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朱元璋得國最正?

武漢校園足球


清代歷史學家孟森在《明史講義》中 “ 說:“匹夫起事,無憑藉威炳之嫌,為民除暴,無預窺神器之意,自始皇以來,得國正者,唯漢與明。

孟森的意思就是說,得國最正的朝代是漢朝和明朝,因為他們除暴安良,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的出身又有些相似,他們是實在忍無可忍了才帶兵起義的。


不過當前明得國之正,遭到了大多數人的質疑。其中關鍵,一在朱元璋曾多次與元廷虛與委蛇,甚至借元廷之聲威試圖瓦解張士誠勢力。二在於小明王韓林兒疑似被朱元璋所殺。

就這第一點,必須指出的是,朱元璋平定東南之後,不過一年便收復大都,這樣的局面絕非早年的朱元璋所能想到的。事實上,抗元鬥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處於一個非常艱難的局面。


元當時征服中國,已有百年,其統治根深蒂固,不似秦末人人皆懷六國。而元的統治雖然腐朽,但後來產生的北方軍閥卻大都是硬茬子,聲勢煊赫的紅巾軍幾乎被李察罕徹底鎮壓,所以南方義軍的局面一度是很艱難的。

如果王離章邯在鉅鹿之戰中擊敗了項羽,劉邦難道能夠堅持反秦立場毫不動搖,而不是先虛與委蛇以求自保嗎?顯然不可能。所以朱元璋在初期困難局勢下,通過與元軍虛與委蛇來保存實力並謀求發展,是無可厚非的。



明朝是漢人統治的最後一個王朝,明太祖朱元璋出生低微,揭竿而起前他既不是前朝的重臣,也不是什麼皇親國戚,所以他的起義只能算是革命,而不能算是謀反或者篡位。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滅掉的是蒙古人統治的元朝,一個腐朽王朝,一個外族入侵者。


佳寧說歷史


歷史界有一種說法,認為在所有封建王朝中,唯有明朝得國最正,這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明朝到底“正”在哪裡呢?

自元滅南宋,蒙元有如此武力卻統治華夏不到百年,為什麼?因為不把漢人當人,元朝四等人,最下等“南人”即為南宋子民,蒙古人殺人只需賠償一頭驢,碰到地位低下的南人連驢都省了。而且征服過程中處處可見屠城二字,其殘暴可見一斑。朱元璋這名字是“誅元璋”諧音,其中“璋”是一種利器,可見他的志向和仇恨。嚴格意義上來講,由於統治者不接受漢化,元朝其實是由外國人在統治中國。所以朱元璋可以說是做到”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這八個字了,相比其他朝代的動亂,篡位,叛國手段,當然得國最正。

明太祖朱元璋奪取天下後,天下民生凋敝,朱元璋雖以嚴苛刑法治理天下,但注重與民休息,為民謀利,不侵害百姓,致使天下迅速安定,得到了民眾的支持,鞏固了政權,天下歸心使朱元璋政權的正統地位得以迅速確立。


Sylar弈


替天行道——弔民伐罪:中國政權更迭最正當的方式。

為什麼說朱元璋得國最正?這就要說道中國政權更迭的基本方式了。筆者曾經在一篇文章中總結自從夏朝開始,中國王朝更迭的主要方式無外乎:“正義革命”(通過暴力的方式推翻腐朽的統治王朝,建立一個新的王朝)謀朝篡位(新王朝與舊王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新王朝的開拓者或者奠基者通過培植自己的權力繼而架空舊王朝並取而代之。)入主中原(少數民族憑藉著武力在中原建立政權並採取漢族的統治方法實行統治。)



在中國封建社會,由於傳統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影響,王朝的更替政權的耕地只有通過“革命”才是正當的權力更迭方式。《周易·革卦·彖傳》:“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即後來孟子所說的,

“夏無道,成湯伐之,革其命,因其眾;殷無道,周武伐之,革其命,承其眾,此皆弔民伐罪,替天行道,名正言順。”

在中國古代許許多多的王朝之中滿足這個條件的除了西漢時期的劉邦,也就剩下明朝的朱元璋了。



朱元璋出身貧農,他和前朝政權,幾乎沒有一丁點兒的權力關係,既沒有在前朝做過官,也沒有受過前朝政治上的恩惠。而是通過純粹的農民起義一步步地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朱元璋將在元朝末年風起雲湧的農民大起義提升到了“革命”的高度。清朝官方所修的《明史》中這樣評價朱元璋:“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漢之後所未有也。”


