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四大美女,那四大美男又是誰?為什麼?

家在潯陽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這個成語大家想必都聽說過。是形容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的。分別對應是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成語和她們的名字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她們各自的離奇故事也已經被演繹得家喻戶曉。然而,你知道中國古代也有四大美男嗎?他們都是什麼樣的美男子,又有著怎樣驚世的顏值呢?下面就為大家一一揭曉。

潘安

我們形容男人的容貌俊朗,也是有成語的,頭一句就是“貌比潘安”。潘安儼然就是古代美男子的代言人啊。那麼潘安到底是誰?他有著怎樣的顏值呢?

潘安,也叫潘岳,字安仁,是西晉著名的文學家。史書上對潘安的容貌之美只是惜字如金地用了三個字:美、姿、儀。用現在的話說,那就是形象好,氣質佳。雖然我們找不到對潘安五官容貌,身高體重的詳細記載。但是他的美貌卻從另外一個側面可以看出來。那就是潘安在他那個時代就已經擁有了一大批死忠粉了。《世說新語》中記載,潘安每次出門,都會有大批少女追隨。對他又是獻花,又是獻果。潘安每次回家,都是帶著粉絲們的禮物滿載而歸。這陣勢,就是放在今天,也是妥妥的流量明星小鮮肉的待遇啊。

潘安雖然有著眾多為他著迷的女粉絲追星,但是他卻對妻子一往情深。在妻子去世後,還專門寫了《悼亡詩》悼念自己的亡妻。在今天看來,這也許沒有什麼。但是在那個婦女地位低下的年代,潘安差不多算是第一個寫文章悼念妻子的人。可謂是石破天驚。可惜的是,一個如此美貌,多才且感情專一的男人在事業上卻長期鬱郁不得志。不僅仕途坎坷,長期不受重用。後期還捲入到了謀反陰謀的政治漩渦當中。最終不得善果,被夷滅三族。

宋玉是戰國時期楚國人。又名子淵。相傳為屈原的學生。和屈原並稱“屈宋”,是屈原之後名動一時的辭賦家。“下里巴人”、“陽春白雪”、“曲高和寡”這幾個成語典故都跟宋玉有關。同樣是一個顏值和才華雙雙爆表的絕世美男。古代小說戲劇當中常以美如宋玉,貌若潘安來形容男子的俊美。

然而宋玉貌美之說雖流傳千古,但是他到底是怎麼樣的美卻一直是個謎。也許他的美早已到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境界。我們只能從一篇《登徒子好色賦》中的記載,來意會一下宋玉的美貌。文中所載,登徒子跟楚王彙報說,宋玉雖是個美男子,但是也是個好色之人,千萬不能讓宋玉到後宮。宋玉一聽不樂意了。反擊說,請楚王來做公證人,我說一件事,看看到底我和登徒子到底哪個更好色。宋玉首先說,天下的美女都在楚國,而我的家鄉我隔壁的一個鄰居更是個絕色大美女。然而這樣的絕色佳人趴在牆頭看了我三年,我都絲毫沒有動心。而登徒子呢?他的老婆醜陋無比,不僅醜而且還是駝背加瘸子,但是登徒子卻跟他老婆生了五個孩子。可見只要是個女人登徒子都會喜歡,所以顯然他比我更好色啊。其實以我們今天的觀點看,登徒子對妻子不離不棄,是件值得稱讚的事情。但是被口才非凡的宋玉這麼一忽悠,楚王竟然被宋玉說暈了,把登徒子判作是好色之人,從此登徒子就背上了好色之名,成為了好色之徒的代名詞。

宋玉不僅貌美,其文學才能也同樣卓越。他是第一個寫悲秋的,也是第一個寫女性的。他的《神女賦》給後世文人墨客的創作提供了無限的靈感源泉。他的《九辯》與屈原的《離騷》同為楚辭中的經典之作。不過宋玉雖有滿腔才華,在政治上卻也是不善為,不合於時。最終遠離朝堂,歸隱鄉野,帶著滿腔的遺憾走完了人生。

衛玠,字叔寶。兩晉時期著名的玄學家。其祖上世代為官。傳說衛玠五歲時神態就異於常人。其年少時乘羊車過市,街市上的人都以為看到的是玉人。衛玠的舅舅王濟英俊瀟灑,風度翩翩。但是每次見到衛玠卻總是自慚形穢,自嘆弗如。他還對別人說,與衛玠一同出遊,就像有光亮在珠玉在身邊,光彩照人。

