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丈夫嫌弃,任由丈夫续娶;她倒看得开,还帮“小三”养孩子

被丈夫嫌弃,任由丈夫续娶;她倒看得开,还帮“小三”养孩子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自张恨水从最喜欢的李煜词中摘下“恨水”两个字作为自己的笔名开始,他直抒胸臆、笔下春秋的一生也随之展开。张恨水与言情小说种下不解之缘。

在他的小说里流连着妻子的影子,但他的三房妻子各承其命,可谓此家欢乐彼家愁,娇妻与张恨水相偕到老,二房生儿育女但未能幸免落寞,发妻在与张恨水的包办婚姻中演绎了悲苦贲张的一生。

才子小传,言情高手张恨水

民国第一写手张恨水可谓家喻户晓,《金粉世家》等连载小说卖到洛阳纸贵,现代文学史上他是章回小说的集大成者,也是鸳鸯蝴蝶派的重镇。

张恨水生于19世纪末的安徽潜山,最初他叫张心远,这个名字很配他文人墨客的一生,从安徽漂泊到北京并定居于此,为北京平添了耐人寻味的京华烟云。

被丈夫嫌弃,任由丈夫续娶;她倒看得开,还帮“小三”养孩子

张恨水一生靠报业和小说起家,因家道中落而辍学的他在家乡生活了几年,后来朋友建议他去大城市写作发展。在北京的他已经结婚生子,后因妹妹上大学而将全家迁至北京,一个人要养活十多口人的责任在肩。

张恨水不得不日以继日地执笔写作,将北京的国事家情、奇闻野史、生活百态写进小说,勇于揭露和鞭挞社会黑暗面,看张恨水的连载小说成了北京人每日的期待,《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水浒新传》等是他著作的高峰。

他一生倡导不党、不群、不官、不商,始终保持和老百姓的血肉联系,也一直保持着和当时东北负责人的友谊。他的一生都和文字有关,每日三千字是他的写作节奏,他期待一种理想的世界和理想的生活,包括才子佳人情趣盎然的理想婚姻,直到他遇见热爱文学并崇拜他的姑娘周南。

被丈夫嫌弃,任由丈夫续娶;她倒看得开,还帮“小三”养孩子

发妻不才,盖头掀起遭抛弃

张恨水出生在旧社会,自然也免不了搭上包办婚姻这班车,母亲早在他上垦殖学堂的时候就帮他物色了一位徐家姑娘,这姑娘家祖上读书和做官两相宜,但家道中落而且本人目不识丁,张恨水不敢违背母亲之命,答应姑娘可人即应允这门婚事。

媒人指定徐家姑娘和张恨水远远相望,张恨水觉得姑娘眉目清秀身材灵动,于是便和发妻徐文淑结下了姻缘。可惜送入洞房揭开盖头的那一刻,

张恨水才意识到妻子被掉包了。

他当时相中的是徐家二姑娘,但洞房里确是木讷呆板的徐家大姑娘——徐大毛,张恨水心中升起无明业火并摔门而去。后来心地善良的张妈妈不停地调节矛盾,张恨水终于和发妻圆房,但之后一直没有陪她生活。

徐文淑知道张恨水不喜欢自己,任由他续娶二房三房,自己则安安心心照顾婆婆和张恨水的孩子,张恨水也很公平地养活三个老婆,自己的收入平均分成三份给三个老婆。到徐文淑回到安徽乡下定居,张恨水依然每月给她汇款,徐文淑用这些钱购置田地养老生活,虽然没有获得张恨水的爱情,但从物质层面看也不失嫁给张恨水一回。

被丈夫嫌弃,任由丈夫续娶;她倒看得开,还帮“小三”养孩子

为遵母命,孝心驱使三个使命

张恨水是个传统的人,他一生实现了中国旧时代男人三妻四妾的梦想,他同时也是一个新思想萌发的人,期待在婚姻里有真爱。

张妈妈不忍心看发妻徐文淑被儿子冷落,请求张恨水给她留个孩子养老,张恨水虽然不想理徐文淑,但还是认真执行了母亲的请求,在老家跟发妻生了个儿子,后来在北平又和发妻生了个女儿,但这两个孩子都不幸夭折了。

张妈妈看着徐文淑惨淡孤苦的婚姻生活,也不禁泪连连,但她也毫无办法,面对儿子张恨水的长跪不起,张妈妈只是叹气说到“怨她命薄”。

无爱的婚姻注定了徐文淑这个小脚女人一生的基调,但她也不是完全悲哀的,张恨水的二房胡秋霞的儿女都由徐文淑照顾,儿子张晓水也一直叫徐文淑“大妈”,总是感激自己早产的生命是大妈硬生生捂暖的。

被丈夫嫌弃,任由丈夫续娶;她倒看得开,还帮“小三”养孩子

徐文淑和二房胡秋霞情同姐妹,小姑子教徐文淑识文断字,她一直和张晓水有联系,定居乡下后跟张晓水通信往来,可惜60岁在一次取信的时候摔倒不治身亡

张恨水没有时间参加徐文淑的葬礼,儿子张晓水代为操办,

徐文淑的付出受到了张家上下的尊敬,有一个抱养的儿子也可谓足以慰藉平生。

啼笑因缘,不禁感叹命运弄人

张恨水一生写尽风花雪月爱恨情仇,但自己也陷入社会和理想共同缔造的啼笑因缘中。张恨水既孝顺也算尽到了丈夫的责任,也许正是这样兜兜转转的爱情坎坷成就了他细腻的笔端。

张恨水的二房夫人酗酒闹事,婚姻中常有不平事。他和第三个妻子周南的相遇也很有趣,这位北平春明女中的学生一直暗恋才子张恨水,有人说经由张恨水的妹妹牵线搭桥,两人一见钟情白头偕老,也有人说两人在游艺会上相识相恋,端庄高雅的周南深深地吸引了张恨水的目光。

被丈夫嫌弃,任由丈夫续娶;她倒看得开,还帮“小三”养孩子

抗战时期是张恨水成名后创作最困难的时期,但是身边始终有周南陪伴着,所以在张恨水往后的一些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周南的身影。

张恨水最爱的就是周南,周南去世后被张恨水安葬在八宝山,并且将所有孩子的名字刻于其上,将这位爱妻的位置扶正。“潜山万笏又清虚,烟树人家绣不如。他世故园身后约,卿攻图画我攻书。”

这是张恨水《悼亡妻》中的诗句,他最后的诗歌也是写给情深意长的周南,爱大概就是心心相印的陪伴,就是念念不忘的回响。

平生一梦似昙花,芳人何日再抵达,在笔下、在梦里、在云天,张恨水的世界全是她,爱情大抵就是这般模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