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斑點病是什麼造成的?如何有效防治?

霧都山客


南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蔬菜,味道鮮美可口,營養豐富,深受人們喜愛。在南瓜種植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病害的侵襲,其中斑點病是比較常見的一種,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以分生孢子器或菌絲體隨病殘體遺落土中越冬,翌春以分生孢子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借雨水濺射傳播。該病華南始見於5月後的高溫多溼季節,北方多見於八、九月份。高溫多溼的天氣是發病的重要條件,地勢低窪或株間鬱閉通透性差發病重。

發病初期及時噴灑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700倍液、4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47%春王銅(加瑞農)可溼性粉劑700倍液、50%異菌脲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注意噴勻噴足,隔10-15天1次,連續防治2-3次。


憨哥好物


侵染南瓜,導致南瓜斑點病的病原真兇主要是半知菌亞門真菌中的正圓葉點黴。除此之外,真菌中的瓜角斑殼針孢也可以侵染南瓜,並引起同樣的症狀。

南瓜斑點病的危害與識別

侵染南瓜引起南瓜斑點病的兩種致病菌,都是主要侵染和危害南瓜植株的葉片和花軸。南瓜葉片被侵染危害後,會出現圓形、近圓形或者不規則形病斑,其病斑的表面顏色為黑褐色。觀察病斑,可見其病健組織交界明顯,並且病斑中央伴有黑色小點。受害嚴重的南瓜葉片,病斑相互融合,使受害葉片呈現為局部枯死狀態。南瓜植株上的花軸被侵染危害後,受害部位會出現黑色或者是褐色腐爛。田間南瓜一旦受害,在適宜的溫溼條件下受害葉片上很快就會發展成連片的病斑,嚴重影響南瓜生長和產量。

南瓜斑點病的發生和侵染規律

侵染南瓜引起斑點病的兩種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絲體隨病殘體在土壤或糞肥中越冬,翌年春天以分生孢子對南瓜進行侵染和再侵染,借雨水濺射傳播,主要由傷口侵入。南瓜斑點病的發病適宜溫度為25℃——28℃、空氣相對溼度為85%以上。棚室內或夏季露地高溫高溼,地勢低窪易積水;排水不良,田間潮溼;土壤黏重,偏酸性;栽培密度大,通風透光不好;施用過沒有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偏施氮肥;連作重茬,蟲害發生偏重;夏季連續多日陰雨寡照等易誘發斑點病。棚室種植的南瓜,多數會在4——5月發病。露地栽培的南瓜,8——9月斑點病害多發。

南瓜斑點病的防治方法

1、輪作換茬。將南瓜與非葫蘆科蔬菜實行2年以上輪作,可有效規避病害。

2、物理防治。採用高畦栽培,事先開好排水溝,雨季注意排水,防止溼氣滯留田間或棚室。棚室栽培的南瓜,注意控制溼度在70%以下。栽培前,施用採用添加酵素菌漚制腐熟的有機肥,增施磷鉀肥,合理減少氮肥的施用。整枝打杈選擇露水乾後進行,注意打掉老化葉片,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保護地栽培時採用地膜覆蓋,進行膜下灌水,及時通風排溼。

3、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可選用50%敵菌靈可溼性粉劑400——5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溼性粉15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倍液+75%百菌清可溼性可溼性粉劑800倍液等噴霧,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

以上就是關於題主“南瓜斑點病是什麼造成的?如何有效防治”的回答,如有什麼疑問和不同見解,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共同討論。關注我的頭條號“鄉村螢火蟲”,每天分享不一樣的“三農”知識。謝謝大家的閱讀和點贊支持!