衛玠好清談玄理。這也是當時的風潮。但是其體弱多病。因此家人讓他少說話。每每有天氣好的日子,親友們請他說幾句。衛玠開口,總能引來一片讚歎。認為其字字珠璣,說到了精妙之處。當時的名士們也都對衛玠推崇備至。衛玠聲名鵲起後,朝廷多次徵召衛玠入朝為官,但衛玠都不赴任。多次之後,才入朝做官。而且衛玠對當時的政治形勢也是看得相當透徹,早就看到西晉朝廷已經危如累卵,早早就準備南渡。可惜因為其本就體弱多病,加之勞累過度而加重了病情。在永嘉六年去世了。年僅二十七歲。

時人都言衛玠是被看死的。因衛玠從豫章郡到京都時,人們紛紛慕名而來,看他的人圍得水洩不通。衛玠本來身體就虛弱,在眾人的擁擠和推搡下,最終病重而死。所以當時的人都說衛玠是被看死的。所以有個成語叫“看殺衛玠”,典故就是由此而來。但實際上,衛玠的死更多是和魏晉時期清談玄學的風潮有關的。衛玠避亂南渡之初,去拜見大將軍王敦。與王敦、謝幼輿等夜坐清談。其實用現代的話說,就是聊通宵。衛玠體質虛弱。根本扛不住熬夜。這一夜突然感到疲乏,從此病情加重,最終去世。

蘭陵王名高長恭,是北齊戰神,驍勇善戰。而且還經常戴著一副神秘的面具。可以說是文武雙全的絕世美男子。他是南北朝時期北齊的宗室,出身高貴,被封爵為蘭陵王。

蘭陵王的貌美甚至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因為他的相貌過於柔美,不足以威懾敵人,因此其每上戰場必戴面具。邙山之戰,北周進攻北齊洛陽一帶地區,蘭陵王高長恭和其他將領一起受命前往救援。他帶著五百騎兵突破敵人的重重封鎖,到達城牆之下。但是因為高長恭戴著面具,守城的北齊官兵無法分辨敵我,於是高長恭解下面具,露出一張美貌絕倫的臉,軍心振奮,於是大捷。

蘭陵王半生戎馬,戰功赫赫,然而這在給他帶來榮耀和威望的同時,也帶來了厄運。因為戰功卓著,引來了皇帝的猜忌,加之其宗室身份,讓皇帝高緯更加忌憚。雖然蘭陵王小心謹慎,甚至以收受賄賂來希望躲過皇帝的猜忌。然而最終還是沒能躲過被賜死的命運。武平四年五月,高緯賜毒酒給蘭陵王。蘭陵王悲憤之極,萬念俱灰地扔下一句“天顏何由可見”,端起毒酒,一飲而盡。一代男神悄然隕落。

這四大美男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才貌雙全。或文學、音樂、哲學修養極高,或是戰功彪炳,威震華夏。而且他們出行之時都是萬人空巷,爭相一睹為快。即便是今天的那些流量明星,小鮮肉們,恐怕也沒有他們的粉絲多。而且這四大美男不只是容顏出類拔萃,更是文治武功,各有所長。這恐怕也是當今那些明星小鮮肉們遠遠所不能及的。

只可惜他們跟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的結局也是如出一轍。不僅事業不得意,更有死於非命,墮於紅塵。他們儘管在文學和其他領域都頗有建樹。然而讓他們千古留名的,卻始終是他們視作負擔的絕世美顏。這也許就是他們最大的悲哀吧。






楊旭亮


四大美男評論不一,但是個人認為要評的話這幾位必有位子:潘安,夏侯湛,衛玠,慕容衝。

自古以來不乏風流貌美之人,然而魏晉時期最為出眾。當時盛行清談之風,文人雅士們都活得灑脫不羈。當時的男人還有化妝,女裝的癖好,這是由曹操的兒子兼女婿何晏開創而來。而我要說的潘岳,夏侯湛和衛玠都出自這個時期。

潘岳,公認的中國古代第一美男子,風姿綽約,有擲果盈車典故流傳至今。潘岳長得特別帥,年輕時候駕車走在街上,連老婦人都為之著迷,用水果往潘安的車裡丟,都將車都丟滿了。潘安做河陽縣令時,在當地種滿了桃花,潘岳花樣美男的稱號也就此而來。

夏侯湛,當時與潘岳合成“雙璧”。夏侯氏自古出風流人物,東晉開國君主司馬睿的母親就是夏侯氏,長得美且與牛氏私通,所以東晉的皇族有“牛繼馬後”,並非司馬氏的傳言。夏侯湛能和潘岳齊名,可想而知他也是難得的大帥哥。

