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桶宰相”張奇賢:能吃能幹


張齊賢(942—1014),字師亮,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人,後徙居洛陽。宋代著名政治家,進士出身,先後擔任朝廷及地方多種官職,還曾率領邊軍與契丹作戰,頗有戰績。為相前後21 年,對北宋初期政治、軍事、外交各方面都做出了極大貢獻,有《書錄解題》《洛陽搢紳舊聞記》等著作傳世。政務活動之外,張齊賢還留下了不少傳說、軼事。

“飯桶宰相”

張齊賢有一個別稱叫“飯桶宰相”。 之所以被稱為“飯桶”,完全是因為他能吃!張齊賢幼時就嘴饞好吃,成年後更是飯量大增,但是因家貧難得吃餐飽飯。有一天,張齊賢路過一戶人家,看見正在宰殺老牛,眼睛都亮了,坐在那兒不走。別人同情他,於是就把剝下來的牛皮給了他。他拿回家隨便處理一下,就把能吃的全吃進肚了。

宋太祖趙匡胤駕臨西都(洛陽)巡視的時候,張齊賢毛遂自薦,於是宋太祖把他帶回考察。中午開飯,宋太祖讓張齊賢和侍衛士兵一起吃。張齊賢眼睛尖,鼻子靈,動作還很快,廚師剛端上來一盤肉,就被他三口兩口吃得精光。不止是侍衛,就連宋太祖都看呆了。於是又讓人給他端肉上來,讓他吃個盡興。張齊賢吃得滿臉油光,把獻策的正事兒都忘了。宋太祖提醒他先別吃了,說說治理國家的策略。張齊賢卻表示,皇上您隨便問,我邊吃邊答。宋太祖一連問了10 個問題,張齊賢就在吃肉的過程中全部答完,並且還讓宋太祖滿意。

張齊賢還有個“盜匪宰相”之稱,他在當官之前, 窮得叮噹響,連在外住旅店的錢都沒有。有一天他到了一家旅館,見一夥強盜在裡面吃吃喝喝,便對其中一個像首領的央求一起吃。強盜頭子一聽開懷大笑說:“看你像個讀書人,倒不嫌棄我們這些粗人,當然可以,一起吃吧!”於是張齊賢坐進去,拿了個大碗倒了碗酒,一飲而盡,這樣連喝三碗。又拿了個豬肘子掰成幾塊,狼吞虎嚥吃得不亦樂乎。他豪邁的吃相把盜匪都看傻了,驚歎道:“真是做宰相的料啊!”意思是“宰相肚裡可撐船”。因此他被戲稱為“盜匪宰相”。

張齊賢又是個“性情宰相”,恩情不忘,知恩圖報。張齊賢早年家窮,甚至連父親去世都無錢安葬,後來還是一位縣吏替他辦了喪事。張齊賢非常感激他,以兄禮侍奉他,即使後來發達了也不曾改變。

張齊賢還是一位嫉惡如仇、正派耿直之人。早年一個奴僕偷拿了家裡的銀器,實際上早被張齊賢看在眼裡,只是沒有點破。後來張齊賢官位越來越高,他早些年的幕僚、奴僕也都得到升遷,只有那個偷拿銀器的人照舊。那人就跑到張齊賢面前哭訴:“我侍候您時間最長,而現在比我後來的人都升遷,您為什麼獨獨遺忘了我呢?”張齊賢答道:“早些年你偷拿家裡的銀器,我看在眼裡,藏了30 年沒有說出來。我現在位居宰相,任免手下就得激勵賢良、屏退小人,怎能推薦你呢?今天既然你已向我挑明瞭此事,那就唸在舊誼給你30 萬錢,你走人吧!”

