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曆史上北方少數民族怎麼區分?

海6190


歷史上,我國北方出現了很多少數民族。有的曇花一現,或遷徙遠去,或融入它族,很多少數民族都曾經了建立過屬於自己的政權,像蒙古族和滿族還曾經入住中原,其政權也隨著民族的興衰而更迭。

有史料記載最早的少數民族應該是鬼方了。鬼方是商周時期居住在中原西北方向的大部落,其淵源是跟黃帝部落聯姻的氏族——大隗氏。漠南地區曾多次出現過大規模討伐鬼方的戰爭。根據考古發現,甲骨文中大量記載“鬼方易”,也就是鬼方部落遷走或逃走的意思。經過中蘇聯合考古發掘研究,最終確定鬼方遷徙到了西伯利亞,大致範圍東起貝加爾湖,西至巴爾喀什湖一帶。

犬戎,同樣是商周時期生活在中原西北方向的少數民族。活躍於陝西、甘肅一帶。當年周幽王廢嫡立庶,申侯聯合繒國、犬戎攻打周幽王,結果周幽王被犬戎族誅殺,褒姒被俘。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犬戎又稱為秦國的勁敵。犬戎的一個分支遷徙到蒙古草原,成為蒙古草原最早的主人。 到了漢代,根據《後漢書》記載,西北地區曾出現一個“白狼國”,以白狼為圖騰。專家推測,白狼國應該是犬戎的變種,白狼國人應該是犬戎的後裔。

到了秦漢時期,匈奴逐漸強大起來,甚至威脅到了中原王朝的安危。相傳匈奴與華夏同根同源。夏朝滅亡後,夏朝後裔履葵的一支後裔逃到北方,逐漸成為匈奴族。根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居於蠻北,隨畜牧而轉移。”可見匈奴是生活在北方的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匈奴在秦漢時期國力強盛。秦始皇被迫修長城以阻擋匈奴南下。漢武帝時期,大漢國力強盛,面對匈奴的屢次襲擾,決心解除邊患。大將霍去病北征匈奴,匈奴敗退漠北,分裂為五部。東漢時期匈奴再次分裂為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歸順大漢,被漢光武帝劉秀安置在河套平原。北匈奴被漢軍追殺,被迫西遷。相傳匈牙利就是匈奴後裔建立的國家。

繼匈奴之後,北方草原上的鮮卑族興起了。鮮卑族的生活習慣與匈奴相似。公元45年,鮮卑追隨匈奴南下襲擾中原邊境,這個民族才被中原王朝所知。公元85年和公元87年,鮮卑兩次反抗匈奴的壓迫。隨著匈奴的衰弱和遷徙,鮮卑逐漸成為草原霸主。由於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原王朝戰亂不斷,四分五裂,國力衰敗,鮮卑趁機南下,先後建立多個政權。公元385年,鮮卑拓拔部建立北魏政權,公元493年北魏政權同意北方。同年,北魏孝文帝改革,全面漢化。至此鮮卑人逐漸被漢人同化。另外在青海、甘肅一帶,還有鮮卑慕容氏建立的政權吐谷渾,公元663年被吐蕃所滅。

關於柔然的起源,歷史上說法不一。有說起源東胡、匈奴、鮮卑的,也有說是漠北雜胡。由於十六國時期中原王朝四分五裂,鮮卑拓拔部在中原地區建立北魏政權,柔然雄居漠北,與北魏連年征戰。其國力最盛時,北達貝加爾湖,南到南到陰山山脈,東抵大興安嶺,西接塔里木盆地。有公元八世紀,柔然曾經遷徙到歐洲。在今巴伐利亞東部建立“阿瓦爾汗國”。因此歐洲人稱柔然為“阿瓦爾人”(avars)。公元425年,北魏討伐柔然,柔然北逃。後北魏聯合南朝劉宋,合擊柔然,柔然先後三十餘萬降魏,從此柔然元氣大傷。後來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柔然藉機復興。柔然逐漸注意整頓內政,效仿漢人,改官制,立年號。公元478年,南朝劉宋出使柔然,兩國聯盟,共同擊魏。柔然三十萬大軍攻魏。南朝齊建立後,柔然也與其交好,企圖聯齊伐魏。由於南朝齊剛剛建立,蕭道齊登機不久,因此不敢貿然出兵。公元6世紀,負責給柔然打鐵的奴隸突厥強大起來。突厥首領土門因要求聯姻被拒絕,因此聯合高車國攻打柔然,柔然從此衰敗。

上文剛說到突厥興起,聯合高車大敗柔然。我們就講講這個突厥。突厥的起源也是說法不一,有“漠北索國說”、“海神胤裔說”、“平涼雜胡說”和“高昌北山說”五中。具體說法不一,範偉老師說了,“我不想知道他是怎麼來的,我就想知道他是怎麼沒的。”今天我們就講講突厥的歷史,直到消亡。