衛玠,年少出眾,小時候乘坐羊車上街,看到他的人都以為是玉人,全都跑出去爭相觀看。東晉大臣王濟,是衛玠的舅舅,英俊豪爽有風度姿容,但是每次見到衛玠,就嘆息說珠玉在旁,自慚形穢。還跟別人說,與衛玠一同出遊,就像有光亮的珠子在旁邊,光彩照人。王濟是清談領袖,與王澄,王玄都有盛名,但卻都在衛玠之下,世人不禁評論:“王家三子,不如衛家一兒”。

衛玠長大後,體弱多病,後來遇到變故搬家到京都,人們早就聽聞他的才氣和美貌,都出來看他,來的人圍得像一堵牆。衛玠本來就有虛弱的病,身體受不了勞累,最終重病而死,當時的人說是看死了衛玠,這就是“看殺衛玠”的由來。

慕容衝,前燕皇族之後。前燕被前秦苻堅滅了以後,慕容沖和姐姐清河公主一併為苻堅沒入後宮。慕容衝雖為男性,但是天生容貌俊美,具有龍陽之姿。前燕被滅時,慕容衝12歲,苻堅將他和14歲的姐姐清河公主一同納入後宮,獨寵二人。長安城內曾有歌謠言:“一雌復一雄,雙飛入紫宮”。苻堅的大臣王猛擔心苻堅被美色迷惑誤國,極力勸說把慕容衝送走。苻堅忍痛把他送到了阿房城。因為慕容衝的小名叫鳳皇,百姓唱言,鳳凰鳳凰飛入阿房。苻堅認為鳳凰不是梧桐不會棲息、不是竹子的果實不會食,因此特意在阿房城中種了數以十萬株的梧桐和竹子。

後來,苻堅淝水之戰大敗,慕容衝率軍逼近長安。苻堅派人送了一領錦袍給慕容衝,望其感念過去的情分放過自己。慕容衝不念錦袍之恩,圍困苻堅,後稱帝建立了北燕政權。

其實還有很多長得美的人,比如剛提到的何晏,就是個長得白白嫩嫩的大帥哥,他爺爺何進也是帥哥,北齊的蘭陵王,因為長得美,擔心上戰場不夠威嚴,史書記載他都要帶上面具,風流之韻可見一斑了。





歷史裡的女人


四大美男之一:潘安

在中國的眾多文學作品裡,經常出現貌若潘安的字眼,來形容男生相貌的好看,由此可見。潘安可以說是世界上少有的美男子。關於潘安大家腦子裡的第一反應就是“擲果盈車”。

身世

接下來咱們就先來說一說潘安的身世。潘安在那個時候該結婚的時候,與與一位出身於書香門第的大家閨秀結了婚,當時他們的生活是那麼的幸福美滿。但是因為潘安的仕途在某些方面沒有順風順水,所以,潘安為了自己的仕途在將來可以達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方就走了捷徑,就是一時想歪了加入當朝有權有勢的賈氏集團,還膽大的加入了賈氏集團謀害太子的陰謀之中。

結局

潘安擅自改動了當朝太子的祭神文章,導致皇后被殺,太子被廢。在數年後,趙王司馬倫繼位,賈氏集團被剷除,潘安被處死,並被誅滅三族。

結論

自己不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被人誇幾句就膨脹了,想站隊也沒有好眼光,死的不算冤枉

四大美男之二:宋玉

“美如宋玉”是常常用來形容男士俊美的詞。不過宋玉不僅僅只有俊美,他的才氣和他的俊美是成正比的,詩詞歌賦自然不在話下。

遭遇

簡單的說是一個嫉妒宋玉長相的人,散播謠言說宋玉是好色之徒,這樣的傳言讓女子對宋玉不再靠近。之後才華橫溢、筆尖成鋒的才子宋玉寫了一篇《登徒子好色賦》的檄文,把瘸腿駝背,耳畸唇翻、牙齒翻露、鼻孔朝天、滿身疥瘡這些比較噁心的詞全都甩到登徒子身上,還把登徒子寫成了一個好色之徒。這也是後來為什麼人們用登徒子來形容色鬼的稱號。

歷史上確實有登徒子此人,但絕對不是宋玉所描寫的那樣。

結局

宋玉雖然文采不錯,但仕途卻是坎坷,當時做過楚王身邊的文學侍從,只是沒有遇見他的伯樂。最後宋玉辭職回家,終老病死,不過和潘安相比也可以說是善終。

結論

千萬不要得罪那些文采好的人,尤其是各種作家,學中文出身的人,因為,你會不知道被他們寫多慘。

四大美男之三:高長恭

身世

高長恭又稱為蘭陵王,是北宋時期的名將,因為封地在蘭陵所以又叫蘭陵王。都知道蘭陵王打仗的時候常常帶著面具,原因是蘭陵王太美了,怕影響士兵們的注意力。所以蘭陵王才會常常帶著面具。

