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女談往錄,一部完爆後宮劇的清宮實錄


宮女談往錄,一部完爆後宮劇的清宮實錄

讀這本書時正是延禧攻略熱播的時候,但像看劇一樣把這本書追完,忍不住大聲宣告,此書真是抵得過所有後宮劇。

本書的口述者是一位跟在慈禧身邊貼身伺候的老宮女,作者則是北大中文系畢業的才子。機緣巧合下作者結識了這位老宮女,並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此後,老宮女對作者口述了許多宮中的往事。

用作者的話來說,“我也不是要只聽聽宮裡的瑣事來快樂快樂自己的耳朵。我想要了解的是滿清進關後二百多年所培養出來的旗下人的性格。這樣老宮女就成為我的活教本了。”

看完此書,瞭解到的不僅絕不僅是旗下人的性格,宮女生活,慈禧的生活細節,庚子年間的西行出逃,宮闈軼事,都有大量記錄。這些記錄,正史裡沒有,野史中所講的角度又不一樣。老宮女從一個親歷者的角度,用地道的八旗京片子和我們講述那段歷史。

旗下人的性格

要了解旗下人是什麼樣子,從作者對老宮女的描述和老宮女說話的內容,就能有個直觀瞭解。“兩百多年養尊處優的生活,自然而然地就把閒情逸致作為他們生活的最高標準了。”這種閒情逸致體現在說話、生活規矩、禮節、心氣、姿態等各個方面,就讓人有了明顯的感受。

老宮女對慈禧忠心耿耿,雖然偶爾嘴裡吐露出一兩句對老太后不稱心的話來,可旁人是不許當她面說老太后半句壞話的。因此作者說“旗下人無論到任何地步,骨子裡的性格總是高傲的。針鼻兒小的事也不願意聽別人說個不字,尤其觸及到他的親人或是他們所尊敬的人。”

和上等的旗下人相處,作者也時常感到一些麻煩,就是他們禮節上的講究太多。可是他們反倒認為只有上等人才能講究禮貌。行事風格上,老宮女家裡永遠是一絲不亂的,有客人來時,茶葉永遠是裝滿的。若要泡茶給客人喝,哪怕是主人自己剛泡過一杯的新茶,也要倒掉重新沏上一壺新的,當著客人的面把茶碗都燙乾淨,再給客人喝。

宮中生活

他們宮女是絕對不許認字的。有的太監在宮裡還可以學認字,可她們絕對不許。“人,像木頭人一樣,按照規矩走,誰也不許差樣。宮廷裡永遠是安靜的,不許可大聲說話。誰在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那比鐘錶還準。辦多麼大的事,也井井有條。人跟人之間,非常協調,這種協調勁兒,我在宮外頭從來沒見到過。”

宮女談往錄,一部完爆後宮劇的清宮實錄


老宮女是專職給慈禧奉煙的,這在老宮女看來是個很榮耀的差事。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宮女進宮的時候都只有12、3歲,剛進宮的一兩年還會哭,後來長大了就不會了。作者問她在宮裡有什麼最快樂的事情時,她說,宮裡沒什麼快樂事,宮裡頭無論上上下下全是假的,像一臺戲。別人高興他們跟著高興,別人不高興受苦的也是他們。最大的喜事,也就是接見家屬了。

在宮中做事,做錯了事不是打就是殺,要求都是極高的。睡覺有固定睡覺的姿勢,吃東西永遠不能吃飽,因為怕出虛恭、有味這樣的差錯。由宮裡的姑姑管教她們。做錯事就是捱打。宮女進宮的時候都只有12、3歲,剛進宮的一兩年還會哭,後來長大了也就不會了。

在宮裡是沒有出錯的機會的,特別是在慈禧跟前伺候,慈禧一不高興,管事的人就會拉下去懲罰那位奴才。

宮中這些年的訓練,影響到老宮女的方方面面,她現在睡覺還是當時的睡覺姿勢,“就是被打出來的。”繡活也做得非常好,當時她們剛入宮時,從早到晚都要給姑姑做繡活。而在慈禧跟前做事,最是需要機靈,老宮女是見過世面的人,說話水準也不一般。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她她說話既柔和又清脆,滿嘴的京片子,準確、清楚,不拖泥帶水,洗練得那樣乾淨,沒有多年的訓練是辦不到的。

慈禧往事

老宮女說到慈禧時候通常稱呼“老太后”。她是從生活細節的角度來描述慈禧的,這能幫助我們看到一個立體一點兒的慈禧。

慈禧生活的驕奢淫逸在書中是很明顯的。慈禧非常非常的講究。在描述慈禧一天的生活時。從頭天晚上九點開始的值夜,此後慈禧洗漱,在外邊聽著慈禧睡覺的情況好日後統一彙報給太醫,再到第二天叫起,再到第二天叫起,梳妝梳頭,早點,抽水煙,更衣。一整套繁複奢華的流程。

而關於慈禧生活的講究精緻,就連她穿的襪子,都是要花費繡工七八天才能做出來的,並且不管襪子做的多麼精緻,慈禧的襪子永遠是隻穿一次的。這樣下來,一年光襪子這項花費就要一萬多銀子。洗澡這件事也有很多工序。

但除了這個,也能從老宮女的描述中看到一個別的比較有人氣兒的慈禧。“慈禧很講究精氣神兒,一天到晚那麼多的大事,全得由慈禧心裡過,每天還是悠遊自在,總是精神飽滿,不帶一點疲倦的勁兒。”老宮女對老太后永遠是心悅誠服,讚不絕口的。對自己最親信的貼身丫頭,慈禧也是另眼看待的,對她們總是和顏悅色,還打趣過老宮女的辮子。

描述儲秀宮時。“真正的儲秀宮有儲秀宮的味兒。不管是誰,只要一邁進儲秀宮,多巧的嘴也不容易形容出這種氣味來。不管是誰,只要一邁進儲秀宮,下劾必須立刻變圓了。必須是心裡美滋滋的,想笑又不好意思笑,嘴抿著,可又笑在臉上,喜氣洋洋,行動脆快,又有分寸,有這種勁兒,才是儲秀宮的味兒。小姐妹們,個個都俊俏、伶俐,由骨子裡頭透著機靈,見面時完全用眼睛說話,做活手腳輕便,但一舉一動都合分寸,不毛不躁,臉上總帶著笑吟吟的,這才是儲秀宮的味兒。”

看這些描述,就能很直觀的在腦子裡想到儲秀宮的場景,那味兒出來了。入木三分。連作者都說,若是沒有老宮女這麼會說話的功夫,他怕是也無法在十多年後回憶起這麼多文字。

庚子年那年西行出逃,條件惡劣,跑的路上什麼都沒有,做買賣的、開客棧的,驛站,都跑的跑躲的躲,他們是有銀子沒處花。沒有吃的,只能好不容易找了點玉米湯吃,上廁所也只能露天,還在一個很噁心的屎坑裡上過廁所。這裡老宮女說老太后從未因此亂髮脾氣。都是有什麼用什麼。她對太后始終是忠心耿耿的。哪怕後來慈禧把她配給了一位普通的太監,她雖然苦,卻也從不說慈禧一句壞話。這可能是她已經刻在骨子裡的東西了。

最後太監淨身的過程我都是不敢細看的。宮中是一臺巨大的機器,每個人在中間不是人,而是為了維持機器運轉所需要的零件。通過打、殺和繁複的規矩,把這些選進宮的人都變成一個個不會出錯的木偶。


分享到:


相關文章: