皮膚再生中發揮著關鍵作用。隨著2008年Phyto CellTecTMMalus Domestica蘋果乾細胞的誕生,瑞士米百樂生化公司成為世界上第一家推出以“植物幹細胞保護皮膚幹細胞”為基礎的化妝品活性物的公司。這款結合傑出研發成果和高質量生產而成的創新化妝品原料,取得了全球的認可。並在2011年該公司實現幹細胞護膚品的又一突破,成為第一間成功開發及推出針對真皮幹細胞的化妝品活性物的公司。並在多項體外和臨床測試證明了該植物幹細胞系列產品能有效提升人體皮膚幹細胞的活力及再生能力。

2.生物發酵

生物發酵技術是在繼承中藥炮製學中發酵法的基礎上,吸取微生態學研究成果,結合現代微生物工程而形成的高科技中藥製藥新技術,按照發酵形式分為液體發酵和固體發酵,而後在固體發酵基礎上,又拓展出了藥用真菌雙向性固體發酵技術,其中液體發酵液較多應用於化妝品中。市場現狀來看,韓國日本的護膚品界十分流行發酵化妝品,其中最早出名的就是日本的SK-Ⅱ,但是它還是停留在人工發酵階段,隨後市面上又出現了自然發酵護膚品——熊津化妝品“酵之美”。發酵護膚品在日本韓國一直受到追捧,並且在中國也掀起一股“發酵”熱潮,從理論上來講,發酵產品確有其獨特優勢,主要體現在植物提取物中較多大分子物質(多糖等)並不能輕易被皮膚所吸收,而通過微生物發酵處理後微生物產生的各種酶將大分子有效物質降解為易為皮膚易吸收的小分子有效物質(單糖等),從而增加了有效成分的利用率。另外,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可將有毒物質分解,或者對藥材中有毒物質的毒性成分進行修飾使其毒性降低或者消失。

化妝品植物原料現狀及發展趨勢

3.納米技術在化妝品植物原料中的應用

近年來,有人提出“納米中藥”的概念,納米中藥是指運用納米技術製造的粒徑小於100nm的中藥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原藥及其複方製劑。納米中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藥物本身納米化的研究和納米載體與中藥的結合。納米中藥不是簡單地將中藥材進行粉碎至納米量級,而是針對組成中藥方劑的某味藥的有效部位甚至是有效成分進行納米技術處理。現階段所採用的技術有固體分散技術、環糊精包合技術、聚合物納米粒載體技術、脂質體納米粒載體技術等。將納米中藥技術應用於化妝品中,可以改善一直存在著的有效成分吸收差、利用率低、副作用大、資源浪費等問題,填補目前化妝品市場的不足之處。其優勢具體體現在:

①增加吸收度,提高生物利用度,增強產品的功效,拓寬適應性;

②納米中藥使用的靶向定位作用,也可使活性成分在特定部位發揮療效,從而降低副作用;

③納米技術處理後的中藥材應用於化妝品中,伴隨著化妝品的吸收,會對人體產生新的藥效。

另一方面,納米技術應用於化妝品仍然存在較大爭議,近年來有學者指出越小的納米顆粒越有可能穿透細胞併產生毒性作用,大小隻有十億分之一米的納米顆粒可以對DNA造成損傷從而誘發癌症。而且有強滲透性的納米微粒有可能穿過皮膚,進入人類的血液循環系統,並被傳送到大腦、肺部等人體器官當中,可能對人體造成更大範圍的損害。因此,納米技術在增加植物原料生物利用度的同時也增加了其潛在風險性,而我們需要辨證地看待問題,如果能建立起系統的風險評估體系,納米技術也是一個很好的應用方向。

