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鬆:想培養出有出息的孩子?建議父母,用"破窗理論"就夠了

兒童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類的精神與動物的本能區別在於, 我們在繁衍後代的同時,在下一代身上留下自己的美、理想和對於崇高而美好的事物的信念。

白巖松:想培養出有出息的孩子?建議父母,用

很多家長肯定都很疑惑,為什麼有的孩子乖巧懂事,對父母言聽計從;有的孩子卻調皮搗蛋,不聽父母的管教呢?難道孩子天生就是樣的性格嗎?

其實不然,所謂"人之初,性本善",每個孩子降生的那一刻,意識都是一片混沌,性格和行為習慣的塑造都和家庭環境有關。

年幼的孩子就像是一張空白的畫紙,父母的教育就像是畫筆,孩子可以成為色彩繽紛的"油畫";也可以成為色調陰冷,畫面陰暗的"抽象派畫作"。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孟母三遷的故事,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祭拜之類的事,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他的母親說:"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

於是將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

白巖松:想培養出有出息的孩子?建議父母,用

孟子學習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孟母說:"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裡定居下來了。孟子長大成人後,學成六藝,獲得大儒的名望。

其實這在心理學上叫做"破窗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詹巴斯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分別在富人區和窮人區放了兩輛一模一樣的車。

放在富人區的汽車,起初完好無損,一個星期之後,沒有任何變化。

放在窮人區的旗車,被人摘掉了車牌,打開了頂棚,不到一天時間,就被人偷了。

後來,他又把那輛放在富人區的車打破一塊玻璃,沒過多久,車也被人偷走了。

美國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林,以這個試驗為基礎,提出"破窗理論",用來表達環境對人的影響。

白巖松:想培養出有出息的孩子?建議父母,用

"破窗理論"是人心理的一種潛在效應。每個人都有一個心理準則,也有一個公認的準則。公認準則被破壞沒人制止的時候,個人的行為準則也會隨之改變。

簡單來說就是比如有一個廢棄的房屋,如果窗戶玻璃都是完好無缺,那麼就不會有人去關注。如果有一天,窗戶玻璃被打碎一塊,之後的今天,玻璃都會被打破,可能還會有人敲開房門進入房內偷東西。

如果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孩子一直使用"棍棒教育",孩子只要犯了一點錯誤,就對孩子拳打腳踢。久而久之,孩子只會和父母產生隔閡,今後有了家庭,甚至會有家庭暴力。

他們每天生活在這樣的壓抑的環境中,會下意識地模仿學習父母的行為和性格。一些性格暴躁,遇事喜歡動手的孩子,父母大多也是如此。

白巖松:想培養出有出息的孩子?建議父母,用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呢?

央視主持人白巖松說過:"想培養出更優秀的孩子?建議父母,用"破窗理論"就夠了。

白巖松推薦了他的4種教育方式:想培養出有出息的孩子?建議父母,用"破窗理論"就夠了

1. 不要把孩子的學習成績看得太重

在很多父母眼中,孩子的首要目標就是取得好的成績,一旦孩子考試失利,除了打罵之外,還會剝奪孩子的一切娛樂。

白巖松是怎麼做的呢?他很少關心孩子的學習和考試,也不會給孩子灌輸"考試必須拿第一的思想"。

兒子白清揚在中考時,白巖松跟他開玩笑說:"你要考第一,我就跟你斷絕父子關係。"

孩子聽到這樣的話,怎麼可能會有壓力呢?他只會輕輕鬆鬆地走進考場。

白巖松:想培養出有出息的孩子?建議父母,用

白巖松說:"我從來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考第一名,因為人生不是一個競技場,第一名不一定是最終的勝利者"。

2. 父母不要當著孩子吵架

白巖松和妻子約定絕對不在兒子的面前吵架,如果有發生矛盾的時候,都會避開兒子去解決或是當面坐下冷靜地溝通。

當他想要生氣的時候,剛準備發脾氣時,看到孩子在旁邊,他就會努力剋制,或是找一些事情轉移注意力。

父母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庭環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今後孩子才能夠學會善待他人,善待自己。

白巖松:想培養出有出息的孩子?建議父母,用

3. 尊重孩子,和孩子做好朋友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年紀小,就應該聽父母的話,經常用命令的口氣讓孩子做事。

雖然家長在孩子面前樹立了"威信",但同時,孩子也產生了叛逆情緒。

白巖松說:"只要兒子有想法,並且觀點正確,能夠自圓其說,我絕不吝嗇地奉上讚美之詞,也不會以成人的理性去對兒子潑冷水。"

父母將孩子當做好朋友,和孩子平等對待,他們才會願意和父母敞開心扉,生活和學習上遇到的困難都會向父母傾訴。

白巖松:想培養出有出息的孩子?建議父母,用

4. 鼓勵孩子課外閱讀

每次在節目中,白巖松都會強調"閱讀"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一定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白巖松認為:"讀書最重要的不是獲得了什麼知識,而是收穫了一種樂趣。"

喜歡讀書的孩子,不但豐富了內心世界,也增強了對學習的樂趣。而且讀書的時候,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都顯著提高。

白巖松:想培養出有出息的孩子?建議父母,用

孩子也有自尊心,也渴望被尊重,被理解。家長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做孩子的傾聽者。孩子感受到了愛和希望,才能夠健康成長,出人頭地。

家長可以在孩子小時候讓孩子學習這套繪本,從小培養孩子不撒謊、懂禮貌,不自私、不亂髮脾氣的好習慣。

白巖松:想培養出有出息的孩子?建議父母,用

這套書一共有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

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髮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

教育孩子也要講究適度,孩子在父母寬鬆的環境中成長,感受家庭的溫暖和生活的美好。孩子和父母成為朋友,也就願意聽父母的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