結局

蘭陵王的死因是四個字功高蓋主。死法:飲鴆而亡

四大美男之四:衛玠

衛玠是魏晉時期的人,年幼的時候就聰慧過人,可能當時人們夸人的語言有點匱乏,所以就有了衛玠長得像個玉人似的,這句話。隨著年齡的增長飽讀詩書,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衛玠相貌也更加英俊。

結局

衛玠身體不好,常常患病。至於衛玠的死法,因為有一天,衛玠要去京都辦事,前來看她的人太多,再加上衛玠的病情加重所以,衛玠就這樣死了。

結論

美人活的時間都短





春天的獵鷹


一:潘安:天下第一美男

人們常用“貌似潘安”來誇讚一個男人的美貌,潘安儼然成了千古美男的代言人。

潘安史書上直接說潘安長得漂亮的就三個字———“美姿儀”。他自然是外貌又好,氣質又好。在那時候他就已經有了一批死忠的“粉絲”了。《世說新語》中記載,潘安每次出去遊玩的時候,總有大批少女追著他,雖說有那麼多美女成天追著他,潘安卻一點都不為所動。在對待妻子這一點上,潘安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好男兒。潘安的妻子出身名門望族,比潘安家的門第要高,兩人算不上門當戶對。因為潘安既是美男又是才子,潘安的妻子倒也願意下嫁給他。潘安對他老婆是痴情得很,非但老婆在世的時候絕不出去拈花惹草,老婆死後,他還念念不忘。在妻子過世了一年之後,他寫了三首《悼亡詩》。在中國文學史上,這三首《悼亡詩》是具有開創意義的。因為當時婦女的地位很低,在潘安的《悼亡詩》之前,幾乎沒有出現過懷念妻子的作品。潘安的文章也寫得很好,喜歡寫哀誄之文,可以說是個憂鬱的美男作家。

第二:宋玉:大才子

宋玉,又名子淵,相傳他是屈原的學生。漢族,戰國時鄢(今襄樊宜城)人。生於屈原之後,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頃襄王。好辭賦,為屈原之後辭賦家,與唐勒、景差齊名。相傳所作辭賦甚多,《漢書·卷三十·藝文志第十》錄有賦16篇,今多亡佚。流傳作品有《九辨》、《風賦》、《高唐賦》、《登徒子好色賦》等,但後3篇有人懷疑不是他所作。所謂“下里巴人”、“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來。戰國後期楚國辭賦作家。古代的小說戲曲等文學作品當中,往往以美如宋玉、貌若潘安來形容男子的俊美,潘安和宋玉可以說是我國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兩位大帥哥了。宋玉不但漂亮,而且才華卓越,讓許多女性心馳神往。

第三:蘭陵王:面具後的悲情王子

北朝時期的蘭陵王也是給後世留下無限遐想的美男之一。他有著成為傳奇所需要的一切必要條件,比如神秘的出身,比如驍勇善戰,比如他那充滿血腥和殺戮的家族,又比如盛年時的含冤而死。而這傳奇中最絢爛的一筆,無疑是他那攝人心魄的美貌。

蘭陵王是北齊的一員名將。他的名字叫高長恭,因為封地在徐州附近的蘭陵,所以叫他蘭陵王。北齊的始祖是高歡,高歡的大兒子就是蘭陵王的父親。蘭陵王是他的第四個孩子。蘭陵王這樣的出身可算顯赫。蘭陵王以驍勇善戰而聞名。北齊和北周在芒山這個地方曾經有過一場惡戰。北齊名將蘭陵王率領500鐵騎兩次衝入敵陣,殺敵無數。一直打到洛陽西北面的金墉城下,被敵人團團圍住。城上北齊守將只見來者戴著面具,不知是敵是友,正在猶豫之際,蘭陵王突然脫下了他的面具,露出一美麗絕倫的臉來。上面的人就認出了是蘭陵王,群情激憤,萬箭齊發,射向了北周的軍隊。下面的500將士在蘭陵王的帶領下更是越戰越勇敢,結果北周的軍隊在這上下夾擊之下潰敗而歸。蘭陵王打仗自不在話下,問題是他打仗的時候為什麼總戴著面具呢?這恐怕還是漂亮惹的禍。史書上說他貌柔心壯,白得像個美婦人。他的美貌不是歷來崇尚的力量之美,而是非常女性化的美。這樣征戰沙場,自是怕別人瞧不起他。所以戴上個面目猙獰的面具(或說以鐵甲遮面),就能起到不戰而勝的目的。可惜的是,歷史上並沒有他的畫像流傳下來,這倒也給了我們更多想象的空間。