化妝品植物原料現狀及發展趨勢

4.新型化妝品植物原料開發趨勢

(1)植物防曬劑 目前,全球防曬化妝品佔護膚品市場份額的10%,並以平均每年9%的速度增長,防曬化妝品已經成為護膚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型防曬劑的研究與開發也隨之深入,開發出溫和有效的植物防曬劑是未來防曬化妝品的發展趨勢之一。目前國內外都致力於天然廣譜防曬劑的篩選和開發,近年來對復配型植物防曬劑研究較多,這是由於復配型植物防曬劑較單一植物對UVA、UVB均有較強的吸收性能,且較單一植物提取液有顯著的互補效應。並且有學者將復配型植物防曬劑繼續與優化的化學防曬劑再進行復配,研究發現此複合防曬劑較化學防曬劑刺激性顯著降低,並且達到廣譜吸收紫外線吸收的效果。因此,復配型植物防曬劑的協同增效以及低刺激性的獨特優勢決定了它將成為防曬化妝品的發展趨勢。


化妝品植物原料現狀及發展趨勢

(2)植物防腐劑 隨著人們對防腐劑安全性的問題的廣泛關注,低毒或者無毒的天然防腐劑成為了研究熱點。國內外的研究者從不同的植物中提取有抗菌性的天然物質,並努力將其成為新型的防腐劑,比如薰衣草精油、金盞花提取液等。另外有些中草藥中也含有抗菌成分,也進入到了研究者的視野中。雖然植物來源抑菌原料已經應用在化妝品中,但品種較少,往往需要復配化學防腐劑來增強抑菌效果,既利用化學防腐劑的強效,又集合植物防腐劑的溫和。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市場上所使用的植物源防腐劑大部分都是粗製品,其有效成分的作用常隨著季節和地理環境而改變,防腐效果不穩定;植物防腐劑的作用機理、抗菌譜以及可應用的範圍等研究得不夠深入;一些植物防腐劑存在異味和雜色等問題,在使用過程中還會影響到產品的氣味和品質;除此之外植物源防腐劑的毒理學評價工作尚未完全開展。大多數具有抑菌作用的天然產物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還是沒法替代化學合成的防腐劑,有兩點原因:第一,天然防腐劑的效果跟化學合成的防腐劑還存在較大的差距;第二,從國內外研究和應用現狀的整體看,很多天然防腐劑的性能只是在離體情況下做研究,具體到加入化妝品之後的防腐效果如何,以及會對人體產生何種作用,並沒有進行系統的實驗研究。需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善:

①系統分析天然與化學合成的抑菌劑的差距,進行相應的改變,可以是合成或半合成產物;

②系統分析這些抑菌物質力加入到化妝品中的作用效果,尤其是與化妝品其他組分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

③對有效的活性成分的分離與鑑定、抗菌機理、構效關係和毒理學評價以及合成等進行深入細緻的研究。

(3)植物“防汙劑” 我國有很多城市空氣汙染嚴重,導致很多人出現皮膚過敏等問題,調查結果顯示,有33.16%的消費者表示會選擇“解決空氣汙染導致皮膚受損的護膚品”。因此,抗汙染化妝品已成為市場的熱點。抗汙染植物原料能在皮膚表面形成具有抵抗力且透明的立體生物保護膜,塗在皮膚上相當於在皮膚上附加一層新的仿真皮膚(膜),可以阻止汙染物、空氣中的微粒進入皮膚。抗汙染化妝品同時具有能使毛孔等通道適當變小,減少有害物質和病菌等入侵的機會,卻不影響發揮原有的功能。據報道,一種新的全能隔離體系正在研發中。這種隔離體系利用天然植物提取隔離成分、植物精華油以及氨基酸等為主的啫喱狀免水洗面膜“全效隔離修復分子網篩膜”。該產品能在肌膚表面形成一層網篩膜,讓肌膚自由呼吸,全面隔離汽車尾氣和紫外輻射。

