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红楼梦作者把宝玉说得如此不堪?

吕孟谦


《西江月·二首》是正文反作,用批评的口吻褒扬宝玉的叛逆精神的。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西江月》对宝玉这个复杂的艺术形象,进行了高度的概括。这两首词让我们看到了人物的“缩影”,同时对对于全书主要矛盾的某些方面,为有了见微知著的了解。词用寓褒于贬、似抑实扬、若嘲实赞的写法。作者正话反说,笔力劲健,又寓同情于不觉中。词中我们看出,宝玉的性情在那个封建大家庭眼中,是不合乎常理的,宝玉是离经叛道的。正如王夫人对初来的黛玉说“我有一个孽根祸胎”,宝玉问初来的黛玉“妹妹有玉没有”,当得知这个神仙似的妹妹没有玉时,突然抓起狂来,将玉摔在地上,这些行为在那个封建大家庭中都是“似傻如狂”似傻如狂”的。宝玉生在富贵之乡,鼎盛之家,可是他没有按着父亲的意愿结交达官贵人,走仕途之路,他讨厌八股文,认为古今之书,没有几本不是杜撰的,这些都不符合封建家庭的要求。宝钗劝他读书做官,他说那是“混账话”。宝玉的一切言行在贾府,在封建社会中当然会被认为“不肖”。

曹雪芹这种似嘲实赞的写法,正是宝玉叛逆精神的写照,他的“偏僻”、“乖张”在封建社会是多么的可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