蘭陵王英年早逝,北齊失去了軍事支柱。四年後,北齊被北周所滅,北齊王室成員幾乎全被屠殺。亂世的殺戮之中,人心如火海,蘭陵王的美,如血中飄蕩的一縷白梅香,令人腸斷神傷。

第四:衛玠:看死

出生地不詳,西晉人。生得“花一般嬌,粉一般嫩”,他常坐在白羊車上在洛陽的街上游玩。遠遠望去,就恰似白玉雕的塑像,時人稱之“壁人”。

一年他到下都城遊玩,不料被無數豔麗女子爭相圍觀,使他一連幾天無法好好休息。這個體質孱弱的美少年終於累極而病,一病而亡。見《世說新語·容止》第十四:“衛從豫章至下都,人久聞其名,觀者如堵牆。先有羸疾,體不堪勞,遂成病而死。時人謂‘看殺衛玠。”(這位帥哥大概是四大美男中死得最搞笑的一位。他是魏晉時期人士,長得極美,美如珠玉,粉絲多得可以組建一個正規師,這不是吹牛。有一次他一外出,就被“粉絲”們包圍了,“觀者如堵牆”,看他的人裡三層外三層圍了個水洩不通。衛玠可能當場就暈過去了,回到家後不久就死了,這就是典故“看殺衛玠”的由來。這場由美麗導致的悲劇真是讓人歎為觀止。可憐衛大帥哥就這麼香消玉殞了,不能不令人扼腕。


90後傑琴


既然有四大美女就肯定有四大美男,但是中國歷史上四大美男有兩種版本:第一版四大美男是宋玉、潘安、衛玠、高長恭。第二版是潘安、嵇康、衛玠、高長恭。這兩個版本人物基本都差不多,唯獨不一樣的就是宋玉和嵇康。

在這五個人物裡除了宋玉是戰國時期人物以外,其他四人基本都是三國末年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人物,所以我認為四大美男說法應該是潘安、嵇康、衛玠、高長恭四人,因為他們時代比較接近,而且前三人都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擅長口談玄學高談闊論的帥哥。而宋玉應該是後來民間認為他歷史上美姿容的名氣太大,所以把他替代了嵇康。

但是不管怎麼說這五個人都是史書裡明確記載相貌俊美美姿容的美男子,給你淺談一下這五位大帥哥吧。

按出生時間來介紹吧。

宋玉

宋玉是戰國時期宋國人,後來因家庭矛盾出走楚國,在楚國宋玉師從楚辭第一大辭賦家屈原,宋玉非常有才華,是屈原得意門生,屈原之後宋玉為楚辭第一大家,他與老師屈原被後世並稱為“屈宋”。

宋玉不僅才華橫溢,而且口若懸河,他最出名的就是《登徒子好色賦》,登徒子是楚國的一位大臣,他見宋玉長相俊美,就勸告楚王,千萬不要讓宋玉來楚國後宮,否則會勾引走後宮佳麗,言下之意就是說宋玉是好色之徒。

宋玉知道後立刻就面見楚王,宋玉說自己鄰居有個叫東鄰之女,貌比西施,美豔絕倫。她天天爬牆頭偷看宋玉,但是宋玉毫不動心。

而登徒子家有一醜妻,兩耳畸形,嘴唇外翻,牙齒凹凸不平,走路一瘸一瘸,再加上駝背,又滿身是疥瘡。登徒子卻很喜歡她,跟她一連生了五個孩子。登徒子只要是個女人就會喜歡,所以他比宋玉更好色。

這登徒子不棄糟糠之妻,本是一個道德模範,在宋玉這麼口若懸河之下竟成了好色之徒,而楚王也被宋玉忽悠蒙了,立刻判定了登徒子為好色之徒。因此登徒子也成了幾千年來色狼的代名詞。

從這則故事裡我們看出宋玉不僅美姿容,而且還口若懸河,才華橫溢,但是真實歷史上的宋玉就可憐了,雖然口若懸河又才華橫溢,可惜不善於為官,不合於時,最後還是離開了中央朝廷,重歸鄉野,帶著滿腔的遺憾走完了人生。

嵇康

嵇康是三國末年魏晉時期人,嵇康是歷史文獻中有明文記載其身高長相的人,《晉書·嵇康傳》言:“康早孤,有奇才,遠邁不群。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人以為龍章鳳姿,天質自然。”

這句話裡就說出嵇康身高和長相,七尺八寸相當於現在的1.89米-1.91米之間(三國時期魏國尺度無明確換算標準,可能介於漢尺和晉尺之間,故此估算),儀容俊美,聲音悅耳,文采斐然。雖然不刻意裝扮自己,卻能通過超脫的氣度流露出自然的美感。

