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臺蔣軍起義官兵獎勵條例執行始末

1955年1月1日,時任國防部長彭德懷頒佈《對蔣軍起義、投誠人員的政策及獎勵》條例。隨著這一制度逐步的完善,對駕駛某些機型起義的國民黨軍飛行員,獎勵金額竟然達到了黃金8000兩。

對臺蔣軍起義官兵獎勵條例執行始末


國民黨軍退守臺灣後,1949年4月17日,原國民黨軍轟炸機第八大隊上尉飛行員杜道時,中尉機械員郝子儀駕駛美製C-46型運輸機起義,凌晨5點從新竹機場起飛,經過7個半小時的飛行,於12點30分平安的降落在徐州機場,開闢了從臺灣到大陸的新航線。


對臺蔣軍起義官兵獎勵條例執行始末

彭德懷發表對臺問題講話


截至到1955年1月1日,先後有12架國民黨軍飛機起義,迴歸祖國大陸。這些起義人員都被解放軍空軍委以重任,並沒有給予太多的物質獎勵。

1955年1月1日,解放軍軍官開始實行薪金制。就在同一天,國防部長彭德懷頒佈《對蔣軍起義、投誠人員的政策及獎勵辦法的通告》,並命令全軍切實執行對投誠或自動放下武器蔣軍官兵的5條保證,還制發了通行證。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通告的一項:

……攜帶武器者,按下述規定給以獎金:步槍、手槍每支三十萬元;輕機槍每挺人民幣一百萬元;重機槍每挺人民幣三百萬元。駕駛飛機、艦艇起義者,視機種、艦種分別予以優厚獎賞。

通告頒佈時,大陸流通的是第1套人民幣。兩個月後,第二套人民幣開始發行流通,與第1套人民幣幣值兌換比是1:10000。

對臺蔣軍起義官兵獎勵條例執行始末

第一套人民幣一元券


這次發佈的通告只明確了國民黨軍起義攜帶輕武器的獎勵金額。對飛機艦艇等重型武器沒有給出確切的獎勵額度。

通告頒佈上12天后,也就是1955年1月12日,國民黨軍金、馬前線陸空軍聯絡少校作戰參謀郝隆年,少校作戰參謀王鍾達,機工長唐鏡駕駛美製c-46型運輸機起義,平安的降落在福州。

對臺蔣軍起義官兵獎勵條例執行始末

c46運輸機


一直沒有查閱到國防部對郝隆年等義舉的獎勵額度,估計是沒有先例,獎金髮放可能滯後了。

一個多月後的2月23日,國民黨空軍飛行教官劉若龍和學員朱寶榮起義,駕駛PT-17型教練機自臺灣虎尾機場起飛,迫降於福建平潭境內的海灘上,福建軍區於3月13日獎給劉若龍,朱寶榮人民幣各1000元。

1955年5月18日,國民黨空軍第三大隊中尉情報參謀何偉欽自臺灣屏東機場駕駛F-47型戰鬥機起義,最後迫降於廣東海風境內。

對臺蔣軍起義官兵獎勵條例執行始末

何偉欽


半年內三架飛機起義歸來,也讓國防部認識到儘快細化獎勵額度的緊迫性。

1955年7月7日,彭德懷向中央提交報,鑑於過去的規定沒有具體的獎勵標準,現擬按起義者政治上的自覺程度和駕駛的不同機種,分別給予不同的獎金:一、駕駛噴氣式戰鬥機起義者,每人獎人民幣一萬五千元。二、駕駛螺旋槳戰鬥機和轟炸機起義者,每人獎人民幣六千元。三、駕駛運輸機起義者,每人獎人民幣五千元。四、駕駛教練機起義者,每人獎人民幣三千元。

毛澤東當天在彭德懷的報告上寫了批語:“似應提高一些。如二萬,一萬五千,一萬,八千等。”

1956年8月15日,國民黨空軍少校教官黃綱存自臺灣岡山駕駛AT-6型教練機起義,迫降於福建仙遊境內。解放軍總政治部於9月26日獎勵黃綱存獎金8000元。從這個獎勵額度看,是嚴格按照毛主席的批示執行的。