鄉村螢火蟲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南瓜斑點病是比較常見的,它能直接危害到葉片和花軸,主要發病在多雨的季節裡面。斑病變的主要症狀是葉片的邊緣呈現黑褐色,不及時治理好,到了嚴重的時候就會葉斑融合,致葉片局部枯死,同時花軸或花染病呈黑色溼潤狀,或呈黑褐色腐爛,這樣南瓜就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直接產量減少,農民收益也減少。

該怎樣防治呢?要注意下面幾條

1、土地合理輪作。在一塊土地上不要常年只種植一種農作物,要輪流換種,同時在種植南瓜錢一定要將土地前茬作物病殘體清除乾淨。

2、加強管理,注意在生長期的時候噴施促花王3號抑制主梢旺長,這樣更利於南瓜的吸收和成長,減少斑點病的發生。

3、農藥的噴灑。這個是最重要的,在發病的前期就要治理好斑點病,噴灑多菌靈加萬黴靈50%、50%苯菌靈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50%多硫懸浮劑600倍液,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管理就行了。



鄉村兩三事


南瓜在種植期間會出現斑點病這樣一種真菌性病害,嚴重影響南瓜的品質及產量,給農戶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下面火爆農資網小編為大家詳細總結了南瓜斑點病的危害症狀、發病原因及防治措施,希望能夠幫助農戶們更好的防治該病。

危害症狀:

主要危害葉片和花軸。

1、葉片受害症狀:病斑圓形或不定形,邊緣黑褐色,病健部交界處溼潤狀,溼度大時病斑上生小黑點,嚴重的病斑融合,葉片局部枯死。

2、花軸或花受害症狀:發病呈黑褐色腐爛。

南瓜斑點病的發病原因:

1、高溫多溼的天氣是南瓜斑點病發病的重要條件,多始見於高溫多溼季節。

2、地勢低窪或株間鬱閉,南瓜斑點病發病重。

南瓜斑點病的防治措施:

農業防治

1、南瓜種植田塊應選擇地勢較高、排灌方便的田塊為佳,避免在低窪地種植,並在南瓜種植前及時進行深翻曬土、徹底清除前茬作物病殘體、雜草等,以有效減少土壤病菌殘留、降低斑點病侵染源。

2、選擇健壯飽滿、無病蟲害為害的種子栽培,下種前用消毒劑加新高脂膜脫毒處理後再行播種,可消毒殺菌、保溫、保溼、吸脹,提高種子發芽率,保護幼苗健壯生長。

3、合理密植,保持田間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以減少斑點病發生的有利環境;並注意做好田間檢疫力度,發現受害植株及時拔除,並噴灑針對性藥劑防治,間隔10-15天噴1次、連噴2-3次,以鞏固防治效果、減少斑點病為害。 噴藥時注意噴勻噴足,並與新高脂膜混合使用以降低農藥殘留、多倍提高防治效果。

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噴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600倍液,或50%敵菌靈可溼性粉劑400~5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隔10~15天噴1次,注意噴勻噴足,連續2~3次。


京南小弓長


斑點是為害葉片與花軸造成的,斑點為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中間小黑點致使葉片局部枯死,花軸與花染病呈黑色腐爛。要想防治斑點必須不要在一塊土地上常年種植南瓜,要輪土換種,同時在土地前茬作物病殘體清除乾淨。其次在南瓜生長期噴施促花王3號抑制主梢促長使南瓜的吸收減少斑點病的發生。然後在發病時噴灑多菌靈加萬黴靈和苯菌靈可溼性粉劑與多硫懸浮劑倍液再進行管理就行了。




濃濃茶香


南瓜斑點病是一種叫“瓜角斑殼針孢”的病害,它屬於真菌的一種。在南瓜生長中後期或者儲藏期,因溫度過高或溼度過溼而產生,並且經過雨水濺射而傳播。

為了讓南瓜植株在生長過程中,不受斑點病害的影響,達到高質增產的目的,需要有以下防治措施:

1選田時要保證排灌方便,地勢高的地塊。

2要選擇健壯飽滿的種子進行栽培。

3保持種株間距適當確保通風。



藥文匯


防治方法避免在低窪地種植。露地栽培時,雨季及時排水, 避免田間積水。適時整枝打杈,打掉底部老葉,注意改善植株間 通透性。保護地栽培時,採用覆蓋地膜的栽培方式,實行膜下澆 暗水,及時通風,排除溼氣。

南瓜斑點病在發病初期及時噴灑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 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40%多•硫懸浮劑 600倍液、50%敵菌靈可溼性粉劑400 ~ 500倍液、50%撲海因可 溼性粉劑1500倍液。

注意噴勻噴足,隔10〜15天噴施1次,連 續防治2 ~3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