嵇康是我國魏晉時期著名的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同時嵇康還和魏武帝曹操有關係,嵇康之妻是曹操之子曹林的孫女,也就是說嵇康是曹操的曾孫女婿。

嵇康為人氣度恢弘,恬靜寡慾,為後世所推崇,但是其為人還有些簡傲,他也因此得罪了當時曹魏權臣司馬昭身邊的大紅人鍾會。

嵇康後來被鍾會誣陷,最終被曹魏權臣大將軍司馬昭處死。嵇康臨死時曾感嘆《廣陵散》從此成絕響了,他在臨死前彈奏一曲《廣陵散》,然後從容就義。嵇康死時海內名士無不為其惋惜感慨,司馬昭後來也是追悔莫及。

潘安

潘安原名叫做潘岳,字安仁,因為杜甫在詩作《花底》寫的名句“恐是潘安縣,堪留衛玠車”,後人便以潘安相稱。是西晉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在文學上與陸機並稱“潘江陸海”。潘安素有西晉文壇盟主之稱,也是歷史上公認的第一美男子。

潘安相貌之俊美是歷史上有記載的,《世說新語》中記載,潘安年輕時期每次出去遊玩,都會有大批少女追著他。追著潘安的一批批少女又是給他獻花,又是給他獻果。所以故此潘安每次回家,都能夠滿載而歸,這就是“擲果盈車”典故的由來。

潘安不僅長得帥,更難得的是痴心專一,他應該是現代美女理想擇偶對象,有家世,有內涵,有文采,還專一痴情。

潘安之妻楊容姬是三國末期魏國名將楊肇之女,那個時代論門第高低,楊容姬的門第遠高於潘安的家庭,潘安之父潘芘不過是地方小吏,在當時算是下嫁,但是楊肇與潘芘是布衣之交,所以十二歲時就為二人定下了婚約,二十四歲兩人完婚。

與楊氏結婚後潘安從不正眼看其他女人,夫妻恩愛甚篤,感情深厚,以至於五十歲時潘安喪妻,潘安為喪妻服喪一年,並且喪偶之後潘安也未再娶,這份痴情和專一在古代男子中是非常少見的,其實就包括現代人也是很少見,現代也沒人會為妻子服喪。

在妻子去世後潘安還開創了中國文學史上詩歌題材的一大先河,那就是悼亡詩,以悼念亡妻為主題,在當時那個男尊女卑的時代背景下,潘安無異是逆流而上,也說明了潘安與妻子二十六年感情深厚,對妻子始終痴情專一。

潘安的美儀容是帥的沒得說,而且也算得上是個感情專一的好丈夫。但他的人生道路卻並不像他的外貌一樣令人豔羨,反而帶有些悲劇色彩。他的政治道路還很坎坷,早年才華遭人嫉妒而不被重用,後期只得投靠了白痴皇帝晉惠帝司馬衷的皇后賈南風和她的侄子賈謐為首的賈氏集團。

那個時期正是賈氏集團呼風喚雨的時候,賈南風想廢掉太子司馬遹,潘安也不幸被攪入了這場陰謀之中。一次太子喝醉了酒,潘安就被安排寫了一篇祭神的文章,並讓太子抄寫。太子早已醉得神志不清,依葫蘆畫瓢地寫了一通。潘安拿到太子寫的文章以後,再勾勒幾筆,把它變成了一篇謀逆的文章,導致太子被廢囚禁,後被賈南風暗殺,太子的生母被處死。

潘安雖不是策劃者,但他在這起陰謀中顯然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雖然這次奸計得逞,但潘安終也不得善終。八王之亂後,趙王司馬倫奪權成功,誅殺了賈南風和賈謐,隨即立刻抓了潘安,並誅滅潘安三族。

縱觀潘安這一生,他集才情、美貌、專情和政治上的罪惡於一身, 是一個複雜矛盾的生命個體。如若後人只記得他的美貌,那無疑是把他簡單化了。在燦若星辰的芸芸美男當中,潘安能夠在千百年歲月的洗禮之後,仍然作為一個美男子的符號被現代人所熟知,他英俊的外表和橫溢的才華都是其流芳百世的原因。美男想不做曇花,內外兼修才是硬道理。