這一點,我們大略的梳理一下西漢之後,幾個大王朝的建立方式,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王莽的新朝是通過謀朝篡位的方式建立的,曹丕廢漢獻帝篡奪了東漢政權建立了曹魏政權,司馬氏又篡奪了曹魏政權等等之後幾百年的政權更迭都是通過謀朝篡位的方式進行的。即使是最強盛的唐朝其實也是通過謀朝篡位的方式建立的。(義寧二年,唐高祖李淵廢隋恭帝)宋朝也是,宋太祖趙匡胤廢后周恭帝黃袍加身,登基稱帝。

相對於魏晉南北朝唐宋等通過謀朝篡位的方式取得的政權,朱元璋可不是得國最正麼?詳情可以點擊閱讀參考筆者在頭條上所寫的一篇文章《中國王朝更替,政權更迭的基本方式有哪些?》


舊事舊人歷史說


之所以說朱元璋得國最正,是因為朱元璋一個放牛娃,憑著自己的努力開創了大明王朝。他沒有裙帶關係,沒有家族背景,也沒有過人的才能,得國之前他身無半職,既不是將軍也不是文臣,沒有富甲一方的財富,也沒有學富五車的學問,他僅僅靠的是自己。

大明王朝是推翻了元朝的統治而建立。元朝末年,全國各地到處都是天災人禍,人禍指的是元朝殘暴的統治與官吏豪強的欺壓;天災指的是,元朝至正年間的旱災、蝗災、瘟疫,這些災難加在一起,使得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底層人民不得不揭竿起義反對元朝統治,朱元璋也是底層窮苦人民的一員。


朱元璋的立國之路

16歲為活命出家當和尚。童年的朱元璋,先是父母死去接著兄弟離開,無依無靠的他只能投奔寺廟,在寺廟當了十幾年的和尚,做和尚期間他被派到全國各地化緣,也是在這期間朱元璋一邊化緣一邊考察了各地的風土人情,歷史人文,並積累了不少人脈關係,這為日後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


隨著元朝統治者的不斷壓榨,朱元璋連和尚都當不下去,而在這時郭子興的家鄉的起義軍剛好經過他們的那裡,然後有人就給他捎去了書信,勸說朱元璋參加起義軍。朱元璋這人比較謹慎小心,他一直在猶豫。


有一天晚上,月色皎潔,朱元璋沒有睡著,他就開始琢磨這個問題。他在想,現在沒有吃的,遲早是要被餓死的,我不反也是死反也是死,為何不搏一搏,說不定還成功了,就是這個簡單的道理,促使朱元璋決定加入起義軍!


朱元璋25歲參加郭自興的起義軍,28歲自己帶人攻佔了南京,39歲他以“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為口號,進行北伐,攻打元朝大都,1638年,40歲的朱元璋終於登基為帝,建立大明,走向了人生巔峰!


大明朝的建立是朱元璋自己一步一步通過努力,通過戰爭,推翻元朝的殘暴統治,從而獲得的政權。他代表了當時被壓迫的農民,特別是漢族人民,因此是反壓迫的正義戰爭,這使大明王朝建立合理又合法!


另外一點,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相比較其他朝代的建立不存在道德上的缺陷。

比如歷史上有名的唐朝,宋朝的立國都存在道德上的詬病。唐朝的開國皇帝李淵,本就是隋朝的臣子,他看著隋朝氣數快盡時,殺死了太原副留守,隨後從晉陽起兵,一路南下殺向長安,並擁立隋煬帝之孫代王楊侑為帝,奉隋煬帝為太上皇,然後封自己為丞相、加封唐王。公元618年,李淵在長安得知隋煬帝被殺害之後,逼迫隨恭帝讓位於他,就這樣李淵建立了唐朝。

唐朝的建立相比明朝容易了許多,首先李淵作為隋朝的臣子,在隋朝遇到統治危機時並沒有盡力的輔佐,沒有盡到一個做臣子的本分,反而擁兵自重,篡位自立。可見,唐朝的立國是篡位得到的,因此得國不正。


宋朝的建立和唐朝如出一轍。宋太祖趙匡胤本來是後周的將軍,柴榮病重時,人家後周還把他晉升為殿前都點檢,成為禁軍最高統帥,但是公元960年,在“陳橋兵變”中他被黃袍加身擁立為帝,然而就算這不是他情願的事,但回京後就逼迫後周恭帝禪位,同年,趙匡胤登基為帝,國號“宋”,宋朝建立。因此宋朝和唐朝一樣都是篡位自立。

雖然唐宋開創了我國曆史上文化經濟繁榮的大時代,但從他的得國手段來說,和司馬氏魏國一樣都是篡位自立,得國不正。


相比較元朝和清朝,他們雖然不是篡位自立,但是都通過侵略手段,建立的自己的民族國家,因此也是得國不正。


而在歷史上,周朝,漢朝,明朝,這三個朝代都是通過反抗統治戰爭而建立的朝代,得國都有歷史的合理性,這相比於其他朝代而言得國最“正”。

當然,也有人說,縱觀明朝200多年的歷史,他不和親,不簽訂平等條約,是最有骨氣的王朝,這也是明朝得國正的原因吧!


