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人際交往的關係中,幫他塑造助人為樂的品德,至關重要

孩子在人際交往的關係中,幫他塑造助人為樂的品德,至關重要

現在很多家長只關心孩子的成績智力,對於孩子完整人格的塑造漠不關心。

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的家長抱著"樹大自然直"的觀念,認為不需要對孩子進行過多的人格教育,只要學習成績好就可以了。

甚至對孩子的一些不良意識和不良習慣也不以為然,覺得都只是小毛病,長大了自然就會改好。

孩子在人際交往的關係中,幫他塑造助人為樂的品德,至關重要

讓孩子學會如何合理、有效利用時間,以及培養他助人為樂、與人分享的氣度,這都有利於孩子成為有同情心和責任感的人。

首先,作為家長要先助人為樂,所謂身教重於言教。

其次,助人時候,考慮量力而行,助人的行為產生積極效果,這樣對孩子的激勵很大。第三要看所助的人。接受幫助的人對你和孩子表示感謝,甚至感恩,他們的言行,對孩子的促進很大。

孩子在人際交往的關係中,幫他塑造助人為樂的品德,至關重要

這些品德的培養,可以幫助孩子塑造完美的人格,同時也為他將來在社會的打拼奠定良好的基礎。

從小就品德高尚的孩子,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能夠走得更遠、更順暢。誠實、守信的品德,直接關係到孩子面對人生的態度,以及對他人行為的評價。

而自尊、自信的品行,可以使孩子更易獲取成就感。

在目前的幼兒教育中,家長比較重視文化素質的培養,而忽視品德方面的教育,使得一些幼兒缺乏愛心,獨立性差,缺乏良好的行為習慣。並且缺少互愛互讓的品質。屬於他的東西從不需要分給別人,不屬於他的東西長輩會千方百計為他弄來。

孩子在人際交往的關係中,幫他塑造助人為樂的品德,至關重要

"品學兼優"、"德才兼備"是選拔人才的標準,而品德始終是放在第一位。做人,德是立身之本,就像花草樹木都有根,根扎的得不深就長不好。人的根就是德,沒有了德,就像沒有根的花草樹木,就不會長成棟樑之才。所以育兒先育德,為了培養孩子的優秀品德,從幼兒抓起勢在必行。

此外,有些父母本身的道德品質就不高尚,喜歡與人斤斤計較,愛佔小便宜,為人吝嗇、刻薄,沒有愛心和同情心,父母的這些不好的品質也會影響孩子,使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失去同情心,而變得冷漠、自私。

孩子在人際交往的關係中,幫他塑造助人為樂的品德,至關重要

因此,父母一方面要教育孩子從小就要學會對別人付出,同時父母也應該以身作則,要對他人有同情心。

生活中,父母要教育孩子對逆境中的人表示自己的關心,並給予必要的幫助。父母要讓孩子明白,幫助他人其實是幫助自己,因為一個人在他人遭遇困難時袖手旁觀,或是避而遠之,就不會贏得人們的喜愛,更為重要的是,在自己遇到難處時,也不一定會有人幫助,因為沒有人喜歡和一個冷漠的人打交道。

孩子在人際交往的關係中,幫他塑造助人為樂的品德,至關重要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應將培養孩子善良的情感作為重點,讓他們學會平衡自己的需求與他人的需求。

所以,父母應常在孩子面前強調關心別人、信守承諾等,對孩子關心、善對他人的行為給予肯定,從而讓孩子形成道德價值觀。

父母的言行對孩子是否能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父母要成為孩子的榜樣,必須誠實、公正,關心他人。常帶孩子去看親人,能讓他們學會孝敬長輩。夫妻間要相互尊重,建立良好的道德“模範”。

孩子在人際交往的關係中,幫他塑造助人為樂的品德,至關重要

讓孩子有任何幫助別人的行為的時候,父母就特別開心的跟他說,寶貝,你知道你剛才的行為,爸爸媽媽特別為你驕傲。

然後孩子就會問為什麼呢?

我們可以告訴他說,因為這個行為叫做助人為樂,這是我們最美好的美德,這個美德會讓你有越來越寬廣的心胸。幫助別人本身就是快樂的事情,爸爸媽媽特別為你驕傲。

有人說人生有三樂:助人為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

助人為樂排在首位,可見其重要性,每個人都希望成為一個對別人、對社會有用之人,在利他的過程中,也會回饋利己。

孩子在人際交往的關係中,幫他塑造助人為樂的品德,至關重要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 ,兩個小組,一個小組的成員選擇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比如吃冰激凌,看一場電影,做一次美容;

另外一組的成員選擇去做一件幫助他人的事,比如幫小孩找回媽媽,去孤兒院教小孩認字等等,測試哪一組成員的幸福感更高。

結果顯示後者的幸福感明顯比前者更高,並且更持久,所以我們不妨培養塑造寶寶助人為樂的品德吧,這對於他以後的人際交往關係來說,至關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