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欠账到每年收入30万,这个村是怎么干出来的


磁县讲武城镇滏阳营村

从乱到治

从脏乱差到洁净美

从落后到先进

走出了一条华丽蝶变之路

……

从欠账到每年收入30万,这个村是怎么干出来的

从欠账到每年收入30万,这个村是怎么干出来的


一碗水端平 顺了民心

从欠账到每年收入30万,这个村是怎么干出来的

磁县讲武城镇滏阳营村位于城南三公里处,603户、2800多口人。这样一个大村,曾几何时,其发展现状却令人担忧。村里民心涣散,群众意见大,干部威信低。

从欠账到每年收入30万,这个村是怎么干出来的

2019年的四月,讲武城镇党委、政府痛下决心,铁碗整治。派包村干部张松涛、武剑锋到滏阳营村全面调查、展开工作。

从欠账到每年收入30万,这个村是怎么干出来的

张松涛第一次接触土地纠纷事件,他和村干部白天做工作,晚上查资料,学习土地法,对30年来所有的土地合同进行条分缕析,依法依规、公平公正逐条给承包户进行核对。

从欠账到每年收入30万,这个村是怎么干出来的

  两个月时间,县、镇、村党员干部攻坚克难,共整理土地合同121份,规范了1200亩土地,在20天之内收回未来五年集体经济150万元。

从欠账到每年收入30万,这个村是怎么干出来的

土地问题解决了,群众的心气顺了,村内其他各项工作也逐渐走上正规,群众对村两委干部的看法也有了极大转变。


干群齐心 村貌换了容颜

从欠账到每年收入30万,这个村是怎么干出来的

村集体经济增强了,就要把钱花在刀刃上,村两委班子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从大家最关心的道路下手,分步骤改善村容村貌。

从欠账到每年收入30万,这个村是怎么干出来的

从欠账到每年收入30万,这个村是怎么干出来的

▲道路整修前

  滏阳营村道路年久失修,路面坑洼不平,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雨下得大了,积水有半米深。

从欠账到每年收入30万,这个村是怎么干出来的

从欠账到每年收入30万,这个村是怎么干出来的

从欠账到每年收入30万,这个村是怎么干出来的

▲道路整修中

村党支部书记崔海平先从两个女儿家“开刀”。他亲自上门动员女儿和亲家把门台掀了。村党支部副书记张永把自家长一米五的门台也拆了。

从欠账到每年收入30万,这个村是怎么干出来的

从欠账到每年收入30万,这个村是怎么干出来的

从欠账到每年收入30万,这个村是怎么干出来的

▲道路整修后

党员一带头,村民有劲头。村民任付花主动把她家门台掀了。紧挨路边的一个一个党员、群众、五保户、贫困户等,都跟着动起来。一个月时间,两条长1050米的村中主要道路修通了。

从欠账到每年收入30万,这个村是怎么干出来的

从欠账到每年收入30万,这个村是怎么干出来的

从欠账到每年收入30万,这个村是怎么干出来的

党员干部一起出义务工,清理垃圾、回填新土,种花种树。村里原来10亩的垃圾坑变身街心游园。废弃的大缸,摇身变成了景观,竹竿搭成竹廊…….一个古朴典雅,赏心悦目的游园呈现在大家眼前。

从欠账到每年收入30万,这个村是怎么干出来的

从欠账到每年收入30万,这个村是怎么干出来的

从欠账到每年收入30万,这个村是怎么干出来的

从欠账到每年收入30万,这个村是怎么干出来的

从欠账到每年收入30万,这个村是怎么干出来的

从欠账到每年收入30万,这个村是怎么干出来的

文化广场、健身器材、街心游园……滏阳营村变了模样。

环境面貌的提升,带来了乡村风气的转变,现如今,群众看到镇干部来了,主动请到家里喝水;看到村干部晚上加班,把蒸好的热腾腾的包子送到两委办公室;看到地上有个纸,捡起来送到垃圾点。


发展富民产业 群众致富奔小康

从欠账到每年收入30万,这个村是怎么干出来的


从欠账到每年收入30万,这个村是怎么干出来的

从欠账到每年收入30万,这个村是怎么干出来的

从欠账到每年收入30万,这个村是怎么干出来的

从欠账到每年收入30万,这个村是怎么干出来的

从欠账到每年收入30万,这个村是怎么干出来的

从欠账到每年收入30万,这个村是怎么干出来的

滏阳营利用紧邻107国道的交通优势,积极谋划,采取“党支部+农户”形式,带领村民发展辣椒产业,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吸引外出打工的人员返乡回家,利用大好的发展形势,带领群众实现乡村振兴。

从欠账到每年收入30万,这个村是怎么干出来的

“咱们镇村干部必须吃苦,必须脚踏实地,为咱老百姓着想,老百姓气就顺了,就支持咱村里发展”讲武城镇党委书记李全海这样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