化妝品植物原料現狀及發展趨勢

(4)植物色素 根據天然植物色素色彩豔麗明亮、產品較為安全對身體無毒害及其保健功效等諸多優點,可以開發出具有天然色素染色的一系列化妝品。現如今日本的化妝品界已將紫草素等許多天然的無毒害色素應用於許多化妝品中,例如唇彩、腮紅和眼影等化妝品。這些植物色素除了具有作為著色劑使用的功效,同時還兼具消除炎症、抵抗細菌和收斂毛孔等諸多對皮膚有益的功能。然而,我國現階段天然植物色素的生產比較落後,提取出的大部分天然色素純度比較低,存在較多的雜質,使得天然植物色素無法作為著色劑使用。從天然植物色素的應用來看,天然色素與合成色素相比有著許多優勢,人們也嘗試著從各種植物資源中獲取天然色素來代替合成色素。但是由於天然色素的理化性質制約了天然色素的開發和利用,使得企業生產成本急劇上升,給天然植物素投入生產帶來了諸多不便。天然植物色素優點較多,現已成為未來國內色素行業發展的新方向。應對現階段的提取工藝進行多方面的改進,使生產出的色素成品雜質減少,提高天然植物色素的提純純度。此外,還應該加大對相關技術型人才的培養,著力於天然植物色素產品的應用開發,根據市場需求,提供優質優良、具有較高安全性的色素成品,進一步拓展國外市場。

(5)植物功能油 目前,市場上的化妝品用植物提取物多以水溶性溶劑為介質,如純水、丙二醇、丁二醇等,而以油為介質的提取物較少。植物原料油提物的優勢主要體現在:

①快速滲透,油型成分與皮膚的主要成分脂質成分的“相似相溶”使其能快速滲透皮膚,深入護膚;

②無防腐劑,這是由於油相體系本身具有防腐作用,並不需要額外添加防腐劑,這是相對於水劑型提取物的又一最大特點。因此,植物油提物將在化妝品研發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6)植物源重組膠原 膠原蛋白具有保溼作用、修復皮膚、美白和潤澤頭髮等美容功效,已廣泛應用於化妝品中。目前,膠原主要源於豬皮膚、牛腱和人類屍體等動物,然而動物源膠原卻有傳播疾病和引發過敏性反應等缺點,因此研究人員是不太接受動物來源的膠原蛋白。因此近年來研究人員把目光轉向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生產膠原蛋白,相比而言,重組膠原蛋白有著可加工性、無病毒隱患、水溶性以及排斥反應低等優勢。目前,重組膠原已開發了許多不同的表達系統,包括酵母、蠶、哺乳動物細胞、轉基因動物和細菌系統。而最新進展發現,轉基因菸草植物能表達出人源膠原蛋白,這種膠原蛋白在理論上能避免動物源膠原蛋白存在擔憂,並且在加工特性和療效上優於動物源膠原蛋白。然而,成本高、產量低並且系統缺少輔因子或酶一直是限制重組膠原應用的不利因素,重組膠原只能限於實驗規模,而要滿足產業化、大批量需求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無論是酵母還是植物產生的重組膠原仍然無法真正地將動物源膠原取而代之,方便提取的動物膠原一直保持著在研究和臨床使用的標準。儘管植物源重組膠原的生產有限制因素,但是其獨特優勢決定其將成為發展趨勢,如何克服植物源重組膠原生產的限制因素將是今後需要努力的方向。

化妝品植物原料現狀及發展趨勢

(7)仿生植物組合物 以胎脂為例,胎脂是嬰兒出生時身上一層乳白色、硬奶油狀的脂質物體,大約是由80%的水、10%的蛋白質和10%的脂質組成。胎脂對胎兒皮膚屏障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並且胎脂對皮膚屏障有著保護的作用,同時,胎脂對皮膚具有抗菌抗感染、補水保溼、抗氧化、清潔皮膚、調節體溫等多方面的作用,因此,有望將其應用於皮膚屏障修復及補水保溼類化妝品中。然而,胎脂的取材並不方便,再者也不能滿足工業化生產上的需求。於是,模擬其組分的植物來源的組合物將成為開發的趨勢,而該仿胎脂植物組合物能否發揮和胎脂一樣的功效還有待進一步科學驗證。在化妝品植物原料備受關注之際,我們應該充分關注植物原料生產、製備、質控及市場每個環節,重視與植物原料相關的法規、安全及功效問題。再者,秉承中國的傳統文化、融會中醫藥傳統理論於植物原料之中,賦予新的開發理念與技術,全面提升產品品質內涵;高效利用現代先進的生物技術與納米技術,將高新科技應用於植物原料;發揮植物原料優勢,開發新型化妝品植物原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