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濟生揭祕佛門隱僧真傳《晃海氣功》

梁新永

陳濟生揭秘佛門隱僧真傳《晃海氣功》

直隸永平府城外堤岸舊景

拳學正軌系列

時雨夜過,晨雞啼鳴,新枝帶露,春泥皆潤。直隸永平府陳濟生宅前張燈結綵,喜慶壽誕。

陳濟生者,一代武學大家也。所著《靜功纏絲太極拳》、《太極拳一O八式》一經出版,一冊難求。他忝列武林翹楚永平府豐潤人趙慶長先生門牆,傳承其學,盡得奧妙。趙老先生壽高九十有七,所創迷魂掌,獨步武林,時人難以望其項背。八卦掌開山鼻祖董海川高足程廷華之子程海亭代父傳藝,趙老先生始得八卦掌真傳,並將程海亭與大槍劉德寬、楊露禪女婿夏國勳交流互換之技藝悉心研究,融冶八卦、形意、太極於一爐,三藝合一,並由陳濟生公諸於世,居功至偉,善莫大焉。後來靜功纏絲太極拳風行海內,概皆由此而始也。

陳濟生揭秘佛門隱僧真傳《晃海氣功》

程海亭(1872—1929),名有龍,河北深縣程家村人氏。八卦掌鼻祖董海川高足程廷華之長子,亦曠世奇才也。

是時,一化緣老僧銀鬚飄拂,精神抖擻,持缽而止,足音跫然。僧見庭階石礎,盡從樸素,於是躡級而登,盤膝坐於門廳前,閉目養神,不動聲色。陳見狀,以米麵相贈,僧不受。復贈以銀兩,亦不受。陳屢請不起,憤然而至僧前,乃以手相挽,將欲拽之。但見老僧如樹生根,巋然不動。陳思量,此必高手也。遂調動丹田氣,暗用迷魂勁,欲輕取老僧。僧自鳴得意,心想“你奈我何?”陳年輕自負,自謂“手到擒來!”眾皆斂聲屏息。倏然,聞老僧腰間裂帛聲響,腰帶斷矣。

老僧嫣然笑曰:“陳家小子,功夫果然不凡。然吾視之,汝之功尚欠渾厚,如月有盈虧,終不能圓滿。汝即有緣,今日傳爾晃海氣功。倘能悟透其中三味,趨捷徑於終南,定會獨樹一幟,縱橫武林。”言畢,就地演練之。俯似落日西沉,仰若月上中天,循環往復,無始無端,周身一家,神氣畢現。陳聞聽此言,大暢襟懷。凝神觀望,驚訝不已。忽然,但見老僧原地騰起,高三尺有餘,而後如芳林落蕊,悄然無聲。急待看時,早已沒於煙霞之中。

陳濟生揭秘佛門隱僧真傳《晃海氣功》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陳濟生緣得此法,朝夕參悟,潛研多年,深得精髓,開闢武學新境,增輝寂寞武林。一九三零年,師爺陳濟生於山東打擂榮獲金盾,亦仰仗此功而彌添內力。河南偃師人和西青乃楊露禪門下崔毅士開山大弟子。楊氏太極拳由楊露禪、楊建候、楊澄甫祖孫三人世襲傳遞,而由崔毅士再傳至和西青已是第五代了。後來我的恩師和西青先生縱橫捭闔於大上海十里洋場,有幸追隨陳濟生傳播廝藝,盡得其學,悉獲真諦。

陳濟生揭秘佛門隱僧真傳《晃海氣功》

陳濟生拳照。身似風中之柳,手如織布之梭。


吾師和西青將此功法傳授於我,並諄諄囑咐:“此功法是佛門歷代高僧參悟所得之精華,而且有緣經佛門隱僧親送上門,實乃天恩浩蕩。功法由來確實傳奇,功法獨到又很神奇。光陰有限,得失難料,閒來靜處,莫忘晃海。將來學有所成,一定要發揚光大,造福於民。”多年以來,我雖歷經商海浮沉,漂泊不定,仍惜緣惜福,奉此功法為傳世至寶,未敢稍懈,無論晨昏,勤加演練,獲益匪淺。

二零一七年,我在北京金隅鳳山參加“中國靜功纏絲太極拳籌備會”期間,又聆聽了當今靜功纏絲太極拳掌門陳飛龍會長關於晃海氣功鮮人知的一些內功心法,不僅進一步驗證了晃海氣功經師爺陳濟生所揭秘的佛門隱僧真傳於世的那段歷史,又登堂入室被陳飛龍會長收在門下,有幸得窺堂奧,沿襲靜功纏絲太極拳一脈的正宗傳承,也圓了早在八十年代就踐諾和西青恩師囑託,親赴濟南,拜謁師門,聆聽教誨,驗證所學的心願。