衛玠

衛玠是西晉初年的人,比潘安和嵇康晚了幾十年,算是他們的晚輩,他是西晉時期著名的玄學家,才華橫溢的大才子。

衛玠祖父是衛瓘,這個衛瓘可是歷史上的一號人物,當年輔佐鄧艾、鍾會滅蜀,後來藉機殺死鄧艾父子,鍾會擁兵造反最終自取滅亡。而衛瓘則成為了滅蜀第一大功臣。

在衛玠五歲之時衛瓘就看出衛玠與眾不同,但是衛瓘長嘆可惜自己年事已高,見不到衛玠出人頭地的那一天了。衛玠口才出眾,擅長玄學,經常喜好與人高談闊論,但是他向來身體虛弱,故此其母經常勸他少與人交談,休養身體為主。

衛玠在二十七歲的年紀就英年早逝,衛玠之死也為後世之謎,有說法說是因為衛玠長得太過於帥氣,很多美女都爭相觀看衛玠,出來看他的人圍得像一堵牆。衛玠本來就有虛弱的病,身體受不了勞累,最終形成重病而死。當時的人說是看死了衛玠。成語看殺衛玠由此而來。

還有一種說法是衛玠避亂渡江之初,去拜見大將軍王敦。由於夜坐清談,王敦便邀來謝幼輿。衛玠見到謝幼輿就非常喜歡他,再也不理會王敦,兩人便一直清談到第二天早晨,王敦整夜也插不上嘴,衛玠向來有氣血虛弱的毛病,這一夜突然感到疲乏,從此病情加重,最終去世。

蘭陵王高長恭

蘭陵王高長恭是五人之中時代最晚的人,他是南北朝時期北齊皇親宗室也是北齊著名的軍事家,北齊奠基人高歡之孫,北齊文襄帝高澄之子。

高長恭原名高肅,字長恭以字行世,史書上稱其為北齊戰神。後世傳言高長恭長相太過於儀容優美,不夠有軍人的兇狠戾氣,他故意帶上兇狠的面具以在戰場突顯自己兇狠之面。當然這只是傳說,從歷史記載來看,南北朝時期還從未有上陣打仗帶著面具的將軍,不過蘭陵王的美貌是不容置疑的。

《北齊書》、《北史》中說他“貌柔心壯,音容兼美”;《蘭陵忠武王碑》中說他“風調開爽,器彩韶澈”;《舊唐書·音樂志》中說他“才武而面美”;《隋唐嘉話》中說他是“白美類婦人”。

說明了歷史上的蘭陵王膚白貌美,會玩音樂,還驍勇善戰,而且還是標準的高富帥,所以這種帥哥怎麼能不招女人喜歡。

蘭陵王作為軍事將軍半生戎馬,戰功赫赫。可這給他帶來榮耀的同時,也帶來了厄運,因為蘭陵王太過於完美。

邙山大捷後,北齊後主高緯問他:“入陣太深,失利悔無所及。”對曰:“家事親切,不覺遂然。”高緯猜忌擁有兵權的蘭陵王是否想取而代之,想把“國事”變成“家事”,開始有所忌諱。

蘭陵王察覺皇上對他的敵意,便開始收受他人賄賂希望以此保全性命(愛財的人不愛權),後又聽從別人建議稱病對朝政退避三舍。

可就是如此小心謹慎,蘭陵王依然沒有躲過被賜死的命運。武平四年(公元573年)五月的一天,後主高緯派使者看望皇兄蘭陵王高肅,送來的禮物竟是一杯毒酒。

蘭陵王悲憤至極,對自己的愛妃鄭氏說:“我忠以事上,何辜於天,而遭鴆也!”鄭妃勸他說:“何不求見天顏?”天真的鄭妃以為可能只是兄弟之間的一場誤會,只要蘭陵王向皇帝求情,就可能討回性命。

而蘭陵王自己心裡明白,向後主高緯討個說法根本沒有用。年前,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重臣老將斛律光,不也是無辜被引誘入宮、用弓弦殘忍勒死的嗎?

萬念俱灰的蘭陵王,扔下一句“天顏何由可見”,遂將鴆酒一飲而盡,死前燒掉所有債券,終年三十二歲。

這五位帥哥都是著名的美男子,他們不光長相俊美,而且都身負絕世才華,是真正內外兼修的美男子。

其實歷史上關於美男子流傳的版本還有很多,比如曾有人把戰國時期的鄒忌,統一中國的秦始皇,蜀漢丞相諸葛亮,曹操之子曹植,唐太宗李世民,詩仙李白等都冠以美男子的稱號,但是他們對中國歷史的影響和貢獻相對長相來說要突出的多,所以他們所被後世銘記更多的是他們的歷史影響和貢獻。


小島知風


安 蘭陵王 宋玉 郭子健


追劇控and蘭


中國古代四大美男子指的是潘安,蘭陵王,宋玉和衛玠。他們都是才貌雙全的絕世美男子,不管是容貌才學,還是文治武功,他們都是人中龍鳳,尤其是像蘭陵王這樣的,戰功赫赫,文武雙全,堪稱完美。