大戰遼軍

雍熙元年(984),張齊賢改任左諫議大夫。雍熙三年(986),宋軍大舉北伐,猛將楊業戰死。宋太宗趙光義訪求近臣作為策應,張齊賢請求前往,被任命為給事中、知代州,與部屬潘美一起統領邊疆軍隊。當時遼兵從湖谷進攻,逼近城下,神衛都校馬正率領所部在南門外列陣,寡不敵眾,副部屬盧漢贇畏懼,保營自固。張齊賢選派廂軍2000 人,從馬正的右面出發,慷慨誓師,以一當百,遼兵於是退卻。

在此之前,張齊賢曾約潘美指揮幷州軍隊前來助戰。但不久,派出的使者便被遼兵捉去。後來潘美派的使者到,說援軍從幷州出發後,途中遭遇敵軍,又撤回到幷州了。當時遼兵遍地,張齊賢說:“敵人只知道潘美要來會師,而不知道潘美已退兵。”於是半夜派出軍隊200 人,每人拿一面旗幟,背一束草,離州城西南三十里,打出旗幟燃燒乾草。遼兵遠遠看見火光還有旗幟,以為是幷州部隊到了,驚駭而逃走。張齊賢事先在遼軍撤退的途中潛伏2000 伏兵襲擊,大敗遼軍,擒俘遼軍北大王的兒子一人,帳前舍利一人,殺敵數百,俘獲2000 匹戰馬及很多兵器。

端拱元年(988)冬天,張齊賢授任工部侍郎。遼兵又大舉南侵,張齊賢預先選擇廂兵1000 人分為兩支,分別駐紮在繁畤、崞縣,下令說:“代(州)西有敵人,則崞縣的部隊出戰;代(州)東有敵人,則繁畤的部隊出戰;戰鬥發生後,則郡中部隊集合作戰。”由於他的部署正確,遼兵果然被駐紮在繁畤的部隊打敗。

忠心進言

端拱二年(989),張齊賢兼任河東制置方田都部屬,後來入朝授任刑部侍郎、樞密副使。宋真宗趙恆即位後,召張齊賢入朝授任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宋真宗時期,張齊賢的親戚中有兄弟倆因分財不均相互訴訟,又入宮告狀。張齊賢說:“這不是臺府能決斷的,我請求自己處治。”宋真宗表示同意。張齊賢坐在相府裡,召訴訟的雙方來詢問:“你是認為他家分得多,你家分得少嗎?”回答都是:“是這樣”。張齊賢於是令甲家到乙家住宅寓居,乙家到甲家住宅寓居,財物不能移動,就此當作判決。兩兄弟均無話可說。第二天上奏給宋真宗,宋真宗非常高興地說:“我早就知道,這案子非你不能辦好。”

鹹平四年(1001),夏太祖李繼遷(963—1001,其孫李元昊稱帝建立西夏後,追諡他為神武皇帝,廟號太祖)叛亂攻陷北宋清遠軍,危急時宋真宗任命張齊賢為涇、原等州軍安撫經略使,以右諫議梁顥為他的副手。張齊賢上言說:“靈武郡援兵阻隔勢力孤單,以事勢而論,討伐則力不足,防禦則有餘。現在靈武軍民一共不超過六七萬,陷於危亡的境地。”請求調來江淮、荊湘丁壯8 萬加強防禦。朝廷上下議論認為此舉會動搖民心,並且湖泊之鄉的人遠戍西鄙(西方的邊邑)也不方便,這件事就此罷了。張齊賢不甘心又繼續進言:“(西北重鎮)靈州地處邊隅,從繼遷叛亂以來,危困越發厲害。南距鎮戎約五百多里,東離環州僅六七天路程,想保護城中軍民,按理就應接應。”然而朝廷並未採用他的計策。不久,靈武果然失陷。

張齊賢跟從宋真宗到東邊封禪回朝後,被授任為右僕射。當時京城正在建築玉清昭應宮,張齊賢認為國事艱難之際,不應大興土木、勞民傷財,多次上書請求,終於叫停此項工程。大中祥符五年(1012)張齊賢換任回朝,請求歸家養老,以司空銜退休。大中祥符七年(1014)夏張齊賢去世,終年72 歲,追贈司徒,賜諡號為“文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