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想把母亲葬入祖坟,他二哥扬言:官大没用袁家的事我说了算

袁世凯想把母亲葬入祖坟,他二哥扬言:官大没用袁家的事我说了算

“眼前龙虎斗不了,杀气直上干云霄。我欲向天张巨口,一口吞尽胡天骄。”14岁的袁世凯乡试失败,写下一首斗志昂扬的诗词《言志》。

袁世凯在中国近代史是一位颇受争议的人物,外界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他也有鲜为人知的一面就是对他的母亲格外孝顺。他曾在功成名返乡想将亲生母亲刘氏与父亲合葬在一起,遭到他二哥的反对。两人从此反目成仇,实际上这事另有隐情。

开启光辉历程

袁世凯出身在河南项城一户大户人家,祖父在朝为官,父亲是当地土绅,后花钱买得一官职做。父亲袁保中有六个儿子,袁世凯排行第四,是袁保中的妾室刘氏所生之子,而排行第二的袁世敦是袁保中的正妻刘氏所生。在这个传统家族,嫡庶地位分明。

可袁世凯出生在

1859年9月16日,他的祖父刚好在这一天与捻军作战大获全胜,父亲袁保中欣喜若狂,对他甚是喜爱,当即给他取名袁世凯。随后,袁世凯过继给袁保庆,由袁保庆的妻子牛氏抚养长大。

袁世凯想把母亲葬入祖坟,他二哥扬言:官大没用袁家的事我说了算

六岁时,养父袁保庆对他寄予厚望,特地请来老师袁执中教他读书写字,袁保庆因公办事需全国各地到处跑,于是他带上袁世凯四处宦游,期间袁世凯在南京拜师,学会骑马射箭,并搜罗各类兵书,悉心钻研。

不久,袁保庆在南京病逝,叔叔袁保恒见袁世凯俨然一副纨绔子弟的模样,遂对他严加管教。袁世凯果然大有长进。袁世凯经过勤学苦读科考还是两次落第,愤怒之下将所学诗书付之一炬。

雄心勃勃的袁世凯不甘心在乡下平庸一生,这时袁保庆的结拜兄弟袁长庆写信给袁世凯,召他来自己的麾下。在军旅中的历练,让袁世凯渐脱稚气,初显大将之才。

恰逢朝鲜发生兵变,袁世凯协助袁长庆前去镇压。期间袁世凯的表现出色,使得叛乱很快被平定。袁长庆班师回朝后向朝廷汇报时趁机将袁世凯大加赞赏。自此23岁的袁世凯就任帮办朝鲜军务,驻军朝鲜。从此,袁世凯开启自己光辉的历程。

与二哥产生间隙

袁世凯对二哥袁世敦自始至终都未薄待。起初袁世凯科举考试多次失败,后用钱给自己捐了一个“盐大使”的官职来做,在清朝这一官职不过是八品芝麻小官。袁世凯上任后便为二哥谋一差事。当上山东巡抚的袁世凯想方设法将二哥袁世敦拉到自己身边管理营务处事宜。

袁世凯想把母亲葬入祖坟,他二哥扬言:官大没用袁家的事我说了算

当时清朝已经衰落,起义运动不断。最有名的是义和团运动,很多官员受到惩处,袁世凯因镇压义和团有功免于受罚。袁世敦却被革职。

袁世敦认为袁世凯没给自己从中斡旋导致自己被撤职,从此两人关系恶化。

对母亲极为孝顺

袁世凯是有名的孝子,担任山东巡抚期间,袁世凯将母亲带在身边,对她关怀备至。镇压义和团时,他怕母亲担惊受怕,于是令侍卫寸步不离守护在他母亲身边。自己一日探望母亲三次,一有空就陪伴母亲聊天解闷。

后来袁世凯的母亲患病卧床,他更是亲自悉心照料,日以继日守候在母亲的床前,给母亲端茶倒水。

很快,他母亲病情恶化,没多久就撒手人寰,袁世凯便奏请朝廷请求批假。此时的清政府正内忧外患,就没给袁世凯批假,仍让他照常当差。万般无奈之下,袁世凯便将母亲的灵柩存放在济南城外。

袁世凯想把母亲葬入祖坟,他二哥扬言:官大没用袁家的事我说了算

后袁家兄弟聚在一起共同商议,决定将袁世凯的母亲在第二年秋天下葬。次年秋,袁世凯再次请求朝廷批假,朝廷格外开恩当即准假,慈禧太后特意下懿旨准袁世凯四十天的假期,并赏赐刘夫人为一品封典,特派河南巡抚前去吊唁。

此时的袁世凯已是北洋大臣,带着一大帮大臣和护卫回到项城。

刘夫人的葬礼办得大肆铺张,非常隆重,朝廷大臣亲自致祭,连湖广总督张之洞都亲笔题写碑文。项城的县官们见到袁世凯点头哈腰,为葬礼辛苦奔波不敢有半点怨言。

袁世凯衣锦还乡,得到是众人的追捧,让宗族长辈倍感荣耀。他本以为自己已功勋显赫,又得到朝廷重用,自己的母亲理应享受同等待遇。无限风光的他正预给刘夫人厚葬之时,二哥袁世敦却站出来反对袁世凯将自己的母亲与父亲合葬。

袁世敦的反对无可厚非,在当时封建社会,讲究嫡庶之分。作为正室的儿子,袁世敦摆出一家之主的架子,执意不让刘夫人风光下葬到祖坟。袁世凯已为官多年,于是他动用人脉希望能达成母亲和父亲合葬的目的。甚至让徐世昌和陈夔龙等人上前苦劝袁世敦应允此事。谁知,袁世敦对多人的苦口婆心置之不理,仍固执己见,态度坚决地表示:“官大没用袁家的事我说了算。”

袁世凯想把母亲葬入祖坟,他二哥扬言:官大没用袁家的事我说了算

袁世凯见袁世敦软硬不吃,兄弟二人僵持不下。面对袁世敦的执意不让,袁世凯迫不得已与其它袁家兄弟商量,给刘夫人另选一块墓地厚葬。自此之后,袁世凯和袁世敦割袍断义,再无往来。袁世凯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从此再未踏入项城半步,死后也未安葬在项城。

在当时等级分明的封建社会,妻妾从来都分得很清楚,袁世敦以封建礼教来公然与权大势大的袁世凯对抗。可袁世凯并没用武力来逼袁世敦就范,可见他还是顾及兄弟情面,其为人还值得后人称赞。

袁世凯的所作所为,承受过不少骂名,也受过不少褒奖。但他对待母亲极其孝顺,堪称典范。即使他面对手足,并没动武压制,他重视亲情,比起历史上手足相残的名人要强得多。所谓“乱世出英雄”,袁世凯乃一代枭雄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