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宣化遼墓星象圖

河北宣化下八里遼代墓群位於宣化古城西北四千米。

這裡依山傍水,地勢平坦,環境怡人。自1972年至1993年,文物工作者先後發掘了10餘座遼金時期的墓葬。這些墓葬是以遼檢校國子監祭酒兼監察御史張世卿為首的張氏家族墓。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和精美壁畫,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關注。1993年,遼墓群榮登“全國十大考古發現”榜。1996年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宣化遼墓星象圖

下八里遼墓群的墓葬形制多種多樣,有雙室墓、單室墓,有方形、圓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墓葬由墓道、墓門、墓室組成,大部分墓葬都是磚雕仿木結構,造型獨特,展現了遼代建築藝術的風格。

這裡已經出土的文物多達數百餘件,但最為珍貴的是繪在墓室牆壁上的彩色壁畫。出士壁畫共398幅,總面積達360平方米。這批壁畫數量多,分佈集中,內容豐富,保存完好,在國內獨一無二。壁畫從各個側面反映了遼代契丹族與漢族的經濟、文化、宗教和民族大融合。壁畫的畫技高超、線條流暢,人物神態安祥,栩栩如生。有天文圖、茶道圖、散樂圖、出行圖、啟門]圖、挑燈圖、備經圖、備宴圖、備裝圖、對奕圖、嬰戲圖、花鳥圖等。其中的天文圖最為珍貴,影響最大。繪於張世卿墓墓頂的天文圖,是一幅把中國傳統的二十八宿記星法與古巴比倫黃道十二宮記星法融合在一-起的星圖,它的發現為研究我國天文史和中外天文學交流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說起宣化遼墓星圖很多人會想到

張世卿墓星圖張世卿墓是宣化遼墓群中最早發掘的一座,此星圖又是當時僅見的二十八宿與黃道十二宮並存星圖,所以廣受關注,以致很多人誤以為這是宣化遼墓群出土的唯一一幅星圖。

河北宣化遼墓星象圖

其實,河北宣化下八里村附近,自1974年M1(張世卿墓)發現以來,至1993 年陸續發掘出10座公元1100年前後的遼墓,編號M1~M10,經考證這是遼代晚期漢人貴族張氏的家族墓地M4為韓師訓墓,非張氏族人)。其中M8只有墓壙未築墓室為一座空墓,M9頂部全部坍塌,其餘八座保存基本完好的墓葬均繪有星圖。如此大量的古代星圖集中出土尚屬僅見,此地堪稱一處古代地下“天文館”。

河北宣化遼墓星象圖

其餘七幅星圖都繪製在墓穴後室的穹窿頂部,穹窿中心嵌一面銅鏡,圍繞鏡緣繪一朵蓮花,蓮花之外為星象圖案。這些星圖中:M6由於墓室積水已漫漶不清,M5破壞較嚴重現存部分與M2基本相似,M3部分星宿模糊不清,其餘保存基本完好。依據所繪內容不同,七幅星圖可分為兩類,一類僅繪二十八宿等中國傳統星座,為M3、M6、M7、M10。另一類除二十八宿外還繪有黃道十二宮的象徵圖案,為M1、M2和M5(後兩幅還繪有十二生肖圖案)。這種分類與墓葬的下葬年代也基本相符。M1為1116年,M2和M5為1117年,M3、M7、M10均為1093年,M6未見墓誌,年代不確定。

河北宣化遼墓星象圖

七幅星圖中,一些星官畫成鏡像或上下顛倒,M3和M7的星象全部畫反,使得順時針排列的星象變成了逆時針。星圖中二十八宿連線形式非常獨特,尤其是M3、M7、M10三幅,其中室、參、柳的連線方式不同於已知任何星圖,井宿的兩列星中間無連線與《敦煌星圖》和日本Kitora古墓星圖相同,三幅圖中柳宿星數分別為12、13和14星與《步天歌》不同。所有七幅圖均無尾宿附座神宮和井宿附座鉞,這些都說明星圖依據的底本可能較為古老。星圖中除二十八宿外還有一些其它星官,M1、M5中出現了北斗,但M7、M10中的還無法確定究竟為何星。

河北宣化遼墓星象圖

壁畫中的黃道十二宮圖案帶有明顯的本土特色,與今天我們所熟悉的黃道十二宮形象差異很大,如雙子宮以一男一女表示;室女宮不是肋生雙翼的女神而是兩名仕女形象;人馬宮為人持鞭牽馬狀;摩羯宮為龍頭魚尾帶翼神獸而非半羊半魚。黃道十二宮誕生於古巴比倫,後傳入埃及和希臘,大約在公元前二世紀以後傳入印度。隋唐之際隨著大量佛經的翻譯,有關黃道十二宮的天文知識又由印度傳到中國。這些西方天文學內容並未受到中國天文家的足夠重視,但在民間卻由於星命學的傳播,逐漸融入到百姓生活中。宣化遼墓二十八宿黃道十二宮並存的形式,反映了墓主人所屬時代獨特的文化面貌和宇宙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