1962年7月25日,解放軍福建前線司令部頒佈通告,宣佈對駕機起義的蔣軍空軍人員和駕駛艦艇起義的蔣軍海軍人員的獎勵規定和聯絡辦法。

1964年3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建前線司令部發出通告,重申對架機起義的蔣軍空軍人員獎勵規定,對駕駛U-2和p-2v型飛機起義人員獎勵黃金8000兩,對其他各類機種制定不同標準,獎勵統一用黃金來支付。

對臺蔣軍起義官兵獎勵條例執行始末


1963年6月1日,國民黨空軍第二聯隊第十一大隊上尉飛行員徐廷澤駕駛一架F-86F型佩刀式戰鬥機,從臺灣新竹機場起飛,在執行作戰訓練任務時,突然改變航向,降低飛行高度,飛越臺灣海峽,在福建龍田機場降落。

F-86型佩刀式戰鬥機是美國最有名的高亞音速戰鬥機,產量高達8000架,徐廷澤飛回來的F-86F最大時速1100公里,實用升限15200米,最大航程2030公里,飛機上有6挺12.7毫米機槍,並可以攜帶響尾蛇空對空導彈。

徐廷澤起義飛返大陸後,國防部按照規定獎勵他黃金2500兩,同時授予少校軍銜。

對臺蔣軍起義官兵獎勵條例執行始末

徐廷澤


1964年10月4日,國民黨海軍大金門水面偵察隊下士趙宗禮,隻身駕駛美製1279號機械化登陸艇迴歸大陸。國防部獎勵趙宗禮黃金600兩,並授予少尉軍銜。

1969年5月26日,國民黨空軍官校上尉飛行教官黃天明和飛行學員朱京蓉,自臺灣岡山駕駛T-33型噴氣教練機起義,迫降於福建惠陽觀音閣鄉境內。

國防部按照規定獎勵他們黃金1200兩,飛行教官黃天明700兩,學員朱京蓉500兩。

對臺蔣軍起義官兵獎勵條例執行始末

黃天明與朱京蓉


1981年8月8日,國民黨空軍第五連隊督查室少校考核官黃植誠,駕駛F-5F型戰鬥教練機起義,成功地降落在福州機場。F-5F戰鬥教練機是臺灣當時最先進的機種,當時售價高達500萬美元,號稱“臺灣空軍的支柱”。

有關部門以支票的方式向黃植誠頒發了獎金65萬元,摺合黃金8000兩。

1983年4月22日,臺灣國民黨陸軍航空隊第一支隊少校分隊長李大維,駕駛u-6a輕型偵察效用機,從臺灣花蓮機場起飛,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飛行,於中午12:35迫降於福洲灘頭。

李大維駕駛的u-6a是加拿大早期生產的一種輕型偵察效用機,最大巡航時速只有225公里,他憑藉自己11年來,2600多小時的飛行經驗,堅持做超低空飛行,成功地避開了國民黨軍隊的雷達警戒線。

5月5日,有關部門為李大維頒發了15萬元獎金,同時任命他為某航校副師級副校長。

對臺蔣軍起義官兵獎勵條例執行始末


1988年9月11日,解放軍駐福建部隊發言人宣佈,1962年頒佈的對駕機架艦起義國民黨官兵給予獎勵的兩個《通告》停止執行。

可就在五個月後,臺灣國民黨空軍737聯隊五大隊中校輔導員林賢順,於1989年2月11日,駕駛編號為5120號F-5E型戰鬥機從臺東機場起飛,先按預定航線向東南海域飛行,然後突然改飛西南飛越臺灣最南端的鵝鑾鼻後轉向西北做超低空飛行,因為有霧沒有找到預定機場降落。飛機燃油耗盡,墜毀在豐順縣境內,林賢順跳傘後獲救。

對臺蔣軍起義官兵獎勵條例執行始末

林賢順


幾天後,林賢順在廣州迎賓賓館舉行記者招待會。

有記者問:大陸已經停止頒發有關獎金,你這次飛回大陸的目的和原因是什麼?

林賢順回道:有關獎金的事我沒想過,出於整個國家的大目標,獎金已經不適用了,我個人對此沒有任何遺憾。我回到祖國大陸,就是希望為祖國空軍作出更多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