公元552年,突厥大敗柔然,建立“突厥汗國”。公元583年,因最隋朝的反間計,突厥一分為二,分裂為東突厥和西突厥。東突厥在隋唐時期一直與中原有聯繫。當年李淵起兵反隋,發動“晉陽之變”前,也得到了東突厥的支持。西突厥在鼎盛時期,版圖從山西一直到鹹海。公元682年,突厥叛唐,阿是那骨咄陸自封“頡跌利施可汗”,後突厥建國。後突厥長期襲擾大唐,在唐和回鶻的夾擊下,退出歷史舞臺。由於其征戰四方,國土廣袤,其後裔民族有土克曼人、韃靼人(塔塔爾人)、維吾爾人、雅庫特人、哈薩克人、吉爾吉斯人(柯爾克孜人)、撒拉爾人(撒拉人)、阿塞拜疆人、烏茲別克人、巴什基爾人、楚瓦什人等。土耳其就是西突厥的後裔建立的國家。

突厥滅,回鶻興。回鶻就是我們今天的維吾爾族。回鶻與中原一直保持緊密聯繫。曾經幫助唐平定安史之亂,抵禦吐蕃進攻西域,與大唐和親。回鶻在唐朝的對外交流上起到了橋樑的作用,為大唐帝國的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起到了有利的作用。回鶻於公元743年建立回紇汗國,公元788年改為回鶻。848年黠戛斯滅回鶻汗國。回鶻大部分南遷。其後漠北地區回鶻部落分為四部,一為烏介可汗為首的南下部分,從河套南下,由於侵擾唐朝邊疆被滅,部眾多數融入華北漢人;二為於宋、遼、金時代勢力強大之甘州回鶻與沙洲回鶻;三為西州回鶻(居高昌之地,即吐魯番),虔信摩尼教與佛教;而最為強大的一支西遷至七河流域,和當地天山的回鶻以及葛邏祿等鐵勒部落建立了威震中亞的喀喇汗王朝。南遷的幾十萬回鶻與唐朝發生武裝衝突,被唐所滅。

唐之後是宋。由於宋朝重文輕武,北方少數民族逐漸興起,建立多個並立的政權。歷史上遼、金、西夏和宋並存。由於宋朝國力衰弱,一度被遼、金追著打,宋一路難逃,人家一路追,直到長江以南,建立南宋。

而這一時期的佼佼者,就是蒙古人。蒙古人建立了世界上有史以來國土面積最大的帝國“蒙古帝國”。

公元1206年,鐵木真被推舉為大可汗,標誌著蒙古國誕生。鐵木真極其子孫征戰四方,建立起了東到日本海、北達北冰洋、西抵地中海、南到波斯灣的強大帝國,國土面積三千餘萬平方公里。由於國土面積廣闊,民族眾多,發展程度不一,所以很難有效統治,因此四大汗國實質上是獨立的。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大元”,次年遷都燕京,稱大都。後在1279年崖山海戰攻滅南宋統一中國。公元1304年,元成宗受到四大汗國一同承認的宗主地位。

元朝末年農民起義不斷。元順帝被朱元璋趕回蒙古老家,稱“北元”。北元與大明處於的長期對峙中。在明前期一直是大明的邊患。

到了明末,後金成了大明王朝的邊疆大患。公元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4年,皇太極改國號大清。1644年,清軍入關,順治帝遷都北京,從此大清取代大明。

明初,女真族分為建州女真、東海女真、海西女真三大部落。1583年,努爾哈赤襲封建州左衛指揮使,以十三副盔甲統一女真各部,建立八旗制度。1616年,努爾哈赤在賀圖阿拉稱汗建國,國號“金”。1618年,努爾哈赤發佈“七大恨”,誓師伐明。1625年春,遷都瀋陽,改名“盛京”。1626年的寧遠戰役中被明軍的大炮打成重傷,不久逝世。第八子皇太極繼位,繼續對明朝展開攻勢,並聯合蒙古各部,勢力不斷擴大。1635年,皇太極廢除舊有族名“諸申”(女真),定族名為“滿洲”。1636年,降服漠南蒙古。同年皇太極稱帝且改國號“金”為“大清”,正式建立清朝,改年號為崇德。1637年,降服李氏朝鮮。1644年,清軍入關。

至此大清共傳十帝,國祚296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周朝文DMU


歷史資料顯示:

一:匈奴部分:以匈奴為代表

二:東胡部分:以鮮卑、契丹、蒙古為代表

三:突厥部分:以突厥為代表

四:通古斯部分:以滿洲為代表

五:藏部分:羌族,吐蕃

歷史上的所有少數民族都是由這五部分演化而來的。

千變萬化的歷史萬花筒,讓人看到現代的56民族用心團結著,都在為國家盡本分,建設美好家園。


Eleazarchen


中原漢族 西域少數民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