陳濟生揭秘佛門隱僧真傳《晃海氣功》

2017年,北京金隅鳳山“中國靜功纏絲太極拳籌備會”上作者與會長陳飛龍師父合影。


話說晃海氣功之所以神奇,是因為這一功法非常簡單,一看就會,一練就見功效。有些病,經常練習晃海,導氣行血,通滯化瘀,不知不覺間病去如抽絲,不治而愈。因為氣是人體活動和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質,人之健康乃一氣之暢通無阻耳。晃海之晃,恰是暢通氣血。氣血通暢則無阻滯,無阻滯則何病之有哉?此莊子所謂:通天下一氣耳。《黃帝內經》亦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養生者練習晃海,可以鬆弛神經,通達氣血,調和五臟,理順百骸,外強內壯,理氣安神。不僅平衡了人體的能量,和諧了陰陽,而且暢通了排除病邪的通路,表裡皆是如此。人體排除疾病的路徑通暢了,則有病自治,何用藥物?況人非亡於病,而多亡於藥也。晃海而能養生,何不勤而習之。

喜歡武術者練習晃海氣功,有助於充盈丹田內氣,從而強力壯身,舒經通絡,精盈氣盛,增長功力。正所謂“內裝既得,骨力堅韌,然後可引達於外。”以後無論練習何種功法,因為本固而能事半功倍。

練習晃海氣功以盤坐為基本姿勢,有病或體弱者可以採用常坐即以膝平為度坐在椅、凳上練習。雙手輕扶膝上,暢胸實腹,松肩垂肘,眼簾放鬆,內視小腹。以腰為軸,晃動身體。開始時先向右面俯身,以左肩夠右膝,再向左晃動旋轉,身體晃動旋轉至左面時,以右肩夠左膝,繼而晃動旋轉,舒身而起,歸於原式。整體晃動的路線從俯視的角度來看是一個扇面,即以頭為軌,畫了一個半圓。這樣晃動旋轉三十六下以後,再向相反的方向晃動旋轉三十六下。療病期望康健者可以每次不少於十三次為度,逐漸增加,每次以半小時為佳,或多或少,因人而異,但必須貫徹慢練為功的基本原則。練功增長內力者可以適度增加次數和練功時間。

練功前注意先靜坐或靜立片刻,一無執著,心神兩靜。內覺心空,外覺物空。清淨明瞭,應物隨心。百慮皆忘,萬境自閒。練之既久,以求更深境界者,可以增加意念活動,體驗丹田氣海與周身氣海融為一體,周身氣血,猶如汪洋,波生濤起,迴旋不已。繼而神馭氣,氣馭精,聚精生氣,聚氣生神,感悟動中之靜與靜中之動,不即不離,靈機自變。

陳濟生揭秘佛門隱僧真傳《晃海氣功》

陳飛龍拳照。底功龍盤,掌形虎勢。


常言“練功何必尋子時,人身無處不丹田”。所以,練習晃海氣功不拘時間,不拘場地,抑或是乘機飛行,只要端坐其身,以脊為軸,慢慢晃動,其圈愈小,其效愈佳。正如我們坐在飛機上,不覺其飛,而已千里。箇中奧妙,皆在其中。

晃海氣功形式簡單,功效顯著,簡單到俯仰之間的一圈,周身氣海的一晃。但道之守一,佛之守空,禪之寂靜,武之根本均涵蓋其中,均能在晃海之中不知不覺地得到體驗、認知乃至證道。從師父和西青先生敘說其功來歷以及常年不懈的晃海實踐,到希望在弘揚和共享中能夠讓更多的人受益,感觸頗深,曾吟詩抒懷,俾不忘也。

身坐蓮花浴佛光,太極將動生陰陽。

肩膝互攀分左右,任督相接看俯仰。

日月經天轉乾坤,江河行地翻波浪。

陳公幸遇化緣僧,晃海氣功始傳揚。

陳濟生揭秘佛門隱僧真傳《晃海氣功》

和西青拳照。開創內功拳在西部蘭州公開傳播之先河。

梁新永,文化學者,職業經理人,蘭州大學客座研究員。楊露禪門下崔毅士一脈嫡系代表,非物質文化遺產靜功纏絲太極拳傳承人。

陳濟生揭秘佛門隱僧真傳《晃海氣功》

舊時直隸永平府城外常備紮營情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