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赵政委工作能力突出,先于李云龙评上军级,为何仅是少将?

dodo0328


李云龙确实比赵刚“进步慢”。

在参加淮海战役时,李云龙是华野11纵队2师师长。当时,粟裕建议提升为2师副师长,李云龙坚决不干。于是,李云龙才成了2师师长。李云龙当了师长以后,就申请把赵刚从中野调到华野,给他当政委。可是,没过多久,赵刚就被调往2纵队当政治部主任。

当时,李云龙对于赵刚被调去2纵队当政治部主任很有意见,不想和老搭档分开。不过,这个政治部主任相当于纵队的“副政委”,在当时算是副军级,比李云龙的高一级。等到建国以后,赵刚直接升任总参谋部政委,这就相当于正军级干部。

再看李云龙,因为中间伤病了几年,在建国以后才是福州军区C军副军长(代理军长职务)。一直到1955年,李云龙从南京国防大学毕业以后,才正式被任命为军长。李云龙当上正军级干部的时间,比赵刚晚了五六年。

在军级干部中,赵刚的军衔不算低。

1955年我军在授衔的时候,在《关于评定军衔工作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补充规定》中提出了这次授衔的原则:“授予军官军衔时,一般不得高于编制军衔,但可低于编制军衔一级至两级”,“一般以不低至其编制军衔三级为原则”。

也就是说,所有人的军衔大都是低于现在的职位的。也是因此,64位在职军长、政委中,只有2位上将(55军军长陈明仁、69军军长董其武,他们是起义过来的,有政治因素);6位被授予中将军衔(抗战时期主力团的团长或者参谋长)。

6位中将在抗战时的职位:陈康是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2团团长;范朝利是129师385旅769团参谋长,跟陈锡联团长一起夜袭阳明堡战斗;张天云任115师344旅687团团长;刘金轩任129师385旅769团参谋长。

剩下的56人中,53人被授予少将,3人为大校。军级干部中,83%被授予了少将!这些少将都是八路军时的团长和政委级别,李云龙和赵刚能给个少将真是不低了。

而且,虽然政委一职很重要,但是,军事主官们都很“排挤"政委。四大野战军中,有两个野战军的政委是被司令兼任的:

一野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三野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二野的政委是邓小平,因为离开部队,没有评元帅;

四野的政委是罗荣桓,也是十大元帅中唯一以政委身份被授予元帅军衔的!

这么看,赵刚政委能授予少将,不算是受了委屈!

而且,从赵刚的履历看,他已经算是进步很快了。他是1935年以后才参加革命的。资历比李云龙等人差很多。当时,因为他的学历高,还曾领导学生运动。所以,从抗大毕业后,一上来就被分到独立团当政委了。要知道,抗大四期招收了5500多人,为军队培养干部907人!这些人大都只分了连级职位,赵刚算是“高就”了。

虽然资历不行,但是赵刚在解放战争时期表现亮眼。在围歼黄维兵团的时候,曾联络廖运周部起义,是立了大功的。所以,解放战争结束后,升到了总参谋部政委。不过,1955年军衔授予时还要考虑资历,“山头”等问题。他被降级评,也是情理之中。

政委一职跟我国古代的“监军”有些类似。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以文制武的传统。古人认为,把军权交给文人,比交给武将手里更安全。这就是所谓的“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也是因此,历朝历代行军打仗的时候,基本都会派文官(或者太监)去前线监军!

“政委”是我军实行双主官制的表现,也算是对古代“文官监军”传统的进一步发展。政委是从党的角度(政治思想角度),来管理军队的。他和部队的军事主官的工作简单说,就是分别负责生活和打仗。但是,政委有权在军事主官犯错误时,制止他犯错。所以,这就等于给了政委监管同级别军事长官的权利。也是因此,各级军事主官很难避免要跟政委有一些摩擦。可能也是因此,在评军衔的时候,政委比军事主官不受待见。

(文|勇战王聊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