但是不管怎麼說明朝是我國,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朱元璋能從一個放牛娃奮鬥為一代開國帝王,人生一世很有傳奇性,放到今天來看就是人生逆襲,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勵志神話,值得現在的創業者學習!


南山居史


朱元璋建立的皇朝最名正言順?此言差矣。之所以會有這種說法,那是因為天朝末年朱元璋帶領起義軍推翻了元朝的殘暴統治。明朝取代了暴元,所以很多人認為朱元璋是天命所歸。更重要的是,朱元璋重新從胡族手中奪回了天下,建立了漢人統治的政權。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朱元璋只是元朝末年起義軍的一支而已。而且最開始朱元璋並不是領袖,他是慢慢的一步步爬上領袖的位置。在推翻元朝統治時期,朱元璋也並不是主要的角色,他只是大量起義軍中的一股勢力而已。之所以朱元璋笑到了最後,那是因為朱元璋最能隱忍,他懂得磨刀不誤砍柴工,所以才擊敗了一系列對手成功當上了皇帝,建立了明朝。

但事實上朱元璋是很慌的。首先朱元璋出身草根,他是通過造反起義得來的皇位,所以他的統治並不穩固,民間也一直傳言,朱明王朝得位不正。所以朱元璋實際上也一直在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地位而努力。比如朱元璋在擊敗元朝後,並沒有公開審判那些元朝的貴族,反而對他們禮遇有加,並且說道“元主中國百年,朕與卿等父母皆賴其生養,奈何為此浮薄之言?亟改之。”並且竭盡全力的維護元朝統治的正統地位,在檄文中朱元璋講道“惟我中國人民之君,自宋運告終。帝命真人於沙漠,入中國為天下主,其君父子及孫百有餘年,今運亦終。”

從這裡可以看出,朱元璋認為元朝的統治是受命於天,光明正大,理所當然。

除此之外,朱元璋還從個人情感方面表達了對元朝統治的感激之情,朱元璋說道“元雖夷狄,入主中國,百年之內生齒浩繁,家給人足,朕之祖父亦預享其太平。”我們都知道朱元璋一家老小餓死很多人,朱元璋卻如此鼓吹元朝,難道朱元璋真的是在為元朝歌功頌德嗎?事實並非如此,朱元璋之所以如此歌頌元朝,把元朝的地位無限拔高,堅決擁護元朝為正統。實際上都是為了自己而考慮的。

朱元璋很清楚自己這個草根皇帝很多人是瞧不起自己的。也不認為自己有資格建立皇朝稱王稱霸。所以朱元璋繼位之後一方面鼓吹元朝正統統治地位,另一方面又鼓吹“天命論”。所謂天命論就是“天命無常,有德者居之”。朱元璋把元朝確定為正統,但當元朝這個正統皇朝氣數已盡之後,自己的朱明王朝取而代之,取代了元朝建立了新的明朝。朱元璋就是告訴別人,別管我出身如何,但我取代了正統的元朝,那我就是天命所歸,朱明王朝的統治地位就是合法的。

可見朱元璋本人實際上知道自己是得位不正的,所以需要有各種手段來確立自己的正統地位。為什麼明明元朝滅亡,蒙古人已經敗了,但朱元璋還要求百姓向元朝貴族磕頭呢?其目的就是為了讓人們從內心裡認同元朝的正統地位。只有元朝是正統了,那麼他這個造反起義的草根皇帝所建立的朝代自然就是取而代之的正統王朝。朱元璋在《諭齊魯河洛燕薊秦晉民人檄》中說:“自古帝王臨御天下,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以夷狄居中國治天下者也。自宋祚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國,四海內外罔不臣服。此豈人力,實乃天授。”就是這個道理。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書


有關“得國最正”的問題,眾說紛紜。說朱元璋得國正的,有不少;說其他人得國正的,也很多。

朱元璋為什麼得國正呢?原因無非是這麼幾條:

一、他不是靠篡權,而是靠實打實的戰功打下來的。元末天下大亂,群雄逐鹿,各自為王。在這個時候,朱元璋以一介“淮右布衣”之身,用二十年的時間從無到有,定鼎中原。相比於那些欺負孤兒寡母(說的就是你,趙匡胤),和架空皇帝自己當老大(曹操、宇文泰和高歡罵罵咧咧地退出群聊)的人比起來,確實得國最正。

二、他完成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使命。在把蒙元入主中國視作蠻夷入侵的視角里,誰能把這些韃子從華夏趕出去,誰就是真龍天子。而老朱確實做到了這一點,並且靠的是純粹的武力。相比於劉裕功敗垂成、楊堅靠與鮮卑結親(以及欺負自己女兒和外孫子),確實得國最正。

但是,也有著名學者提出了不同意見。比如呂思勉先生就曾在他的《兩晉南北朝史》中認為:“從來人君得國者,無如陳武帝之正者。”當然,按朱元璋的標準,陳霸先既沒有驅除韃虜,還欺負了梁朝的小皇帝,不能和朱元璋比。

但是如果按這個邏輯來說的話,某些包衣奴才的話,也就有道理了——以“民族融合”的觀點來看,滿清也不是靠篡權,甚至都沒有直接逼死崇禎皇帝,反倒是在大順攻破北京城後才在明朝臣子的邀請下入關為崇禎復仇。那看來,得國之正恐怕無出愛新覺羅福臨之右啦?

所以,有些事不能細想,否則就會鑽牛角尖,甚至被包衣阿哈洗腦。



青言論史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 --- 1398年6月24日),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也是繼漢高祖劉邦以來第2位平民出身的君主。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擊破各路農民起義軍後,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後結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統治,平定四川、廣西、甘肅、雲南等地,最終統一中國,在位期間廷杖大臣、廢相、設錦衣衛、大殺功臣(也包含懲治貪贓枉法的元勳)等諸多辣腕功過難斷,也立下了明朝君王極權及高壓統治的典型。朱元璋在位期間實行了抗擊外侵、革新政治、發展生產、安定民生等一系列有利於社會前進的政策,在政治、經濟、軍事、思想等方面大力加強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統治,是中國歷史上最富傳奇也最具爭議的皇帝之一。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於應天,享年71歲,廟號太祖,諡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南京明孝陵。


市井小販


秦吞六國靠的是殺伐,滅兩週,置三川,道義上講不通。又況且,彼時東方六國都以蠻夷視之,贏了也沒人服氣。

劉邦是撿了項羽便宜,鴻門宴沒死靠智謀也是靠運氣,楚河漢界後反水殺人,人品實在不咋地。連司馬光都同情西楚霸王的悲壯可惜。

魏蜀吳三國演義,曹操在戲曲裡從來都是白臉奸臣。又兼他篡漢這事兒好說不好聽,果然遭了報應。前腳剛篡漢,兩晉司馬氏後腳又奪了他的曹家江山,真是一報還一報。

南北朝時期,少數民族大規模入侵,什麼宇文,拓跋,慕容,尉遲。中原亂成了一鍋粥,若不是閔冉大帝一紙殺胡令,咱多數人的身份證恐怕都得改。只可惜閔冉早死未能定國。

這之後,像流星一樣閃耀的大隋走上歷史舞臺,開國皇帝楊堅,還有個很特別的姓氏:“普六茹。”又兼他祖上原本就是南北朝的軍事貴族。血統有瑕疵。

唐朝雖強大,但卻反而更亂,楊廣既是李淵的親表弟,又是李世民老丈人,由此你就知道隋與唐,在血統上,有多麼緊密的聯繫。大白話就是親戚打架,誰贏誰輸我管你?咱有熱鬧看就得。

唐宋之間,又是一個戰亂頻仍。五代十國不多說,宋朝是怎麼建的國?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欺負人家孤兒寡母,柴榮要是泉下有知,棺材板都得掀翻:“我對你不錯啊!你特麼就這麼對我?”

接下來的元和清,就更不用多說了吧?

所以,只有人家老朱,那是實打實的白手起家,從一個飯都吃不上的放牛娃,不到三十年,幹到開國皇帝,這是何等超神表現?又身披驅除韃虜光環,還有那句流傳甚廣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帶感不帶感?尿性不尿性?

(圖片侵刪)





圓豆子


這個問題哦來回答一下!

