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圈】投資基礎:貨幣政策與匯率影響

最近全球金融市場可謂波瀾壯闊:3月9、12、16、18日美股四次熔斷,連美國國寶級股神巴菲特都被網友們調侃太年輕了。。。

在這種瘋狂的局勢下,我國的各路人馬也沒閒著,積極給老美做著各種診斷和預判:

有說疫情影響了白宮和各州權利分割,從而動搖其自由人權的;

有說老美債市泡沫巨大,有破滅風險的(僅僅垃圾債和BBB債達4.2萬億美元);

有說老美搞了10年高槓杆經濟,股市持續盈利增長,欠的債總是要還的;

有說疫情影響了其佔比最大的服務業(旅遊和娛樂),以及次之的房地產業,對其經濟造成巨大影響的;

還有說疫情和油價直接打擊了其融資體系,老美靠融資坐享其成的模式岌岌可危的;

。。。

無論如何,美聯儲在本月連續兩次緊急降息至零利率後,昨天又進一步放低了下限:

開始不限量買入美債和MBS,本週每天都將購買750億美元的國債和500億美元的機構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這等於每天直接往市場裡注入9000億人民幣的現金,而且不限量!

面對人家環環相扣的各種操作手段,我們在看著大A的同時,確實值得好好了解下貨幣政策的工具和作用途徑,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見招拆招,對自己止虧盈利。

引言寫了這麼多(主要是最近美聯儲表現太不尋常了),小豬來說說我們貨幣政策吧:

貨幣政策:就是為了實現一定的經濟目標,由中央銀行採取各種手段和措施影響各種經濟指標來調節社會中的貨幣供應量。(標準含義:中央銀行利用其掌握的利率、匯率、借貸、貨幣發行、外匯管理以及金融法規等等工具,採取各種控制和調節貨幣供應量以及貨幣信貸政策、方針政策的總稱。)

大家知道,最近央媽也在降準,以抵禦疫情給經濟帶來的影響。這裡說的降準其實就是央媽最常用的三大法寶之一:

對於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央媽最常用的三大法寶有:1、存款準備金制度;2、再貼現政策、3、公開市場業務

1、存款準備金制度:

如果央媽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降準),貨幣供應量就會增加!這個法寶威力很大,央媽用起來也很謹慎,一般也就1個點或者0.5個點,前不久央媽剛用這招釋放了5500億。至於威力為什麼這麼大,小豬上一期講過了:銀行的創造信用功能能夠數倍派生存款。

2、再貼現政策:

什麼是貼現呢?比如:您有一張商業票據六個月到期,但是三個月您就急用錢了,於是拿著這張未到期的票據提前去找銀行兌錢,這就叫做貼現

有票據銀行肯定會兌,但是不可能全額按照票面金額兌,銀行肯定要收未到期部分的利息。那麼按什麼樣比率去扣利息呢?這個比率就是貼現率

同樣,商業銀行也可以拿著未到期票據提前去找央媽兌錢,這種行為就是再貼現。按什麼比率扣利息就是再貼現率。

如果央媽提高再貼現率,央媽收的利息多,商業銀行拿到的錢就少,流向社會資金就少。所以跟存款準備金制度一樣,

再貼現率和貨幣供應量呈反比。

但是這個法寶不太好用,因為商業銀行啥時候去兌錢,主動權在商業銀行,央媽是被動的,肯定就不那麼喜歡用了。

3、公開市場業務:央媽在公開市場上買賣債券的行為。(一般是政府債券)。昨天美聯儲發佈的不限量買入美債和MBS,就是在用這個法寶了。

如果央媽買入了,市場上流通的錢就多了,貨幣供應量就增加了,等於向市場注入資金。如果她賣出證券,等於回攏市場資金。這個法寶方便快捷,用起來尺度還可以自己掌握,也是央媽使用最多的業務。

小豬嘮叨幾句:以上講的是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大家搞清楚這幾個就能看得懂基本操作了。除了一般性的,還有(大家可以不看)針對特殊領域,選擇性的貨幣政策工具:1、消費者信用控制;2、證券市場信用控制;3、不動產信用控制;4、直接信用控制;5、間接信用控制。創新性貨幣政策工具:1、短期流動性2、常備借貸便利3、抵押補充貸款4、中期借貸便利5、臨時流動性便利。

那麼這些法寶怎麼影響經濟呢?小豬來說下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

1、利率傳導機制:貨幣政策主要是影響利率來影響經濟,利率您可以看作是資金(錢)的價格,當貨幣供應量增加,錢就不值錢了,利率就下降。企業貸款成本變低,貸款和投資就會增加,經濟的總產出就會增加。

2、信用傳導機制:央媽增加貨幣供應量(基礎貨幣),銀行有錢了,存/貸款量增加,企業投資總產出會增加。

3、資產價格傳導機制:

貨幣供應量增加影響到資產價格:

A託賓q理論:q是企業的市場價值與資本的重置成本之比(q=市價/重置成本),市價相當於上市公司股票價格,重置成本相當於企業重建一次花多少錢。

如果q>1,市場價值(股價)>資本的重置成本,意味著股價高,重置成本低,企業發少的股票就能拿到更多的錢,去購買廠房設備,增加投資,影響總產出。

如果q<1,市場價值<資本的重置成本,投資減少。

基本傳導機制就是:央媽增加貨幣供應量,大家有錢了,投資股票,股價上漲,則市價高了,q值增加,總產出也增加。

B財富效應

當貨幣供應量增加,股價上漲,您的金融資產(股票)增值,您出現財富困難可能性降低,並且您有錢了,就會增加耐用消費品支出,買房,增加總產出。

4、匯率傳導機制

匯率(兩種貨幣兌換的比率):貨幣供應量增加,利率就會下降(錢便宜了嘛)。舉個例子:比如我國利率水平6%,美國8%。如果你有錢,投資哪裡?肯定高利率的地方,那麼資金從我國(利率低)流到利率高的國家,國外的資產就增值了,我國貨幣就貶值了(錢都跑到利率高的國家了),匯率就下降了。

匯率低了,錢貶值了,錢相對別的國家不值錢了,大家肯定不會去進口,進口減少;出口(掙外幣)增加,在美國賺美元,回到國內兌換,錢就多賺了。出口大於進口,出口多,加大生產力度,總產值就會增加。

明白了貨幣工具和傳導機制,我們再來講講目標體系:

五大最終目標:穩定物價、穩定就業、經濟增長、國際收支平衡、最後維持金融穩定

操作目標(指標):1、基礎貨幣(中央銀行向社會注入資金);2、存款準備金率;3、短期貨幣市場利率

中介目標:1、貨幣供應量(基礎貨幣數倍放大);2、存款準備金影響信貸規模;3、長期利率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了,希望大家有所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