 現在我們習慣於用“貌比潘安,顏如宋玉”這樣的詞來形容一個人的容貌,這放在古代,大概是對一個人長相上的最高褒獎了,因為在古代,潘安和宋玉都是因為長相而青史留名的人間絕色。

  古代四大美男中,潘安名列首位,是當之無愧的古代第一美男。而且潘安不光長得好看,還是個對妻子痴情專一的男人。

  除了潘安之外,衛玠,宋玉這兩者也都是因為容貌上的風采而為世人所仰慕的。傳說衛玠因為長得好看,每次出門都會被愛慕者圍的水洩不通,再加上衛玠身體原本就虛弱,最後年紀輕輕就病死了。以至於現在還有人打趣說衛玠是被那些仰慕者給看死的。

  蘭陵王自是不用多說了,他在四大美男中算是最全才的一個,論文治武功蘭陵王均不在話下。據說蘭陵王因為長得容貌俊美,上戰場打仗,都要戴上面具,因為不戴面具,那樣漂亮的臉蛋兒根本震懾不到敵人。


初酒


同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一樣,眾說紛紜。他們分別是:潘安、蘭陵王、宋玉、衛玠;

史書上直接說潘安長得漂亮的就三個字———“美、姿、儀”。他自然是外貌又好,氣質又好。雖說書上並沒有詳細記載潘安到底五官如何、身高几尺,他的美貌卻是件毋庸置疑的事情。潘安在當時已經擁有一大批死忠的“粉絲”了。《世說新語》中記載,潘安每次出去遊玩,都會有大批少女追著他。追著潘安的一批批少女又是給他獻花,又是給他獻果。潘安每次回家,都能夠滿載而歸,這就是“擲果盈車”這個典故的由來。

蘭陵王高長恭(541年―573年),原名高孝瓘,又名高肅,字長恭,北齊都城安陽(今河南安陽)人,神武帝高歡之孫,文襄帝高澄第四子。南北朝時期北齊宗室、將領,為中國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北齊戰神,面具下的悲情美男子,這兩個詞語都是用來形容蘭陵王的,可見蘭陵王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即是戰神又是美男,可謂是文武雙全的絕世美男子啊,可正是這樣的一個男人最後卻因太過完美,而慘遭嫉妒,含冤而死。

宋玉(約公元前322年-約公元前298年),又名子淵,相傳他是屈原的學生,漢族,出生於戰國時期的宋國都城(今河南商丘),為宋國公子,因父子矛盾而出走楚國。中國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生於屈原之後,為屈原之後學。曾事楚頃襄王。好辭賦,為屈原之後辭賦家,後世常將兩人合稱為“屈宋”,與唐勒、景差齊名。相傳所作辭賦甚多,《漢書·卷三十·藝文志第十》錄有賦16篇,今多亡佚。流傳作品有《九辨》、《風賦》、《高唐賦》、《登徒子好色賦》等,但後3篇有人懷疑不是他所作。所謂“下里巴人”、“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來。 戰國後期楚國辭賦作家。

衛玠(286年—312年6月20日),字叔寶,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北)人,晉朝玄學家、官員,中國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其祖父衛瓘,晉惠帝時位至太尉,父親衛恆,官至尚書郎,著名書法家。衛玠是魏晉之際繼何晏、王弼之後的著名清談名士和玄學家,官至太子冼馬。永嘉四年(310年),遷移南方。 永嘉六年(312年),衛玠去世,時年二十七歲。


塵觀


四大美女是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四大美女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美譽。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由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談的是楊玉環貴妃醉酒觀花時的故事。潘安、蘭陵王、宋玉、衛玠。

1.

潘安 潘安(247年―300年),即潘岳,字安仁,河南中牟人,西晉著名文學家、政治家。 美姿儀,少以才名聞世,他性輕躁,趨於世利,與石崇等諂事賈謐,每候其出,輒望塵而拜。與石崇、陸機、劉琨、左思等併為...

2.

蘭陵王 蘭陵王高長恭(541年—573年),本名高肅,族名高孝瓘,字長恭,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人。北齊王朝宗室將領,神武帝高歡...

3.

宋玉 宋玉,字子淵(約公元前298年-約前222年),戰國時期鄢(今湖北襄陽宜城)衛玠

4,衛玠生地不詳,西晉人。生得“花一般嬌,粉一般嫩”,他常坐在白羊車上在洛陽的街上游玩。遠遠望去,就恰似白玉雕的塑像,時人稱之“璧人”


大語小琪


唯我劍仙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