什麼是最正?說的是朱元璋建立的大漢王朝是比較正統的,“合法的”。還句話說就是大家都支持他,認為他建立明朝是最合適的。

為什麼說朱元璋得國最正?我認為這是有多和方面的原因的。

其一,元末明初。天下大亂,群雄四起,百姓遭殃,民不聊生。朱元璋帶領一群人成功的統一了天下,將蒙古人趕回了大漠草原。從此,天下重新回到了漢人的手裡。這在當時是非常了不起的。對於朱元璋來說,別人辦不到的事情他辦到了。

其二,明朝開國以後,百姓安居樂業,天下從歸於太平。朱元璋又是社會最低層人士出身,他是非常瞭解百姓疾苦的。以至於在他心裡認為天大,地大,老百姓最大。在朱元璋時期,開國後很多事情都是以百姓根基來著想的。這樣一來,明朝自然就會受到全國上下的擁戴和支持。

其三,在元末時期,和朱元璋並存的割據勢力有陳友諒、張士誠等。和這些人比起來,朱元璋是最正義的、最受擁戴的。所以他能夠走到最後,並且把蒙古人趕出中原。傾覆元帝國統治。


馨晨復語


【正】字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裡,有十八種解釋之多,合乎朱元璋建立得國最正的有兩種解釋。

一.垂直度或符合標準方向。

二.使端正人心。

我首先來解釋一下頭一個問題。

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雖然元朝統一中國,但是蒙古人的思維裡使終把自己當成一個侵略者,外來人這是相當奇怪的,歷史文獻記載:有許多蒙古貴族常常無故搶劫漢人財產,居為己有;對漢文化態度的不屑與輕視,使元朝為維護自身利益;採取“民分四等”的政策。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漢人、四等南人。

做為一個統治王朝不能積極的溶入大一統思想,不知媾和各民族矛盾。而實施等級歧視制度,為其滅亡埋下禍根。

從黃帝統一華夏,到漢朝的建立,漢文化在中國大地根深蒂固,國人都以漢家兒郎而自傲;而元朝等級制度的推行,將漢人置於最底層,種種不平等的規定,讓民族之間的鬥爭使終處於激烈之中。

等級制度的歧視,使漢文化的迴歸變得越來越強烈;“驅逐胡虜、恢復中華”,這一口號,激發了漢人心裡的那一點點血性

等級分化帶來的惡果,使原中原地區的百姓,使終生活在壓迫與痛苦之中,尤其是第四等南人,社會地位最低,而朱元璋不幸生於此列之中,隨著元統治者的壓迫與天災人禍,在這樣的環境下,要不餓死要不壓迫而死。正是這樣情況下,朱元璋以一個貧困戶的身份開始了他行伍之路。

朱元璋得國之正的定論,主要曲別與前面幾個王朝的顯著之處有以下幾點

1秦朝

始皇能統一天下,他有深厚的背景,出生於皇室家族,有大量的資源可用,其本為周朝附屬封國,只因周朝式微,被各諸候所拋棄,嚴格來說秦朝也屬於亂臣賊子。

2:漢朝的創業者劉邦本為秦朝沛縣一小吏,借秦二世之亂,趁機掀杆而起,隨著勢力的增加,垓下一戰擊敗項羽;從而慢慢統一天下。劉邦出身稍微比朱元璋好點,只因是最底層做起而成功;所以歷史上常常拿他於朱元璋來做比較,是公認封建王朝得國最正的兩位皇帝。

3:隋、唐這兩個王朝的建立者,無論是楊堅或李淵;都有深厚背景,都是各自前朝重臣;手握兵權,趁朝廷式微;野心膨脹奪得政權。雖然在歷史上留下盛世風華,但得國不正是事實存在的。

4:隨後的宋、元、清三朝,其統治者,北宋趙匡胤本為後周大將,欺負柴榮;子幼母弱,陳橋兵變,奪得江山。元朝鐵木真出身部落頭領之家,為貴族階層;可用資源極多,利用大量的人脈積累,統一半個世界。清朝努爾哈赤出生於部落酋長家庭,可以說是貴族後代,有資源、有人脈,相對來說做什麼都要容易。

總結:

唯有朱元璋出生貧窮家庭,如果不是元末天災人禍造成家人的死亡,使其生存受到極大傷害,我想朱元璋絕對不會走上造反這條道路。歷史正是在這個環境下,朱元璋為生存所迫,以一介布衣一步步走到了人生的頂峰,這是他沒有想到的結果。歷史評價朱元璋得國最正是在其岀身於貧寒低微的底層社會,沒有後臺、沒有依靠、沒有什麼資源可用,是憑藉自己的智慧在逆境中不斷經歷苦難的考驗與困境最終奪得天下,建立了明朝,在所有封建王朝的建立者當中無岀其右。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於我何加焉!

所以說朱元璋在歷史上是最有資格當“得國最正”這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